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贝雷支架设计计算 一郑国和 (福建交通技术职业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本文结合京福高速福州段某互通六号桥工程实例,对考虑自重和施工荷栽 下贝雷支架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刚度及钢管桩的布设进行设计计算。验算表明贝雷支架 的强度、刚度及桩底土层承载力、沉降量均满足要求,该贝雷支架布设方案合理可行。 计算结果对于常见中等跨径连续箱梁结构的施工,尤其在施工条件受限制且处于软基地 质情况下的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桥梁工程现浇施工 贝雷支架 强度验算 刚度验算1 工程概况 闽侯上街互通桥六号桥采用连续箱梁结构,其中 本桥现浇段贝雷支架底模和外模均采用厚度8= 8≠≠~11≠≠墩为71m长的三跨一联现浇箱梁。跨径布置为 12mm的竹胶模板,加带木固定,纵向带木采用80mmx 19.5+32+19.5m。桥梁横向采用分离式两幅桥,单幅桥 80mm方形木板,横向间距分别按14cm ̄300cm布置;横向 面宽11.25,横坡为2%。箱梁高1.7m,梁底宽6.Om,两 带木采用80ramx150mm的方形木板,纵向间距分别按 侧翼缘各宽2.625m。 50cm、lOOcm布置。底模通过纵、横带木支撑在贝雷桁支 由于贝雷支架具有抗弯能力强、刚度高、设计简 架上,支架底部通过2130c拆装梁分配传力于 ̄=600的钢 便、安装拆卸方便、施工速度快、跨越能力强等优点, 管桩。钢管桩支撑于承台上,承台厚60cm,长11.25m,宽 且8jf;}~11≠≠墩全联箱梁桥跨越已有道路,因此,为保证 1.5m,支架高度可通过位于拆装梁下的钢楔块调整高度。 交通顺畅,全联采用贝雷架代替满堂支架进行箱梁施 为减小跨中挠度和弯矩,将32m这一跨分成两个 工,支架支撑在承台上,并在中跨处跨中位置设置一个 15m的简支跨,设中间支撑,墩柱为工字梁格构式缀板 临时墩。该三跨一联现浇贝雷支架的总体布置图如图1 柱136a总共4根,下面为8根直径为 ̄=280mm, ̄=8mm 所示,各墩之间贝雷梁截面如图2所示。 的钢管桩。 图1 8#一11舟墩之间贝雷支架布置图(单位:m) 2贝雷支架设计验算 虑的荷载种类及荷载组合均根据施工规范确定[zl。 2.1 设计荷载 模板及支架的自重包括:外模及钢管脚支架、内模 本文中对于支架的设计计算均以单幅桥为对象,考 及内模支架、底模及底模支架、贝雷桁架自重等,经过 操作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有效的补救措施。其实预应力施 和穿束工作,张拉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丰富张拉经 工特别是超长钢束的预应力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 验的人员操作,并设专人统一指挥,严格按既定的张拉 树立起全过程控制、主动控制、专业施工的观念。施工 工艺进行操作。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可以大大减少钢束 前把好预应力原材料关和设备关,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 的张拉伸长值出现负偏差超标的现象,确保梁体建立起 的质量,提高预应力孔道的成型精度;做好钢束的制束 的有效预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回福建交通科技2011年第4期 纵木6ox80 钢管脚手 横 ̄,80x150 l6oo【盟 丽甄丽-00o (a)1—1 (b)2-2 600o :i三同. .1。 l ∞ 斤彳= 。。