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提供了场地地质信息和设计依据。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则是为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和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的各种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本文展望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型加固技术、智能化监测技术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场地地质条件 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处理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提供了基础的地质信息,而地基施工处理则直接决定了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两个环节的技术和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本文还将展望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1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地基设计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地基设计提供基础地质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以便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进行合理评估。这些信息对于地基设计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地基的特性和潜在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安全、经济的地基设计方案。
1.2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2.1钻探
钻探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钻机在地下钻孔,获取岩土样本,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钻探可以分为钻孔和探井两种方式,其中钻孔是通过钻机钻入地下一定深度,取出岩土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探井则是在地表开挖一定大小的井口,再通过钻机深入地下进行勘探。
1.2.2 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是在保持岩石和土体原位状态下进行的工程地质测试,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静力触探是通过一定的压力将测头压入土中,根据测头传递的阻力大小和变化规律,判断土层的性质和承载能力;动力触探则是通过冲击力将测头打入土中,根据冲击力和贯入程度来判断土层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
1.2.3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来推测地下地质情况。例如,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金属矿藏;通过测量地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断裂带等。
1.3岩土工程勘察的流程
①接受委托并签订合同,明确勘察任务和要求。② 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③制定勘察方案,确定勘察方法和工作量。④进行实地勘察,包括钻探、原位测试、地球物理勘探等。⑤对勘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写勘察报告。⑥提交勘察成果,包括地质报告、岩土工程评价报告等。
1.4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事项
①在勘察过程中应遵循“分层、分部、分项”的原则,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划分,并对每一层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场地地质情况,为地基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地质信息。② 在选择勘察方法时,应根据工
程需求和场地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例如,在软土地基中应采用钻探和原位测试等方法;在山区地基中应采用钻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③在勘察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例如,在勘察过程中应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合理处理废弃物等。④ 在编写勘察报告时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场地地质条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2.1换填法
换填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基础底面以下的软弱土层挖除,然后以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砂、碎石、素土等材料进行回填,并分层夯实。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基础底面以下可能产生的滑动、沉降等问题,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换填法的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下的基础处理。在选择换填材料时,应根据工程需求和场地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对于承受较大荷载的基础,应选择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的材料,如碎石、砂砾等;对于承受荷载较小的基础,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经济的材料,如素土、灰土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确保换填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进行分层夯实,确保每层材料的密实度达到要求;其次,在回填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地下水,避免因回填材料透水性差而引起的地下水上升等问题;最后,在换填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地基处理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2.2预压法
预压法是一种利用土体自身重量或外加荷载对土体进行预压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施加一定荷载使土体产生固结沉降,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软弱地基。在选择预压法时,应根据工程需求和场地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预压荷载和预压时间。同时,应注意对预压效果进行监测和控制,避免因预压不均匀或过量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确保预压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符合工程要求;其次,应定期对预压沉降量进行监测和控制;最后,在预压完成后应对地基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地基处理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2.3强夯法
强夯法是一种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冲击能来夯实土体的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冲击能来提高土体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各种松散的砂土、碎石土和黏性土等。在选择强夯法时,应根据工程需求和场地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夯击能、夯击次数和夯击遍数等参数。同时,应注意对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等进行控制,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确保重锤的质量和落距符合要求;其次,应采取措施减少冲击能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负面影响;最后,在强夯完成后应对地基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地基处理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2.4振冲法
振冲法是一种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土体的地基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振动和水冲使土体产生液化并重新排列,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碎石土和黏性土等。在选择振冲法时,应根据工程需求和场地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振冲器型号、振冲次数和水冲时间等参数。同时,应注意对振冲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振动等进行控制,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
3结语
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处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工程中,应重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和技术措施。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也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例如,新型的地基加固技术、智能化监测技术
等将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同时,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普及和推广,未来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处理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垿.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1):88-89.
[2]王靖.岩土工程勘察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以运城市某道路工程为例[J].华北自然资源,2020(1):66-67.
[3]黄思周.地基基础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资源,2021(3):64-65+68.
[4]张学飞.区域地质和新构造运动成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9):29-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