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市勒流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来源:九壹网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市勒流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08年6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氯乙烯塑料属于烃类

B. 聚氯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聚丙烯塑料的结构简式为 D. 聚丙烯是混合物

2.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 一CH3(甲基)的电子式为

B.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 甲烷的电子式 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3.2003年6月21日,考古专家在西安清理一件刚刚从古墓中出土的西汉早期凤首铜钟时,发现其中盛放着10余斤青绿色的米酒,香味仍然扑鼻.这种香味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 ) A. 乙酸乙酯 B. 乙酸 C. 乙醇 D. 乙醛

4.下列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或分类正确的是( )

A. 2,3﹣二甲基﹣2﹣乙基己烷 B. CH3CH2CH2Cl 氯丙烷 C. 属于芳香化合物 D. 属于羧酸

5.下列有关煤和石油的加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 B. 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等工艺可获取芳香烃

C. 石油的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D.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 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裉色 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7.下列有关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B. 乙醇汽油作燃料不会产生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乙醇和汽油都可作溶剂,也可相互溶解 D. 乙醇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8.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用汽油萃取

B. 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分液漏斗分液后再过滤 C. 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热蒸馏 D. 苯中混有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用分液漏斗分液

9.下列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烯通过酸性KMnO4溶液 B.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 C. 乙炔使溴水褪色 D. 苯酚与浓溴水混合

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苯的同系物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芳香烃可以来自于煤干馏产品中的煤焦油

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 C4H10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 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

D.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12.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乙醇和水 B. 溴乙烷和水 C. 溴乙烷和氯仿 D. 苯和溴苯

13.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C. 2﹣甲基﹣2﹣丁烯的键线式:

D. 1,3﹣丁二烯的分子式:C4H8

14.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 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 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 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15.脑白金又名褪黑素,据报道它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睡眠等功效,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脑白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分子式为C13H18N2O2 D.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C. 所有烷烃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 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17.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氢气反应生成l﹣丙醇 C. 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D. 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为丙烯酸

18.下列反应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 B. 甲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C.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D. 2﹣溴丁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互为同系物

B. 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D. 可用浓溴水来区分乙醇和苯酚

20.维生素C可用于预防治疗坏血病,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 维生素C难溶于水

B. 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 C. 维生素C不可能发生水解反应 D. 维生素C能发生氧化反应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四大题,共50分)

21.(10分)(2014春•汕头期中)(1)(CH3CH2)2C(CH3)2的名称为 ; (2)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

(3)制取2,4,6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后,

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22.2006年5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亮菌甲素”的结构简式如图,它配以辅料丙二醇溶成针剂用于临床.假药中使用廉价的二甘醇作为辅料,二甘醇为工业溶剂,有很强的毒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二醇的分子式是C3H8O2,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物质不存在.写出其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下列有关“亮菌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亮菌甲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亮菌甲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只有2种 D.1mol“亮菌甲素”最多与2mol NaOH反应.

23.(16分)(2015春•茂名校级期末)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1)化合物I的分子式 ,1mol I完全燃烧消耗 mol O2 (2)化合物Ⅱ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3)写出I转化为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此反应的类型为 .

(4)聚合物Ⅲ可用于制备涂料,写出II在一定条件下制备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4.(15分)(2011•花都区模拟)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甲和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和 .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

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 ,Y的结构简式 . (3)1mol乙最多可与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写出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市勒流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08年6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氯乙烯塑料属于烃类

B. 聚氯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聚丙烯塑料的结构简式为

D. 聚丙烯是混合物

考点: 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专题: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分析: A.烃类指仅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物;

B.聚氯乙烯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聚丙烯的单体为丙烯,结构简式为:CH3﹣CH=CH2,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双键断开,相连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D.聚丙烯,聚合度不定属于混合物;

解答: 解:A.聚氯乙烯(PVC)化学式可表示为(CH2CHCl)n,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氯元素,故A错误;

B.聚氯乙烯分子中不存在不饱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丙烯发生加成聚成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

C错误;

D.聚丙烯,聚合度n不定,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聚氯乙烯、聚丙烯的结构,明确聚氯乙烯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 一CH3(甲基)的电子式为

B.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 甲烷的电子式 D.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考点: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结构简式.

