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4期 2016年12月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V01.11No.4 Dec.2016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柴继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教部,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相继出现,并在青年学生中得到广泛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文章从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和功能入手,讨论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 高校思政教育传播载体的可行性,系统分析了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微信;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459—2016(4)一0073—04 A Stud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WeChat Public Platform Chai Jihong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cro—blog,WeChat and other new medium have appeared and are widely used by the young students.These new communication tools have brought new prob— lems to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study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s of WeChat and WeChat public platform,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using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s carrier to car— ry ou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s its methods and ways. Key words:WeChat;WeChat public platfor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相继问世,并迅速 成为高校校园最具人气的网络舆论阵地。在这个 “无人不微信”的新媒体时代,微信逐渐成为高校学 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思想教育工 作者,理应及时洞察这一现象,通过构筑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微信平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1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和功能 微信(WeChat)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 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 它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 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 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多种功能,用户可以 内容和形式,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通过“搜索号码”、“摇一摇”、“附近的人”,扫二维 收稿日期:2016—9—27 作者简介:柴继红(1979一),女,河北高阳人,讲师,研究方向:现代传媒技术。 74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 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并通过平台或者 微信朋友圈进行信息互动或者分享精彩内容,目前 已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 模块,有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三种类型,个人和 组织可以创建不同的平台类型,打造属于自己的第 三方服务平台,实现和机构业务的无缝对接以及和 特定群体的沟通互动。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着力探 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行业应用模式,包括企业、 学校、医院、政府部门,甚至传统媒体都纷纷开设微 信公众账号,并借助公众平台开展推广宣传和信息 服务工作。 2 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切实可行 在微信风行大学校园的今天,以微信为载体开 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可行。首先,作为 微信载体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 必需品,加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很多高校实 现了无线WIFI校园全覆盖,通信成本被进一步降 低,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客体——大学生使用微 信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其次,微信作为新兴媒 体迎合了大学生求“新”求“奇”,追求时尚的心理特 点,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更因操作便 捷、交流时效强、内容推送丰富、消息推送精准等特 点,符合青年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交流 渠道以及交流习惯等,受到高校学生的一致追捧。 第三,高校思政教师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同 样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他们勇于并乐于关注、 开发和使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近日校园中出 现的微课程、微课堂、微教学、微视频等就是证明。 此外,据针对大学生的相关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 数学生对学校利用微信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是基本认可并欢迎的。综上所述,作为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的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已成为 微信用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推广微信公众 平台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3 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势在必行 调查显示,微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缺 少的信息来源和社交工具,对大学生的学习、生 活、交往方式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其强大的 传播功能和逐渐增强的舆论影响力不容忽视。 一方面,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微信具有形式多样、 及时便捷、推送精准和互动亲密的特点,满足了 大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以及情感交流的需求,丰富 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微信上充斥着暴 力色情等低俗虚假信息,微信的广泛使用也让大 学生越来越沉迷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造成不良影响。面对这一现实,现有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如果不及时切入微信载体,有针对地挖 掘、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发挥微信的时 代正能量,强化主流思想的引领、教育作用,就会 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所以,开发 微信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进 行创新,使其富于时代感、现实性、针对性和亲和 力,是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加强思想政治教 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网络新媒体视域下 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的重点和最优选择。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优 势分析 4.1 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微信内容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思政教 育工作者可以把思政教育的内容信息化,并以文 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及时发 送。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这种新颖时尚的信息传 播方式,迎合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追求新奇的心 理,可大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而且微信 这种点对点的服务态度,让用户有受到重视的感 觉,能切实增强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效果。 4.2 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大学生往往会在微信上大胆直率的表达情绪, 传递的信息也往往真实具体,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 主动对大学生的微信进行“关注”就能及时掌握他 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关注热点,提高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J。