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
道路刷黑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施工准备 ......................................................................................... 2 2.1技术准备 ..................................................................................... 2 2.2物资准备 ..................................................................................... 3 三、主要施工工艺 ................................................................................. 7 3.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 7 3.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9 3.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9 3.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 11 3.5、开放交通及其他 ..................................................................... 12 五、验收标准 ....................................................................................... 12 六、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 13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咸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道路刷黑工程包括龟山路、青龙路、锦龙路、永安东路、金桂大道、桂花天街、旗鼓大道、书台街、横一路、横二路、横四路、横五路、小榄一路、小榄二路、小榄四路、十六潭路、茶园路等道路刷黑工程,本次刷黑改造工程主要是对现状已损坏的混凝土路面处治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为咸宁市重点工程,加铺层结构设计(从上至下):5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油→下面层7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自粘式玻纤格栅→粘层油。
二、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1、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认真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学习技术交底,做到按图施工。
2、充分了解掌握工程的设计意图、施工要点及施工要求。若有疑问,及时同业主、设计院及监理单位联系解决。
3、测量控制:在直线段每10m设一钢筋桩,平曲线每5m设一桩,对设立好的钢筋桩进行水平测量,并标出摊铺层的设计标高,挂好钢筋,作为摊铺机的自动找平基线。
4、试验准备:各种原材进场报告及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监理同意后方可使用。 2.2物资准备 (1)沥青材料
对进场沥青,每批到货均应检验生产厂家所附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试验结果等。对每批沥青进行抽样检测,试验中如有一项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加倍抽样做试验,如仍不合格,则不予使用。本道路沥青下面层采用70号A级石油沥青,上面层采用SBS沥青。沥青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70号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针入度(25℃,100g,5s)(0.1mm) 软化点(环球法)(℃) 延度(15℃)(cm) 蜡含量(%) 指标要求 60~80 不小于46 不小于100 不大于2.2 闪点(℃) 溶解度(三氯乙烯)(%) 质量变化(%) TFOF(残留针入度比(25℃,%) RTFOF后 残留延度(10℃,cm)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针入度(25℃,100g,5s)(0.1mm) 软化点(环球法)(℃) 延度(5℃,5cm/min)(cm) 闪点(℃) 溶解度(三氯乙烯)(%) 质量变化(%) TFOF(残留针入度比(25℃,%) RTFOF后 残留延度(10℃,cm) (2)集料
不小于260 不小于99.5 不大于0.8 不小于61 不小于6 指标要求 40~60 不小于60 不小于20 不小于230 不小于99 不大于0.8 不小于61 不小于6 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石质坚硬、清洁、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能并且符合下表要求的碎石、破碎砾石等。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层及泥土夹层。技术要求见下表:
沥青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值损失 视密度(t/m3) 吸水率(%) 对沥青的黏附性 坚固性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软石含量(%) 粗骨料磨光值(PSV) 如选用破碎砾石,破碎砾石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技术指标 表面层 ≤26 ≤28 ≥2.6 ≤2.0 4级 ≤12 ≤15 ≤1 ≤3 ≥42 上面层 下面层 其它面层 ≤28 ≤30 ≥2.5 ≤3.0 4级 ≤12 ≤18 ≤1 ≤5 ≥40 ≥80 ≥80 细集料可选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天然砂宜采用粗、中砂,砂的含泥量超过规定后应水洗后使用。天然砂的用量不得超过集料总质量的20%。
沥青面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表观相对密度 坚固性(大于0.3mm部分)(%)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砂当量(%) 亚甲蓝值(g/kg) 棱角性(流动时间)(s) 沥青面层矿粉质量要求 试验项目 表观密度,不小于 含水量 级配范围<0.6mm <0.15mm <0.075mm 外观 - 单位 t/m³ % % 技术指标 2.5 12 100 90~100 75~100 无团粒结块 技术指标 ≤2.5 ≥12 ≤3 ≥60 ≤25 ≥30 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 % <1 <4
三、主要施工工艺
3.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在料场采用拌合机械拌制,拌合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拌合厂与工地现场之间交通方便,可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规范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
集料和沥青材料按配合比规定的用量测定和送进拌和,送入拌合设备里的集料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集料在送进拌和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合混合料。沥青混凝土的拌合温度及施工温度如下表所示:
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施工工序 沥青加热温度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 70号石油沥青 155~165℃ 145~165℃ 运输到现场温度 摊铺温度 碾压时混合料内部温度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不低于145℃ 不低于135℃ 不低于130℃ 不低于70℃ 不高于50℃ 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施工工序 沥青加热温度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沥青混合料最高温度 摊铺温度 碾压时起始温度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SBS改性沥青 160~165℃ 170~185℃ 小于等于195℃ 不低于160℃ 不低于150℃ 不低于90℃ 不高于50℃ 注: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可采用表面接触式温度计测定。当采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
