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陈思宁
宁夏华侨园集团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750004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的飞跃性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前进。面对快速发展的公路工程以及当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社会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加重视。本文对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公路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8-0014-02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的核心,因为现场管理的效果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公路施工现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公路质量,可以说,只有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
1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特点和作用
在公路行业中现场的施工工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求在一定的范围时间段内用最少的资源,最快的速度,以及最佳的效果完成一系列的工程建筑要点,而公路施工的独有的不同于其它行业的是工期较慢,需要很精细的计算,公路施工的工程包括了许多内容,不但包括了建筑业本身的工作量大,物件繁多等,还包含了许多在经济上面的内容,例如:流动的资产,以及工业权益变动,以及折旧使用率的变动和工业成本等等。这些都与道路施工的管理密不可分,现如今的公路对交通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是核心,更是施工的焦点。要达到高质量、高速度和低消耗的工程目标,就要实施科学的现场管理,所以说科学的管理不仅仅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同时也能提高其竞争力。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说,只有在有组织、有纪律的施工管理之下,公路工程施工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而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将很可导致工期的拖延或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下降。
2 公路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对于招投标管理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地区保护主义及行业保护主义现象太过严重,在招投标过程中经常发生弄虚作假的现象,造成招投标进行的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就是承发包的价格没有经过仔细的计算商讨,导致价格不够合理,或是甲方评标办法的导向不合理致使招投标时的无序竞争,或是将价格压得太低,低于工程结构的成本价,导致在项目施工时,为了保证成本而出现了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质量太差,不能进行正常使用。
2.2 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现今我国的建设市场不够成熟,制度规定方面还不够完备,导致投资方与承建方在签署合同时出现不平等现象,投资单位的地位居高,施工单位为了竞争项目,往往都会自主压价,导致在签署合同时的“不平等条约”的出现,即投资价格明显低于工程施工所需的成本价格,而施工单位为了获取利益,只能在施工方面动手脚,偷工减料,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再就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一些临时情况而随意修改合同,导致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缺少对于双方合同签署的规范管理,合同违约的现象比较严重。
2.3 质量问题
道路施工的质量决定着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而与此同时更要兼顾施工的速度以及施工的效率,这也是国家和企业共同理想的目标。引起公路施工质量问题常见的原因有:(1)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水化热现象而使内部温
14 2015年18期
度在短时间内升高,从而造成了外表面温度扩散快、内外温差加剧的现象,进而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膨胀应力而产生裂缝。(2)排水工程不到位。排水工程不到位造成了工程的延期和重复。(3)在浇筑混凝土时没有做到均匀、密实地振捣。(4)养护过程措施不到位,表面水分蒸发快而得不到补给,形成干裂。因此,作为一名现场管理人员,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开拓自己的思路,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预防控制,才能全面控制好施工现场的质量、进度,提高工程效益。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在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仍存在管理模式陈旧、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管理水平,打造精品工程仍是一巨大挑战。我们以高等级公路施工现场的管理为研究对象,根据知识管理理论、标准化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理论,探索通过建立组织保障、明确和运作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知识的方式,来实现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并探索构建高等级公路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找出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以不断提升高等级公路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
2.4 安全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明
因为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消极怠慢,在加上施工现场环境恶劣,人员复杂,施工技术不成熟等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并且对用于安全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安全设备、安全设施、工具等配备不齐全,综上原因导致每年我国施工现场各种安全事故频发。据相关调查统计发现,我国不少公路工程(包括桥梁、隧道)都没有达到设计标准使用的年限,提前出现断裂、沉陷、坍塌等各种形式的破坏。安全意识是施工的关键,关乎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施工单位、个人都应充分意识这个问题。
3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3.1 完善质量管理体制,检查、监督制度
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质量管理是实现公路创优工程目标的保证。严格的质量管理体制,能够确保施工质量管理正常运行,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首先,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使得各部门各单位或全体员工的层次结构安排更加合理,功能职责划分明确。其次,通过配合相关检查、监督制度,实现各相关责任人相互监督,并且可实现对公路施工的科学规划,实现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最后,对现场施工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给予高度重视,建立质量管理措施,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专员,做到施工过程中工序、职能部门的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
3.2 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的工作是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建立健全严、全、细的内部约束机制,用规章制度管理人、管理工程;根据工程特点、结构、复杂程度等配备一支有经验、懂技术且有领导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预算
(下转第 16 页)
工程管理
明确安全责任。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抓好施工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2 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
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按图施工。例如某一住宅楼,三个单元,施工方为了施工方面,将原本应该整体浇注的楼板,为了使用大型钢模板,人为的将楼板中间留置了施工缝,从而在质量上留下了质量隐患。出现这样的事例,就应该由甲方或者是监理单位及时制止,改用其它方法,保证好施工质量。
开展好事前班组安全教育,施工前的安全防护检查,并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开展前,安全防护已完善”的思想。
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3.3 电力、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规定它们的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3.4 安全管理控制点 (上接第 14 页) 的依据;施工单位要让施工技术人员吃透施工设计图;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控制预算;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使相关人员对工程技术的各方面,如: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等要全面的了解;绘制关键工序,对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质量评定等方面作出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根据工期要求,从技术交底、预算编制、人力资源、材料物资、自然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3.3 规范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程序
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必须依据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章程,所以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时我们必须健全现场管理制度,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在施工管理制度制定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需要我们规范施工现场管理的程序,在施工管理中严格遵循程序办事,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对于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一些极为复杂的施工材料和人力资源等内容进行规范化管理,尤其是要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对于这些资源进行及时的登记,保障材料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也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2)加强施工过程中各类资源的协调配置,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到较多的单位工程的施工建设,在这些单位工程施工建设同时进行的过程中就很可能产生混乱,所以我们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就应该加强协调和配置工作,确保整个公路工程施工有序进行。
基坑支护。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深基坑(h≥ 2m)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距坑槽1.2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重物。对基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脚手架。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材质:钢管Q235钢材,Φ外48mm,Φ内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卸料平台:应有计算书和搭设方案,有独立的支撑系统。
模板工程。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时还应针对泵送砼、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支撑系统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时要设警戒线,专人监护。
施工用电。必须设置电房,两级保护,三级配电,施工机械实现“四个一”;施工现场专用的中心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供电系统中心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电源电缆。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确保电阻值小于规范的规定。配电箱、开关箱:采取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两级漏电保护器应匹配。
参考文献
[1]刘波.浅谈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建筑界,2013(12).
[2]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16).
[3]刘会学.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2010(58).
[4]陈军华.浅析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因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07(9).
[5]蒲心诚.超高强性能砼[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4 加强设备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设备的完好,如果在施工进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损坏问题,无疑的会影响工程进度,所以要加强设备管理,要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要根据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特殊性,以及施工时间的差异性,按照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原则对设备进行规划管理,如此才能保证跨度大、范围广、领域多、种类多的公路工程施工顺利,避免因设备管理不善导致设备损坏,重购机器而在造成的不必要的企业资产浪费。
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措施要有所不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仅可以节约资金,也能提高施工效益,因此,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为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辉,方艳.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关键问题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8(16):140-141.
[2]余海波,李志勇.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管理[J].援科技向导,2012(08).
16 2015年18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