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来源:九壹网
1.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答:(1)南北朝(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 ——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为我国医药 史上的第一部制药(炮制)专著。(2)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3)清代 ·张仲岩《修事指南》 ——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4.简述中药炮制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答:中药炮制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分类 雷公炮炙十七法 明·陈嘉谟三类分类法 主要内容 炮、爁、煿、炙、煨 、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日煞、曝、露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修治、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花叶类、全草类、藤木类、皮类、动物类、矿物类等。 1.辅料为纲工艺为目的分类法: 酒制法—酒炙、酒炖、酒蒸;醋制法—醋炙、醋煮、醋蒸法;盐制—盐炙、盐蒸。 2.工艺为纲辅料为目的分类方法:净制、切制、炒、炙、煅、蒸、煮、复制、发酵、发芽、制霜、提净、水飞等. 中药行业五类分类法 药用部位的来源分类法 工艺与辅料结合分类法 5.简述中国药典药材炮制通则三类分类法的的具体内容。 答:中国药典药材炮制通则三类分类法的的具体内容: (1)净制----挑拣、筛选、水洗、风选、剪切等 (2)切制----浸泡、润、切、粉碎等

(3)炮炙----炒、烫、煅、蒸、煮、炖、酒制、醋制、蜜炙、姜汁炙、盐制、制炭、水飞、燀、制霜等。 6.中药炮制有哪些传统的制药原则及具体制药方法?其含义?举例说明。 答:(一)制药原则:来源:[ 清]徐灵胎(大椿)《医学源流论》

(1)相反为制(反制):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茱萸制黄连、盐水益智仁。

(2)相资为制(从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如:胆汁炙黄连、盐水制知母/黄柏、酒炙仙茅/阳起石、蜜炙百合/甘草。

(3)相畏(或相杀)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制半夏/南星。 (4)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以免损伤正气。如:麸炒枳实、米泔水制苍术;煨木香。

(5)相喜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药物来炮制药物,以改善该药物的形色、色味,如五灵酯,紫河车) (二)具体方法:(1)制其形: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如麻黄,当归。 (2)制其性:改变药物性能。如黄连姜炙,酒炙大黄。 (3)制其味:改变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如动物药。

(4)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性质,包括药性和功用。如矿物药,甲壳类药。

1

7.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几方面?

答:炮制对药物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1)通过炮制,矫正药物过偏之性。 (2)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

(3)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

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和质地,转化其升降浮沉,使药物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如:生升熟降,酒制升提,姜汁制则散,醋制收敛,盐水制下行。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中药通过加热和辅料炮制,可改变其归经或引药入经,使其功效更专一。如“盐制入肾”、“醋制入肝”等。 四、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生毒熟减”,毒性中药经炮制,使其由大毒减至低毒甚至无毒,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如乌头、马钱子等,生品毒性大,多外用,炮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8.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举例说明。 1 2 中药炮制的目的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增强药物疗效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 便于调剂和制剂 举例说明 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马钱子——砂炒、油炸,降毒。 1、转变药物性能的有:由寒转温生地黄(地黄) 由温转凉天南星(制南星) 2、缓和药物性能的有:麻黄蜜麻黄 羊脂炙淫羊藿→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增强活血止痛 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 1、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 2、盐制入肾: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1、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 2、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 3、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等 3 4 5 6 7 8 9 净洁药物,利于贮藏 杀酶保苷、保存药效—黄芩、苦杏仁、芥子 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酒蒸——紫河车;清炒——鸡内金 制成中药饮片,提高商品价值 药材经炮制后,全面提高了药材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在其中加入了工人的劳动和辅料的价值,从而提高了商品价值。 9.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哪几方面关系较密切。 答:中药炮制的起源与以下几方便关系较切:(1)中药的发现与应用,(2)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3)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10.中药饮片的含义:

广义:凡是直接提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中药统称; 狭义:为制备中药汤剂而切制的片状药物; 11.火候的含义: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2

12.中药常用的炮制辅料有哪些,酒、醋、食盐水、蜂蜜、甘草汁的作用。 答:一、常用炮制辅料

(一)液体辅料: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胆汁、食用油脂等 (二)固体辅料:麦麸、土、河沙、蛤粉、稻米、白矾(又称明矾)、豆腐、滑石粉、朱砂 等 二、作用:

(一)酒炮制的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

(二)醋炮制的作用:引药入肝、增强疗效、助容、解毒、矫味矫臭。 (三)蜂蜜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 (四)食盐水炮制的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 和药性等。 (五)甘草汁炮制的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13.清除杂质的方法有几种?简述净选加工的目的。 答:(1)清除杂质的方法:(挑选),(筛选),(风选),(水选)、(磁选)等几种。 (2)净选加工的目的:(分离药用部位),(进行分档),(除去非药用部分),(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败品)。 14.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几种?

