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将AutoCAD梁平法实配钢筋保存为YJK的钢筋数据,在YJK中实现施工图钢筋校审、钢筋用量统计、三维钢筋显示、弹塑性分析采用实配钢筋等工作内容,适用于鉴定加固改造项目,同时可将三维钢筋数据导入到Revit等软件。 方法
将AutoCAD梁平法施工图配筋按层通过衬图方式导入到YJK施工图中,根据衬图识别给出的标注信息内容及位置,通过自动识别和交互指定识别,找到关联的连续梁、梁跨,解析标注信息,将CAD实配钢筋保存为YJK的钢筋数据。 菜单
梁施工图——读AutoCAD图。
操作步骤 1、 前置条件
模型信息及梁施工图数据已读入,YJK当前楼层的平法图已打开,如下图所示。
2、 导入钢筋
点击菜单”读AutoCAD图”,弹出导入钢筋对话框,打开DWG图纸文件,设置基点,图层选择(选择要导入的钢筋标注),导入钢筋。
当DWG图纸较大,内容较多时,使用
,选择部分图形导入,剔除其他实体。
YJK施工图底图绘图比例为1:1,根据CAD绘图比例输入生成比例。
参数“标注最大行间距系数”,默认值0.6,调整标注归组,如梁集中标注,相邻两行标注的定位点间距离小于[标注字体高度×(1+标注最大行间距系数)],才可能判定为同一集中标注。
参数“梁标注定位点到原点的距离在标注方向的投影归组容差(mm) ”,调整梁施工图集中标注归组(主要适用于手绘多行标注定位点未对齐情况),默认值30mm。 3、 连续梁编辑及钢筋标注识别关联
连续梁编辑:CAD图上连续梁标注与YJK梁施工图模型中连续梁的划分不同,需要调整支座或对连续梁进行拆分或合并。
钢筋标注识别关联:根据导入的钢筋数据内容和位置,自动或交互指定判断其对应的连续梁、梁跨,显示在右侧对话框列表中,并解析钢筋数据具体含义。
识别CAD标注标识颜色:绿色——正确识别;红色——未识别;紫色——识别需要拆分;青色——关联到连续梁但解析的梁跨数与模型数据连续梁不同,可能需要进行连续梁编辑(合并或调整支座);灰色——删除,成为无效标注。
清除:清除自动识别和交互指定的关联数据,恢复到初始状态。 附加箍筋或吊筋:指定标注类型为附加箍筋或吊筋。
隐藏识别的CAD标注:隐藏已识别的标注内容,便于查看图面。
隐藏识别的YJK标注:隐藏已关联CAD标注的YJK连续梁标注内容,便于查看图面。
标注列表显示: 全部标注;识别的标注;未识别的标注;全部集中标注;识别的集中标注;未识别的集中标注;全部原位标注;识别的原位标注;未识别的原位标注;附加箍筋或吊筋;无效标注;未关联CAD集中标注的连续梁。用于控制树状列表中显示的标注内容,便于查看。
注意:执行连续梁编辑、删除为无效标注、标注指定为附加箍筋或吊筋等操作后,需要重新执行钢筋标注自动识别!
