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系梁施工总结

来源:九壹网
首件工程认可申请表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中心  

编 号:

现上报 仙洪高速二标地系梁 工程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件:1、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2、质量检测资料

项目经理: 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1、经测评该首件工程为合格(详见评价报告)

2、附件:第一驻地办 首件工程评价报告

驻地监理工程师: "

质量安全部专业工程师意见:

专业工程师: "

总监办质量安全部意见:

负责人: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为获得地系梁施工的各项参数,用以指导后续同类地系梁的批量生产,我项目部?2013514苟美湖特大桥137#右幅地系梁进行了首件试验施工桩径1.5m,地系梁顶设计高程,地系梁底设计高程,钢筋,C30混凝土理论方量,并在施工中对试验地系梁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和检测,其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将地系梁首件实验工程总结报告如下:

一、机械、人员、材料配备

1、主要机械配备

1m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1挖掘机CAT3201
2砼罐车10m32
3砼拌合设备1
4吊车25T1
5发电机50KW1
6电焊机ZX7-500D?2
7下料斗31
8串筒m18
9空压机1
10砂轮切割机2
2、主要人员配备

负责地系梁施工的主要施工作业人员:模板、混凝土7人,钢筋工6人,电焊工2人,电工1人,普工4人,现场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见下表:

试验
1胡立新分部经理负责现场指挥工作
2刘利华分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技术工作
3曾绍辉分部生产经理负责现场施工工作
4张隼现场施工员各工序施工检查
5胡新其工程师现场试验检测
6溪保春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7李军材料员负责现场材料进场工作
8孙立夫质检工程师负责现场质量检查
3、材料配备情况

地系梁钢材按设计图纸要求,有φ22、φ16、φ10三种型号钢筋,C30混凝土。钢材采用山东莱钢,砼由1#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搅拌所采用的砂、石料均检测合格。

二、施工前期准备

1、技术交底

在首件地系梁施工前,我项目部对施工队伍进行了地系梁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特种工安全技术交底等,并组织施工队、现场技术员学习,为施工奠定理论技术基础。

2、原材料实验

原材料进场后,项目部工地试验室对原材料进行外检,包括钢材检测、1#拌和站砂石料原材检测。各项原材料经试验检测均合格,砼配合比验证试验通过,具备开工条件。

3、测量放样

在137#右幅首件地系梁施工前,安排测量放线人员对137#墩右幅桩基进行了桩位放样,且进行了高程测量及地系梁定位测量,同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复。

4、便道

首件地系梁施工前整理施工便道,满足现场材料运输条件,保障现场水电供应。

5、钢筋加工

项目部使用专门的钢筋加工场加工制作地系梁钢筋,采用机车运至现场安装。

三、施工过程

1、施工准备工作:

桩基施工时已经将声测管埋设至地面以上,系梁开挖前必须完成桩基检测工作,检测合格后开挖系梁基坑

2、地系梁基坑放样

基坑开挖前放出平面位置及标高,确定开挖范围和坡度,基坑开挖边坡视地质情况及坑顶周围有无动静载而定,坑底开挖尺寸应比设计宽出100cm以上,以便于模板的支拆工作。基坑垫层施工完毕后,将承台的纵、横向中心线测设于基坑垫层上和基坑顶部比较稳定的位置,然后根据施工图给定的承台的平面几何尺寸标出承台的边线及检查线,模板架立后用水准仪测出系梁或承台的高程并在模板上标记。

3.基坑开挖

本首件地系梁在基坑开挖线以外5m处设置了纵横向截水沟将地表水排入天然水沟。基坑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坑,并由专人负责排除基坑积水,避免了积水浸泡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当挖至离基底20cm时,停止机械开挖,改为人工进行,保证基底不被扰动,基坑内若有水,在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井排水,开挖中不间断地抽水,防止水回流到基坑。

4.桩头凿除

本首件地系梁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凿除桩头,破除混凝土前先使用砂轮切割机在桩顶标高处切割深度为5cm的环线槽,然后再使用风镐将环线槽以上钢筋外侧混凝土剥除,使钢筋与混凝土分离后横向裂开桩顶混凝土,使用吊车将桩头整体吊出。 5.垫层施工

地系梁首件施工时,基坑开挖至比设计基底标高低10cm后,先清除积水、杂物和松散土质,做到基底清洁、平整,然后铺5cm厚碎石垫层找平,再浇筑5cm厚细石子砼。

6.测量放样

垫层强度满足载人要求后,用全站仪准确放出地系梁轮廓线。

7.钢筋绑扎

地系梁首件钢筋绑扎在垫层砼达到设计强度75%后进行。在垫层面上弹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本标段地系梁筋采取集中加工,现场进行绑扎。地系梁钢筋安装完成后将墩柱的受力筋与桩的受力筋一一对应焊起,焊接满足规范要求。

问题:主筋间距不均匀;

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整,严格按设计图纸安装钢筋,确保各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8.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定型钢模、钢管和方木支撑加固,基坑四周坑壁用木板垫紧撑实,确保模板稳定牢固和尺寸准确。

9.混凝土浇筑

本标段地系梁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汽车吊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本首件地系梁浇筑采用吊车吊下料斗直接卸料,混凝土下落高差均小于2.0米,混凝土浇筑层后控制在30cm~50cm,分层振捣,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进行压光。

10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初凝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养生不少于7天。

11拆模

地系梁模板拆除采用吊车配合,拆除时保护好棱角等易损部位。模板拆除后,立即将模板清理干净、上油和分层堆码整齐,层间用方木支垫,避免损伤模板板面。在施工中发生变形的钢模板,调校符合要求后方投入使用。

问题:本次首件施工模板拆除时,由于没能很好地控制,导致拆模时模板磕碰,地系梁边角有局部的损伤。

采取措施:现场进行交底,再次明确了模板拆除需注意事项,避免拆模时磕碰。

地系梁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及检查结果

基础底面

+50,符合要求

序号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检查结果
1砂浆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
2平面尺寸(mm)±50尺量:长、宽各检查3处符合要求
3高程(mm)土质±50水准仪:测量5~8点均控制在2cm以内
石质-200
4基础顶面高程(mm)±30水准仪:测量5~8点均控制在2cm以内
5轴线偏位(mm)25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检查2点(见质保资料)
四、施工过程中的优缺点分析

不足之处:

1、模板拆除

问题:本次首件施工模板拆除时,由于没能很好地控制,导致拆模时模板磕碰,地系梁边角有局部的损伤。措施现场进行交底,再次明确了模板拆除需注意事项,避免拆模时磕碰。

2、钢筋绑扎

问题:主筋间距不均匀;

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整,严格按设计图纸安装钢筋,确保各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优点:

1、桩头凿除

本标段凿除使用环切法,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凿除桩头。采用环切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剥除钢筋外侧混凝土深度,从而保证地系梁施工完成后底部钢筋不外露。2模板工程

本标段地系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地系梁施工时无胀模现象,地系梁表面光洁,外观满足我首件工程的各项要求。

3、安全防护

现场地系梁基坑四周用钢管架和安全网进行防护,高度为1.2m,并挂设警示标志。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配电箱上标明责任人及联系电话。

本工程因时间紧,任务重,加之为项目建设前期施工,在指挥部和总监办的大力支持,驻地办的热情帮助下,我部克服各种施工困难,终于顺利地完成了首件桩基施工。灌注施工施工顺利,该施工方案可行,机械配置满足施工需要,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规范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