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笑意,一声问候,她把友爱的暖流融进每个人的心田; 一个信念,一股热情,她把真诚的阳光洒向世间每一个角落; 一份责任,一份执着,她把鲜活的人生展现的淋漓尽致。
她是齐素珍,一位来自大别山的年仅11岁的女孩。
妈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应该是世界上最柔软、最温暖的称呼。可是对于小素珍而言,却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因为从记事起,她从来就没有发出过这样的称呼。在素珍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狠心的抛弃了她,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那时她的弟弟还小,还不会走路,是她用幼小的双手扶着弟弟一路艰辛走来。他的父亲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长年在外辛苦干活。他是建筑工人,在一次劳动中,不幸从高楼上摔了下来,就这样永远地离她而去了。从此,她的生活中只有爷爷、奶奶、以及年幼的弟弟,筑起一个简陋的家。然而,当她还没有从失去至亲的悲痛中跳出来,她那慈祥而又疼爱她的奶奶因突发脑溢血而离开人世。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年过七旬的爷爷苍老了许多,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爷爷的头发日渐稀疏花白,皱纹越陷越深,声音不再响如洪钟,步伐不再矫健如飞,爷爷老了。近日,年迈的爷爷检查出罹患白内障,小素珍的心再次揪起,昔日的欢乐、梦想与温暖都化作泪水,她多么希望这泪水可以荡涤爷爷眼中的浑浊。可是,这个坚强的女孩展露给我们的依然是那抹真诚的微笑,笑对生活给予的一切,包括苦难,包括挫折,包括本不该属于她的一切责任。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让她一味沉浸在悲伤中,擦干眼泪,我们又看见了小素珍的笑容。
她笑对生活的给予。爷爷眼睛不便,素珍就尽可能多的替他分担家务,家里的灶台太高,10岁以前的素珍根本够不着,她总是垫着一个小方凳做饭洗碗,爷爷一直很担心那颤巍巍的方凳不知哪天就会将素珍摔下,就亲自给它做了个底座,这也成了素珍做饭洗碗的专座。在灶台、院落、屋后的小菜园,永远都能看见小素珍忙忙碌碌的身影,为了这个小小的家,为了心中那个大大的梦想,她不停歇地旋转,渴望那盛放出的的光芒可以遮住暂时的窘境。
她笑对生活的艰辛。周末的早晨,当别的小朋友还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中,她早已来到田间地头劳作,因为力气小,别人一上午能干完的活,她需要付出成倍
的时间和体力。日过正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家中,来不及歇息一下,她的身影又穿梭于灶前灶后,就这样忙忙碌碌的一天过去了。当她安静下来的时候,她就跑到爷爷身边,给爷爷捶捶腿,按按摩,说说心里话,想办法逗爷爷开心。虽然很辛苦,但是小素珍从来都不对爷爷说,她总是想尽办法守住那份难得的温馨。
她笑对生活的苦难。命运带给她的除了苦难,也有真情,也有不离不弃的爱。最难熬的冬天,小素珍经常冒着严寒,给爷爷和弟弟洗衣服,只见她的一双小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却从没有怨言。生活的艰辛让年幼的弟弟过早得懂事,他每次换下来的衣服都打算自己洗,可是素珍心疼弟弟和爷爷,每次都像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藏起来的衣服总能被她找到,说到这里,小素珍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她笑对生活的馈赠。生活给素珍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她却用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在家的时候,小素珍都抢着干家务活,爷爷煮饭,她就择菜或者扫地。她从不乱花钱,衣服大多表姐的旧衣服,她也爱美,但更知道爷爷挣钱的不易。房子太过破旧,以至于每到天阴就漏雨,是三叔和小姑凑钱替他们买了三间的瓦房,虽然不大,但素珍心中满是感激。说到帮助过她的那些人们,小素珍却落下了泪水,可是那泪中仍带着笑,她心中坚信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回报他们的馈赠。
她笑对人生的成长。家庭的不幸并没有影响素珍的学习。她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将来考上大学,找一个好工作,让爷爷过上好日子。所以学习上,她志向高远,勤勉上进,成绩优秀,却依然谦虚谨慎。她的勤奋好学为全班同学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在知识的海洋中,她是个贪婪的索求者。她不但努力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课余时间还广泛涉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每天坚持练字,还报了学校的乐器班,练习电子琴,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如同小素珍带笑的脸庞,真诚、无畏。
她笑对生命的坚持。齐素珍读书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爱思考、爱发问,甚至有时把老师问得哑口无言。正是因为这种勤奋刻苦、善思好问的精神,使她在学校的各次考试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续被评为校“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成为全校同学学习的楷模。她说,最近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感染,认为只要像海伦凯勒一样坚持不懈,想做的事一定会成功。
透过小素珍的笑容,我们仿若看见陌上之花的盛开,无邪、纯净,透出高洁的芳华。我们更坚信,如此坚强,如此乐观,如此骄傲,如此真诚的齐素珍,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