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隧道坍方处理方案

来源:九壹网


进口坍方处理方案

一、 坍方情况:K0+118至K0+154段于2008年7月14日上午9点出现坍方,坍方体主要由为松散破碎岩块组成,目前坍方体无渗水。坍方纵向长度为36米,洞顶堆积体高度估计5至10米,坍方体体积估计为2000方。目前分析此次坍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段石质破碎软弱,雨季期间山体饱水,造成对初期支护压力加大最终形成坍方。

二、 处理方案:方案要点是小导管预注浆超前支护;开挖方法主要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方式采用上下两部、上部弧形导坑法;短进尺(50cm),强支护。

1、 由于进口段前期施工二次衬砌,高压风管和高压水管在掘进完成后已经拆除。支洞口到坍方出口端的距离有1100米,距离过长,重新布置管路成本过大。支洞上游如果安排人员施工存在与支洞下游的施工干扰,而且通风排烟无法解决,支洞断面过小无法满足布置两条通风排烟的管路。衬砌台车目前停留在K0+400处,挖掘机和装载机等机械车辆无法通行,不具备处理坍方的条件。支洞上游到进口段多处出现围岩变形,现用工字钢护拱进行支撑,但是目前处于雨季期间,山体饱水压力加大,为了确保雨季期间施工安全,在坍方上导洞贯通之前,支洞到进口K0+154段暂不安排人员施工。K0+118至K0+154段坍方计划封闭两端坍方面后从进口开一个工作面进行处理。

2、 在进口重新安装10m3空压机,修筑高压水池,接高压风管和高压水管。准备喷浆机、注浆机等设备。

3、 进口端有条件的二次衬砌尽快施工,尽量靠近坍方体。从进口坍方体坡脚开始到距离坡顶1m为止,在这段范围立14#工字钢护拱(间距100cm),最后一个单元的护拱(两圈)加强为双道。拱脚尽量向下落,拱脚下设置工字钢横担,横担与上一道护拱焊接。护拱两侧拱腰及拱脚位置各设置两根锚杆锁脚(采用3m长φ25螺纹钢筋)。拱架间用φ25

螺纹钢筋连接,连接间距1m。护拱上采用φ8光圆钢筋网片加固(网片纵横向间距10cm*10cm)。护拱安装完毕后,除了最后一道护拱用做超前导管支撑架之外,其余拱架全部用18cm厚C25混凝土喷平,该护拱段二次衬砌的厚度调整为20cm。

4、 坍方体处理采用小导管与围岩预注浆相结合的超前支护方法。小导管根据情况采用长度3m到6m的φ40钢管,拱顶120°环向间距20cm,其余环向间距40cm。小导管的外插角控制在10°到15°。在导管前端2/3管长范围内沿管体每20cm钻φ8mm孔,四周梅花状布设出浆孔,前端封闭并制成尖状。注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选用0.6,速凝剂掺量为2%。注浆完成后,为了增强小导管的刚度,在小导管内插入3m长φ25螺纹钢筋充当加强钢筋。注浆材料:水泥选用“三象”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选用滇红星-1型速凝剂。注浆施工时控制浆液由稀变浓,理想注浆固结范围为掌子面塌方拱顶以上3m。

5、 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拱顶上覆盖的松散坍方体高度不高,可以用挖掘机适当在坍方体与拱顶之间扒开口子。将混凝土输送泵的管子从口子插入坍方体的空隙,下面用模板封口,然后泵送混凝土。管子尽量向上接,让混凝土在拱顶形成一个具有支撑保护作用的壳体,也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泵送混凝土范围在拱顶120度,混凝土厚度控制在2米。往坍方体泵送混凝土与超前导管注浆相互配合施工,在安全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速度。

6、 开挖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采用弧形导坑法开挖,预留核心土,既加强对掌子面支撑,又为施工提供工作平台。弧形导坑采用人工(风镐、十字镐)开挖,洞内残留的支护体如废弃的拱架、导管等必需进行分段切割并拆除(严禁用机械将其整体强行拉出),开挖拱弧形成并满足断面尺寸后立即喷10cm厚C25素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减少坍方体暴露时间。除开挖面大石头需要小炮解小以外,尽量不放炮以减少对坍方体的扰动。上部弧形导坑每循环进尺50cm,核心土保留2米。开挖面出渣由人工挑抬运至下导洞后机械装运外弃。

7、 初期支护采用14#工字钢支撑,间距50cm。超前导管支撑的工字钢拱架采用双道。上导洞拱架之间采用14#工字钢横担彼此焊接连成整体。上部和下部接腿拱架两侧拱脚各设置两根锚杆锁脚(采用3m长φ25螺纹钢筋),拱架间用φ25螺纹钢筋连接,连接间距1m。拱上采用φ8光圆钢筋网片加固(网片纵横向间距10cm*10cm)。拱架立好后不回填片石或木料,直接用C25混凝土将拱架与拱顶喷护,连接成一个整体。开挖段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设置系统锚杆(采用2m长φ25螺纹钢筋),纵、环向间距1m,梅花形布置。 三、 安全保证措施

1、 设专人对洞内、洞外沉降变形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报告并通知施工人员撤离。

2、 坍方体开挖设置专职安全员全程监控,加强对开挖面下沉变形、危石处理、拱架及掌子面外移的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人员撤离。 附件:1、人员配置表

2、机械配置表 3、工程数量及费用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