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实质是网络的网络。 2. 互联网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称。
3. Internet:由路由器及通信线路基于一个共同的通信协议,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网
络互联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虚拟网络,是共享资源的集合。 Internet的主要功能 4. WWW服务
a)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服务 b) 网页文件连接的组合
c) 超级连接文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组成。
d) HTTP协议:WWW客户机到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用的协议。 e)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网页的语言。
5. 电子邮件服务:利用存储-转发原理,克服时间,地理上的距离,通过计算机终端和通
信网络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传递 6. 数据检索:分类目录和关键字 7. 电子公告板(BBS):基于电子邮件的服务 8. 远程登录 9. 商业应用
ISP 网络服务供应商,是Internet网络用户接入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10. 分类
a) 为用户提供拨号入网业务的小型ISP(应为IAP)。区域性强,服务能力有限,没有
自己的主干网络和信息源,提供的服务信息有限
b) 真正意义上的ISP:全方位服务,有全国或较大区域的联网能力,可提供专线、拨
号上网
11. ISP服务
a) 提供专线接入:提供如DDN、X.25、FR、CATV等专线接入
b) 提供拨号接入:向用户提供通过公用电话网联机访问Internet的能力,包括UNIX
仿真终端方式和SLIP/PPP连网方式 c) 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d) 提供信息服务:提供的信息(用户名(账号)、用户口令(密码)、IP地址、域名服
务器(DNS)地址)
e) 提供联网设备,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安装和使用培训服务 12. 主页:打开浏览器后第一个出现的页面 13. 超文本:含有超链接的文本
14. 超链接:通过网址链接到别的网页 15.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又称为网址)
16. HTML的超链接用URL来定位信息资源所在的位置
17. 格式 协议://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名/文件名
a) 协议:又称信息服务类型,是客户端浏览器访问各种服务器资源的方法 b) 端口号:默认端口号可以省略
c) 文件名或路径名缺省时,会返回浏览器一个index.html或default.html文件 18. Internet的特点
a) 对用户隐藏网间连接的底层节点,用户不必了解硬件连接细节 b) 不指定网络互联的拓扑结构
能通过中间网络收发数据 用户界面独立于网络
Internet本身不属于某个国家或组织 Internet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 Internet是交互式的信息传播媒体 开放的 i. 体现在互联技术是开放的 ii. 用户的平等接纳及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上
Internet地址
19. Internet上的计算机通过具有唯一性的网络地址标识自己 20. Internet网络地址有两种形式:IP地址和域名
21. IP地址(逻辑地址)有32位二进制(4个字节)组成的标识,IPv4 第四个版本 22. 通常用十进制形式表示: X.X.X.X (每一个X的取值范围为0~255) 23. IP地址是每一个接入网络中的计算机分配的网络地址 24. 组成:IP: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25. 其中网络地址标识一个物理网络,主机地址标识一台主机。一台主机可能有多个IP地
址
26. IP地址的分类
27. 按字节划分可以分为,A、B、C、D、E五类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第一个字节 第二个字节 第三个字节 第四个字节 c) d) e) f) g) h)
0网络地址 10 网络地址 110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 主机地址 主机地址 1110 组播地址 1111 留待后用 1. A类:网络地址为前八位二进制(第一个字节)表示,其中第一个二进制为0,主机地
址为后24位二进制(后三个字节) a) 第一个字节的取值范围,最小为000000000,对应的十进制为0;最大为01111111,
对应的十进制为127.但网络地址为0和127开头的IP不能分配给用户使用。所以第一个字节的取值范围为(1-126)。 b) 结构: 网.主.主.主
24
c) 每一个A类网络中的主机个数为:2-2台(2,表示主机号全为0 ,表示网络地
址;主机号全为1表示广播地址)
2. B类
