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阅读,享悦读
为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班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本活动可分为固定带书来园,灵活交换;有效亲子阅读,畅游书海;积极分享图书,热爱表达三个环节。在活动实施、家园共育中,为幼儿和家长带来了如下积极影响:阅读资源的丰富与共享;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责任心以及爱护图书的情感;增强家长对于亲子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图书漂流过程中存在每个幼儿没有得到平等表现机会、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增设 “我是故事大王”、“家长入园讲故事”、“好书推荐”等多样化有趣的活动有效改善。
一、问题提出
信息时代,成人大多沉迷于手机,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感受着家长拿着手机,低头不断浏览网页的场景,手机抢占了很多和孩子沟通、玩耍的时间。随之而来,幼儿也喜欢玩手机,使用各种电子设备观看动画片、玩游戏,他们对图书缺乏兴趣,不容易安静下来慢慢翻阅。班级的图书区总是只有那么几个固定的幼儿进区阅读,大部分幼儿对于图书不感兴趣,在他们眼里班级任何区域都比图书区有吸引力。
阅读是一项滋养生命的活动,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我们希望通过组织开展 “图书漂流活动”让家长了解阅读的重要性,亲子阅读在让幼儿爱上阅读中的重要性,在家園共育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生命的初期能更好地感受图书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图书漂流: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家园互动的图书漂流活动,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促进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了解,帮助家长更有质量的陪伴幼儿阅读。
3.不断地反思与调整,形成完善的具有班级特色的图书漂流活动。
(三)研究对象
XX幼儿园中一班29名幼儿及其家长。
三、研究内容
(一)固定带书来园,灵活交换
幼儿每月带一本图书来园,活动前期每周一进行交换,挑选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回家。有一定经验的两个月后,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身需求,只要将之前的图书带回,就可以在任意时间挑选另一本图书带回家。本班的漂流图书以绘本、科普百科类图书为主。
(二)有效亲子阅读,畅游书海
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在父母的陪伴下,幼儿能够更专注的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中班幼儿对于父母浓浓的依恋情感尚未退却,他们喜欢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感觉,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是引导幼儿爱上阅读的重要因素。
(三)积极分享图书,热爱表达
教师设计记录表,请家长帮助幼儿记录一周里阅读的图书名称以及幼儿是否会复述,教师在周一邀请部分打勾的幼儿上台讲述图书内容。
活动前期愿意和同伴分享故事的总是那么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部分打勾的孩子当教师邀请其时会出现胆怯的现象。此时,教师在边上鼓励并给予支持,在幼儿遇到困难说不下去时帮助其讲述,有时也会和他们一起复述故事。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愿意加入到分享图书的队伍中来。
四、研究成效
一个半学期的活动实施,喜欢阅读的幼儿越来越多,图书区在每次区域游戏中都是满员状态,在餐后以及一些自由活动中,幼儿也喜欢进区阅览图书,且大部分都能做到安静阅读,不影响他人。家长对于我们的活动很支持,并给予高度评价。
(一)阅读资源的丰富与共享
每个家庭家长自身素质不一,带到幼儿园分享的图书差距也很大。刚开始的一个月,有的孩子带回来的是《熊出没》、《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等影视、游戏作品的衍生图书,图书质量不过关。当这些家长的孩子将班级其他幼儿准备的优秀图书带回家时,他们也能体会到自己给幼儿看的图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也与家长个别交流,提升其对优秀图画书的认知、分辨哪些图书更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阅读。
图书漂流也是一种资源共享,每个家庭为孩子购买图书的喜好不一,教师整合全班幼儿的图书资源,提供给孩子多种类、丰富的图书,扩大阅读面,也有助于家长发现更多有趣的、优秀的图书资源。
(二)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有的家长反馈平时孩子在家不喜欢看书,缺乏阅读动力,但幼儿园带回去的书每天都会拉着爸妈给他讲一遍,周一图书分享时,很积极地想要向大家介绍自己上周看的图书。对于这样的孩子,满足其好胜心的同时也提升了其阅读的兴趣。家长们都表示,幼儿园带回去的图书孩子表现出比自己家中原有图书更大的兴趣,会不断地要求家长陪伴阅读,平时在家也翻阅得更频繁。在无形的互相激励中,幼儿的阅读兴趣逐渐浓厚起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进班级图书区阅读。
(三)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每周一的图书分享,我们设计了“故事之星”评比活动,和大家分享、复述自己上周所看图书故事内容的幼儿会记录在表格上,并能得到一个印章的奖励(班级奖励制度:15个印章换取小礼物一份。)学期末,我们会评出一位“故事之星”,颁发奖状。在这样的奖励制度下,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报名要给大家讲述图书。对于中班幼儿,要完整复述一本图画书是有一定难度的,幼儿周一愿意来讲述,势必上周在家里已经尝试过多次,在不断地讲述以及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提升表达能力。
(四)增强幼儿的责任心以及爱护图书的情感
在图书漂流过程中,我班一个女孩子曾不愿意将自己的新书与其他幼儿交换,她声称:“这是我的新书,她们会给我弄坏的,我很喜欢这本书!”,其他幼儿听了马上说:“不会的,我们会好好保护它的!一定不会给它弄破!”。图书漂流已经一个半学期了,没有一个孩子提出图书有损坏。之前幼儿在图书区看书时经常会折页、书页翻卷、乱扔以及不小心时还会把书撕破等现象,但在活动开展一个学期以后,这样的现象已经极少在我班发生。有时候下雨天,孩子们都会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塑料袋装好图书带来幼儿园,他们说不想书被雨淋湿了。每周一90%的孩子都能自己记得把漂流的图书带回幼儿园,有那么几个当天忘记的,走进教室时也马上能意识到自己忘记的事情。
(五)增强家长对于亲子阅读重要性的认知
前文也提到,家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重视阅读的家庭,孩子阅读兴趣浓厚,阅读量大;不重视的家庭,孩子好动更喜欢玩玩具,根本不愿意安静地坐下来阅读。这样一个全班开展的活动,在启动仪式上家长之间的交流分享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大人总是看手机,却要求幼儿阅读,孩子没有爱上阅读,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很有可能就是缺乏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阅读。幼儿在家长温暖的怀抱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本图画书,在温馨的对话中感受有趣的故事内容,
丰富的图书画面。长此以往,幼儿一定会爱上阅读。
五、思考与反思
图书漂流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家长和幼儿的支持,也在多方面促进了其共同发展和成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一)应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
在表格上只有“我会复述”一栏,对于能力弱的幼儿一个学期几乎没有和大家复述图书的机会,教师多次尝试鼓励他们,该类型幼儿也会胆怯。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给全班同学讲述自己阅读的故事,可以将“我会复述”一栏改成“我愿意来分享”,给更多幼儿机会,增设“我是故事大王”活动,每天安排一个幼儿给大家讲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更有信心,担心自己讲不好的压力也没那么大。
(二)形式单一,应开展多样化活动
整个图书漂流活动缺乏趣味性和变化,周而复始单一的图书交换不利于幼儿和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每周一次的“家长入园讲故事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在园的日常活动中来,促进家长陪伴孩子阅读激情的同时,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每月邀请一位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份“好书推荐”,摆放在班级的图书区,既能扩大阅读视野也能让我们的活动更丰富有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