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监理工作第一分册)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来源:九壹网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专业工作第一分册:测量监理)

***********************公司 ***********************工程监理部

2016年8月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专业工作第一分册:测量监理)

批准: 编写:

目 录

1 总 则 ......................................................................... 1

1.1 目的 .................................................................................. 1 1.2 编制依据 ........................................................................... 1 1.2 范围 .................................................................................. 1

2 专业工作特点和控制要点 ............................................. 1

2.1 测量措施计划编报 ............................................................. 1 2.2 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审查 ...................................................... 2 2.3 测量准备工作检查 ............................................................. 2 2.4 审签测量开工批复文件 ...................................................... 3 2.5 控制点保护 ....................................................................... 3 2.6 测量成果 ........................................................................... 3 2.7 测量要求 ........................................................................... 3 2.8 其它 .................................................................................. 4

3监理工程内容、技术要求和程序 ................................... 5

3.1 平面控制测量 .................................................................... 5 3.2 高程控制测量 .................................................................... 7 3.3 工程原始地形测量 ............................................................. 8 3.4 施工放样测量 .................................................................... 9

3.5工程计量测量 ................................................................... 12 3.6工程竣工测量 ................................................................... 12

4 采用的表式清单 ......................................................... 13

1 总 则

1.1 目的

为有效的控制本工程测量工作质量,严格测量监理工作程序,特制定本细则。

1.2 编制依据

1.2.1 有关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与图纸、施工措施方案、技术说明及资料

1. 监理合同文件; 2. 施工合同文件;

3. 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图纸、文件;

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利工程部分; 5. 《***********************工程监理规划》;

6. 经过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 1.2.2 有关现行规程、规范和规定

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 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4.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 361—2012~SL 637—2012和SL 638—2013、SL 639—2013);

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

1.2 适用范围

本工程所有的测量工作。

2 专业工作特点和控制要点

2.1 测量措施计划编报

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图纸内容,根据本工程测量等级、精度要求及本工程特性,编制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包括控制网、施测方案、施测要点、计算方法各操作规程等),报监理机构

1

审批。

2.2 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审查

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测量负责人、测量员组成的测量质量管理组织;完成测量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建立健全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并报送监理机构审查。

2.3 测量准备工作检查

2.3.1 交桩及复查

监理机构在发出开工通知前发包人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及基本资料和数据,施工单位接收后,应按监理机构批准的测量措施计划进行复核。(或与监理机构联合进行复核,复测的数据,双方应签字认可)。

2.3.2 有关本工程的测量数据和资料

施工单位应收集、整理、熟悉、掌握有关本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招投标文件及其它相关规范等。 2.3.3 测量人员审查

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必须具有测绘技术资质和相关工程的测量经验。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将其测量人员的资质及相关证明材料,报监理机构审查。 2.3.4 测量设备审查

施工单位必须具有适应本工程的测量设备,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测量设备必须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内,否则不得使用;施测前必须把测量设备配置情况列表报监理机构审查(主要包括名称、数量、性能、精度、检校情况等),监理机构应到现场核查测量设备及检定证书原件,并保存一份检定证书复印件。

2.4 审签测量开工批复文件

上述施工单位报送的报审材料连同审签意见单一式四份经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或总工签署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监理机构,监理机构在7d内返回审签意见单一份,审签意见包括“同意按此执行”、“按修改意见执行”、“修改后重新递交”、“不予批准”4种。除非审签意见为“修改后重新递交”或“不予批准”,否则施工单位即可向监理机构报送测量开工申请报告,监理机构将在收到测量开工申请报告24h内签发测量开工批复文件。

2.5 控制点保护

施工单位应保护好所有测量控制点。如发现控制点遭受破坏,应立即书面向监理机构报告,并根据施工需要,按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方案局部恢复或整体重建。恢复或重建的的控制测量成果同样需报监理机构审查批准。

2.6 测量成果

2.6.1 施工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成果,必须报监理机构审查,校验检查无误后,经监理机构批准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各部位放定的样桩,亦需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复测校正。

2.6.2 所有测量数据,应随测随记,严禁涂改、伪造,字迹要清晰、工整、美观。

2.7 测量要求

2.7.1 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禁止冒险作业。

2.7.2 施工测量工作必须实行测量工作申报制度,做到正式测量过程公开。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旁站监理,必要时进行监理检测,并做

好监理检测记录。

2.7.3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随时检查现场确定的测量基点(点或桩)的状态,必要时要求施工单位设置保护标志并要求施工单位复测。 2.7.4 施工单位的基准线复核测量资料、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资料及工程竣工测量资料应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或认可。

2.7.5 工程放样测量资料和施工检测资料应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2.8 其它

如果施工单位未能按期向监理机构报送必需的材料,由此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它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监理机构的审签意见单或批复文件,可视为已经审阅同意。

3监理工程内容、技术要求和程序

3.1 平面控制测量

3.1.1 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埋设及标志

1. 控制点位的选定,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物轮廓线以外,不碍施工,引测方便,易于保存和不受建筑物沉降变形影响的地区;

(2) 不被水淹没的平地或平缓的坡地上; (3) 不易隆起、沉降、蠕变的土层上;