分析: A.甲基中碳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漏掉了C的1个未成键电子;

B.硝基书写错误,硝基写在苯环左边时应该表示为:O2N﹣;

C.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碳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聚丙烯为丙烯的加聚反应产物,结构单元的主链上含有2个碳原子.

解答: 解:A.甲基中含有3个碳氢键,碳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甲基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官能团硝基的书写错误,硝基苯正确的结构简式为:

,故B错误;

C.甲烷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甲烷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D.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单元的主链上含有2个C原子,聚丙烯正确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电子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等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不可漏掉碳原子的未成键电子,试题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2003年6月21日,考古专家在西安清理一件刚刚从古墓中出土的西汉早期凤首铜钟时,发现其中盛放着10余斤青绿色的米酒,香味仍然扑鼻.这种香味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 ) A. 乙酸乙酯 B. 乙酸 C. 乙醇 D. 乙醛

考点: 酯的性质.

分析: 米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据此解答.

解答: 解:米酒中含有乙醇,酒在长时间的保存中,一部分乙醇被空气中的氧气把乙醇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慢慢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具有香味;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熟悉乙醇的结构及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酯化反应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4.下列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或分类正确的是( )

A. 2,3﹣二甲基﹣2﹣乙基己烷 B. CH3CH2CH2Cl 氯丙烷 C. 属于芳香化合物 D. 属于羧酸

考点: 有机化合物命名;烃的衍生物官能团.

分析: A.烷烃的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 B.卤代烃的命名没有指出官能团氯原子的位置;

C.D.

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 中含有羧基,属于羧酸.

解答: 解:A.2,3﹣二甲基﹣2﹣乙基己烷,该有机物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其最长碳链含有7个碳,主链为庚烷,其正确名称为:3,3,4﹣三甲基庚烷,故A错误;

B.CH3CH2CH2Cl中氯原子处于1号C,该有机物正确名称为:1﹣氯丁烷,故B错误; C.有机物D.

中不存在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C错误; 为苯甲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属于羧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命名、有机物官能团及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及分类方法,明确常见有机物命名原则,B为易错点,注意卤代烃需要指出卤素原子的位置.

5.下列有关煤和石油的加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 B. 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等工艺可获取芳香烃

C. 石油的裂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D. 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考点: 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 分析: A、煤的液化不能获得芳香烃;

B、催化重整是在加热、氢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原油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或石脑油)转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重整汽油),并副产液化石油气和氢气的过程;

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D、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的沸点较低.

解答: 解:A、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不能获得芳香烃,故A错误;

B、催化重整是在加热、氢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原油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或石脑油)转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重整汽油),并副产液化石油气和氢气的过程,能获得芳香烃,故B正确;

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故C正确;

D、石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经过常压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石油、煤的综合利用,难度不大,注意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区别、石油裂化、裂解的区别.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 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裉色 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考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乙烯的用途;苯的性质;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乙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A、乙烷和金属钠不反应不反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是互溶的,乙烯可以和溴加成;

D、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解答: 解:A、乙烷和金属钠不反应不反应,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

B、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故B正确; C、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是互溶的,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裉色,乙烯可以和溴加成,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裉色,故C错误;

D、石油的分馏只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不能得到乙酸和苯及苯的衍生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等知识,难度不大,可以根据课本知识来解决.

7.下列有关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B. 乙醇汽油作燃料不会产生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乙醇和汽油都可作溶剂,也可相互溶解 D. 乙醇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考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分析: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为混合物,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数,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此解答.

解答: 解: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为混合物,故A错误;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错误; C.乙醇易溶于有机溶剂,故C正确;

D.乙醇和乙二醇含有的官能团数目不同,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乙醇汽油的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8.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用汽油萃取

B. 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分液漏斗分液后再过滤 C. 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热蒸馏 D. 苯中混有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用分液漏斗分液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钾和碘单质,碘单质和溴苯都易溶于汽油,故A错误;

B.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乙醇和乙酸钠都易溶于水,无法用过滤分开,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然后分液即可分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注意除杂的要求: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原物质不能被消耗,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烯通过酸性KMnO4溶液 B.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 C. 乙炔使溴水褪色 D. 苯酚与浓溴水混合

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消去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脱去小分子生成含有不饱和的有机物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发生断裂,加进(结合)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反应中得氧或失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判断.

