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8-12题为多选)
1.在经典力学建立过程中,伽利略、牛顿等物理学家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 A.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B. 库仑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C. 伽利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并用实验验证了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D.一直运动下去 2.如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 在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 A. 18秒时质点速度反向 B. 整个过程中,E点处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C. 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 D.
3.如图所示,由两种材料制成的半球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右侧面是光滑的,左侧面是粗糙的,O点为球心,A、B是两个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A静止在左侧面上,小物块B在图示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右侧面上,A、B处在同一高度,AO、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A、B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
A. sin θ:1 B. cos θ:1 C. sin θ:1 D. cos θ:1
4.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F0,某时刻开始受
2
2
到如图所示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到t0时间内,木块的位移大小为
页 1第
B. t0时刻合力的功率为
C. 0到t0时间内,水平拉力做功为 D. 2t0时刻,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5.如图所示,M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有缺口的方形木块,abcd为半径是R的光滑圆弧形轨道,a为轨道最高点,de面水平且有一定长度.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d点的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其自由下落到d处切入轨道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A.只要h大于R,释放后小球就能通过a点
B.只要改变h的大小,就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既可能可能落到de面上
C.无论怎样改变h的大小,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落回轨道内 D.调节h的大小,可以使小球通过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
6. 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断开电源后A极板带正电,B极板带负电.板间一带电小球C用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小球静止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A. 若将B极板向右平移稍许,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 B. 若将B极板向下平移稍许,A、B两板间电势差将增C. 若将B板向上平移稍许,夹角θ将变小 D. 轻轻将细线剪断,小球将做斜抛运动
7.如图所示,两根长直导线m、n竖直插在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的小孔P、Q中,O为P、Q连线的中点,连线上a、b两点关于O点对称,导线中通有大小、方向均相同的电流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两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同 C.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 D.n中电流所受安培力方向由Q指向P
大
落回轨道内又( ) 34页 2第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斜面体的两个斜面均是光滑的,顶角为,两
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α、β,且α>β.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P、Q分别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 C.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2m)g
9.某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星体能“吸食”质量较大的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根据大爆炸宇宙学可知,双星间的距离在缓慢增大,假设星体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在该过程中( )
A.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减小 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增大 C.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渐小 D. 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
10.某空间区域的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其中竖直的一条电场线如图1中虚线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在电场中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竖直向下运动.以O为坐标原点,取竖直向下为x轴的正方向,小球的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2所示.则(不考虑空气阻力)( ) A. 电场强度大小恒定,方向沿x轴负方向 B. 从O到x1的过程中,小球的速率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C. 从O到x1的过程中,相等的位移内,小球克服电场力做的功越来越大 D. 到达x1位置时,小球速度的大小为
加速度系如图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R1、R3、R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电键S,
页 3第
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右滑动时,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 C. 外电路等效电阻变大 D. 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变大
12.如图,ab边界下方是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子(42He)先后从c点沿箭头方向射入磁场,都从d点射出磁重力,则两粒子运动的( )
A.轨迹相同 B.动能相同 C.速率相同 D.时间相同
页 4第
(11H)和α粒子场.不计粒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8分,第2题8分,共16分)
13.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 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⑴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 = mm。 ⑵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 。
方、固定于
12⑶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t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
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⑷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14.一个刻度没标数值的电压表量程约为9V,内阻Rx约为6kΩ,现要较为准确地测其内阻Rx,且各仪表
EpEk将 (选
的示数不得少于满量程的.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mA,内阻约50Ω B.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2Ω C.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r1=1kΩ D.电压表V2:量程60V,内阻r2约50kΩ
页
5第
E.定值电阻器R1:阻值R1=5.1kΩ F.定值电阻器R2:阻值R2=30Ω G.电源:电动势约15V,内阻约0.5Ω H.滑动变阻器0~20Ω
I.导线若干、单刀单掷开关一个
(1)除被测电压表、G、I肯定需要外,最少还需 (填序号);
(2)用你所选最少器材以及G、I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原理(3)根据所画原理图,写出Rx的表达式(用某次电表的测量知量表示)Rx= ,并指明表达式中所设物理量仪表测量时的示数 .
