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吃盐长翅膀
春草绿的时候,我和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伴着和风细雨;田野金黄的时节,我和布谷鸟立在高高的树枝上,一声声催农人割麦插禾;树叶飘飞了,我和大雁排成队,到南方享受温暖;大地一片银白的冬天,我加入麻雀的队伍,成群结队,在冰天雪地里一起摇动枝条上的雪花……我为什么这样快乐自由,因为我有一双翅膀。不过可惜,这都是我的梦想。
真的,要是有翅膀该多好呀!不怕千里万里的遥远,也不怕高山大河的阻隔。就是因为这个梦想,我才做出一件连自己现在都感到好笑的事情来。
那时候,只要一看见空中有小鸟飞来飞去,我就冲它们高喊:“请把翅膀借给我好吗?”看见飞机从头顶上飞过去,我也两只胳膊往后一架,头向前一伸,学着飞机的样子,嗡嗡地假装飞起来。好几次,我见哥哥折纸飞机,我就缠着他给我折一双翅膀。可是,虽戴上了那双翅膀,我却怎么跑都飞不起来。
一天晚上,我在月下看见蝙蝠在空中飞,就问奶奶,蝙蝠的翅膀是怎么来的?奶奶说,是老鼠偷吃了食盐后长出来的。奶奶不经意的一句话,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既然老鼠偷吃食盐都变成了会飞的蝙蝠,那么,我要是吃了盐,不是也会飞了吗!对,我也要吃盐。不过,爸爸妈妈一定不会让我吃的。怎么办呢?我决定先斩后奏。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一个人快步跑回家,因为这个时候,经常是爸爸赶集、妈妈下地劳动都还没有回来。
谁知厨房盐盒里的食盐不多了,我不管这些,抓了一把送到嘴里。哎呀,这滋味太难受了,呛得我猛地咳嗽起来,填到嘴里的盐也喷洒了一地。我赶紧找来扫帚扫,感觉直想呕吐,还吃不吃呢?不过一想到马上就能拥有翅膀,我还是咬咬牙,努力就着唾液咽下去,然后又抓起一些填进嘴里。我一下子被咸得全身乱抖,恨不得一口全吐出来,可一想到长翅膀的梦想,我还是咬牙坚持着,随手舀起半瓢生水一饮而尽。
我回到自己屋里,上床就睡。我想象着,等一会儿睡醒睁开两眼的时候,说不定就和蝙蝠一样,长出一双翅膀来。到那时候,我该多美呀!上学飞着去,放学飞着回;上树摘果子不再担心掉下来摔坏,爬高上房再不用支梯子了;星期天,和小鸟到空中游戏,去看山川美景,不需乘车,也不用坐船,想去哪里就飞到哪里……
正在我想入非非的时候,妈妈回来了。不一会儿,她问谁动了她的盐。盐盒里的盐本来只够做午饭用的,她准备做完午饭再去买,谁知,面条已经煮熟了,一看盐没有了。我喊了声不知道。妈妈不相信,一边做饭一边唠叨,要是小偷进咱家,不会只抓一把盐就走吧!
这时,我胃里难受,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就起身去厨房找水喝。我刚端起杯子,妈妈惊叫一声:“你的嘴角怎么都是盐?”我一边支支吾吾地掩饰,一边摸着嘴角,确实粘了很多。
妈妈赶忙走过来,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得如实说:“奶奶不是说,蝙蝠是老鼠偷吃盐变成的吗,我想长出翅膀,就偷吃盐了。”妈妈听了,用手指戳着我的脑门儿笑着说:“傻孩子,那是故事,你怎么当真了呢?快说,用不用去看医生?”我摇摇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一直到现在,我都没能长出翅膀来,童年时的心愿只能藏在心里。
本文内容充实,小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写出自己拥有梦想的美丽、,然后以生活化的语言写自己用幼稚可笑的方式去实现理想、最后失败的经过,为读者展示出小作者天真活泼、喜欢幻想和敢于尝试的性格特征。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自然段之间衔接自然
不少同学常常给这篇文章命题为“童年趣事”之类的,较之本文的题目“吃盐长翅膀”就显得不够具体、明确,抓人眼球了。写银杏的作文1300字
银杏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着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来的奇珍。
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
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的那样久远了吧。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你的株于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沽,多么的精巧呀!
