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 划 每 一 天》教学设计
一、课型:新授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挂历的特点、作用、组成部分及制作方法。
2、利用身边的媒材,通过绘、剪、拼、贴等方法等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挂历。
3、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彼此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挂历为主线,首先通过寒号鸟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其次通过观察不同形式的挂历,使学生发现挂历的共同特点,再出示两幅留有空白的挂历,指引学生利用它来记事、规划每一天。同时,出示教师范作,引出制作方法。再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主题性”贯穿整个学生创作的过程,用“传统的节日”来规划主题,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升华感情。最后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作品进行展评。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挂历的特点,并能抓住其特点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制作挂历,要求色彩搭配合理且具有创意。
六、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各样的挂历图片、教学课件、利用废旧材料拼贴与添画的挂历作品等。
学生: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等制作工具,平时收集的废旧物品(如纽扣、树叶、毛线、包装纸、报纸等)。
七、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式教学方法、观察赏析式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思考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寒号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畅谈故事的启示中,教师导出这节课的课题——规划每一天
板书:规划每一天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对故事进行思考进而进入本节课。
(二)观察挂历,寻找特点
1.谈挂历,找出组成要素。
学生拿出自带挂历,谈谈挂历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接着出示挂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挂历的共同特点——图画区和时间区。接着仔细观察,发现图画区有主题性;时间区由月份、年份、日期、星期等组成。
板书:图画区(主题性)、时间区。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中抓住挂历的特点,为制作挂历打下基础。
2.再次观察,探索构图。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版式的挂历,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各自的突出的特点。学生尝试自主观察,积极思考,组织语言表达,总结出挂历的构图形式。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学生一起探索,学生掌握了构图方法,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区和图画区。
3.继续观察,引申构图。
教师展示两张特殊的挂历,通过学生观察发现有空白区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渗透空白区域的作用,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利用好挂历,帮助自己规划事情。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掌握挂历的基本组成要素后,增强挂历的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强调构图,为后面学生的自主创作打基础。
4.教师范作,学生观察
教师出示做好的两幅挂历,引导学生寻找作品中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出示的范作,学生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制作方法,进而熟练地进行创作。
板书:画、剪、粘、卷……
(三)小组讨论,动手合作
教师设下问题,学生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完,小组代表起来发言,将本小组的创意与其他组分享,同时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紧接着投入热烈的创作。
【设计意图】在动手创作前,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为下一步的创作进行了铺垫。通过小组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又增强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
(四)作品展示,升华主题
作品赏析,让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并通过生评、师评提升学生的认识,升华主题。同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保留学生的个性。
【设计意图】在欣赏同学作品的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课堂小结,规划梦想
通过对这节课的回顾,肯定学生上课的表现,鼓励学生合理利用挂历,规划梦想,规划每一天。
【设计意图】对学生表现给予肯定,激发学生为梦想而规划每一天。
(六)板书设计
规划每一天
↓
挂历
/ \\
图画区(主题性) 时间区
方法:画、剪、粘、卷……
《规划每一天》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属于小学过渡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
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于制作挂历,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对挂历制作的主题与创新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这就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同时,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情感的表达,同学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规划每一天》效果分析
本课我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导入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常识有所欠缺,所以课前我让学生去收集、了解挂历的有关资料。为上课打好了基础。在整节课以自主观察、小组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集体中学、在活动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同时,《规划每一天》这节课还需要注意,在挂历的制作上需要注意挂历的色彩搭配,包括时间区和图画区的协调。在挂历的创作中注意图画区的细节及完整。
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们都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运用绘、剪、拼、贴等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挂历,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老师在指导挂历的主题性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传统节日,热爱传统文化。课堂上有的作品作者把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真情实感充分的表达到了自己的画面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及同学情谊等。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师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结果。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会学习。
《规划每一天》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是小学美术学习的重要部分,可以使学生感受有别于其他美术形式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借鉴、热爱生活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能使他们学以致用。三年级属于小学阶段的过渡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本课通过绘、剪、拼、贴等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挂历,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前先让学生去收集、了解年历的有关资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理解了设计的基本概念,也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基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兴趣。同时,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挂历图片欣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台历、挂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利于学生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还能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彼此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本节课采用“观察-讨论-表现”的教学策略。首先以故事为主线,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观察挂历的特点,让学生认识挂历的作用、组成及制作特点。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强调创作挂历的主题性及制作手法。最后,选择一个月份开始创作,“主题性”贯穿整个学生创作的过程,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升华感情。
《规划每一天》评测练习
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绘画、拼贴、剪纸等形式制作一张月历。
具体要求:
1、作业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形式,设计、绘制一张挂历。
2、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并能合理利用身边的材料。
3. 制作精致、美观
4.合理分工协作
5.能对自己的作品做介绍
这幅作品先从整体上构图,用彩带把时间区和图画区分开,然后剪出日期造型粘在方纸上,再运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装饰,同时在右边图画区域剪贴图形。整体上画面构图饱满,完整,色彩鲜艳,生动形象,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
这幅作品运用了树叶粘贴作为边框,很别致。整体布局合理,色彩和谐,画面简洁明了,构图饱满。时间区如果能再大些,醒目一些,就更完美了。
这幅作品挂历的外形打破常规,形式新颖,构图饱满。时间区的第一行日期和星期字体颜色可以再加深。
这幅作品清新淡雅,是一本活页日历,小日记中的小女孩巧妙的穿插在其中,旁边的时间区清晰明了,外面一层小边框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这幅作品以故事的形式表现的图画区,很有画面感。左边的节日很醒目,看来这位小作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右上方的记事区域如果能加个边框,再稍微点缀一下,画面会更有层次感。
《规划每一天》课后反思
《规划每一天》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15课,属于设计• 应用的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认识挂历的作用、组成及制作特点,同时能利用身边的材料,通过绘、剪、拼、贴等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挂历。最后,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彼此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重点是认识年历的特点,并能抓住其特点进行创作。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各种图片来刺激学生的眼球,通过反复的让学生来观察,发现挂历有什么特点。本堂课中处理比较成功的是,从“寒号鸟的故事”开始导入,到挂历作品的范图欣赏,整体的衔接一气呵成。同时老师在指导挂历的主题性时,融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传统节日,热爱传统文化。课堂上有的作品作者把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真情实感充分的表达到了自己的画面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及同学情谊等。
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被人欣赏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本课在宽松、自由的教学情境之中展开,课堂气氛活跃各项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重难点基本得以突破。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待改进之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时间短了些,给与充分的时间学生的作品还可以更完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师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结果。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会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艺术课堂,为素质教育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规划每一天》课标分析
一、目标
《规划每一天》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15课。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认识挂历的作用、组成及制作特点,同时能利用身边的材料,通过绘、剪、拼、贴等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挂历。最后,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彼此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重点是认识年历的特点,并能抓住其特点进行创作。
二、学习活动建议
以挂历为主线,引起学生对时间的重视,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挂历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挂历的种类和形式,总结制作方法。最后小组分工合作绘制一个月份的挂历,并展示评价。
三、评价要点
通过观察挂历的特点,让学生认识挂历的作用、组成及制作特点。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表现,锻炼观察、设计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