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来源:九壹网
2014年2月总第306期

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李廷亮

(日照市东港区日照第四实验小学,山东

经常听到一些数学教师感叹复习课难上。的确,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但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学生是课堂上一切活动的主人,也是数学复习课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复习课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复习课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理解学生间的差异,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只有把学生的想法、意愿和经验考虑进去,才能设计出高效的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案。教师不应是数学复习课中的专制者、讲学者、供应者、评判者,而应是复习课中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伙伴与朋友。

二、了解复习课的一般程序

课堂上要动员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宽松的复习活动中去。学生们看、想、说相结合,对自己产生的问题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会比教师直接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分组围坐在一起,商讨问题,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共同探究。这样,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中求索,在参与中发展。要指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归纳,如把最主要的内容摘录下来,编写成复习提纲、练习题或问题的形式,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再是分散孤立的,既加深了理解,又便于记忆。学生在编写提纲、练习题或问题的过程中,抽象、概括的能力也得到锻炼,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高。

复习告一段落,结束前可让学生回忆复习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复习成果。这样学生不但将学到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储入到“知识库”,而且培养了探究精神,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了合作精神,促进了反思能力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力求“保底”,力避“超限”

复习阶段既要保证合格率,又要避免因刺激过多、过强而引起的心理烦躁或产生逆反心理。

1.课前进食打底,提高课堂参与率

由于学困生与一般学生之间无论是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存在差异,因此学困生能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知识梳理、问题研究就成了复习课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调动数学学困生参与复习课的积极性,教

日照276800)

师可以把补差工作放在课堂教学之前,变“亡羊补牢”为“防患于未然”。即课前将一部分学困生找来,找一些有关下堂复习课的话题,与他们聊聊、议议,相机给他们补补差。这样课堂上他们就能和一般的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复习、探究,获得成功的机会将大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将得以体现。

2.调整心理状态,引导积极参与

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认真研究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那些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的学困生,可通过友伴引导、心理疏导等方法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复习活动中。

3.建立求助机制,拓宽求知渠道

由于受知识、经验等的限制,学生在复习时经常会遇到许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向他人求助。一是广泛求助。首先,要求学生转变观念,摒弃“老师是万能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唯一的咨询者”等观念,树立起“能者为师”的观念。其次,要求学生拓展“求助空间”,要走出学校去求助,能主动向家长、高年级的学生请教。二是合理求助。当学生开展复习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向他人求助,但在求助时一定要注意适度、适时和适量。不能把碰到的所有困难都向他人求助,不要一碰到困难就不论难易程度,在主观不作任何努力的情况下立即向他人请教,这样比较容易造成依赖心理。在求助时,还要注意适量,不要把求助当成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否则,最后虽然解决了问题,但自己思考所得的东西却廖廖无几,使自主性复习成了“他人复习”的代名词,本末倒置。

4.构建主体参与,提高学习能力

复习应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让多种感官参与进来,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看、思、说、做、评”活动,参与到主题式复习中来。

看,即观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观察,课中呈现直观材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开展复习提供相对清淅的表象,为提取和组合表象奠定良好的基础。思,即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方法。说,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在组内认真交流自己的思考所得;或者在组间交流本小组研究的结晶,使复习思路越辩越清。做,让学生在明确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分工与合作,自己动手操作,解决研究主题。评,让学生参与到复习的评价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得到启迪,受到鼓舞。同时,对自己的研究行为进行相对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

·11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