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熏风会媚妩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江湖气息。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丫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你没有丝毫阿谀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可是我真确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中国文化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
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
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E隐遁下去。
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
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
痛苦也美丽作文
湖北省松滋一中高三(3)班孟墨
“天下起了大雨,我没有被淋湿,我的心在雨季里,我自己弄湿了自己。”
看到三毛这句话的时候正是雨季,毛毛细雨,把我的心也下得湿湿的,轻轻一碰,就可以挤出水来。
坐在窗边的时候,喜欢看天,尽管穿过层层防盗网,天空是一片支离破碎。初春永远都是阴冷的,绵绵的雨,不住地下,像黛玉永远都流不完的泪。有风吹过,迎春花的枝条在空中荡漾,像片片茶叶,在水中翻滚、沉淀。
曾经的日子,即使喝一杯快乐,尝起来也会觉得苦涩。
为什么不快乐?
是啊,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离开了父母的拥抱?因为失落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来拍拍肩膀?因为被数学老师狠狠讽刺了一番?还是因为那张扔在角落的成绩单?
我不禁又想起了三毛。
“我想我再也活不到可以穿丝袜的二十岁了,我的生活好痛苦好痛苦。”十二岁的三毛这样在她的作文本上写。“我仿佛漂浮在迷雾中,伸手试图抓住什么,却总是什么也抓不住。”
十二岁的三毛,孤单地在校园的树下徘徊;红肿着眼在灯下做完一百道数学题;咬着牙,伸出手接受老师的鞭打;委屈地看着哑兵朋友的离开;老师用毛笔在她的眼眶上画上两个大大的黑圈,她会在一片哄笑中,冷静地洗掉污渍,不掉一滴眼泪。
是啊!谁没有痛苦过。
独行的灵魂,因为孤独,所以脆弱;因为迷茫,所以痛苦。
青春是一个人的历险,成长是一个人的战役,打了场败仗,还要一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去收拾残局,然后继续一个人往前走。
走进了迷雾森林,没有勇敢又无私的丹柯,拿出自己的心来把前方的路照亮。所以只好一个人,跌跌撞撞。
黑暗如此可怕,让我找不到路可以前行,也找不到路可以回家,甚至让我找不到路可以逃跑。
逃吧,逃吧,逃到十七年前,躲在回忆里,赖在小时候,永远都不要再长大了。像三毛一样,逃到远远的公墓去读书,躲在自己的小房子里。
总希望能有个蜗牛一样的壳,挡住大雨,疲惫时,害怕时,就钻进去,长长地睡一觉。觉醒时,就会有暖暖的阳光。
然而,上帝没有造时光机,也没有赐予我一个大大的壳。而我也终于知道,黑暗中的每条路都可以通向光明,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出口。
独行的灵魂,因为孤独,所以坚强;因为痛苦,所以发光。
再也别恨痛苦,因为痛苦是一种享受。它是一杯苦茶,在苦遍你的味蕾,苦遍你的神经,苦得你直流泪的时候,给你最奇异的清香。
成长的岁月里,下了一场大雨,我们在雨中奋力奔跑,雨溅湿了裤角,淋湿了衣衫,打湿了我们年轻而柔软的心。而雨过天晴,我们却开始怀念刚刚在雨中奔跑的激动、不安、害怕和焦急,怀念那一刻的勇往直前,怀念那一刻的奋不顾身。
回忆痛苦,再怎么回忆,都只有那一年的雨季。再回首发现,雨季美丽,痛苦也美丽。
(指导教师:邓立宏)
教师点评
引用三毛的话作为文章的开头和过渡句,匠心独具。痛苦原本是不愿回首的,但在作者的笔下,痛苦却是与美丽同行的,是美丽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文章叙说浅浅,却道理深深,较为细腻地描写了少女成长期的心理状态。
(张兴武)写姥爷给的爱的作文1800字
记忆是琐碎的爱
年轻是属于你的,你的路还很长,我们带给你的爱,你一饮而尽,然后转身离我们远去。你有你的游戏,你有你的玩伴。如果你没有时间和我们一起甚至没有时间想起我们,那又有什么关系?
——老人给孙子的信
口彭慧灵
清明时节,母亲从凤凰山回来,我才记起姥爷已经过世很久。果然,我把太多空暇留给自己,以至于我似乎快要忘了姥爷的模样。想必姥爷也如那位老人一样了解孙子的秉性,所以才留下那么多可以回味的东西?
