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一、指导思想
劳技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的教学要求:
让学生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鼓励并支持学生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采用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四年级共四个班,每班一星期有一节劳动课。 学生都来自农村,大部分从小就参加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和简单的田间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本册教材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家用电器、 以及其他多种材料制作等项目。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措施。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六、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纸工的剪、折、刻、划、贴等一系列技能,已经熟悉,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纸工的符号。本学期,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纸工更深一层次的学习。除了纸工知识的学习,本学期,还涉及到陶艺知识和缝纫知识的学习,都是两个比较新的知识点,所以本学期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只要用心的教,用心的学,相信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中,在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在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一定会有提高。
六、提高质量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 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
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课,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6、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
7、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劳技操作任务。
9、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维准确,大胆发言,不懂的知识和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好上课所必须的材料,课后,把上课的知识点延伸到生活中,懂得知识的回归生活。
11、积极参加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和创造能力。
2
第一课 洗餐具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
一、
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分类洗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放、洗锅。 二、
讨论学习,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 (3) 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 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 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6) 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2.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
(1) 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 (2) 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味。
3
3.学生动手实践。
4.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
5.学生根据本次劳技活动中的表现,按项目进行自评,互评。 教学后记:
4
第二课 拖地板
教学目标: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注意安全,不损坏家具。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父母是怎样拖地板的。去商场观察改进后的拖把样式,了解其先进性。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片,了解拖地板的一般过程。
组织学生看拖地板的正确方法图片,辨别哪种是正确的,哪种错误的。 二、
讨论。
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创新意识的好方法。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劳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早劳动中求知。从而能够正确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明确地板清洁是家庭卫生的重要标志,懂得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
教学评价。
介绍劳动过程,展示家长评价记录,从认真实践,掌握要领,拖地实效,拖地要领、拖地效果,综合评价等方面完成评价表。 教学后记:
5
第三课 洗茶具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
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3) 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6.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7.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8.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9.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2)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3)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4)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1.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以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吗?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
2.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3.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
6
4.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提示: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 (4) 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5) 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 教学后记:
7
第四课 擦玻璃窗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抹布,报纸,水盆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课题是:擦玻璃窗。在此之前,同学们一定也实践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
动手实践,得出擦玻璃的方法。
先用干抹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了。再用湿布擦拭另一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察是否擦干净了。(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注意点:在擦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具体怎么做呢?小组议一议,说说以往在擦玻璃窗时,老师或家长是怎么要求的?
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三、
学习技术信息部分内容:擦窗工具的改进。
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教学后记:
8
第五课 洗衣物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谈话: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事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
学习新知。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 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三、
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2.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3.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4.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查阅确定) 四、
评价。
教学后记:
9
第六课 杯垫
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杯垫的生活用途、基本材质和常见的形状。2、掌握吸管杯垫的制作步骤,巩固剪、折、贴、扎等劳技小技能。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不同的吸管设计制作各类新颖的杯垫,培养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集体荣誉感.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吸管杯垫的制作步骤,并且能够熟练的制作。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利用不同的吸管设计并制作各类新颖的杯垫。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录象、吸管杯垫范作若干、吸管、棉线、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 猜一猜
课件出示一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什么?引出杯垫。 二、 说一说
生活中杯垫的用途?
