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I应力吸收层,是一种预防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技术措施。SAMI是山橡 胶沥
青和一定级配的碎石材料分层撒布而成的一种柔性防裂层。SAMI具有良好 的抗变形性能,可以吸收水泥路面接缝处竖向或横向位移,减少裂缝处沥青面层 的受力,从而减少或消除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作为结构层的一个中间 层,其厚度很薄,仅为lcm。因此,对其材料的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其结合料 必须具有高弹性、良好的高低温性能。
1、对SAMI的原材料选择及相关技术要求 (1)、基质沥青
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
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针入度(259, 100g, 5S) (0. 1mm) 延度(5cm/min, 15°C) (cm) 延度(5cm/min, 10 =C ) (cm) 软化点(环球法)(°C) 溶解度(三氯乙烯)(%) 针入度指数PI 薄膜加热 试验 163°Co5H 技术要求 60~80 不小于100 不小于20 不小于46 不小于99. 5 -1. 3~+1. 0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15°C) (cm) 延度(10°C) (cm) 不大于0. 6 不小于65 不小于100 不小于6 不小于260 不大于2 不小于1・01 不小于180 PG64-22 闪点(COC) (°C) 含蜡量(蒸傑法)(%) 密度(15°C) (g/cm3) 动力粘度(60°C) (Pa. S) PG等级 (2)、橡胶粉
橡胶粉的颗粒规格应符合表4-2的要求。橡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法进行试 验。橡胶粉密度应为1.15±0. 05g/cm3,应无铁丝或其他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
过0.5%要求含有橡胶粉重量4%的碳酸钙,以防止胶粉颗粒相互粘结。
同时应具有橡胶粉质量保证书,质保书应说明橡胶粉规格、加工方式、加 工的废旧轮胎类型、橡胶粉的储存方式等。
橡胶粉筛分规格 筛孔尺寸(mm) 2. 00 1. 18 0.6 0.3
级配范围 100 65、100 20、100 0~45 0~5 0. 075 (3)、橡胶沥青
参考我国现行改性沥青产品技术标准和美国橡胶沥青胶结料规范技术标准, 并结合工程应用经验。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粘度,177°C, Pa.S 针入度(25°C, 100g, 5S)(0. 1mm) 软化点(°C) 弹性恢复,25°C (4)、集料
SAHI采用了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的玄武岩。如有条件可以0. 4'0・6%
技术要求 1. 5~4. 0 不小于25 不小于54 不小于60 (按集料重量计)的沥青进行预裹覆(裹覆温度在120°C以上)。本次项目招标 时岀于资金考虑未采用。
SAMI集料规格
方孔尺寸(mm) 13.2 9.5 6.3 2. 36 0. 075 级配范围 100 100 0、15 0'5 0〜0. 5 2、SAMI施工工艺 (1)
、确定橡胶粉的掺量。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如18%、
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C之间,拌和1 小时后
进行试验。根据实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 足表4-3的技术要求。
(2)
、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吹尘和清洗。要求基层干燥、无灰尘、 石
屑、杂物等。对基层裂缝应进行灌缝处理。气温低于13°C或超过40°C潮湿的 天气不宜施工。
(3)
、橡胶沥青的洒布
&、橡胶沥青洒布釆用专用的沥青洒布车进行,车速根据洒布量控制在 15A,
20m/mino
b、洒布过程中应做好侧平石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已栽好的侧平石。
c、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2. 0^2. 6Kg/m2,采用预裹覆的集料时,沥青用量可 适当减
少;
d、 注意纵向衔接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横向重叠不超过10cm.; e、 撒布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4)
、撒布碎石
喷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布碎石,碎石撒布量推荐釆用16±2Kg/m2,根据 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布车撒不到的地方,用人 工补足。
(5)
、碾压
采用25吨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 两台胶轮压路机应同时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碾压遍数3遍,从洒布像胶沥青 到碾压完成应在10~20分钟内完成。
(6)
、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之前,应对橡胶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 除
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SAMI层与上层沥青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7)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上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 放
交通。若必须开放交通,须待SAMI冷却后方可开放,且通过车速不得超过 25Km/h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