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急预案和灭火

来源:九壹网
南阳理工学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为了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提高灭火技术水平和应急疏散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处置初期火灾事故,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迅速疏散人员,减少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 一、 组织机构: 总指挥:薛谦让

副总指挥:郭建生、刘荣英 成员:各单位负责人 1、灭火组: 组长:李泽敬

组员:张保山、周明勋、任彦松、陈雷、杜林坡、校卫队兼职消防队、各单位义务消防队

2、通信联络组: 组长:张世海

组员:赵阳 季宪军 逯忆 王晓睿 李勇 3、疏散引导组:

组长:周礼春 高林

组员:葛晨光 罗新宇 冯建 李爽正 岳伟国 4、安全防护组: 组长:杨怀坦

组员:全体校卫队员 5、救护组:

组长: 杜联杲 张学军

组员:全院学生生活服务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及校医院工作人员 二、报警程序和接警处置程序

1、 1、 无论任何部门(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向学院保卫

处(3121710)

和“119”公安消防队报警;

2、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应向消防队“119”接警人员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2)失火的准确地理位置;

(3)能够了解失火的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地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等;

(4)耐心回答“119”接警人员的询问;

(5)打完电话,应组织人员到各个路口等待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快速进入火灾现场。

3、保卫处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义务消防队赶赴现场,并及时通知事故发生部位的人员或电工切断着火部位的电源;

(2)通知相关人员迅速集结,按本预案(四)的程序和措施组织疏散和扑救,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

(3)门卫值班人员在火灾事故期间,严格控制出入车辆和人员。 三、应急疏散组织程序和措施

疏散引导组在发生火灾时,先疏散被火势围困的人员,其次在进行火势周围的物资疏散,同时要注意疏散人员自己的安全,疏散后的物资要放在不影响消防车通道和利于火灾扑救的安全地点,物资的放置点要留有1至2名人员看守,防止疏散后有物资形成新的火点。

1、在疏散时,要先疏散容易起火物资和贵重物资。

2、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指挥进行疏散工作。

四、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灭火组在接到火警后,应迅速赶往失火地点,听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实施灭火。在总指挥未到达的情况下,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迅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此时各单位的消防器材统一调用,事后由学院补充);

2、灭火组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如发现有人员被火势周围,应先救人,后救火,如发现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

3、如起火物为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应在确定无爆炸危险的情况下,用干粉灭火器、沙子等物品进行扑救,用水将周围的可燃物品淋湿,但严禁用水扑救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火灾;如不能确定有无爆炸危险的,应在安全地点做好准备,等待消防部门的指挥人员的调令和火灾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

4、在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部门指挥人员的指

挥,配合灭火工作。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 1、 通信联络组

(1)通信联络组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学院领导及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各小组成员到达火灾现场;

(2)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将破拆、停电、供水、车辆调配等灭火指令传达到火灾现场的各小组;

(3)将火场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保障火灾现场与外界的信息畅通和寻求相邻单位支援的联络工作。 2、安全防护组

(1)安全防护组接到火警后,应首先控制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校区,同时迅速通知有关人员清理火灾区周围停放的车辆开出校区; (2)派一名人员到路口引导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快速进入火灾现场;

(3)火灾扑灭后,要全面检查现场,消灭遗留火种,并派人保护好火灾现场,等待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协助对火场进行现场调查。

3、救护组

(1)救护组接到通知后,要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准备好抢救器械、药品、救护车等,迅速赶赴火灾现场,一旦有人受伤紧急实施抢救; (2)如有人受伤或中毒,应根据伤势情况处理,必要时拨打“120”救护。

六、要求

全院各单位要依据学院的预案,建立本单位的灭火和人员疏散组织机构,一旦发生火灾,学院各单位灭火组、疏散组与各单位的人员协调配合,通力合作。

系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为了保护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提高灭火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赢得战机,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迅速疏散人员,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根据《社会科学系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指挥部

系部成立灭火和应急疏散指挥部,系主任王春任总指挥,书记时泉、副主任李金船任副总指

挥,成员有:刘绍增、颜静、王红丽、许陆生、李文刚。 职责是:

(1)平时指导全系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

(2)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协调

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行动;

(3)配合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2、疏散引导组

组长:时泉 副组长:刘绍增

职责:平时负责全系火场自救、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的具体事务;战时进行指挥,做 好人员的疏散工作。 二、报警

报警早、损失小。发生火灾时,在场人员应及时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话向火警“119”台和校保 卫处值班室。

报警,电话:5690828 报火警时要做到:

