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6.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以后,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商品流通的工具或手段是:( ) A.货币 B.一般等价物 C.价格 D.交换价值
17.某消费者拿300元人民币去购买一瓶茅台酒,这是人民币代替货币执行:( )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支付手段的职能
18.之所以要打击制贩假币和毁坏人民币的行为,是因为人民币 ( ) ① 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②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③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殊商品,代表着财富 ④是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即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 B.待售商品数量和货币发行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次数 D.商品的价格水平和待售商品数量
20.韩国三星公司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印度顾客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对三星的手机机型产生不同需求,于是三星开始接受特殊机型的定货服务。三星这样做,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生产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顾客是上帝 C.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D.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21.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为世界各城市搭建交流平台。届时如果到上海观看世博会,除了随身携带的零花钱,你的最佳选择是带上 ( ) A.大量现金 B.信用卡 C.支票 D.外汇
22.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变化可能会使 ( )
①我国居民到美国旅游、购物的人数增多 ②购买美国进口汽车的人数增多 ③来华购物的美国游客增多 ④美国居民能够买到比原来更便宜的中国商品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市场上的商品有时候价格低,有时候价格高,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文化等因素都能引起价格的波动。据此回答23~24题。 23.每年 “十一”长假期间,我国的火车票、飞机票都要提价。引起这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 )
A.季节的变化 B.气候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4.探亲访友送鲜花是一种时尚,平时一枝玫瑰花约1元,情人节期间上升到每枝10元。这里,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 ( )
A.地域 B.季节 C.生产 D.文化
2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的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26.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大米涨价了,也得买”;“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这些经济现象我们都感受过。这里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 ③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④价格变动对各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相同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2014年2月6日,据中国商务部监测,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至2月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610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春节增长13.3%。出现这种消费市场火暴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D.国家大力倡导适度超前消费
29.明朝画家唐伯虎有一首因贫困落魄而自我解嘲的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首诗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反映了( ) A.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B.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生活消费 C.要把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统一起来
D.家庭消费水平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的
30.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翁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购买和阅读书籍在我们的家庭消费中属于( )
A.物质消费 B.服务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 D .发展资料消费 二、非选择题
47 . 近日,猪肉价格继续呈上涨趋势,人们对此有很多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猪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它肉去。 网友四:猪肉一劲涨,猪信扩栏忙。
请任选两个网友的言论,运用价格有关知识,说明其言论的合理性。(10分)
15-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政治参考答案
16—20ABCAC 21—25BDCDA 26—30DBBA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