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有些节日活动
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传统习俗:祭灶、蒸花馍、写春联、吃灶糖、扫尘
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的习俗、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传统习俗:置天地桌、吃年夜饭、接神、踩祟、接财神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传统习俗: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传统习俗:祭财神(北方)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传统习俗: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贴“赤口”、送年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传统习俗:祭财神(南方)、送穷、开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