1、隔热 ——保护桌面 2 、装饰——美化生活 三、 议一议
请同学们一起议一议常见的杯垫,(边看边说) 常见的形状有:圆形的、正方形的。
特殊的形状有:花朵、星形、心形、笑脸等。 四、 想一想
你可知道生活中杯垫都有哪些材质吗?学生回答
欣赏各种不同材质的杯垫。有:橡胶的、木质的、塑料的、玻璃的、陶瓷的、竹条的、皮质的、布艺的、毛线、几样环保杯垫。…… 五、看一看
仔细观看杯垫制作的录像。提别关注如何连接各个吸管的。 制作步骤:(1)对折,结扎。 (2)连结、固定。 (3)捆扎一端。 (4)整平、压平。 六、制作要求
1、制作完成一个杯垫。(根据需要可以小组合作) 2、大胆想象、创新,可以自己设计杯垫的形状 七、温馨小提示
1、注意各小组的桌面与地面的卫生。
2、使用各种工具的时候,应该注意安全知识。 3、抓紧有限的时间,争取20分钟完成 八、奖项设置
1、最佳创意奖:有一定的想象力,创意别具一格。 2、最佳制作奖:制作精美,外形美观
3、最佳团队奖:小组分工明确,合作融洽。
10
九、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十、评一评
全班评一评:
每组选一个最漂亮的或者是最有创意的作品拿上来比一比,评一评。 请学生代表投票分别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团队奖,并说一说理由。
颁奖。
十一、总结交流: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十二、自评:(提前下发的纸) 十三、知识拓展
生活中常见的吸管,瞧通过我们的巧手,竟然能够制作成如此漂亮的杯垫,请同学们课后再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材料能制作成环保杯垫,并动手实践一下。 教学后记:
11
第七课 涤纶彩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感知彩球的形、色、美。探讨制作方法,掌握制作步骤。能通过合作制作出一件完整的作品。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创新。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的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创造、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涤纶彩球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1、把彩膜剪成大小相同的圆片并三等份留出槽口; 2、喇叭束的制作。
教师准备:涤纶彩球一套(包括成品及可供拆装的半成品)、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双面胶、针、棉线、涤纶彩膜(12片)、彩色毛线、硬纸片。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激趣——问题的提出与产生 一、搜集资料,课前感知。
1、搜集有涤纶彩膜制作的精美图片。 2、搜集涤纶彩膜制作的拉花、剪纸等装饰品。 二、欣赏激趣,观察识物。
1、课前谈话:同学们在一些节日和喜庆的场所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五彩缤纷的拉花、晶莹闪烁的彩球,它们好多都是用涤纶彩膜制作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用涤纶彩膜制作彩球,同学们要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来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有信心吗?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涤纶彩膜制作的作品的资料。 3、课件展示。
(1)欣赏用涤纶彩膜制作的各种美丽的装饰品; (2)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用涤纶彩膜制作,取材便利,制作时比较方便,制作的饰品美观实用。 第二阶段 感知——方法的尝试与归纳 三、引导探究,分析归纳。
12
1、出示半成品,引导观察、讨论,形成初步认识。
2、问:你们认为制作涤纶彩球该怎么做?哪儿最难做?怎样才能把它做好呢?(小组内讨论,可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试做。) 3、各小组汇报试做时的问题,集体探讨改进的办法。 4、观看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纠正错误,明了方法。) 5、师生共同小结方法、步骤。
(1)画:在硬纸上画一个圆形模板,三等份并剪好槽口(剪时,与圆心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再向一个方向剪一个小口,并用针在圆心处戳一个小眼)。 (2)剪:将涤纶薄膜固定在模板上,依模子剪圆,共剪12个圆片(小心不要将薄膜撕裂)。
(3)卷:将每片的三个小扇形分别卷成喇叭形(卷时,每个喇叭口的方向要一致,大小也要尽量一样,用双面胶粘牢)。
(4)穿:将彩色毛线做成流苏,一端用棉线勒紧,另一端用针直接从每个喇叭束的中心穿过。
(5)压:用小纸片压紧成球形,再打结(结要打得大一些,以免脱落)。 师:方法出来了,步骤也很清楚了,我们每人都来做一个吧!(提示:请大家在使用针、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边角料不要乱扔,放到指定的地方。) 第三阶段 操作——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四、动手实践,完成作品。 1、选择制作材料和工具。 2、学生制作(同时播放轻音乐)。 形式一:个人独立完成;
形式二:小组内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3、教师巡视,及时提供帮助,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五、展示成果,完善作品。
1、展示作品,交流心得,评议作品。(以多种形式进行展评,以鼓励表扬为主) 2、讨论:如再动手制作时,还可以怎样改进?有什么好办法? 第四阶段 升华——技能的提升与发展
13
六、拓展延伸,创新提高。
本节课我们用涤纶彩膜制作了彩球,还可以用它做什么呢?课后认真设计,动手做一做,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评比,看谁的制作最有创意! 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我们应该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涤纶彩膜产品的资料,让学生在收集中对涤纶彩膜制作的各种装饰品产生兴趣。本课一开始,再让学生自己交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资料,有利于学生心情的放松,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体现“以人为主”的教学理念。涤纶彩球的制作重难点集中在剪圆片并将每个小扇形卷成喇叭口上。教学设计突出了这个环节,通过自主观察、探究,尝试制作,交流讨论,观看课件展示等几个环节,一步步、一层层深入了解方法和步骤,并通过简明扼要的板书,让学生领悟每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和结论都要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心灵去感触。
3、在“感知——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感受美,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在交流讨论中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动手能力得到提高。4、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实践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动手操作完成作品时,着力体现“因人而异”、“授之以渔”的思想,教师根据课堂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策略。5、科学评价,体验成功。运用多种方式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如交流经验得失、说说体会感受、自评互评结合等,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精益求精,提高质量观,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后记:
14
第八课 塑丝毽子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做塑丝毽子的基本方法,能制作出自己的毽子。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做塑丝毽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穿入垫圈打结并拉紧。 课前准备:塑料绳、铁垫圈、剪刀、梳子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十二月份我校将在漂亮的操场举行冬季三项运动竞赛,谁来介绍一下我校的冬季三项是哪三项? 生:跳绳、踢毽子、拔河
2、 师:你最喜欢哪项运动?(学生纷纷回答) 师:你知道毽子的由来吗?(生回答) 师:平时踢的毽子哪来的?(生:买的)
3、 师:今天陶老师带来一个毽子,是我亲手制作的,想不想学? 二 揭题:塑丝毽子 三 学习制作
1、 出示:观察与思考:1、制作塑丝毽子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2、制作塑丝毽子分哪几步?