沥青拌合料拌合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间歇式拌和机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普通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3.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本次施工计划采用自卸车运输沥青混合料,可以充分保证沥青混合料连续摊铺。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不少于5辆车等候时才开始摊铺。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沾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从拌合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赃物,否则应水车冲洗干净后再进入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使用。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米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慢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干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3.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采用伸缩摊铺机作业,上、下层的纵向热接缝应错开
15cm,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接缝均应错开1m以上。表面接缝采用直茬,以下各层可以采用斜接茬,对冷接茬施作前应在茬面涂少量沥青并预热。
沥青上面层与下面层之间均应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沥青用量0.3L/m2。粘层油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摊铺前摊铺机的受料斗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开工前应提前0.5~1小时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控制在2~6m/min,对改性沥青混凝土放慢至1~3m/min,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立即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摊铺机采用自动找平方式,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及路拱、横坡并做记录。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跟随摊铺速度调节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的转动。两侧保持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的离析。在井口、雨水口等部位应采用钢板等材料覆盖后进行摊铺。
在路面狭窄部分或加宽部分,以及较小面积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采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以下要求:沥青混合
料应卸在平板上,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铁锹等工具应沾防粘结剂或加热使用。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控制次数,严防集料离析。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加快碾压。若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时,应立即停止摊铺并对已卸下的混合料覆盖苫布保温。 3.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当半幅施工产生冷接缝时,可采用切刀切齐或在混合料尚未完全冷却前用镐刨除边缘留下毛茬的方式。加铺另半幅时应洒布少量沥青,重叠在已摊铺层上50~100mm,再铲走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碾压时由边向中碾压留下100~150mm,再跨缝挤紧压实。
表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通常为0.4~0.8米。搭接处应洒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以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压实。平缝采用切割机切割而成,应在当天混合料冷却但未结硬时进行。切割不得损伤下层路面,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必须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茬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碾压成为一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碾压遍数的确定: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在静压一遍后,然后碾压四遍,若车辙不明显,则可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收面。若有车辙则应再振动碾压直到无明显轮机后再用胶轮碾压收面。雨水口及检查井
井盖周边使用手推式小型压路机碾压。
沥青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泛油、松散、粗细集料明显离析等。沥青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的搭接处应紧密、平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3.5、开放交通及其他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混合料温度。
雨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沥青拌合厂及气象站之间的联系,控制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排水。
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五、验收标准
沥青路面表面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移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沥青混凝土面层合格标准如下表:
检验频率 项目 纵断高程(mm) 中线偏位(mm) 快速路、主干道 次干路、支路 次干路、支路 允许偏差 范围 ±15 ≤20 20m 100m <9 ≤1.5 100m ≤2.4 路宽(m) 9-15 点数 1 1 1 2 用侧平仪测量 >15 <9 9-15 >15 1 路宽(m) <9 9-15 >15 1 2 4 6 十字法,用直尺塞尺取最大值 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用水准仪测量 3 1 2 3 用水准仪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 检验方法 标准平差 平整度 最大间隙 ≤5 20m 路宽(m) 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两区两尺,取最大值 用钢尺量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40m 横坡 ±0.3%且不反坡 20m 井框与路面高差(mm) 面层厚度
≤5 每座 每1000m2 +10~-5 1 六、施工安全、环保措施
确保劳动力充足,高效,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目标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1、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2、认真做好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配电箱应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各种线路定期检查,老化破损的应及时更换。
3、搅拌站严格控制扬尘、噪音,做好各种环保工作。 4、现场作业人员应穿着反光背心,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摊铺完成进入养生期后,立即封闭交通,其他车辆不得通行。施工车辆必须通行时,限制载重车辆通行,通行车辆车速不得超过20Km/h,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
6、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根据施工和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指挥部定期进行群众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