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 “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生的品行发展 C.学生的知识习得 D.学生的身心健康
2.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 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B.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 C.不正确,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 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
A.尊重学生的理念 B.终身学习的意识 C.教学管理的能力 D.课程开发的能力
4.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赵老师排座位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赵老师的做法( )。
A.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 B.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 C.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D.违背分班教学的要求 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提高中小学教 师队伍整体素质,应( )。
A.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B.以城市教师为重点 C.以边区教师为重点 D.以西部教师为重点
6.某中学规定:教师迟到一次,罚款10元;缺勤一次,罚款50元。该校的做法( )。
A.正确,学校有教师管理权 B.正确,学校有自主办学权 C.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力 D.不正确,警告无效后才能罚款
7.曾受到有期徒刑两年刑事处罚的孙某申请获取教师资格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刑满之后孙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B.经培训后孙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C.五年之后孙某方能取得教师资格 D.依照法律孙某不能获得教师资格 8.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了一个重点班。该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提高升学率
C.不正确,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D.不正确,应该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重点班
9.初二班主任李某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张贴在教室里。其做法( )。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A.正确,利于激励成绩好的学生 B.正确,利于鞭策成绩差的学生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学习权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0.小强的腿有残疾,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该上初中了,当地普通学校以小强腿有残疾为由,拒绝其入校学习。该学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由招生自主权 B.合法,学校有办学自主权
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1.王某在距某初级中学不足百米处,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允许该校学生自由出入。王某的做法( )。
A.合法,王某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合法,王某并未强迫学生玩游戏
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15岁的小杰在自行车上学途中与同学打闹,不慎将同伴小亮的眼睛碰伤。小亮所受的 伤害( )。
A.应由小亮的监护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B.应由小杰的监护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C.应由小杰所在学校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应由小杰自己独立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13.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即欣慰与学生的成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
A.行为取向的义利调适 B.生活工作的角色调适 C.行为选择的动机调适 D.师生之间的人际调适 14.下图中,教师的行为( )。
A.正确,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 B.正确,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 C.不正确,教师必须廉洁从教 D.不正确,此事应当避开学生 15.当一位新入职的老师向经验丰富的张老师借教案上课时,张老师拒绝道:“我的教案不 一定适合你,这个周末我们一起来探讨。”这表明张老师( )。
A.注意帮助同事的方法 B.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C.缺乏良性竞争的能力 D.善于保护自己的隐私 16.五十多岁的胡老师又一次拒绝了学校要他参加暑期培训的安排,并说:“我都快要退休了,还学什么!”这表明胡老师缺乏( )。
A.终身学习的理念 B.热爱学生的情怀 C.诲人不倦的品格 D.严谨教学的精神
17.杜甫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中“锦官城”指的是( )。
A.开封 B.北京 C.南京 D.成都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18.下列成语中,源于“荆轲刺秦王”的是( )。
A.四面楚歌 B.投笔从戎 C.图穷匕见 D.完璧归赵 1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下列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20.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
A.巴士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老舍创作的是( )。
A.《茶馆》 B.《龙须沟》 C.《骆驼祥子》 D.《林家铺子》 22.下列音乐家中,创作了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是( )。
A.肖邦 B.贝多芬 C.舒伯特 D.李斯特 23.下列节气不在夏季的是( )。
A.惊蛰 B.芒种 C.夏至 D.小满 24.下列对古代年龄别称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 B.“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C.“花甲”指六十岁 D.“古稀”指七十岁 25.下面图片表现的是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表现牛郎织女的是( )。
A B C D 26.在Word“字体”对话框中,不能对文字进行操作的是( )。
A.缩减 B.字符间距 C.字形 D.字体颜色 27.在Word中,双击“格式刷”,可将格式从一个区域一次复制到的区域数目是( )。
A. 三个 B.一个 C.多个 D.两个
28.上机考试前,教练们对A组学员的成绩作了预测。张教练说:我估计组长或副组长能考满分。李教练说:这个组不会有人考满分。赵教练说:我认为会有学员考满分,模拟考试时这个组经常有人考满分。结果证明三位教练只有一个人说对。据此,下列选项中必然正确的是( )。
A.全组都考了满分 B.全组都没考满分 C.组长考了满分 D.副组长考了满分 29.爸爸询问青青所喜欢的学科。她调皮地说:“我不像喜欢英语那样喜欢语文,也不像喜欢化学那样喜欢物理;不像喜欢语文那样喜欢化学,也不像喜欢数学那样喜欢英语。”下列学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科,依青青喜好的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数学英语语文化学物理 B.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 C.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物理 D.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二、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一:
高二下学期,班上陆续有学生年满18周岁。有些“小寿星”想隆重庆祝自己的“成人礼”,邀请我参加生日聚会。
面对学生的邀请,我思考了很久:“学生邀请我,说明他们把我当朋友,是对我的信任。去参加,他们肯定很高兴,可是,这样会不会引发学生的攀比、浪费?拒绝学生,会不会让他们伤心?”
