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定向

来源:九壹网


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体育课程既要以学生的已有生活为起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要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校园定向来达到锻炼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较好地完成耐久跑运动,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内容

本次课以定向个人竞速比赛的形式去组织进行。本堂课为单元教学的第二次课,上堂课中同学们已经对定向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包括对于地图的读识,指北针的使用,以及打卡器的使用都有所掌握。本堂课用的是同一张地图以速度赛的方式进行,学生每隔2分钟出发一个,最后以用时最少的同学为最后的胜利者。(比赛途中每个同学都要单独完成,不可穿越危险区域等) 学情分析:

本科的学生为高二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差、比较惧怕中长跑练习的心理特点。除此之外对他人的依赖感比价强,缺乏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定向运动的学习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得到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团结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教学的第二课时。定向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比赛的场地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除此之外学生不容易管理。针对这几点事先应对实地的察看,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的管理。在课的设计上本着求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采用自主学习、寓玩于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好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同时,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开动脑筋、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定向运动的一些知识,明确耐久跑合理控制节奏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在实地中使用“地图”。

2、技能目标:提高有氧耐久跑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安全意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方向的判断,掌握耐久跑的节奏 难点:体力分配与克服“极点”的方法。

定 向 教 案

浙江师范大学

班级:高二年级 人数:20人 第2课时 任课:史科贻 教 学 内 容 本次课以定向个人竞速比赛的形式去组织进行。本堂课为单元教学的第二次课,上堂课中同学们已经对定向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包括对于地图的读识,指北针的使用,以及打卡器的使用都有所掌握。本堂课用的是同一张地图以速度赛的方式进行,学生每隔2分钟出发一个,最后以用时最少的同学为最后的胜利者。(比赛途中每个同学都要单独完成,不可穿越危险区域等) 1、认知目标:知道定向运动的一些知识,明确耐久跑合理控制节奏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使用“地图”。 2、技能目标:提高有氧耐久跑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安全意识。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前 期 准 备 重点:方向的判断,掌握耐久跑的节奏 难点:体力分配与克服“极点”的方法。 1确定自己的教案,设计出本堂课的定向路线 2对已有的路线事先进行试跑,明确大概所需完成的时间,同时察看场地,避免危险的地段 3借用设备,除定向装备外还需秒表等器具 4安放点标点 5更具实地在定向路线上标出点标点说明 6定向图纸的复印 7准备纸笔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要求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课的部分和时间 开 始 部 分 (9分钟) 一.教学常规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 准备活动 1.首先绕排球场地慢跑俩圈,然后迅速集合 2. 徒手操:2*8拍 1、肩部绕环 2、膝关节运动 3、弓箭步压腿 4、踝腕关节运动 5、原地摆臂 教学组织如图:四列横队: ●●●●● ●●●●● ●●●●● ●●●●● ▲ ●:学生 ▲:教师 要求:集合做到快、静、齐。 组织:男生成4列横队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整齐有力 1分钟 8分钟 基 本 部 分 (32分钟) 1.开始比赛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比赛中存在的危险进行提醒 2.学生出发进行比赛 3.第一位学生回来 4.全部的学生回来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生:认真听讲,了解本次比赛的注意事项 教师:按学号使第一个学生出发,并进行时间的登记,发点标点说明给没出发的学生,让他们原地坐下进行彼此之间的讨论。 学生:下一位即将出发的学生再次做热身准备,准备出发。其他同学相互讨论点标点说明。 教师:记录学生的最后用时,并提醒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并且告知他不许透露地图信息。 学生:相互讨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不懂可以请教老师,回来的学生不许透露地图信息,做适当放松。 教师:记录成绩,并且统计出最后的比赛名次。要求学生相互交流经验。 学生:相互交流经验。 30分钟 结 束 部 分 (4分钟) 1、集合、整队,放松。 2、总结本次课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法,表扬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并且鼓励成绩不理想的同学 3、宣布下课。 4、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1、男女呈四列横队站立,跟随老师一起放松 2.在放松过程中和学生说明本堂课的重难点,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3、解散全体学生。 4.教师收还器材。 4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