a) 网络地址前16位二进制表示,主机地址由后16位二进制表示 b) B类的引导位:10
c) 第一个字节的取值范围:128-191 d) 结构: 网.网.主.主
14
e) 网络地址数: 2-2
16
f) 主机数:2-2 3. C类
a) 网络地址:前24位二进制表示;主机地址:后8位二进制表示 b) C类IP引导为:110
c) 第一个字节的范围:192-223 d) 结构: 网.网.网.主
21
e) 网络地址数:2-2
8
f) 主机数: 2-2 4. D类
a) 引导位:1110
b) 第一个字节的范围: 224-239 c) 组播地址 5. E类
a) 引导为:1111
b) 第一个字节范围:240-255 c) 研究和实验地址 6. 特殊的IP地址
a) 广播地址
b) 直接广播:网络地址不变,主机地址为1(需要知道目标网络地址) c) 有限广播:255.255.255.255 (无需知道目标网络地址) d) 网络地址:网络号不变,主机号为0 e) 回送地址:127.0.0.0—127.255.255.255 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之间的通信 f) 本网地址:0.0.0.0 g) 专用地址
i. 10.0.0.0-10.255.255.255 ii. 172.16.0.0-172.31.255.255 iii. 192.168.0.0-192.168.255.255
7. NIC:负责分配A类IP地址,授权分配B类IP地址 8. ENIC:负责欧洲地区的分配工作 域名系统
1. 网络地址为32位二进制组成,难记忆,TCP/IP专门设计一种层次型名字管理机制,域
名系统DNS。
2. 目的:为了连用户提供直观的主机标识符 3. 作用 4. 管理域名
5. 管理控制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转换
6. 特点:采用层次化,分布式,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名字管理(代替原来的集中管
理)
7. 格式: 主机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 机器名.网络名.机构名.顶级域名 8. 解析顺序: 从左到右
9. 解析步骤: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从右到左依次解析 10. 分类
a) 地理模式
CN 中国 JP 日本 UK 英国 US 美国 HK 香港 b) 组织模式
Com 商业组织(盈利) edu 教育机构 Gov 政府部门 mil 军事部门
Net 网络支持中心 org 其他组织(非盈利) Int 国际组织 11. 书写
a) 不区分大小写
b) 每一级的域名由英文和数字组成
c) 各级由上一级域名管理,高级域名则由NIC管理 d) 只是逻辑概念,不反应物理地点 12. 对应关系
域名和IP不是一一对应,一个IP可能有多个域名,但一个域名只对应一个IP Internet接入技术
1. 用户计算机或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技术,即用户终端与ISP的互联技术。 2. 常用的接入方式有:拨号接入和专线接入 3. 拨号上网
a) 用户通过调制解调器与ISP的访问服务器或终端服务器相连接,并通过ISP来实现
与Internet的连接。
b) 适合个人和比较小的单位使用
c) 两种方式:远程终端方式和SLIP/PPP方式
d) 远程终端:在用户的计算机中装入仿真软件,将它作为Internet上一台服务器的远
程仿真终端使用 i. 该方式中,用户计算机作为一个终端使用,并没有连接到Internet,连接到
Internet上是ISP的服务器系统 ii. 优点:服务器与用户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数据量不大,可采用低速连接 iii. 缺点:不能充分利用用户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不能浏览Internet上的多媒体
资源,如WWW。
e) SLIP/PPP:PPP可以认为是SLIP的代换协议,是目前电话拨号上网中应用最广泛的
协议。 i. 指的是用户计算机利用SLIP或PPP协议,通过电话拨号进入某个Internet主
机的方式,通过SLIP/PPP,用户计算机不作为远程终端,而是通过ISP的计算机系统与Internet相连,成功后,将拥有一个临时分配IP地址(当与Internet断开时将收回,每次接入Internet再重新分配)。称为Internet的一台独立主机,可以访问Internet上的所有资源。
4. 专线上网
a) 通过专线接入网的用户,计算机系统称为Internet的一部分,有自己的固定IP地
址,在网上与其他Internet主机地位平等,可以使用和实现Internet的所有功能,用户与ISP之间维护连接的费用和复杂度大大提高。 b) 需要设备:路由器、数据通信专线、服务器
宽带网的实现:增大了上网的带宽,提高上网的速度,主干网建设,用户端接入方式 1. 主干网建设: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
2. 电信网:CHINAPAC 数据网 :CHINADDN
3. 低带宽的普通双绞线称为告诉数据传输的瓶颈,也是带内心部门常说的“最后一公里”问
题。
4. 有线电视网CATV
5. 利用有线电视网的一种接入方式,实例:Cable Modem 6. 宽带网络的用户端接入方式
7. ISDN ADSL DDN专线 cable modem
a)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