图; 值、已是哪些器材
三、计算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第3题14分,共36分)
15.2014年7月24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安徽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某铁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客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30m/s,V2=10m/s,客车在与货车距离X0=700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客车只是立即刹车,则客车要经过1800m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客车刹车时货车以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客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后立即以加速度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a2=0.4m/s2匀加速
16.如图所示,高台的上面有一竖直的圆弧形光滑轨R=2.45m,轨道端点B的切线水平.质量M=4kg的(可视为质点)由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离开B
道,半径金属滑块点后经时间
页 6第
t=1s撞击在斜面上的P点.已知斜面的倾角θ=37°,斜面底端C与B点的水平距离x0=3m.g取10m/s,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
(1)求金属滑块M运动至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金属滑块M离开B点时,位于斜面底端C点、质量m=1kg的另一滑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恰好在P点被M击中.已知滑块m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求拉力F大小
(3)滑块m与滑块M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后立即撤去拉力F,此时滑块m速度变为8m/s,仍沿斜面向上运动,为了防止二次碰撞,迅速接住并移走反弹的滑块M,求滑块m此后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17.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I、II、III、IV四个场区,y轴右侧存在匀强磁场I,y轴左侧与虚线MN之间存在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II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III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P点是MN与x轴的交点。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的带电粒子由原点O,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水平射入磁场I,已知匀强磁场I的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2B0,匀强电场II和匀强电场III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2
B0v04mv0,如图所示,IV区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0,OP之间的距离为,已知粒子最2qB0后能回到O点。
(1)带电粒子从O点飞出后,第一次回到x轴时的位置和时间; (2)根据题给条件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
(3)带电粒子从O点飞出后到再次回到O点的时间。
页
7第
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物理答案
1-B 2-D 3-B 4-D 5-C 6-B 7-C 8-BC 9-AD 10-BD 11AC 12-AB
d13.⑴7.25 ⑵t12g2H02222gHtdtd00 ⑶0 或 ⑷增加
14.(1)ACEH;(2)如图所示 (3)
,U1为电压表V1的示数、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
15.(1) 两车会相撞 (2) 两车不会相撞
解析: (1)客车经过S=1800m的过程,由υ1=2a1S 得客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0.25m/s
22
恰好不相撞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即υ1–a1t1=υ2得t1=80s 客车前进的距离X1=V1t1-½at1=1600m
2
货车前进的距离x2=v2 t1=800m.因x1-x2=800m>700m,两车会相撞
(2)假设两车的速度相等即υ1–a1(t+t0) = v2+a2t 解得t=30s
客车前进的距离x1’=υ1 (t+ t0) -½ a1(t+t0)=832m
2
X2’=v2 t0+ v2t+½a2t=500m因x1’-x2’=332m<700m,不会相撞
2
页 8第
16 解:(1)从A到B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½MvB2,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解得:F=12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B点的压力F′=F=120N,方向竖直向下; (2)M离开B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vBt=7m, 由几何知识可知,m的位移:s==5m, 设滑块m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由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得:s=at2/2, 解得:a=10m/s2, 对滑块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F=18N; (3)撤去拉力F后,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a′=8m/s2, 滑块上滑的时间t′==1s, 上滑位移:s′==4m, 滑块m沿斜面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a″=4m/s2, 下滑过程,s+s′=a″t″2/2, 解得:t″=322s=2.12s 滑块返回所用时间:t=t′+t″=(1+ 22mv017.(1)(-qB0322)s=3.12s ,0),
2mmqB02qB0;(2)如图;(3)
(28)m
qB0该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磁场I中运动的半径为R1mv02qB0
带电粒子在I磁场中运动了半个圆,回到y轴的坐标
y2R1mv0qB0
qEqB0v0带电粒子在II场区作类平抛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带电粒子运动的加速度am2m,竖直方向
2m1yat2,水平位移xv0t,联立得t2qB02mm,t总qB02qB022mv0,第一次回到x轴的位置(-qB0,0)
(2)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画出粒子在场区III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场区IV运动的半径是场区I运动半径的2倍,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同样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画出粒子回到O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页 9第
(3)带电粒子在I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正好为1个周期,故t1mqB0
带电粒子在II、III两个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24t8mqB0
带电粒子在IV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半个周期t3mqB0因此带电粒子从O点飞出后到再次回到O点的时间t总t1t2t3(28)m
qB0页 10第
页 11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