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常德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

来源:九壹网
湖南省常德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共11题;共29分)

1. (3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两项是( )。

A . 浔阳(xún) 荻花(dí) 嘈嘈(cāo) 暂歇(zàn)

B . 管弦(xián) 幽咽(yè) 瑟瑟(sè) 乍破(zhà)

C . 霓裳(sháng) 掩抑(yǎn) 西舫(fǎng) 相邀(yāo)

D . 裂帛(bó) 慢捻(niǎn) 迸(bèng) 枫叶(fēng)

2. (2分) (2014·山西) 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马大哈 马后炮 马前卒

B . 人是衣裳马是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C . 马到成功 青梅竹马 心猿意马 历兵秣马

D .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3. (2分) (2017·莒县模拟) 下面句子中划线 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第 1 页 共 18 页

A . 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 . 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 , 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 .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 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 .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4. (2分) (2016八上·东台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食品监管的力度大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 .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C . 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

D . 走近造型独特的海盐博物馆,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5. (2分) (2017·广丰模拟)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困难面前,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一定会柳暗花明 , 获得成功。

B . 遇到困难不要怕,我定会鼎力相助。

C .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 , 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D . 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

第 2 页 共 18 页

6. (2分) (2018·扬州)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园林 藤萝 阳台 枣核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 良师益友 片言只语 聚族而居 炉火纯青解说: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 “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7.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全国30个省市区1801个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

B . 《跑男》到了第二季,游戏设计愈发变得“丧心病狂”了,不仅在体力挑战上变本加厉,还频出智力题考验人的智商,密室逃脱来了,荒野求生还会远吗?

C .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外形如同金色麦浪。

D . 我们要以劳动谱写中国梦,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

8. (2分) (2017八上·柳州期末) 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①前后《赤壁赋》很好地解决这对矛盾。

②“熟”与“俗”是书法艺术里的一对矛盾。

第 3 页 共 18 页

③只有多看多写,胸有成竹,下笔时才能挥运自如。

③但是,正因为熟练了,容易顺着套路、惯性书写,作品就显得俗气。

A . ②③④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②③①

9. (2分) (2017九上·长清月考)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国演义》中被许劭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是曹操。

B . “大闹长坂坡”这个情节刻画了张飞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C .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望梅止渴”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儒将形象,使他成为智者的化身。

D .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连环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 (2分) (2016八下·梁子湖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第 4 页 共 18 页

B .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中的“冰轮”指的是月亮。

C . 名著《海底两万里》的动人之处在于科学和幻想的巧妙结合,书中的一些奇妙想象,如人类登月、太空飞行等,如今都已成为现实。

D . 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11. (8分) (2017九上·信阳开学考)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 《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峰回路转,________,醉翁亭也。

(3) 《己亥杂诗》中以落红自喻,表明诗人虽已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5) 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二、 阅读与理解 (共2题;共27分)

12. (1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第 5 页 共 18 页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

(3)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13. (12分) (2017九上·夏津开学考) 阅读送杨寊序,完成下面各题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官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第 6 页 共 18 页

①予尝有幽忧之疾 ________ ②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________

(2)

翻译句子:

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3)

读了文章以后,从作者的经历及对朋友的劝诫方法看,你有什么启示?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4. (15分) (2012·徐州)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为泥土洗澡

①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②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据调查,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大量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③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第 7 页 共 18 页

④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⑤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恢复生态计划。之后,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室的检测来评估其清洁程度。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儿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

⑥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是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⑦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⑧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选自《甘肃日报》,略有改动)

(1)

“为泥土洗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具体过程是:挖起有毒的土壤﹣运进土壤“洗衣机”﹣________﹣________﹣分离掉重金属。

第 8 页 共 18 页

(2)

文中第⑤段所列举的数据在说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②段中的划线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4)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说英国人在奥运场馆选址上的做法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B . 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的确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C . 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使英国人做了一件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使被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

D . 这篇说明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环保,应是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E .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处理,减少使用塑料袋等。

15. (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第 9 页 共 18 页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 喜欢那丛蔷薇。

② 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 , 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第 10 页 共 18 页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⑪“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⑫“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⑬“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⑭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第 11 页 共 18 页

(1)

第⑤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这一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2)

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3)

“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中的“甜”是什么词性?“甜”在句中的含义是什么?

(4)

从不同角度品析以下两个句子。

①(孩子们)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

②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从修辞角度品析)

(5)

“蔷薇”在文中多处出现,有什么作用和含义?

(6)

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结合本文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第 12 页 共 18 页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6. (15分) (2016七下·高安期中) 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2)

【近之黄河】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3)

【今之黄河】

2011年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

第 13 页 共 18 页

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五、 作文 (共1题;共5分)

17. (5分) 作文。

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大家一时无语,陷入了沉思。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留下什么……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

请以“留下”为话题,写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端正清楚。

第 14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 (共11题;共2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1-2、

第 15 页 共 18 页

11-3、

11-4、

11-5、

二、 阅读与理解 (共2题;共27分)

12-1、

12-2、12-3、

13-1、

13-2、

13-3、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4-1、

第 16 页 共 18 页

14-2、

14-3、

14-4、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6-1、

16-2、

16-3、

第 17 页 共 18 页

五、 作文 (共1题;共5分)

17-1、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