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 者创办的官方微信平台,主要面向本校学生精准推 送,学生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微信客户端搜索特 定名称的微信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加以关注,就能 够接收来自该微信公众平台消息。这样一来,借助 微信推送信息的精准性,思政教育者可以用“带着 第4期 柴继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75 温情的”的信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 心上。 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与“微信”的对 接,营造主流舆论氛围。二是要以班级、支部、社 团为单位建立微信公众平台,鼓励辅导员、班主 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等大学生思 4.3 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 限制,以订阅号为例,每24小时就可推送一条信 息,这样一来,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不失 时机地开展工作,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 性。此外,信息发送出去以后,不管受众的状态如 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使用微信,实现信息及时 交流、反馈与传送,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搭 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借助新媒体教育服务学 生、亲近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三 何,都能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接收发布者的信息; 即使受众暂时不接收信息,信息也不会因此而消 失,所以微信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时间的 延长。 4.4能够拉近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距离 微信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轻松便捷的交流氛 围,以此为平台,思政教师和大学生可以平等自由 的进行交流。通过这一移动网络平台,传受双方可 以以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 地平等对话,打破了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和 大学生之间的隔阂,密切了高校师生之间的联 系 。在通过微信,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在假期向大 学生发布交通安全、天气预报、节日祝福等温馨信 息,增进双方的感情交流;教师通过让大学生关注 其微信平台,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和正能量信息,还 可通过互动交流,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学习成 长点播,极大地促进师生间的理解、信任,使大学生 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主动配合教师工作, 愉快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5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5.1 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信平台 一是要建立以学校和学校各部门为单位的 微信平台。特别是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就业 处等与学生利益相关度较高的部门,应率先建立 专门发布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相关信息的微信圈。 利用微信即时性发布与学生相关的服务信息,从 而让学生知晓相关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与质量 。同时,开发基于微信语音接口的校园 APP,将校园新闻、校园服务、教育内容以“微信 语言”“学生风格”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 种形式互动传播,在充分展示亲和力和感召力中 是在创建微信平台的过程中,要从创新学校的班 级管理模式人手,首先建立班级微信圈,先将学 生党员、学生会干部、班团干部等纳入微信圈,发 挥鲶鱼效应,让这些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带动更多 的学生加入,有效地提升微信的传播效果。 5.2建立一支基于微信的高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在微信环境下有 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具备基 本政治教育理论水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掌握熟 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素养。 首先,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关于微 信方面的专门培训和专题学习。其次,可以通过举 办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访谈”、“微辩论”、“微展 示”、“微演讲”、“微咨询”等教育活动,提高高校教 师的信息素养和微信操控能力。第三,在普遍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能力的同时,构建一支既 有较高的政治教育理论水平,又能掌握微信并熟练 进行操作;既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了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又有一定的新科学技术应用 意识和微信手机媒体载体的创新应用能力的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5.3 发掘公众平台的多种功能,全面开展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 动切人和占领微信阵地,充分开发和运用微信公 众平台的各项功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以 “微”创新,发挥这一平台应有的思想引领、激励 引导、氛围营造、实践育人和人文关怀作用,实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是利用微 信的消息推送功能,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 针、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先进模范事迹,在 学生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自觉 76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正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推送专业 学习资讯、学习方法、考试辅导等,搭建学习平 台,助推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J。二是 下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动占领网络 思想教育的新阵地,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 合力 。”以微信为代表的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 作者应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积极构建具有丰 富内涵的微信教育平台,全方位、多维度的开展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关注学生的 动态,分析学生的喜好,触发、捕捉大学生自身的 发展需要并加以激励引导,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三是利用微信的热点推荐功能,发现学生共同关 心的社会热点和校园热点,并通过现实教育活动 剖析和互动,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提高其思想 政治素养;四是利用微信语音对讲机功能,及时 发布相关通知和温馨提示,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 怀,健全学生人格;四是利用微信的“摇一摇”和 “漂流瓶”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海量的微 信账号和短语置于移动网络,让学生在好奇与趣 [1] 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52—55 [2] 高莹.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 政治工作研究,2014(8):27—28. 味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五是利用微信的“随手 拍”功能,提升学生校园公共教育活动的参与性, 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 [3] 高翩翩.新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一 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新闻战线,2014(6): 158—159. [4] 赵蓓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团学活动互动互补途径探 6结束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 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55—56. [5] 迟刚毅等.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 [EB/OL].http://www.edu.en/,2015—01—19. 中国中铁等轨道交通骨干企业联合攻关研制,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经测算,修建新能源空铁的成本仅为地铁的1/5至1/8,跨坐式城市轻轨的1/2至1/3。“这 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甚至可以在城市繁忙干道绿化带上直接架设空铁,也可适合于二、三线城市 推广使用。”翟婉明说。 据介绍,空铁走行机构始终封闭于箱形轨道梁内部,永远不会发生脱轨事故。其使用的锂电 池可在停靠车站1分钟内实现更换,电池续航时间根据载客人数的不同最长可达到4小时。本 次正式投运的试验线全长1.41公里,最高运行时速60公里。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现场试乘了悬挂在离地约5米高箱形轨道上的空铁。对试乘中轻微 的颠簸感,翟婉明表示,试验线还处于模拟正常载客运行状态,将进行总运行里程为1万公里的 反复测试,进一步提升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