(4) 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离障碍物(上、下和旁侧)不宜小于2.0m;

(5) 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平面控制点,应着重考虑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而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则应着重考虑方便放样,尽量靠近施工区,并对工程的放样区组成的图形有利。

2. 控制点应埋设在地基稳固的地方,并埋置混凝土桩,且有点位中心标志和科学的编号,主体工程附近的控制点及主要轴线标志点应埋设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的混凝土观测墩,观测墩的照准标志应采用各式垂直照准杆、平面觇牌或其它形式的精确照准设备。

3. 各等级控制点周围应有醒目的标志和保护装置,以防止车辆或机械的碰撞。 3.1.2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 首级控制网的起始点,应选在工程轴线或主要建筑物附近,以使最弱点远离工程轴线或放样精度要求高的地区。

2.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按四等三角和一、二级小三角一、二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泵站工程土建平面位置中误差±10mm,泵站工程设备安装轴线的中误差±5mm,堤防工程平面位置允许误差

±30mm~±50mm。

3. 测角网布设的技术要求

三等测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 三 角 网 技 术 要 求

相对中误差 等级 起始边 四等 三级 一级小三角 二级小三角 1/8万 1/4万 1/2万 最弱边 1/4万 1/2万 1/1万 DJ2 6 2 1 DJ6 6 2 测回数 测角中误差 (mm)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mm) ±2.5 ±5 ±10 ±9 ±15 ±30 4. 一、二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一、二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的规定 表3-2 一、二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导线总 等 长 度 级 (km)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导线平均 边长 (m) 100~300 (200) 量距相对误差 导线轴线闭合差 1/1万 测回数 DJ2 DJ6 测角中 误 差 (mm) 方位角 闭合差 备注 2.4 1/1万 2 4 ±5 ±10n 1.2 50~150(100) 1/5万 1/5万 1 2 ±10 ±20n n为测站数 5. 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应定期进行复测,尤其在建网一年后或大规模开挖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复测。若使用过程中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及时复测。

3.1.3 平面控制测量结束后,应整理归档下列资料,并报监理机构审查认可。

1. 平面控制网图及技术设计书; 2. 平差计算成果资料; 3. 外业观测记录手薄; 4. 技术工作总结。

3.2 高程控制测量

3.2.1 高程控制网点位选择和标志的埋设

1. 各等级高程点宜均匀布设在主体工程的周围。点位应选在不受洪水、施工影响,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永久水准基点宜设置明暗标各一座。

2. 高程点可埋设预制标石或砼浇筑。埋设首级高程标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待标石稳定后才能进行观测,在冰冻期埋设深度应在冰冻层以下0.5米,各等级高程点应统一编号。 3.2.2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 布设高程控制网应按由高到低逐等控制的原则进行。 2. 根据本工程特点、规模,高程控制测量等级要求按表3-8执行。 表3-8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要求

施 测 部 位 水准网布设 进、出水渠道主要建筑物 一般土、石方 水准测量等级 二或三 四 五 3. 最末级高程控制点相对于首级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0㎜。

4. 在主体工程周围应按三等水准网精度测设足够数量的高程控制点,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9。

表3-9 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基辅分划往返校差环线或附合前后视视线离(红黑面)线路闭合差 等标尺仪器视线长前后视距累计地面高读数差级 (㎜) 类型 型号 度(m) 距差(m) 差(m) 度(m) (m) 平丘地 山地 三 四 铟瓦 DS1 ≤100 DS3 ≤75 铟瓦 DS3 ≤80 双面 ≤2.0 ≤3.0 ≤5.0 ≤10.0 三丝 能读数 1.0 2.0 3.0 ±12L ±3n ±20L ±5n ±30L ±10n 五大约相(等双面 DS3 ≤100 等 外) — — — 3.2.3 高程控制网布设完成应整理归档资料如下,并报监理机构审查认可。

1. 测量记录;

2. 仪器检定、校正资料; 3. 水准网略图和点位说明资料; 4. 水准网概算资料;

5. 平差计算成果和精度评定资料; 6. 技术总结文件。

3.3 工程原始地形测量

3.3.1 测量断面布设

分别垂直工程中心线布设横断面,断面一般以20~50m为宜,地形变化较大时,应增加断面的布设。 3.3.2 横断面测量

在横断面中心架设经纬仪,垂直轴线方向定断面测量方向,用钢尺量测点间距,水准仪测设每个测点的高程(或用全站仪定向测距、水准仪测每个测点高程)。测点间距应根据实际地形情况确定,以能正确反映现场实际断面形状,满足面积计算精度要求为原则。测量范

围应超出开挖边线3~10m。 3.3.4 测量数据整理

横断面测量应在发包人和监理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测量成果应由发包人、监理机构签字才有效。横断面图比例尺以1:200为宜。

3.4 施工放样测量

3.4.1 施工放样测量必须以监理机构批准的坐标点、导线点、水准点为基准。凡不是以监理机构批准的控制点为基准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及其成果资料均视为无效。