(1)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延误时间。

(2)讲清着火单位的名称地址。如哪个部门,什么位置和什么明显标志。

(3)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以及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电话 号码,以便及时联系。

(4)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

(5)报警时,应组织在场人员立即扑救火灾和疏散人员、物资。 三、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

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火围困,要立即组织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

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火场寻人方法,主要有大声呼唤和深入内部寻找两种。进入火场救人,要选择最近、最安全

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遇有火场烟雾较浓、视线不清时,可以爬行前进,

并采取呼喊、查看、细听、触摸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深入火场寻人,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

廊、门窗边、床上床下、墙角、橱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发现人员。救人时应注意安全,进

入火场要带手电和绳子。火场烟雾弥漫,没有防毒面具,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

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

火场救人方法,应根据火势对人的威胁程度和被救者的状态来确定。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

指定通道,引导他们自行脱离险区;对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可指派专人护送出险区。当抢

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

火场疏散物资是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势,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首先要及时疏散受火灾威

胁的易燃易爆物品,对不能移动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源均匀地冷却其外壁,降低其温度;

其次要疏散重要文件、资料和贵重设备及物品等,并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安全地点,指

定专人看管,防止丢失,被窃或坏人乘机破坏。

人员、物质疏散后应在指定地点集中清点,并查明有关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陕西教育学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为了做好学院的消防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付突发的火灾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学院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学院保卫处和义务消防队员组成,保卫处长杨新泉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院一般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 2、通信联络组:由学院总值班员、各部门、重点要害部位负责人组成,学院办公室主任第五太卓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工作的统一协调。 3、疏散引导组:由学院保卫处和重点要害部门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校卫队员组成,保卫处消防专干任组长,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后勤服务总公司、后勤管理处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院长助理雷重浩任组长,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全院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动静态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保卫处值班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部门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学生公寓、活动中心、食堂、图书馆、继续教育中心)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一般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一举消灭。

4、火场如有人受到围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疏散方案。

5、火场扑救要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6、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7、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后勤服务总公司通知值班水工、电工在火场待命。

3、医疗服务中心派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运输服务中心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后勤管理处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消防安全演练预案(一)

集合疏散安全演练

一、目的要求:了解校内各幢楼的疏散路线 二、形式:实地操练

三、每年一次,力求每一位学生初一入校期间,都有一次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四、时间:每年新年入学的适当时期 五、地点:校内

附:疏散路线

消防安全避险应急演练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预防和遏制千荷重特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以学校法人代表(校长)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千荷学校的消防安全。 二、演练目的:

千荷实验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除寒暑假外,学生基本上住在学校,\"火灾猛如虎\",集体寝室有可能在夜里发生火灾。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有关加强校园安全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本着\"预防 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特制定消 防安全应急预案。通过消防安全演练,让学生学到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做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灾害预设:

当半夜寝室楼的某处突然失火时,寝室楼电路造成短路。在火光、浓烟的黑夜之中,学生会产生惊恐失措现象,或慌不择路而跳楼,或缩成一团任火烧。可能发生学生被烧死、踩死、摔死、呛死、挤死的恶性伤害事件。

四、组织机构: 1、指挥部

学校成立灭火和应急疏散指挥部。 总指挥:辛文华校长

副总指挥:夏志刚书记、洪淑艳副校长

成员:由校长助理方君芳、政教处颜祖能、教务处唐兆能、总务处李卫苗、校务办陈素平等同志组成 指挥部职责是:(1)平时指导全校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2)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行动;(3)配合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2、义务消防队

队长:夏志刚 副队长:颜祖能

队员:朱松波、包海忠、王 彪、李永奇、陈 斌、陈 坤、邵小存、黄吉飞、汪国良 东野舟山

职责:平时进行培训和演练。实战时现场灭火、抢救被困学生和救护伤员。

3、疏散引导组

组长:洪慧飞 副组长:张英珠

成员:余阿红、李慧慧、石燕萍、范燕芬、黄芳艳、鲍春波、苏丹 职责:平时负责全校火场自救、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的具体事务;战时指挥火灾单位的领导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自救工作。

4、后勤保障组

组长:方君芳 副组长:李卫苗

成员:张亚友、朱松波、王孟锋、邵小存

职责:负责通讯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电路控制、水源保障。 5、抢救护理组

组长:洪淑艳 副组长:张燕萍

成员:龚雪芬、翁艳萍、翁艳芬、林静静、石燕萍 职责:进行医疗救护等。

五、前期准备阶段

12月12日至12月30日为宣传发动和培训阶段。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千荷实验学校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预案》,通盘筹划和指挥火灾应急避险演练。