・………、… 』 1 l6oo 170五5J l350 18o0 I800T l350 5 o 1600 1 上 上 上 上 上 l 上 上 上 l 上 1 1'‘n \横 ●’ ’ ^,、 (C)3_3 (d)4-4 图2 8#_11梏墩之间贝雷支架截面圈 (单位:mml 计算它们的线荷载分别为:0.28t/m、0.46t/m、0.256t/m、 翼缘底部两处贝雷桁架的受力。 0.092t/m。 2.2.1箱梁中部 混凝土按容重 =2.6t/m3来计算箱梁混凝土的自 8#-9#以及10#一11#墩之间支架按简支梁计算, 重。根据设计图纸,单幅箱梁混凝土总共约为456m3, 9#-10#墩之间支架按两孔连续梁计算。 重1185.6t。其中,箱梁两侧翼缘混凝土为121.15m3,重 箱梁中部支架设计时需考虑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 315t,每侧混凝土的线荷载为315/(2x71)=2.22t/m;箱 架自重q1'包含了箱粱内模及其支架,底模及支架,贝 梁中间的混凝土共重1185.6-315=870.6t,其中,8≠≠、 雷支架三个部分,自重为q1=1.268t/m。而对于箱梁混凝 11≠≠墩墩顶0.7m范围内为实心混凝土各重18.2t 9≠≠、 土自重q:,实心箱梁部分混凝土线荷载为26 t/m,空心 10#墩墩顶1.2m范围内为实心混凝土各重31.2t,则该段 箱梁过渡部分混凝土线荷载为16.62 t/m,空心箱梁部 线荷载为26t/m,8群~11群墩墩顶两lm范围内共6m长为 分混凝土线荷载为11t/m;由于箱梁中间部分宽6m,施 空心混凝土过渡部分,重99.72t,该段线荷载为16.62 t/ 工荷载q3=O.9t/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按跨中 m,其余空心部分混凝土重672.08t,该段全长为61.1m, 2m范围内计算,线荷载q4=1.2t/m。 则线荷载为11.Ot/m。 当进行强度计算时,上述荷载合计为:qn=28.17t/ 根据施工规范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施工荷载:在计算 133.;q12=18.52t/m;%3=13.17t/m;q14=14.37t/m。 模板及直接支承模板的纵木时,取施工面荷载为0.2t/m2。 当进行刚度计算时,上述荷载合计为:q ---27.27t/ 计算直接支承纵木的横木及支架时,取施工荷载为0.15t/ m;ql2=17.62t/m;q13=12.27t/m。 m2。计算立柱及分配梁时,取施工荷载为0.1t/m2;混凝土 边跨强度,刚度及中跨强度计算时受力图示如图3 振捣产生的荷载按2m范围内面荷载为0.2t/m2进行计算。 所示。通过电算可得截面的最大正应力O'rr==2.28t/cm2< 2.2贝雷支架受力计算 [盯]=2.7t/cm2;8#墩-9#墩之间最大挠度f ̄=43mm,f/ 如图2中截面图所示,箱梁底部共有6片贝雷桁架承 L=1/400;9释墩一临时墩之间最大挠度f ̄=lOmm,f/L= 力,而翼缘底部共有4片承力桁架,每侧两片桁支架均 1/1485<1/400,均满足要求。 采用16Mn钢,桁片面积A为305.76cm,抗弯惯矩I为 2.2.2箱梁翼缘 1502983.2cm4,w=21471crn3。下面分别计算箱梁底部及 箱梁翼缘部分桁片相关参数与箱梁底部的相同。其 福建交通科技2011年第4期回 6.13m,k=l/i=29.2,查表得 =0.96。则叮=0.57t/cm2< ( ]=1.7t/cm2,满足要求。 2.2.6横木受力计算 横向带木采用80mmx150mm方木。纵向间距空心 部分按lOOcm布置,其他部分按50cm布置,均按多孔连 续梁计算。相关参数为E=9x103MPa.A=120cm2,I= 2250cm4,W=600cm3。 在进行空心部分强度计算时,其计算图式见图5。 外模 ̄lJq2l:1.3t/m,腹板底qz2=4.77t/m,倒角部分qz3=1.8 t/m,底板部分q =1.664t/m。通过电算得: f, ̄=56kg/cm2<[叮]=1 lOkg/cm2,满足要求。 在进行空心部分刚度计算时,其计算图示见图6。 