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

来源:九壹网
施工技术

浅析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

薛 瑞

云南木盛和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其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时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数据统计,也是研究地基情况的重要参考。特别是近些年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发展迅速,国家更加重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如何提高其勘察准确性与地基处理质量,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3-0208-02

1 导言

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岩土勘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整个勘察过程的重中之重,因为它对整体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地基处理工作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整体的质量。下文论述中列举了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常见的地基处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了高效、适宜的解决方案。

2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关系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即为根据工程建设所需条件对施工场地内的岩土、环境特征以及地质等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查明与评价,最终完成岩土工程勘察的编制工作,总体来说就是指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在岩土工程勘察的项目中,关于地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是最主要的研究项目。在对地基的稳定性能进行评估的时候主要是采用地基失效验算方法,这样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设计师的设计依据,一旦出现地基变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基压缩变形现象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的均匀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后期工作的进行情况,对于地基均匀性的测量可以反映出地基深层的地质特性,如果选择的地基不均匀会给建筑造成不小的麻烦。

3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3.1 地基的强夯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对地基进行加固。夯锤在高处进行自由落下进而给地基一定的冲击力以及对地基进行震动夯实,对地基的强度以及压缩性能够有效的提高。这种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广泛,并且其应用的领域也在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发展,主要是能够应用在碎石土、砂土以及杂土等地基来进行夯实,同时也能够应用到防治粉质粘土和粉砂出现液化,其效果也十分明显。在对软土以及含水量比较大的回填土地基夯实的过程中,其夯实的沉降量十分大,并且夯实很难进行控制,进而在处理的过程中比较困难。

3.2 关于夯实水泥土桩基础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夯实灰土挤密桩的基础上来进行发展的一种新型地基,在重庆某岩土工程中,其施工工艺主要是根据洛阳铲或者是小型成孔机来进行成孔,并且使用少量的水泥来代替灰土桩当中的石灰以及土来进行均匀的搅拌,并且分层的填入到孔内来进行夯实,进而形成了水泥土桩,根据水泥所具有的胶凝作用,从而使桩体能够有着比较高的强度以及整体性。桩的直径为350mm~400mm之间,长度是3m~10m之间,其优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的80%~100%。成桩主要是采用比较简单的灰土桩施工工艺,并

208 2015年3期

且材料十分广、效率高以及地基处理的费用很低,因此十分适合用在地下水位之上,天然含水率是在20%~23%之间,其厚度为10m之内的新填土以及含水率比较高的软弱地基,这种方法是一种十分经济以及实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3.3 关于水泥煤灰的碎石桩

这种桩也称之为CFC桩,同时在沉管碎石桩的基础上所创新出来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在沉管碎石当中加入一些适量的粉煤灰以及水泥等制成桩体,通过对粉煤灰以及水泥的胶凝作用,以此来对桩体的整体性以及强度进行提高。这种桩和碎石桩有着一定的区别,它是一种在柔性砂石以及刚性混凝土之间的桩,能够对桩间土的承载力进行有效利用,并且也能够有效的传递荷载一直到深层的地基当中,在经过处理之后桩的承载力比天然地基要提高80%~100%,对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将会有更大的提高。桩的半径通常为350mm~400mm,桩的长度是在8m~15m,重庆某岩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工艺除了增加搅拌工序之外,其他工序和沉管碎石桩基本相同。其特点主要是施工工艺性好、方便进行灌注以及十分容易进行控制,十分适合用于多层以及高层建筑物的地基中。

3.4 关于土工聚合物的应用 土工聚合物主要是一种合成的纤维材料,这种材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革命。因为这种材料的自身重量十分小,并且这种材料的整体有着十分好的连续性以及抗拉强度比较高,因此,在重庆某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十分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地基当中也有着比较好的耐腐蚀性以及抗生物侵蚀性,因此,这种材料在软土地基或者是在边坡的位置具有着十分好的实用性,并且能够将土体变得更加具有着弹性,从而使地基的承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以及减少地基的沉降,使其能够更加稳定。