b) 通过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实现语音、数据等多种业务的一个网络。
c) DDN专线 数字数据网,是一种数字信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以数据信号传
输为主的数字传输网络
d) ADSL:利用普通的模拟电话线路进行数据通信。
DSL:基于普通市话通信电缆作为传输介质,不影响原有语言业务的情况下,位用户提供高达数十兆的宽带Internet接入。
1. xDSL可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传送模式,使用较多的是ADSL 2. 非对称和对称是指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是否相同的分类,(不同为非对称,相同为对称) 3. 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 上行速率 512kbps-1Mbps 传输的数据量少 b) 下行速率 1Mbps-8Mbps 传输的数据量大
c) 上行速率:指用户到网络 下行速率:网络到用户 d) 传输距离:3-5km 4. HDSL 对称数字用户线
a) 速率:640kbps、1168kbps、2320kbps b) 传输距离:4-7km 5. RADSL 速度自适应用户线
a) 上行 128kbps-768kbps b) 下行 384kbps-9.2Mbps c) 传输距离:5.5km
6. VDSL 甚高比特数字用户线
a) 上行速率:1.5Mbps-2Mbps b) 下行速率:13Mbps-52Mbps c) 传输距离:300m-1.3km
7. 光纤接入: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接入技术
a) FTTB 光纤到楼 b) FTTZ 光纤到小区
8. 无线接入:没有物理传输介质,通过电磁波进行数据的传输的一种接入技术。实例:3G 9. 拨号上网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的主要接入方式 10. 组成:Modem、PC、电话线、账号 11. 申请形式
12. 到ISP网络服务提供商申请 13. 购买网卡
14. 使用公用上网账号
15. 连接步骤:安装和设置Modem->安装拨号网络和TCP/IP协议->创建因特网的连接->
拨号上网
网络服务与应用技术 1. WWW服务
a) 特点:高度集成性
b) 也称Web服务,万维网服务
c) 是一个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
d) 信息检索方式:菜单方式(树状结构)和关键字
e) f) g) h)
i) j) 浏览器
2. Internet explorer、The world(世界之窗)、Firefox(火狐)、opera(挪威)、Netspace
Navigator(网景)、Maxthon(遨游)
3. 浏览器又称为Web客户程序,它是一种用于获取Internet网上资源的应用成语,是一
个软件。 4. 常用技巧
a) 设置默认主页:工具->Internet选项->常规 b) 收藏:收藏的是网址
c) 历史纪录:查看最近访问记录
d) 搜索引擎:实质是具有信息检索功能的网站 e) 查找:在编辑菜单中,范围是当前页面 电子邮件 1. 描述:为互联网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信息提供了一种快捷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可以传输
几乎所有类型的文件
2. 工作原理:通过“存储-转发”方式为用户传递信件 3. 服务模式: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4. 电子邮件客户机:是E-mail使用者用来收发浏览器存放在邮件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的
工具,分为两部分:用户接口和邮件传输过程 a) 用户接口功能:
i. 撰写:编辑信件 ii. 显示:显示信的内容 iii. 处理:“打印、转发、存储、回复”等 b) 邮件传输过程
i. 传送和接收:与目的计算机建立连接,并发送,接收后放在接收方邮箱中,等
用户读取 ii. 报告:邮件的传送情况(已交付、被拒、丢失)向收发信者报告
5. 邮件服务器:用户使用电子邮件邮箱建立在邮件服务器上,提供邮件发送、接收、转发
等服务
6. 邮件服务器以文件的形式保存邮件 7. 功能:
a) 对访问服务器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b) 接收用户发送的邮件,并根据邮件地址转发给适当的邮件服务器 c) 接收其他邮件服务器发来的邮件,并检查邮件地址的用户名,把邮件发送到指定的
邮箱
d) 对因某种原因不能正确发送的邮件,附上出错原因,退还给发信用户。 e) 允许用户将存储在邮件服务器用户信箱中的信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8. 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WWW的信息结构是网状的,诞生于CERN
第一个图形界面WWW浏览器Masaic,1993年诞生 1995年,Netspace Navigator 浏览器上市
工作原理:采用B/S或C/S工作模式,以超文本标记语言与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基础,为用户提供界面一致的信息浏览系统。资源以页面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中。 HTTP:WWW浏览器与WWW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协议。 HTML:编写Web网页最基本的文档格式语言