解答: 解:A.乙烯通过酸性KMnO4溶液,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氧化,该反应为氧化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

B.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该反应为消去反应,故B错误;

C.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正确; D.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反应概念、反应原理,明确加成反应与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的区别,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苯的同系物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芳香烃可以来自于煤干馏产品中的煤焦油

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溴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C.煤干馏能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芳香烃; D.乙醇中醇羟基和钠反应,乙酸中羧基和钠反应.

解答: 解: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有部分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溴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前者是取代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所以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

C.煤干馏能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芳香烃,所以芳香烃可以来自于煤干馏产品中的煤焦油,故C正确;

D.乙醇中醇羟基和钠反应,乙酸中羧基和钠反应,所以乙醇和乙酸分别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官能团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反应类型及官能团判断,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苯的同系物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 C4H10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 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

D.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有机物的鉴别;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 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A.乙醇能与卤化氢、羧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B.根据碳链异构来确定同分异构体;

C.苯以及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6;

D.乙烯中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甲烷不和溴水反应.

解答: 解:A.乙醇能与卤化氢、羧酸等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

B.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CH3CH(CH3)2,故B错误; C.苯以及苯的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6,芳香烃没有通式,故C错误;

D.甲烷不和溴水反应,而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退色,所以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物的通式、物质的鉴别,难度中等.

12.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乙醇和水 B. 溴乙烷和水 C. 溴乙烷和氯仿 D. 苯和溴苯

考点: 分液和萃取.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 解答: 解:A.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溴乙烷和水不互溶,能分层,能用分液方法分离,故B正确; C.溴乙烷和氯仿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苯和溴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常见混合物的分离原理、方法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13.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C. 2﹣甲基﹣2﹣丁烯的键线式:

D. 1,3﹣丁二烯的分子式:C4H8

考点: 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分子式;结构式. 专题: 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 A.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碳氢键、1个碳碳键,所有原子共平面;

B.乙醇分子可以看作羟基取代了乙烷中的1个氢原子形成的,分子中存在1个甲基、1个亚甲基和1个羟基;

C.的主链为戊烯,名称为4﹣甲基﹣2﹣戊烯;

D.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解答: 解:A.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比例模型能够体现出构成分子的各原

子体积相对大小,乙烯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

B.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1个亚甲基和1个羟基,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B正确;

C.2﹣甲基﹣2﹣丁烯,主链为丁烯,碳碳双键在2号C,而

的主链为戊烯,名称为

4﹣甲基﹣2﹣戊烯,2﹣甲基﹣2﹣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 (CH3)=CHCH3,其键线式为:,故C错误;

D.1,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比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4个H,其分子式为:C4H6,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有机物键线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的区别,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4.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 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 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 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考点: 有机物的鉴别;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专题: 有机反应.

分析: A.液态有机混合物互溶,但沸点不同;

B.烃及含氧衍生物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定性、定量分析物质组成; C.质谱法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红外光谱图可确定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及官能团.

解答: 解:A.液态有机混合物互溶,但沸点不同,则利用蒸馏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故A正确;

B.烃及含氧衍生物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定性、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则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故B正确;

C.质谱法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中的H的种类及数目,故C错误;

D.红外光谱图可确定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及官能团,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及有机物结构等,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组成及结构的测定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5.脑白金又名褪黑素,据报道它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睡眠等功效,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脑白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发生加成反应 B.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 分子式为C13H18N2O2 D.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CONH﹣及醚键等,结合烯烃、肽键的性质来解答.