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庆祝生日。我发动班干部,组织了“18岁,我们成人啦”主题班会课。在班会上,全体学生给“小寿星”们进行了简朴的庆祝,而后我引导学生们构想十年之后自己的生活。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要做科学家,有的说要做企业家,有的说要和家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我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读大学、工作以来的经历,启发学生认识到要实现梦想,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次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小寿星”们把原本计划请客的钱凑起来,买了一台饮水机放在教室里,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本来有些同事觉得我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看到效果后,也纷纷效仿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二
在初二时,我因沉溺于看文学书而疏忽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对得起父母,我勉强自己收了心,跟每一位老师合作,凡书必背,凡课都听,连数学习题,我都一道一道死背下来。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时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道来考我们。发现这个秘密时后,我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好几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起来呢?”
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说:“陈平,十分钟时间,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见也没见过的方程式,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上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了点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摘编自三毛《暮然回首》)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14分) 32.材料三
没有任何借口
在西点,长官曾问我:“你为什么不把鞋擦亮?”,我说,“我太忙,没时间擦。”这样的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顿训斥。正确的回答只能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每一个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本就不是永远公平的。西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学员在校时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日后肩负的却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在生死关头,你还能到哪里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借口又能如何?“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那样的借口。借口在我们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我已经尽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千上万个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脱。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个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
(摘编自【美】费拉尔·凯普《没有任何借口》)
问题(1)“没有任何借口”中的“借口”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4分)
(2)结合文本,分析“没有任何借口”这一行为准则对人的品格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0分)
三、 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幸福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有灵魂的教育”不仅要将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之人,而且 应教他们追求幸福,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1000字。
2014年下半年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B 5.A 6.C 7. D 8.C 9.D 10.C 11.D 12.B 13.B 14.C 15.A 16.A 17.D 18.C 19.C 20.D 21.D 22.B 23.A 24.A 25.C 26.A 27.C 28.B 29.A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二、 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该教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从教育观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材料中,该教师抓住部分学生过生日请自己参加生日聚会这个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班会,对全体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体现了教育面对全体学生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另外,该教师组织的这次教育活动对学生今后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材料中,该教师首先从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出发,了解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性,并且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仅仅认为传授给学生知识即可;其次承认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分析出学生会有思想不够成熟的时候,如可能有攀比之心,此时教师没有强硬地否定学生的想法,没有对学生讽刺、挖苦,而是采用适当的办法转变学生的观念,帮助学生成长;最后将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没有空泛地讲大道理让学生接受,而是以自身的经验为例,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地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教师观的角度来看,材料中的教师注重自己在新教育背景下的角色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将自己看作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教师从过去“道德说教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总之,材料中该教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下的职业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事们的肯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1.【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爱国守法”的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材料中的老师没有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没有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爱岗敬业”的要求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而材料中的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均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道题”,说明该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
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关爱学生”的要求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材料中的数学老师没有做到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讽刺、挖苦学生,更谈不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材料中数学教师的做法还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教书育人”的要求是: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的数学老师在教育教学时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和因材施教,而且也没有调查“我”的教学成绩次次满分的缘由,采取让“我”在十分钟里做完一张试卷这种不合理的方式刁难“我”,没有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并且这位数学老师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我”的唯一方式,也是不合理的。
材料中数学教师的做法还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为人师表”的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的老师言行举止充满了讽刺、挖苦的意味,没有做到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在全班同学的面让“我”颜面扫地,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没有做到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总之,这位数学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32.【参考答案】
(1)没有任何借口中的“借口”在文中的意思是一种行为准则,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去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和信念。
(2))“没有任何借口”这一行为准则对人品格产生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①会让人想尽办法去解决目前的困难从而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人承受压力,具有坚强的毅力的品格;
②让人懂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培养人的责任心;
③让人养成毫无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1) 反之,如果任何事情都找“借口”当挡箭牌,就能让人成为没有职责感和责任心的
敷衍别人、推卸责任、原谅自己、掩饰弱点的人。
(2) 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尽量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事情做错了就要想想自
己哪里没有做对,错在哪里了,认真总结,吸取教训,及时弥补,这样自己才能进步,才能有所担当,才能成为让人信赖的人。(言之有理即可)。
三、 写作题
33.【写作要点】
(1)材料中的观点很明确,即强调教育的价值、教育的理想或者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学生“追求幸福”“将他们培育成幸福的人”,故“幸福”二字是材料的核心。在立意时可以将材料中的“幸福”和素质教育进行结合,谈论与教育的价值、教育的理想或教育的目的相关的问题。
(2)考生可以从阐述原因、举例子、正反论证、援引观点等方面组织材料,着手写作。 【写作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一等(40—31)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二等(30—21)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三等(20—11)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四等(10—0) 偏离题素 中心不明 没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www.xuezanedu.com 40 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潦草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有文采 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意蕴 结构混乱 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 构思精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深刻 丰富 发展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材料丰富 等级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形象丰满 10分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意境深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