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桥大师茅以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造桥大师茅以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造桥大师茅以升》阅读材料 造桥大师茅以升 自近代以来,中国造桥史上从没出现过中国人的名字,横跨中国山河 的钢铁大桥皆由西方人建造。直至造桥大师茅以升踏入桥梁工地以后,才改写了 这个历史。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他早就立志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建功立 业。1920年,获得加利基理工大学第一个工学博士后,他就毅然回来报效祖国。
尽管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片破败景象,但这都没有阻止他回归的脚步。
回国后,茅以升便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曾任五校教授,两校校长。他继续执 教三十余年,开创了“学生考先生”式教学方法,倡导“先习后学,边习边学”式教 育。他是我国工科教育的奠基人。
1933年3月,茅以升辞去北洋大学教席,接受了筹建钱塘江大桥的任 务。当时,浙赣铁路正在兴建,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
钱塘江乃著名险恶之江,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外国人预言 此处不可能建桥。但茅以升对祖国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于是慨 然受命,自任桥工处处长,并请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
茅以升是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人。设计大桥时,日本侵略凶焰从东北燃 及华北,大桥关系重大,完工越早越好。他们想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施工方法:“上 下并进,一气呵成”。大桥沉箱下沉时,基础工程与桥墩工程并进,江中进行桥 墩工程时,岸上进行钢梁装配工程。有两个相邻桥墩完工时,岸上整个装配好的 钢
梁,即刻用船承载浮运,利用潮水涨落,安装上桥墩,形成一个高效的“生产 线”。
大桥开工于1934年。为使桥基稳固,木桩需立于石层之上。沙层又厚 又硬,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 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解决了打桩难题。江水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 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 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架设钢梁 时,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 作为教育家的茅以升还把工地变成了一所临时大学,指导许多工程技 术人员在实践中学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为以后中国的桥梁事业培养了一批 桥梁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桥梁建设中,担任 设计师或总工程师。
钱塘江大桥注定“生不逢时”。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9月26 日,钱塘江大桥的下层铁路率先通车。通车当日,大批军火物资通过,整个工地 笼罩着战争的气氛,没有人再把造桥当作是一项工程。以后两月,各种物资通过 大桥源源不断地送往上海。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上海腹背受敌,茅以升疾呼: 早一天造好桥,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正是茅以升的这种炽热爱国情怀使他成为 二十世纪桥梁界的一面旗帜。
淞沪会战以上海沦陷结束。杭州不保,大桥等于为日本人造。安放炸 药的那一天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长的一天,11月17日,钱塘江大桥全面竣工,这是 茅以升渴望却又没敢指望的一天。12月23日,日军攻打杭州,茅以升接到命令 ——炸桥。这座承栽着国人科学精神的大桥仅存了89天.当天晚上,茅以升写下 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抗战胜利以后,茅以升受命修复大桥,1948 年3月,大桥修复通车。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担任了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主持建设了武汉 长江大桥,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了人民大会堂设计。党对他的信任远 非旧社会可以比拟。他以科技文化使者的身份访问英、法等国家,向全世界介绍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居留国外的知识分子提出“报国有门” 的召唤,为大洋彼岸的炎黄子孙架起了建国之桥。
阅读答案 造桥大师茅以升阅读答案 造桥大师茅以升1950 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茅以升当选为副主席。他认为科普工作可以 实现科技大众化的起步。为此,他撰写了大量影响广泛的科普作品,《人民日报》 上连载的《桥话》,就是科技与文学相结合的典范,他以《桥话》为媒介把桥的 知识介绍给人民,《桥话》是以生动的文学语言来写的,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 欢迎。他还大办科技报,通过科技报把科学知识送给劳动大众。
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桥”,直到1989年11月12日在京逝世。他虽然离 我们而去,但那光辉的形象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共存。(有删改) 《造桥大师茅以升》阅读题题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茅以升是出现在中国造桥史上的第一位造桥大师,在他之前,横跨 中国山河的钢铁大桥都是由西方人建造的。
B.茅以升从美国学成回来,开始并没有机会参加桥梁工程建设,而是 投身教育事业,为我国工科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C.茅以升为了抗战大局,支援抗战,运输抗战物资,开始设计建造钱 塘江大桥,并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 D.茅以升虽然不愿让自己设计建设的钱塘江大桥被炸毁,但他懂得在 国家危急、民族灾难的时刻,炸毁大桥是必要的。 E.茅以升为了回报党对他的信任,他不仅积极参与各种重大工程的设 计与建设,还竭心尽智作科普宣传,办科技报。 2、茅以升是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
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茅以升的炽热爱国情是人们敬仰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为什么说茅以升的一生都在“架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造桥大师茅以升》阅读题答案 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①开创“学生考先生”式教学方法,倡导“先习后学,边习边学”式教 育。②设计“上下并进,一气呵成”的施工方法。③发明射水法、沉箱法、浮运法。
(每点2分) 3:①虽然政局动荡,民不聊生,但他毅然回国。②他建桥、炸桥、复 桥都从国家利益出发。③利用桥梁建设工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工程人才。④宣 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①研究工科教育,为学生架设知识与人生之桥。②架设钱塘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为祖国山河架桥。③撰写大量科普文章,兴办科技报,在科技与 人民之间架桥。④向居留国外的知识分子宣传新中国,在国家和知识分子之间架 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