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修改作文

来源:九壹网
作文新教法 浅谈如何修改作文 学生交上来的作文里经常错字满 篇、病句丛生、层次混乱,甚至把握不住 主次。询问学生的结果也往往是提笔就 写,写完了事,连自己读一遍的情况都 很少有,更别说去修改、删减、修饰。文 章不厌百回改,树是修剪出来的,作文 更是修改出来的。为此,要在修改中体 味作文是怎样脱胎换骨的,我们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手术”: 一、利用修辞。克服文章的枯燥性 锦绣华章是与一个人与天地相接 的想象焊接在一起的。如果文章带给读 者想象的空间宽广,并有华美的质地, 必会使人恍若幻境、不能释卷、击节称 快。当我们翻阅教材中的范文时,发现 里面使人产生心灵震动的名篇,无不是 作者无限想象和丰富阅历的折射。如 《夕照》一文,作者把他的想象构建于一 些富有美感的事物,如“纱”、“小姑娘脸 上害羞的红云”、“大石榴”、“工笔画”、 “烈火”等。这些载体能够弓I起读者思想 上的共振和精神上的享受,如句子“那 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杰 作吗”用了拟人,富有动感;再有《五彩 池》,“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 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 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众 多比喻,引人遐想。在作文中,适时恰当 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 文章的艺术性,达到点石成金的神效, 极富诗情画意。 二、利用成语。克服文章的口语性 我们日常的会话大都非常简练,只 是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而已,写成文章 就显得词汇过于简单,句子简短、透明、 一文/李爱红 无味,鲜有文采。而成语是词语中的“贵 下的作用。如《圆明园的毁灭》中的“圆 族”,它积悠悠岁月沉淀,历无数人类精 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 英斟酌。它言简意赅,无论从形式上还 的历史文物”,先概括上部分的内容再 是从发声上,都极脱“俗”,透出浓浓的 引出其他内容,非常紧凑。有时一个词 书卷味,凸显文章做人的文气。如《西湖 语就能够很好地起到过渡作用,如《西 的“绿”》一文中“在冷泉亭上小坐,只觉 湖的“绿”》中“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 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颐和园》里 一种绿”的“又”。如果你的文章段与段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 之间缺少照应,就需要尝试一下用过渡 清气爽”。我们可以在细细品读中,体会 句了。 到成语的无限妙处。 作文本上的批改或者指导,是教师 三、利用照应。克服 文章的松散性 一篇有骨肉的文章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照应 的写作方法能够有效克 服文章的不紧凑感,使文 章前后呼应,遥遥相对, 融为一体。照应这种写作 方法在课文中俯拾皆是。 如《夕照》首段:小屋的窗 子是朝西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 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点 迷人的夕照了,结尾:渐渐地,夕阳在我 评,需要学生理解后详细修改,将建议 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 变成自己缺陷的“补天石”。教师需要在 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了地球的那一 随后的修改反馈中逐一审查,杜绝学生 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 草草了事或是白卷上交等不良现象,将 明。《迷人的张家界》首段:这次来到张 针对性修改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提 家界,我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 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色,尾段: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 总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需 间仙境。大量的名篇都使用了照应的写 要我们教师精而少的讲解与点评,更需 作手法,作为初学写作者,一定要把照 要学生的主体参与,从中感受到作文的 应这种写作方法学到手,模仿写作大 快乐,这样才能最终变成心目中的“白 家,为我所用。 天鹅”。 为了有效克服文章的松散性,还可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青 以采用过渡。恰当的运用过渡句、过渡 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段,如架设桥梁、环环相扣,起到承上启 编辑聂蕾 2014・1—2 1蔌 I 废^嘻I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