示例:
YJK
CAD
a) 青色:连续梁L2在YJK和CAD图中跨数分别为4跨和3跨,需对L2进行连续梁编辑,
调整中间梁梁相交支座属性为连通。
b) 青色:CAD图中KL8(3)实际对应YJK中KL8(1)+ KL9(2),KL8(1)、 KL9(2)合并。
c) 紫色:YJK中KL4(3)对应CAD图中KL4(2)+ KL9(1),将YJK中KL4(3)拆分为两个连续梁。 d) 红色:KL5(1),由于引线关联不到梁段,识别不到相应连续梁,需要交互指定。 e) 绿色:正确识别。
4、 校对保存识别的钢筋数据
校对:按梁跨比较识别的CAD钢筋数据与YJK当前钢筋数据的不同;在执行确定前,对比CAD钢筋数据与YJK默认钢筋数据,在施工图文件夹下输出校对文件(CAD与YJK梁钢筋数据对比.txt);执行确定后,对比CAD钢筋数据与保存识别的钢筋数据后的YJK钢筋数据,在施工图文件夹下输出校对文件(梁钢筋数据校核.txt)。
点击对话框“确定”按钮,保存识别的钢筋数据,重新绘图。
具体实现规则 1、 连续梁编辑
支座调整、连续梁拆分、连续梁合并,直接调用施工图中命令。 连续梁自动编辑:
自动拆分:YJK某连续梁对应多个导入的CAD集中标注,且跨数与多个CAD连续梁总跨数相等,根据CAD集中标注在连续梁上的投影坐标排序,确定拆分的支座位置,进行拆分。
自动合并:建立可以合并的连续梁关系,指定连续梁,向前查找、向后查找,找到在对应梁串上的连续梁组。一个CAD集中标注关联到某连续梁,且其跨数与相应连续梁梁串的总跨数相等,进行合并。 2、 集中标注识别
a) 自动识别
有效集中标注:第一行标注内容包含字符\"L\"。
判断引线端点坐标是否是在梁段的轮廓线上或轮廓线内时,先根据集中标注文本包围盒中心点与引线两端端点距离确定引线的起终点(现行规则:距离远的为起始点),再按下图所示1~6顺序判断,其中点1、4为初始引线起终点,点2、3为起点1沿引线分别内缩、延伸50mm的坐标,点5、6为终点4沿引线分别内缩、延伸50mm的坐标。
6 终点 KL1(3) 300x700 A8@100/200(2) 4 D16;2D20+1D16(-1) N4D12 4 5 2 起点 1 3
所有标注信息循环查找集中标注关联的连续梁:根据文字角度、标注引线端点坐标是否是在梁段的轮廓线上或轮廓线内,找到梁段,再查找梁段所在网格上的连续梁,再根据标注中梁顶面标高高差确认所属连续梁(采用连续梁第一跨梁顶面标高高差与CAD识别的高差比较)。
根据关联到的连续梁,记录钢筋数据。
b) 交互指定
对未自动识别或自动识别错误的钢筋标注,交互指定其关联的连续梁;若指定过,再执行自动识别,直接采用。
一个集中标注不允许关联两个连续梁,若已关联到某连续梁,则解除原有关联关系。 3、 原位标注识别
a) 自动识别
所有标注信息循环查找原位标注关联的梁跨:根据标注的位置、文字角度查找所属梁跨,确认标注类型(下筋、左支座筋、右支座筋、通长筋与架立筋、箍筋、腰筋、截面尺寸、左侧竖腋配筋、右侧竖腋配筋)。
标注插入点在梁下方:标注中存在字符”X” ,截面尺寸数据;标注中存在字符”G”或”N”, 腰筋;标注中存在字符”@”或存在字符”-”且非底筋钢筋截断情况,判断为箍筋;标注中存在字符”Y”,则为竖腋配筋,再根据标注插入点与梁跨左右端距离区分是左、右侧竖腋配筋;其他情况认定为下筋。
标注插入点在梁上方:若标注中存在字符”Y”,忽略,程序未考虑水平加腋纵筋。根据标注插入点与梁跨左、中、右端距离区分是左支座筋、右支座筋、通长筋与架立筋筋,考虑标注内容较长、梁跨较短的情况下有可能误判支座钢筋为通长钢筋,计算标注中心点与左、中、右距离后做一定容差处理,容差默认值600mm。如果(中>300 且 (左<梁跨/3+100 或 (左<右 且 左-600<中)) ),则左支座筋;如果(中>300 且 (右<梁跨/3+100 或 (右<左 且 右-600<中)) ),则右支座筋;其他情况通长筋与架立筋筋。若梁跨<1601mm,暂时认定为通长筋与架立筋筋。
记录关联到的梁跨及标注数据。
b) 交互指定
对未自动识别或自动识别错误的钢筋,交互指定其关联的梁跨。 4、 数据保存
根据导入的标注梁名,对连续梁进行重新分组。YJK中连续梁的归并原则比较严格,如几何相同(材料、截面、跨度、支座),而图纸中可能会存在跨度不同配筋相同的连续梁同名,还有其他各种情况,因此不保证YJK保存数据重新绘图后梁名与CAD图梁名相同,但会尽量
保持CAD详标的连续梁是梁组的代表连续梁,配筋与CAD图面相同。
保存解析的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