答: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1)弯曲法:适用于长条状药材。如白芍、山药、木通、木香等。(2)指掐法:适用于团块状药材。如白术、白芷、天花粉、泽泻等。(3)穿刺法:适用于粗大块状药材。如大黄、虎杖等。(4)手捏法:适用于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软化后以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如当归、独活等;有些块根、果实、菌类药材,需润至手握无响声及无坚硬感,如黄芩、槟榔、延胡索、枳实、雷丸等。

15.看水性的含义: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抽样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称为“看水性”或“看水头”。

16.煅淬药物常用的淬液、适用药物有哪些? 答:常用淬液有:醋、酒、水。

醋淬药物: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紫石英、禹余粮、石燕、皂矾。 酒淬药物:阳起石。 水淬药物:炉甘石。

17.简述炙法与加辅料炒法的区别。答: 区别 共同点 辅料性质 辅料去向 辅料作用 炮制目的 炮制温度 火力火候 加热时间 操作方法 液 体 渗入药材组织内部 增效 增效为主 较低 文(中)火,炒干 长 先拌辅料后炒,先炒药后加辅料 炙 法 使用辅料 固 体 炒后筛去 中间传热体 抑制偏性,协同增效 较高 中(武)火,黄色或加深 短 辅料预热后投药拌炒 加辅料炒 18.简述药物发酵发芽需具备的条件。

答:药物发酵发芽需具备的条件:(1)需借助酶和微生物的作用。(2)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温度、湿度、空气、水分等。(3)通过发酵与发芽过程,可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3

19.中药有哪些常用的软化方法?简述药材软化时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及适用药物。 答: (1)常用的软化方法有:水处理法、蒸润法、蒸汽喷雾润法、减压饮润法。 (2)药材软化时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及适用药物: 常用水处理方法 淋法(喷淋法) 淘洗法(抢水法) 泡法(浸泡法) 漂法(浸漂法) 润法(浸润法) 具体有浸润、伏润(闷润)、露润(吸湿回润)。 适用范围 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薄荷、荆芥、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甘草等】 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及芳香药材 【如五加皮、瓜蒌皮、白鲜皮、合欢皮、南沙参、石斛、瞿麦、陈皮、防风、龙胆、细辛等 质坚硬,体积大,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槟榔、萆薢、木香、乌药/泽泻/土茯苓】 毒性药材【川乌/草乌/天南星/半夏/附子】 用盐醃制过的药物【肉苁蓉/昆布/海藻】 具腥臭异味【紫河车/五谷虫/人中白】 质地较坚硬的药材,优点: ①有效成分流失少,便于保存药效; ②饮片色泽鲜艳,保证外观质量; ③内外水分一致,饮片平坦整齐,切制时少出败片(炸心、掉边、翘片、碎片等)。药材软化多采用“少泡多润”的原则。 20.简述中药饮片的类型。 答:中药饮片的类型: 片型 极薄片 薄片 厚片 斜 马蹄片 片 柳叶片 直片(顺片) 丝 细丝 宽丝 瓜子片 规格 片厚0.5mm以下。 片厚1-2mm 片厚2-4mm 片厚 斜度稍大而体粗 2-4mm 斜度大而细 片厚2-4mm 宽2-3mm 宽5-10mm 长10-15mm 8-12mm³ 斜度小 举例 羚羊角 白芍 山药 桂枝 山药 甘草、黄芪 何首乌 黄柏 荷叶 牛膝、党参 阿胶 段(节、咀) 块 21.简述扣锅煅时判断药物是否全部炭化的方法。 答:判断药物是否全部炭化的方法: 1.贴纸法:扣锅上的白纸变深黄色。 2.放米法:扣锅上的米变深黄色。

3.滴水法:清水洒于扣锅底部立即汽化。 4.留孔观烟法:烟雾由白→黄→青→无烟。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