2、 观看制作塑丝毽子的录象。 3、 四人小组讨论。 4、 学生汇报师演示并板书。 (1) 拉直对折
(2) 穿垫圈打结并拉紧 (3) 重复打结 (4) 剪齐 (5) 梳散
15
5、 学生动手操作,播放音乐。(同桌互相帮助)师:谁做的最好陶老师的毽子就奖励给谁。师巡视。 四 总结评比
1、 每大组选出一个制作最好的,送到讲台上来评选,说出好在哪里,并请一人上台来踢一踢看效果。评出巧手奖。 2、 请制作好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 拓展延伸:除了用塑料绳制作塑丝毽子,还可以用别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不同的毽子吗?
教后小结:这是一节学生学的比较开心的课,学生动手又动脑了,特别是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说出了我教这节课的目的。比如说,学生说到,通过今天的学习,他们知道了毽子的由来,知道了多动手动脑,就一定能制作出许多美好的作品,以及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等等。虽然是劳技课,我们教师不能单单只教会学生动手制作,还要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获得。但是,由于学生在穿垫圈时,遇到点困难,所以最后有一些学生没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时间较紧了些。 教学后记:
16
第八课 摩天大楼
教学目标: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通过合作完成一幢摩天大楼纸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题。
观看树上或自带照片上的摩天大楼。 二、
教学摩天大楼纸模型的制作步骤。
教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摩天大楼,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构成。(分主楼和裙楼)
教师分别讲解裙楼和主楼的粘贴步骤,给主楼安上避雷针。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主楼和裙楼怎样组合,使摩天大楼更坚固,好看。 三、
学生动手实践。
设计自己的摩天大楼。
分工做好摩天大楼纸模型部分,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遇到较长的直线轮廓时,可以用美工刀和直尺进行切割。按剪切线和粘贴面将大楼和基座分别制作好。
把做好的各部件组合,“建造”成“摩天大楼”,并做好最后的装饰。鼓励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发挥想象力,组合出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 四、
学习评价:组织学生介绍自己一组设计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情
况。比比哪组设计制作得好,好在哪里。从积极思考,掌握要领,有创造性,注意安全,作品效果五个方面填写好评分表。
教学后记:
17
第九课 立交桥
教学目标: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
看图片
观看图片,说出你的感受?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二、
学生设计制作立交桥
1. 复习山线,谷线,剪切线和折剪方法。
2. 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下草图来,教师展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3. 让学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
评价。
教学后记:
18
第十课 包装纸盒造型
教学目标:学会制作1-2件纸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包装盒。 教学过程: 一、 二、
结合插图,揭示课题
交流构想,按兴趣,爱好成立设计组。
1. 人们的手儿真巧,用这些被丢弃的废纸盒做出了这么精致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
2. 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外型,说说自己的作品。
3. 把学生按兴趣分成“汽车展览会”、“新型家具展”、“房屋销售展”和“动物乐园”等小组,并招聘负责人。 三、
分工合作,制作作品。
1. 各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主题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并明确作品项目,落实到人,要求人人动手,每人有自己的制作任务。
2. 每人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造型,发挥想象,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四、
作品展示
1. 请各个小组在参展处摆放作品,并设计广告词。 2. 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广告词奖”。 教学后记: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