2、组建学校义务消防队。由行政、后勤、课任教师、生指教师、门卫等组成学校义务消防队(以男性为主),邀请消防官兵来校进行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和消防知识讲座,并组织校义务消防队进行实战演练。

3、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同消防官兵进行学校消防工作检查。重点是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情况,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情况,以及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检查,燃气和电气设备检查等。

4、邀请消防官兵对我校义务消防队队员和有关教职工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5、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团、队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黑板报、宣传窗等不同媒体,以讲座、竞赛、展览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应急自护办法等,对学生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触摸有电源标志的器物、不拨弄公共场所开关,不擅自使用电器。教育学生在火灾发生时严禁学生跳楼逃生,不提倡学生参加救火工作。 6、班主任网上下载有关防火、救火、救人资料,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知识,开展消防灭火自救培训。并汇同生指教师一起在白天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教育学生发生火灾时,能够做

到:

①遇事不慌,头脑冷清。 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 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大忌:恐慌混乱,相互践踏。(班主任要求学生熟记这20字)

7、后勤部门购置10盏应急灯、一捆安全绳、一把太平斧,配置好各通道钥匙;按装火灾报警器,租借喷烟喷雾设备;教学楼前操场划定安全警戒线,各楼梯中间划定白线;配备和检查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平时负责管理,让这些器材处于正常状态。 六、应急实战演练。

12月31日(星期三)晚上6时开始火警应急演练。全体教职工留校参加和观摩演练。邀请上级领导、兄弟学校、新闻媒体参观演练(由校务办落实)。一切按原来值班安排进行。

晚饭后全体学生在寝室楼前操场集中,夏志刚书记作动员性讲话。随后生指教师安排学生在晚上17:30进寝室就寝,但不脱去衣服,和衣而睡,演练时学生最好穿上棉袄。

晚上18时整,朱松波在327寝室内用喷烟喷雾设备放起烟雾,权作是因为学生期末复习擅用火柴蜡烛点燃被子、窗帘而引发火灾(朱松波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1、值夜生指教师:

上半夜值夜的生指教师(鲍春波、苏丹)发现火灾或接到学生(327寝室的黄璐叶、沈兰燕)火警报告时(定在晚6时,假设是半夜时分学生都上床睡着了),应立即向值日行政领导(颜祖能)报警,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地点、部位、燃烧 物品、火灾状况等(假设327寝室因私点蜡烛发生火灾)。(鲍春波)按响报警电铃(请洪慧飞事先安装好),(苏丹)叫醒在校休息的其他教职工(洪慧飞、张英珠、李慧慧、黄芳艳)参加灭火和疏散学生。生指教师就近开锁打开所有安全通道。

2、值日行政领导:

值日行政领导(颜祖能)第一时间向辛文华校长电话汇报火情。察看火情,视火情下达各种避险指令。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拨打时要沉着镇定,讲清着火单位地址,靠近什么路口和明显标志,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以及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及时联系;值日行政领导在第一现场指挥灭火和疏散学生。值日行政领导掌握火势发展情况,随时向119指挥中心通报火情,根据火情指挥切断电源;值日行政领导召集在校的义务消防队员,指挥义务消防队员和增援人员灭火,指挥抢救伤员,疏散物资,及时控制火势蔓延。值日行政领导在向119报警后,应立即派人(一食堂值班人员,如沈琪儿师傅)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

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值日行政领导及时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灾情(此略)。此后一切抗灾抢险工作听从公安消防官兵的指挥。

3、留校的全体教职工:

在火灾发生后,消防官兵到来前,如有人员被火围困,值日行政领导要立即组织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①听到报警电铃或哨子时,所有留校教职工应迅速赶赴火灾现场。生指组长组织指挥在校的生指教师引导疏散学生和灭火救人,要求每个生指教师手提应急灯负责一个楼层学生的安全疏散。(组长洪慧飞安排:李慧慧负责女生寝室三楼阶梯,张英珠负责女生寝室二楼阶梯,苏丹负责男生寝室中间三楼阶梯,洪慧飞负责中间二楼阶梯,鲍春波负责男生寝室东边三楼阶梯,黄芳艳负责男生寝室东边二楼阶梯)。生指教师主要站在各楼梯口,护送学生有条不紊地向安全区(行政楼前操场)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学生撤离时每人随带一条湿毛巾,以便用湿毛巾捂嘴,防止烟雾中毒。当火势比较大时,要求有关学生用棉被、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生指教师落实327寝室的个别学生进行摸拟)。火场救人方法,应根据火势对人的威胁程度和被救者的状态来确定。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指定通道,引导他们自行脱离险区;对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可指派专人护送出险区;对伤残学生要把她们背、抱出火场(苏丹、张英珠进行摸拟)。当抢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此略)。