3.4.2 施工单位任何测量数据都必须通过校核条件(如正倒镜读数、变动仪器高读数、移动尺子读数、复测、验算、对算等)进行自校。凡未经自校的测量、计算数据均视为无效。 3.4.3 施工放样测量精度要求,见表3-12。

表3-12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表 (mm)

项目 项次 分部 工程 1 混凝土 浆/干砌石 部位 泵站/闸室底板 进出水流道和泵井 岸墙、翼墙 进/出水池、铺盖 岸翼墙 内容 轮廓点放样 轮廓点放样 轮廓点放样 轮廓点放样 轮廓点放样 精度指标 平面 位置 中误差 ±20 ±10 ±25 ±30 ±30 ±40 ±50 高程 中误差 ±20 ±10 ±20 ±30 ±30 ±30 ±50 说明 2 4 护底、海漫、护坡 轮廓点放样 土石方开挖 轮廓点放样 平面相对于轴线控制点(泵址中心轴线标志之点),高程相对于工地水准基点 包括土方保护层开挖 5 6 泵站机电与金属结构安装 外部变形观测 安装点 位移测点 ±(1-3) 相对于建筑±(1-3) 安装轴线和相对水平度 ±(3~5) 相对于观测 基点 3.4.4 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检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无签字的草图放样。

3.4.5 开挖工程细部放样,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时,宜用三个交会方向,以“半测回”标定即可;采用极坐标放样时,按角度前方交会一测回的操作程序定出待定点方向线,沿待定点方向线丈量或测设站点至待定点的距离确定待定点。

3.4.6 泵室底板上部立模的点位放样,直接以轴线控制点测放出底板中心线(垂直水流方向)和泵站进出水流道中心线(顺水流方向),其中误差要求为±2mm;而后用钢带尺直接丈量,用墨线弹出结构物平面立模线和检查控制线,据以进行上部施工。

3.4.7 闸门、水力机械、金属结构预埋件的安装放样必须以安装轴线和高程基点为基准,组成相对严密的局部控制系统,安装点的误差均相对于安装轴线和高程基点而言,测量精度应符合表3-13的要求。

表3-13 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的安装放样点测量精度(mm)

项目 平面闸门安装 细部 底槛 门楣 主反轨和侧轨间距 泵座底座等埋件 座环安装中心及方位误差 电动机底座埋件 进出水管道 支墩垫板 始装节及弯道起点管口中心位置 底槛 主反轨测点 允许偏差 平面 高程 ±2 ±2 ±1 ±2 -1~+4 ±2 ±3 高程±3 +(2~5) 水平度0.5 ±2 ±3 ±2 ±3 ±3 ±3 ±5 ±3 ±2 ±5 ±3 (1)同跨两平行轨道相对高差小于10 (2)坡度不大于1/1500 备注 相对门槛中心线 相对机组中心线和高程基准线 相对钢管安装轴线和高程基点 一条轨道相对于另一条轨道 机泵安装 压力钢管安装 拦污栅安装 起重机轨道安装 轨距 ±5 3.4.8 立模、砌(填)筑高程点放样,应遵守下列规定:

1. 供混凝土立模使用的高程点、混凝土抹面层、金属结构预埋件及混凝土预制件安装时,均应采用有闭合条件的几何水准法测设;

2. 对软土地基的高程测量是否考虑沉陷因素,应与设计人联系确定;

3. 对预埋件安装高程和上部结构高程的测量,应在底板上建立初始观测基点,采用相对高差进行测量。

3.4.9 每个分部工程的放样测量数据,必须及时报监理机构审查认可,主要内容包括:

1. 工程部位、放样日期、观测、记录及检查者姓名;

2. 放样点所使用的控制点名称、坐标和高程成果、设计图纸编号、使用数据来源;

3. 放样数据及草图;

4. 放样过程中的实测资料; 5. 放样时所使用的主要仪器。

3.5工程计量测量

3.5.1 挖、填方量的工程测量控制断面应根据工程性质及地形特点,选择设计图纸有明确标识的点、线、面作为基本控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加密)控制断面,并按测量监理机构的指示确定方案。 3.5.2 施工期间,应定期进行纵横断面进度测量,对各类填筑料加以区分,并将成果绘成图表,算出有效方量。

3.5.3 各种工程量的测量报告必须包括原始状态图和施工后的状态图。施工前后的测量必须是相同的控制网站和相同的控制断面。 3.5.4 上报的测量结果必须包括必要的、明确的计算式和结果,要图、式对应。

3.5.5 各种计量测量的结果必须与支付申请一起上报监理机构,监理机构在认真核实后予以签批。

3.6工程竣工测量

3.6.1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须立即进行工程测量,测定竣工结构物的平面和高程。

3.6.2 工程竣工测量的精度,应不低于工程施工放样测量的精度。 3.6.3 竣工测量的内容及归档资料应包括下列项目:

1. 施工控制网(平面、高程)的计算成果; 2. 建筑物基础底面的平面、断面图; 3. 建筑物过流部位测量的图表及说明;

4. 外部变形观测设施的竣工图表及观测成果资料; 5. 有特殊要求部位的测量资料。

3.6.4 工程竣工测量图纸、资料必须报监理机构审查认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