解答: 解:A.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3H18N2O2,故C正确; D.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肽键性质的考查,注重分析能力与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分子中不含苯环,题目难度不大.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C. 所有烷烃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 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分析: A.天然气、坑道气、沼气等均含甲烷; B.石油裂解得到烃类物质; C.甲烷只有1个C;

D.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解答: 解: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能燃烧,则利用天然气、沼气作能源使用,故A正确;

B.石油裂解得到烃类物质,含烯烃类物质,但氯乙烯为卤代烃,故B错误; C.甲烷只有1个C,不存在碳碳单键,故C错误;

D.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NaBr,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物的组成、反应类型等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氢气反应生成l﹣丙醇 C. 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D. 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为丙烯酸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醛基,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分子中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A错误;

B.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与氢气发生反应,则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的氢气反应生成l﹣丙醇,故B正确;

C.发生银镜反应,被氧化,表现出丙烯醛的还原性,故C错误;

D.醛基可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被氧化生成羧基,故D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综合考查有机物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的性质.

18.下列反应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 B. 甲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C.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D. 2﹣溴丁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

考点: 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分析: A.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B.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和分子间脱水以及醇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与羟基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C.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以及醇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与羟基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D.卤代烃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以及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解答: 解:A.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溴化钠,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

B.甲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因只有一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只能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和水,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

C.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故C正确;

D.2﹣溴丁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丁烯、溴化钠和水,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醇和卤代烃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类型,难度不大,注意条件不同,反应类型不同.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互为同系物

B. 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C.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D. 可用浓溴水来区分乙醇和苯酚

考点: 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有机物的鉴别;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 A.与属于同一物质;

B.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式相同;

C.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含有的官能团的个数不同; D.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解答: 解:A.与分子式,组成相同,属于同一物质,

故A错误;

B.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含有的官能团的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乙醇与不溴水反应,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苯酚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定义的内涵和外延.

20.维生素C可用于预防治疗坏血病,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 维生素C难溶于水

B. 维生素C可作食品添加剂 C. 维生素C不可能发生水解反应 D. 维生素C能发生氧化反应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维生素C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结合乙醇、乙酸乙酯和乙烯的性质推断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维生素C含有较多的﹣OH,为亲水基,能溶于水,故A错误; B.维生素C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则可作食品添加剂,故B正确; C.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故C错误;

D.维生素C中的羟基、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有机物的含有的官能团的性质,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四大题,共50分) 21.(10分)(2014春•汕头期中)(1)(CH3CH2)2C(CH3)2的名称为 3,3﹣二甲基戊烷 ;

(2)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3)制取2,4,6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为

+3HNO3+3H2O ;

(4)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碳碳双键 ;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后,

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醛基 .

考点: 有机化合物命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 有机化学基础.

分析: (1)该有机物为烷烃,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进行解答;

(2)首先写出结构式,根据结构式再写出键线式;碳碳键用线段来表现,画出键线式.拐点和端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H不必标出,杂原子(非碳、氢原子)不得省略,并且其上连有的氢也一般不省略;

(3)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反应制得三硝基甲苯; (4)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写出其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解答: 解:(1))(CH3CH2)2C(CH3)2,该有机物主链为戊烷,在3号C含有两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3,3﹣二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3,3﹣二甲基戊烷;

(2)2﹣甲基﹣1,3﹣丁二烯,1,2和3,4号C上含有碳碳双键,在2号C含有1个甲

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CH2,所以键线式为故答案为:

(3)甲苯易发生取代反应,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共热时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

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NO3+3H2O;故答案为:

+3HNO3+3H2O;

(4)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和醛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

醛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命名、键线式、结构简式的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命名原则,能够正确书写键线式、结构简式及有机反应方程式,明确官能团的类型及名称.

22.2006年5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亮菌甲素”的结构简式如图,它配以辅料丙二醇溶成针剂用于临床.假药中使用廉价的二甘醇作为辅料,二甘醇为工业溶剂,有很强的毒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二醇的分子式是C3H8O2,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物质不存在.写出其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HOCH2CH2CH2OH、CH3CHOHCHOH . (2)下列有关“亮菌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亮菌甲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亮菌甲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只有2种 D.1mol“亮菌甲素”最多与2mol NaOH反应.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1)两个羟基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有相邻和相间两种位置;

(2)“亮菌甲素”中含有酚羟基、醇羟基、醚键以及酯基等官能团,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丙二醇的分子式是C3H8O2,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两个羟基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有相邻和相间两种位置,为HOCH2CH2CH2OH、CH3CHOHCHOH, 故答案为:HOCH2CH2CH2OH、CH3CHOHCHOH;