图3箱梁计算荷载分布图 则外模 ̄lJq2 =0.65t/m,腹板底q22=4.42t/m,倒角部分 外模及支架自重线荷载q =0.28t/m;混凝土自重线荷载 q =1.45 t/m,底板部分, =1.31 t/m,通过电算得: q2=2.22t/m;施工荷载q3=0.39t/m;箱梁一侧翼缘宽 =1.3mm<3mm,满足要求。 2.625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按跨中2m范围内 进行实心部分计算时其计算图示见图7。外模侧 计算q4=O.525t/m。 q21=0.65t/m,底板部分q =.385 t/m,通过电算得: 上述荷载合计q=2.89t/m,与底部6片桁相比, o =79kg/m2<[盯]=1lOkg/cm2,满足要求;fn = 8.67t/m<12.27t/m,完全满足受力要求,不必另外计算。 2.5mm<3mm,满足要求。 2_2.3支架抗剪计算 扣除桥墩盖梁和墩柱分担部分混凝土自重后,9≠≠ 墩支架反力R =117.08t。10#墩支架反力1 ̄2=130.27t。每片 桁架反力为P。=21.71t,底部6片桁抗剪容许力为:[QJ= 147t,由于R2<<[Q】,所以支架抗剪能力满足要求。 2.2.4分配梁受力计算 图5横木空心部分计算简图 分配梁为2『30c拆装梁,相关参数如下:A= 111.78cm,I=13896cm4,W=926.4cms。按多跨连续梁计 算,对应桁片处加载传力,以钢管顶为支点,计算图示 见图4。 通过计算可得到外侧2片桁支架反力,9≠≠墩支架反 力为25.69t,而10#墩支架反力为29.01t。每片桁反力为 图6横木空心部分刚度计算 14.51t,通过电算可得:o-max=0.94t/cm2<[叮]=1.7t/ I 啦l-L‘5‘,I I qMUSt/. I ●2l|l‘5t,. I cm2. =0.8mm,f/L=0.8/1700<1/400,9撑墩一临时墩 . ● ・ ● - -Jl I l-llI I l I I I lII I I I I ● ● ・ - ・ ‘ 之间最大挠度fmax=10mm,f/L=1/1485<1/400,均满足 要求。 I Ⅲ I’_l‘蚰I35・I 瑚中l l5・I‘5・I,_l 。l埘 l中 2-2_5立柱受力计算 图7横木实心部分计算简图 如图4所示的计算图示,经计算可得1L =19t,R2= 2.2.7纵木受力计算 43t.R3=36.15t。本桥钢管桩立柱高度仅为6.13m,均为 纵向带木采用80ramx60ram方木,横向间距分别 单根轴心受压结构。其计算公式为:o'=N/ ̄bA。其中, 按20cm ̄300cm布置,均按多孔等跨连续梁计算。相关 N=62t,A=113.1cm2, 【c『】:1.7t/cm2,i=21cm,l 参数:E=9×t03MPa, =110kg/cm2。 . 1Ⅲ 。Ⅲ.I¥1.1蛳. 1m .1m.啪.7N. 16H . 在进行空心部分强度计算时,纵向跨度取1.0m。 1‘ll‘tdl,t扎 IIL t nJnt IinI tnlIIt l山t 髓l l l l l I l l l l l q31=0.53t/m,M= ̄2/10=0.053t・m,仃=M/W:82.8kg/ cm2<【盯1=90kg/cm2,在进行空心部分刚度计算时,其 。 。椭 ,憎 :瑚 嘲 H- I 纵向跨度取1.0m计算,q31=0.394t/m,f=q14/128EI= 。Ii 占 nI (蕾.】 n lI。 1.3mm<3mm,均满足要求。 图4分配梁计算简图 进行腹板底部计算时。纵向跨度取1.0m计算, 回福建交通科技2011年第4期 q32=0.682t/m,M=qP/lO=0.0682t’m,or M/W107kg/ ‘p——各土层加权平均内摩擦角; cm2<【仃】=110kg/cm2,f q14/128EI=1.7mm<3mm, 均满足要求。 【ro +1]——桩底平面处的容许承载力,其中h+l属 承台置于底面以下的情况。 实心部分计算时,其纵向按跨度取0.5m计算,则 q32=1.46t/m.M=ql /100.0365t.nl,盯=M/W 57kg/ 根据地质资料:第①层为1.3m的亚粘土,第②层为 2.95m淤泥质粘土,第③层为1.75m的中粗砂。