采用存储转发的工作方式
发信人首先调用用户代理来编辑需要发送的电子邮件 将编辑好的邮件传送给发送端的邮件服务器 用户注册的邮件服务器收到来自用户的邮件时,将邮件存入邮件缓冲队列中,等待发送
e) 发送服务器上的SMTP客户进程发现等待邮件时,向接收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后
发送邮件,发送完毕后关闭TCP连接
f) 如果接收服务器关闭,保留信件,以后再尝试发送
g) 用户邮件服务器将在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确认已经接收到它转发的邮件后将副本
删除
h) 接收服务器SMTP将信件存入收信人信箱中 i) 收件人读取信件,用POP3将邮件取回 9. 邮件传输协议
a) 发送协议
i.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用户客户机到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到服务器的邮件传
输,即适用于广域网,又适用于局域网。用于提交和传送电子邮件。 1. 端口号 25
2. 扩展协议:ESMTP 3. 适合传输文本文件 ii. MIME:多用途的网际邮件扩展 b) 接收协议
i. POP3 邮局协议:允许用户从邮件服务器收发邮件的协议,提供下载和删除
1. 采用C/S模式 2. 端口号:110
3. POP3和SMTP是最常用的协议 ii. IMAP4 网际消息访问协议:用户可以有选择地下载电子邮件,甚至只是下载
部分邮件
10. 电子邮件工具
a) 常用程序: Outlook express; Foxmail; Exchange b) E-mail地址格式
c) E-mail地址是唯一的,一个地址对应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可能有多个地址 d) 格式:邮箱用户名(Username)@邮件服务器名(hostname) 或IP地址或域名
e) 书写
i. 域名中的“.”不可省略 ii. 不能有空格 iii. 不可随便使用大小写
f) Outlook express组件是一个电子邮件和新闻组的集成工具软件,可阅读新闻 g) 参数设置
i. 添加用户:工具-账户-邮件-添加 ii. 修改用户:工具-账户-邮件-属性 h) 发送E-mail
i. E-mail组成 ii. 邮件头
a) b) c) d)
1. 收件人:邮箱地址,必填 2. 主题
3. 抄送:同时发送给多个人,用“,”隔开 4. 密送:秘密发送给收件人以外的人 iii. 邮件体:邮件内容
i) 邮件可发送任何文件,包括声音,图像,文本等,可以用添加附件的方式 11. 接收邮件
a) 工具-发送和接收
b) 未读邮件以粗、黑体显示 c) !表示紧急邮件
d) 回形针表示携带有附件
e) 右上方有回形针表示有多个附件 f) Re:回复 g) Fw:转发 12. 删除邮件
a) 删除-可在已删除中读取
b) 在已删除中单击删除,则彻底删除。 FTP
1. 文件传输是Internet上的一种高效、快速传输大量信息的方式,通过网络可以将文件从
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
2. FTP协议是Internet上最早使用,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文件传输协议,即允许从远程计算
机上获取文件,也可将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上
3. 即下载(get、downloading)和上传(put、uploading) 4. 匿名文件服务器
a) 实质:提供服务的机构在它的FTP服务器上建立一个公开账号,并赋予该账户访问
公共目录的权限。 b) 账号:anonymous
c) 密码:E-mail地址或姓名 5. FTP功能
a) 提供交互式的访问,适合在异构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 b) 功能
i. 上传、下载 ii. 传输多种类型,多种结构,多种格式的文件 iii. 目录操作功能 iv. 文件的重命名、删除和显示功能
6. FTP工作原理
a) C/S模式 b) 端口号:21 c) 采用TCP连接 7. 软件
a) 迅雷
b) 网际快车 Flashget(下载) c) CuteFTP(下载) d) 网络蚂蚁 Netants
e) 超级旋风
f) WS-FTP(上传)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 专门用于为TCP/IP网络中的计算机自动分配TCP/IP参数的协议 2. C/S模式 3. TCP/IP参数
a) IP地址 b) 子网掩码 c) 默认网关 4. DNS服务器 5. 工作过程
a) 请求租约-提供租约-选择IP租约-确认IP租约
6. DHCP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根据网络环境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等TCP/IP参数,为计
算机自动分配制定网段内的IP地址 远程登陆
1. 通过远程登陆使自己称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 2. 采用Telnet协议 3. 使用C/S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