(2)A.“亮菌甲素”中含有苯环和C=C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亮菌甲素”中含有酚羟基和醇羟基,二者都能使酸性KMnO4退色,故B错误;

C.“亮菌甲素”中含有酚羟基、醇羟基、醚键以及酯基等官能团,含氧官能团有4种,故C错误;

D.“亮菌甲素”中含有酚羟基,具有酸性,含有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与NaOH反应,且﹣COOC水解后生成的酚﹣OH也反应,共消耗3molNaOH,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提给信息,把握官能团的性质. 23.(16分)(2015春•茂名校级期末)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1)化合物I的分子式 C4H8O3 ,1mol I完全燃烧消耗 4.5 mol O2 (2)化合物Ⅱ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酯基 .

(3)写出I转化为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COOCH2CH2CH2OHHCOOCH2CH=CH2+H2O (注明反应条件),此反应的类型

为 消去反应 .

(4)聚合物Ⅲ可用于制备涂料,写出II在一定条件下制备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HCOOCH2CH=CH2 .

考点: 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分析: (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I的分子式为C4H8O3,可以改写为C4H2(H2O)3,

1molI完全燃烧耗氧量=(4+)mol;

(2)II中官能团名称是酯基和碳碳双键,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 (3)I发生消去反应生成II,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4)II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II,III结构简式为.

解答: 解:(1)根据结构简式确定I分子式为C4H8O3,可以改写为C4H2(H2O)3,1molI完全燃烧耗氧量=(4+)mol=4.5mol,

故答案为:C4H8O3;4.5;

(2)根据结构简式知,II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故答案为:酯基; (3)I发生消去反应生成II,反应方程式为HCOOCH2CH2CH2OH

HCOOCH2CH=CH2+H2O,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HCOOCH2CH2CH2OH

HCOOCH2CH=CH2+H2O;消去反应;

(4)II发生加聚反应生成III,III结构简式为,反应方程式为

nHCOOCH2CH=CH2

故答案为:nHCOOCH2CH=CH2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及其结构,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会根据反应前后结构简式变化确定反应类型,注意(1)题计算技巧,题目难度不大. 24.(15分)(2011•花都区模拟)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甲和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醇羟基 和 醛基 . ②请写出甲的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

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 加成反应 ,Y的结构简式 C6H5CHCl﹣CH2﹣CHO . (3)1mol乙最多可与 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写出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5CH=CHCHO+2Cu(OH)2C6H5CH=CHCOOH+Cu2O↓+2H2O .

考点: 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1)①根据甲、乙的结构简式确定其含有的官能团;

②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说明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不同;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据此写出其结构简式;

(2)甲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羟基被

氧气氧化生成含有醛基的Y,Y的结构简式为:C6H5CHCl﹣CH2﹣CHO,Y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

(3)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醛基和碳碳双键,据此确定氢气的物质的量; (4)乙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生成C6H5CH=CHCOOH,据此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答: 解:(1)①通过甲和乙的结构简式知,甲和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醇羟基和醛基,故答案为:醇羟基;醛基;

②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说明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取代基不同;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c.遇FeCl3溶液显呈现紫色说明含有酚羟

基,则其同分异构体有:、等,

故答案为:;

(2)甲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羟基被

氧气氧化生成含有醛基的Y,Y的结构简式为:C6H5CHCl﹣CH2﹣CHO,Y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Y的结构简式为:C6H5CHCl﹣CH2﹣CHO,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C6H5CHCl﹣CH2﹣CHO;

(3)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醛基和碳碳双键,所以1mol乙最多可与 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5;

(4)乙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CH=CHCHO+2Cu(OH)C6H5CH=CHCOOH+Cu2O↓+2H2O,

故答案为:C6H5CH=CHCHO+2Cu(OH)2C6H5CH=CHCOOH+Cu2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推断,注意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不仅有醛基、碳碳双键,还有苯环,为易错点.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王龙耀;学无止境;千点楚江;lxqqq1;赵老师;梁老师1;杜老师;山间竹笋;陈老师;王老师;2855469041(排名不分先后)

2015年9月19日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