回忆·香包
想起姥爷,我特意从木箱中我出了那个尘封已久的香包,它是姥爷留给我的唯一一件东西。虽然那绣着老鼠的香包是出自我姥姥之手,可淡淡的麝香味还是勾起了我对姥爷的回忆。记得那时姥爷身体还算硬朗,到了端午节,他就挑着两担姥姥手缝的香包走十几里山路到城里来卖。那次正赶上我去爷爷家,车走到了十字街口。停了下来,坐在窗边的我只听见有人在敲着窗——是姥爷。一张殷切的脸迎了上来,额上的皱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汗珠贴在脸上:“丫头,这么热的天还要去爷爷家啊,我去给你买瓶水和一些吃的来。”“不用了,车就要走了。”话音刚落,姥爷就已放下身上的扁担,朝身后的小店走去,可前方来来往往的车辆阻挡了他的步伐。他站在原地踟蹰着,身子已着急地探了出去。太阳光照射在他身上,背上的一层夹衣早已被汗水浸湿,在灼亮的日光中,他的背在离我几米远处愈发醒目,扁担压在他肩上的印记还依稀可见。这时忽然车子发动起来了,我着急地站了起来,伸出头看向姥爷。他似乎也发觉,转身跑了过来,向我挥动着右手,左手拿的正是那个香包。“明儿到姥爷家去哦……”在汽车的启动声中,我昕到姥爷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听不清,到最后渐行渐远,姥爷快步跑着,将香包扔进了车窗里。我捡起香包,将它攥在身里,心里被这淡淡的麝香味所感染,只觉得连这死气沉沉的空气都变得鲜活起来。
回忆·姻井
“如果天堂没有烟,那么我宁愿下地狱。”这恐怕说的就是我的姥爷,他甚至连睡觉都将烟杆放在床头。
记得最后一次去姥爷家时,一进院子,就看见姥爷坐在门前,嘴里抽着旱烟,似有所思地看着院里那片没有种东西的空地。一见到我他使放下了烟杆将我揽在怀里,嘴里反复念叨:“丫头,又长高了……长高了啊!”“姥爷,不许抽烟,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我从地上拿过烟杆,将它扣在地上狠狠敲了几下才熄灭了它。谁知姥爷竟大笑起来,说:“哎!我的好孙女哟,姥爷一把老骨头闲着,不抽干嘛?连地都种不了啊!”接着只听见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后来姥爷在我面前再也没有拿起过那根烟杆,现在才觉得有些后悔,那眼前缭绕着旱烟雾不正是姥爷生命里缠绕着的岁月沧桑,阻止它,不就等于阻止了一个花甲老人对生命的念想吗?
回忆·酒中歌
还记得傍晚时分,姥爷从田间耕作回来,总会在小院里摆上一桌酒菜。我小时候在姥爷家呆过很长的时间,每天一大早姥爷都会扛着锄头、铲子去地里干活。到了黄昏,他又扛着锄头回来。到家门口时,他总会用浑厚的声音在门口叫喊:“丫头,我回来了!快出来哟!”而我闻声跑出来,把姥爷手里的锄头接过来,再将锄头沿着地面缓缓拖到院子里去。在夕阳的余晖下,我的影子与姥爷的影子紧紧相连。姥爷爱喝酒,尤其是喜欢边喝酒边哼着他小时候爱唱的民谣,当然还要配上一碟花生米下酒。我则坐在他怀里,听着他唱歌,这时的我总是格格地笑,因为他歌声中所带的浓郁乡音默默地打动着我幼小的心灵。每当我提起小壶帮他斟酒时,他的目光总是那么柔和,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他陶醉在黄酒的醇香之中,将我搂在怀里,嘴里又轻轻地开始哼着歌,脸也因酒烈而潮红,目光朝向远方,开始迷离起来,唱着,笑着,不知不觉就倦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醒的时候,发现我已躺在床上,而姥爷不知何时已扛着锄头下田去了。
生命就像一条平静的河流,带着记忆里琐碎的爱恋与牵绊,缓缓向前流着,只是这样啊……不是,记忆会像山峰屹立在河流两旁,怀念着,我的心中漾满不舍之情。
【点评】
的确是琐碎。
琐碎到扔进车里的一个香包,琐碎到含在嘴里的一根烟杆,琐碎到手边提起的一壶小酒。
琐碎中凝聚的是记忆,记忆中浓缩的却是爱。
爱姥爷香包里的麝香味,于是觉得空气也鲜活起来。
爱姥爷嘴里吐出的旱烟雾,所以感到了姥爷生命里缠绕着的岁月沧桑,爱听姥爷酒后的民谣,那是一种心灵的放松,所有这些记忆中荡漾的都是不言之情。
以小镜头中折射出姥爷的身影,让人感觉既真切,又鲜活,这正是本文可以脱颖而出之处。
此文的一大优点便是选材恰当,而若在描述和结构上再加修饰和提炼的话可能会更理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