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汉语200201

来源:九壹网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

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字中,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隻逐戒武 C.曰亦甘刃

B.修腾徒切 D.取莫狱祭

2.下列各组字中,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胜月誊 膝

B.地吐徒坠 D.衷衰裹裏

C.嬴赢羸蠃 3.下列各组字中,属繁简字的一组是( ) A.罢疲

B.避辟

C.煖暖 D.爱爱

4.《逍遥游》:“斥安鸟 笑之曰:‘彼且奚______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空格内应补入的词请从下列同义词中选一个( ) A.往 B.之 C.去 D.适 5.下列各句中加·词用其本义的一句是( ) A.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女桑。 . B.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C.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

6.《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句中“倡优”的用法是( ) A.名词作主语

B.名词作前置宾语

C.名词作状语 D.名词作谓语 7.《郑伯克段于鄢》:“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句中“以”的词性属( )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语气副词 D.同“曷”

8.《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句中“盍”的意思是( ) A.同“盖” B.同“何不” C.同“何” 9.下列各句中,含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 A.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B.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0.下列各句中,“请”用作表敬副词的一句是( ) A.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B.及庄子即位,为之请制。 C.王好战,请以战喻。

D.玄(谢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00536 古代汉语 第 1 页 共5页

1.下列各词中,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 ) A.江 B.臭 D.色 E.丈夫 2.下列各组词在上古属同义词的有( ) A.皎皑皙 B.坐跪跽

C.驰

C.给予与

D.侵袭伐 E.行走亡 3.《冯谖客孟尝君》:描写冯谖“倚柱弹其剑而歌”,紧接“长铗归来乎”后面的语句有 ( ) A.食无鱼 D.无以为家

B.居无庐 E.无以为宇

C.出无车

4.下列句子中加·的语词属联绵词的有( ) A.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 B.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 C.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D.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

E.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

5.《老子》:“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句中意动用法的词有( ) A.上 D.重

B.下 E.害

C.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句中“党”是______的通假字;“常”是______的通假字。 2.《论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其中“归”的读音是_______,“诸”是_______的合音字。 3.《孟子》:“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其中“岁”指_______,“兵”指_______。 4.《报任安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其中“鼓”的词性属_______,“说”后来写作_______。 5.《田单列传》:“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其中“乐”的读音是_______,有“隙”的意思是_______。

6.《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其中“日”的意思是_______,“穷”的词性属_______。

7.《五柳先生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其中“辄”的读音是_______,“曾”的词性属_______。 8.律诗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反。如七律首联出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其对句的平仄格式就是_______。

四、语词解释题(解释加______语词,每组语词2分,共20分) 1.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其又何尤:

曷其有极: 2.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00536 古代汉语 第 2 页 共5页

人或说:

都以霸:

3.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疏属: 市掾:

4.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市贾不贰:

莫之或欺: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女弱女弱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愁予: 木叶下:

五、古文标点题(为下面一段古文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本大题10分)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六、古文今译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事亲孝,与士信„„分别有让,恭俭下人。

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4.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5.[圣王]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本大题共20分)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一)解释文中加______语词:(10分) 1.蹴琨觉: 2.纠合骁健: 3.遭残贼: 4.命将出师:

5.击楫而誓:

(二)指出文中的判断句(4分)

(三)指出文中名词用作动词的语句(4分) (四)指出文中含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句(2分)

00536 古代汉语 第 3 页 共5页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D 3.D 4.D 5.A 6.C 7.B 8.B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CD 2.ABD 3.ACD 4.ACE 5.D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傥 尝 2.kuì 之于 3.年成 兵器

4.动词 悦

5.yuè 有裂痕(有隔阂,不和睦) 6.每日(每天) 动词

7.zhé 语气副词 8.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语词解释题(每组语词2分,共20分)

1.其又何尤:难道又怨谁呢 曷其有极:哪里才有尽头 2.人或说:人们中有的劝说

都以霸:定都(建都)并建立霸业 3.疏属:远房亲属

市掾:管理市场的属员(辅助人员) 4.市贾不贰:市场上的价格不会两样 莫之或欺:没有人欺骗他 5.愁予:使我发愁

木叶下:树叶坠落

五、古文标点题(每错2处扣1分,扣完10分为止,不倒扣,共10分)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六、古文今译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事奉长辈亲人孝顺,交往士人讲信用„„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为人恭敬约束对人谦虚逊让。

2.我听说掌管国家的君主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忧虑没有好名声。

3.因此圣人不期求学习古代,不效法那些一成不变的措施,研究社会的实际情况,据此对它采取措施。

4.燕国的军队被扰乱逃跑,齐人追击败逃的敌人,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国重回齐国怀抱。

5.〔圣王〕不是能耕种而供给他们吃的,织布而供给他们穿的,而是为百姓开发那物资财富的途径啊。

00536 古代汉语 第 4 页 共5页

七、古文阅读题(共20分)

(一)解释文中加______语词(每组语词2分,共10分) 1.蹴琨觉:用脚踢醒刘琨

2.纠合骁健:集合强壮的兵马 3.遭残贼:受残害

4.命将出师:命令将领出兵 5.击楫而誓:敲击船桨而发誓 (二)指出判断句(4分)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此非恶声也

(三)指出名词用作动词的语句(4分) 自相鱼肉

(四)指出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句(2分)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00536 古代汉语 第 5 页 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