3.5 关于岩土工程当中的淤土层加筋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重庆某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基础的软弱土以及土层当中可以科学的加入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其主要是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岩土工程中,合成的材料主要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材料。岩土工程施工合成的材料主要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岩土工程模。二是特种岩土工程合成材料。三是复合型的岩土工程合成材料的类型。主要是根据塑料、化纤维以及合成橡胶等进行人工合成,最终成为各种类型不同的建筑产品。二是关于土钉墙的处理技术主要是就是钻孔、插筋和灌注来设置,然而,也有的是通过打入比较粗的钢筋以及钢管进而形成土钉。土钉通常在能够适用在地下水位或者是降水后的人工填土和粘性土中,在和周围的土体接触之后,进而接触面形成了一定的摩擦阻力,最后和周围的土体结构进行了比较复杂的土体结构,土钉在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体当中所出现变形条件是被动受力。并且必须要通过受剪工作来对工程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通常是和平面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角度,因此,将其也称之为倾斜的加固体。所谓的拉筋主要是一种水平方向上的增强体,并且能够和土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有效的减少整体性的变形以及增强整体的稳定性。在拉筋的过程中其材料通常是使用抗拉能力比较强以及摩擦系数比较大并且能够耐腐蚀、网状的材料。由于岩土工程织物的受拉作用,进而进一步的调整了基地应力的分布情况。地基的发生侧向位移以及沉降也会随着不断的减少,进而使地基的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提高。

3.6 砂石垫层处理技术

将基础底面下层的软弱土挖掉,然后夯实基础底面,再用无腐蚀性且级配良好的砂石分层夯实基础面,使之变成基础力层,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这样的地基处理方法则为砂石垫层法。通常情况下,在地基的沉降量中,浅层沉降量占较大份额,故夯实时必须在具有一定厚度的置换层进行。砂石垫层属于持力层,拥有较强的应力扩散作用,能明显降低垫层下天然土的压力,且可减少下卧层的沉降量。因为砂石垫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故能促使基底下空隙水压力的快速消失,使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大大增强,有效避免了塑性破坏事件的出现。砂石垫层地基处理法虽然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操作时应注意一个问题: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验收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垫层压实度要满足要求,回

(上接第207页)

风能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循环利用、具有环保性能、便于使用等等。一般来说,对于风能的使用,我们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将风能转化成电能之后再使用。

6 提升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措施 6.1 加大建筑物节水技术的开发应用

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节能技术和各种有关材料的研发都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并且在各个行业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也验证了其优质的功效。未来需要加大节水技术的开发应用,像是能够开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使用污水采暖制冷,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

6.2 加大新型节能材料的使用

我国有关节能环保等学科出现并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也对新型节能材料的使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让很多的科研人员都投入进节能环保的研究过程中,很多的新型节能材料使用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保证了人们工作生活的稳定进行[3]。未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使用各种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主要手段,也是便让你的进步趋势。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结构方面的环保节能技术的创新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建筑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节约

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效益。本文分析的环保节能体系问题能够为类似于这类的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质量,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有力地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雄.刍议建筑工程中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1:67.

[2]李萍.简析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5:1.

[3]刘井华,马霞,马宏,刘井军. 谈建筑环保和节能技术[J]. 环境与生活,2014,20:201.

[4]赵亮.建筑工程的节能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 2015,03:250.

[5]刘沛泽.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5,10:196.

填砂石的材料应有良好的含水率,基坑内应分层铺设夯实,确保地基的均匀性。在对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时,通常会采用钢筋贯入法与环刀取样法。因为砂石垫层法需要的设备较少,且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经济效益较高,是地基处理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

4 结论

针对我国而言,土木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出险不良的地基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多,同时对建筑地基的建设目标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所以淤泥质地基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处理技术的目的就是能够对地基中的软弱土壤实际强度进行有效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稳定性,对软弱地基实际压缩性进行了有效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减少淤泥质基础沉降程度问题和不均匀沉降问题等。因此,要对该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不断的研究,提高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洪东,吴畅.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14,12(20):41-42. [2]孔鹏,王俊锋.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4,22(15):55-56.

[3]陈红宾.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4,36(9):167.

2015年3期 2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