相应的式 中各计算参数为:‘p=19.87。, =12.5kN/m3,N= 3318kN,e=0;Lo=9.12m,B0=3.12m,l=6m;a=Lo+2h- cm2<【盯】=ll0kg/cm2,f q14/128EI 0.3mm<3mm, 均满足要求。 2_2.8面板受力计算 gqo/4=10.16m,b=Bo+21tg ̄/4=4.16m。代入式(2),得 至0盯 】2rook{[叮o】+l( 2(h一3)} 220.7kPa<【roh+1],持 底模面板采用8=12mm厚竹胶板,面板按多孔连续 梁计算,相关参数如下:E=721MPa, =90kg/cm 。 在空心部分强度计算时,q4 :1.764t/m,M=q12/ 10=0,015876t.m,盯=M/W=67.4kg/cm2<[叫 90kg/ cm2。力层强度满足要求。 3-2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该桥址下卧层为淤泥质粘土,地基容许承载力为 [roo]=60kPa。桩基底距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6.25m。由 满足要求。 进行空心部分刚度计算时,q4 =1.314 t/m, ql'/ 128EI=0.8mm<3mm,满足要求。 规范查得当a/b=2.44,Z/b=1.5时,附加应力系数a= 0.322,则下卧层顶面处压应力orh+1=.y1(h+Z)+0【(r一 ool1)=180.7kPa。 实心部分计算时,q42:4.87t/m,M=qlVlO= 0.01948t・1"11,or=M/W=82.7kg/cm2<【or] =90kg/cm2, f=q14/128EI=0.55mm<1.5mm,均满足要求。 下卧层顶面处的容许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其中 K1=0,IL=I.32>0.5,故K2=1.5,Irlo h ̄=313.5kPa,orh ̄<l 3桩底土层承载力和沉降量的计算 上面的计算可知,中间墩上所承受上部结构的竖向 力为3318kN。下面进行该钢管桩的承载力验算。 3.1桩基础整体验算 rlo ,下卧层强度满足要求。 3.3基础沉降计算 采用分层总和法,由程序算得S=14.5-40mm。但 由于没有实测的e-p曲线,而由额额e-p曲线得到的土 层压缩模量对沉降的计算又非常敏感,所以该数值仅 供参考。 由于桩中心矩为0.6m,小于6倍的桩径为0.72m,所 以要考虑群桩的效应。桩侧外力以qo/4角向下,中间面 积叠加,形成的计算面积为axb。则桩底平面处土层的 承载力为: 4结论 力、地基沉降量等方面均满足要求。 . (1)该桥支架设计在强度、刚度、桩底土层承载 A盯 +Th・里 +N(1+ ) [roh+d (2)为了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腹板底纵木间距必 须小于等于14cm,中间部分纵木间距必须小于等于 30cm,墩顶实心混凝土部分范围内纵木间距必须小于 等于20cm。 参考文献 [1】雷坚强.移动贝雷粱柱支架施工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D】.重 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O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式中,仃max一——桩底平面处的最大压应力; 桩底以上土的平均容重(包括桩在内); 承台底面以上的土的容重; rN——作用于承台底面合力底竖直分力; 作用于承台底面合力的竖直分力对桩底平面 处计算面积重心的偏心矩; A——架设的实体基础在桩底平面处的计算面积a× b; w——假设的实体基础在桩底处的截面抵抗矩;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福建交通科技2011年第4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