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语文二上《登鹳雀楼》

来源:九壹网


8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原州十一小 马月梅

学习 目标 1、认识“楼、依、尽、欲、穷、层、”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4、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重点 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 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3、 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激趣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黄河及鹳雀楼图片 2、引导学生了解黄河,通过画面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并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流经7个省份。黄河流经的山西省永济市有一座楼叫鹳雀楼。 欣赏黄河视频通过画面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并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听故事进入新课 展示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观并为学生理解诗

二、初读古诗 扫除障碍 3、鹳雀楼的由来 相传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儿经常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此楼一共有三层。在鹳雀楼上曾经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同学们想听吗?在我国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散步,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火球染红了天边,滚滚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 。诗人看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一首诗,那同学们猜猜这首诗叫什么?对!《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一遍(说明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 (白板出示 生字宝宝

很想认识大家,同学们想不想跟他们打个招呼啊!) 依 尽 楼 穷 层 黄 情景 跟老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明确学习要求: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圈画生字 3、拼读生字。 4、指名认读生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打好铺垫。

三、再读古诗 感受节奏 四、了解诗意 想象画面 3、齐读生字。

4、分析字音字形识记生字并组词。 4、爬楼梯看风景游戏(游戏规则:被叫到的同学如果能一口读出老师出示的生字那么你就爬到山顶看到了最美的风景) 5、出示练习题完成好的学生奖励彩带用以鼓励。 1、(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看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他们) 2、指名读古诗。(提示找出不足并给学生强调读诗讲究字正腔 圆,提醒学生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3、范读 4、出示节奏线并让学生练读。 5、同学们读的真不错!愿意跟老师合作读一读吗?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6、男女对读。 1、学习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字。 5、认读生字并组词。 平板完成练习题 1、明确读诗要求 2、听读古诗,指出优缺点。 3、练习朗读听老师范读 4、接读、合读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学生明确读诗要: 字正腔圆 读出节奏 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

五、升华情感 背诵古诗 流。(多媒体出示图片及句子) (1)、诗人站在黄河岸边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出白日、山、黄河。“白日”在诗里指傍晚落山时的太阳。作者看到快要落山时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水向着大海的方向流去。 (哪句诗是写快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不息波涛滚滚的黄河之水流向大海的?) (2)、引导学生根据情景说出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3、学习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多媒体出示图片及句子) (1)诗人看到眼前的美景想到什么? (2)(诗人站在黄河岸边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他都舍不得离去,他还想要看看山那边更远更美的风景,同学们告诉老师诗人怎样才能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 看图,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根据情景猜出诗句 3、根据情景想象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应该怎么办 4、理解站得高 看得远 5、走进诗人体会心情 6、一起美读,读出诗人高兴愉悦诗。 明白诗意 懂得:“站得高 看得远”的道理

六、总结人生哲理 呢?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周末爬山感受说出 站得高 看得远 (4)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更远的美景 3、体会诗人情感,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远处的美景时心情怎 样? 4、多媒体播放古诗新唱,学生跟唱练习背诵。

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变的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来鼓励自己。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

我们都要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 的心情。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复制

文字已复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