②门岗和值夜的食堂人员(汪国良、东野舟山等)听到报警电铃后或哨子后在第一时间切断火场区电源(此略),打开所有路灯,打开所有学校大门,并到现场参加灭火、清理通道障碍物和抢救物资。火场疏散物资是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势,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如果是食堂厨房发生火灾,首先要及时疏散受火灾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及石油液化气钢瓶等;其次要疏散贵重设备及物品等,并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安全地点,指定专人看管,防止丢失(一般放在寝室楼前操场,此略)。

③其他留校的教职工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清点人数(张燕萍、翁艳萍、翁艳芬、林静静等)。特别有人(龚雪芬、翁艳萍)在大台阶引导学生有序下撤,以防发生学生挤倒踩踏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校医现场抢救伤员并接应救护车,指引救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医院救治(此略)。所有在校的义务消防队成员必须无条件火速赶赴现场,参加救火行动。

④寝室长协助生指教师清点本寝室同学人数,并及时上报给生指教师;班长整理班级队伍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给值日行政领导和生指教师,协助生指教师管理学生不越过火灾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区设在教学楼前操场,东边为初中区,西边为小学区。中间爱心广场为领导来宾观摩区)。

⑤当人报告有学生失踪或未脱离火区时,生指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进入火场寻人,寻人时要注意方法(摸拟四年级班长报告有人失踪,包海忠、李慧慧又一次进入火场救出一学生来)。

当消防车、消防官兵到来后,一切抗灾抢险工作听从消防官兵的指挥,救人救火工作由消防官兵来完成。教职工做协助和配合工作。 可以在行政楼后水泥路东段靠近田径场处设大铁锅一只,燃起熊熊大火,旁边备好三只灭火器(邵小存准备)。义务消防队员摸拟手持灭火器进行灭火救灾(朱松波、包海忠、陈斌),以备新闻媒体记者拍摄报导。

4、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 火速赶到学校火灾地,实地了解火灾情况,和公安消防官兵一起现场指挥抗灾工作。根据火势及伤亡情况向当地驻军和警署求助,警备区司令部值班电话为2025810,白泉警署救助电话为8072068(此略)。做好受惊吓和受伤学生的安抚工作。

演练结束后由辛文华校长作总结性讲话。

5、学生疏散次序:

①当某一寝室发生火灾时,该寝室成员(包括邻近寝室)从最近的楼梯疏散,其他学生随后疏散(女生寝室楼从西楼梯下,男生寝室楼从中楼梯和东楼梯疏散)。同寝室成员集体行动。

②当某一楼梯口发生火灾被封堵时,就近向另一楼梯疏散。

③当某一过道被封堵不能转移时,里面的学生要等待他人救助,千万不能穿大火而过或跳楼逃生。可在教职工的指导下用安全绳、梯从上层楼转移到下层楼撤离(此略)。

④当演练开始报警电铃响起后,学生不可一窝蜂似的冲向楼梯口而挤在一块,学生应在生指教师的指挥下有序撤离。火灾区学生优先下楼,高年级让低年级;学生只下不上,下楼道靠右行。

⑤演练结束后,学生由各班主任带至教室进行教育和小结。

七、总结反思。

2004年元月1日至5日为演练反馈阶段。要求参加演练和观摩的我校教师(包括生指教师)每人撰写一份消防意见建议书或演练心得体会文章,以利学校能进一步排查安全隐患,制订相应的安全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元月5日前交给校务办)。

1、 火灾发生的安全责任分析:

①值班的生指教师未能及时发现火情或者发现火灾但未及时报告、未立即扑救,负主要责任,值日领导和在校的生指组长负领导责任。

②)因平时未认真维修保养,导致消防用水、用电、灭火器材不完好,影响灭火行动,后勤维修人员负主要责任,后勤领导负领导责任。

③平时未按规定维修保养,致使车辆不能及时救急,不能保证物资疏散、伤员救护、消防器材的运输,驾驶员负主要责任,后勤领导负领导责任。 ④校级领导的手机无故关机,致使火灾事件不能顺利上传下达,均要追究各自的责任。

2、灾后总结:

①轻伤事故的报告不超过20小时,重伤以上重大事故的报告不超过1小时(从发现起计算) 。

②发生事故的次日,值日行政领导汇同火灾第一发现人将事故基本事实情况、结果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书面报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③发生事故的责任人在事故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