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来源:九壹网
龙翔高中高一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熨贴(yùn) 嗔(chēn)怒 毛骨悚(sǒng)然 舞榭(xiâ)歌台 B.矫(jiǎo)健 惬(qiâ)意 寻常巷陌(mò) 羽扇纶(guān)巾 C. 炽(chì)热 坍圮( pǐ) 摇曳(yâ) 亘(gân)古不变 D. 虔诚(qián) 创痛(chuāng) 田凫(fú) 隽(juàn)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翌日 恬静 禁锢 憧憬 B.绚丽 座落 步履 捋着触须 C.昵称 突兀 摇曳 仓猝 D.祈祷 铿锵 缘分 瞥一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要将我的所有亲爱的朋友们都叫来,好好_________他们的面孔,将_____他们内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②我要用虔敬的目光________我所读过的那些凸字书,不过这眼光将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视力的人读的印刷书。

③我相信那在人群中________的妇女装束的色彩,肯定是我永看不厌的灿烂奇观。 A.端详 表现 凝视 川流 B.凝视 体现 端详 穿流 C.端详 体现 凝视 穿流 D.凝视 表现 端详 川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毕业后,我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最后任职于河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

B.胜利黄河大桥是市民经常光顾的地方,桥边的花坛里开满了鲜艳夺目的桃花、杏花和菊花。 C.土耳其议会否决了政府提出的关于允许美国在土耳其境内部署军队的议案,使美国不得不拿出对伊作战的第二套方案。

D.市领导在新年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级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职工。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寂默,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冰消雪化之后,顷刻间现出银光闪烁的王国。

B.他愣愣地用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知道„„黑了,难受。”

C.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的见的人们一个提示:给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D.“我真是一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

6.选出对画线部分理解与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她了„„

——突出母亲视力严重不好,寻找“我”非常困难,表现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担心。

B.“肺炎先生”逼供内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贫的老绅士。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用看似轻松俏皮的语言,表现肺炎对琼珊的打击之大,说明她的病情很严重。 C.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说明贝尔曼的叶子画得特别认真,特别逼真,也暗示着琼珊一定能战胜病魔。

D.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的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写景中处处透露出一度失落又竭力寻找精神支点的矛盾心情。 7.下面是有关文体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1页

A.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是四大文学体裁。

B.五言律诗的特点是:全诗八句,每句五个字;偶句(四、六、八句)都押韵.

C.“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是按照一定的曲调——词牌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的多少,传统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

D.律诗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中间两联要求上下句对仗。

8、.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一组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贞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美丽的凤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4分) 二、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我与地坛》选段,完成9一11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将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 ,园子荒芜但并不 。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9.文中空白处词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寂静 记载 衰败 B.宁静 记载 衰落 C.宁静 记录 衰败 D.寂静 记录 衰落

10.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3分) 11.请谈谈选段最后两句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三.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六国论 (苏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 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

第2页

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思厥先祖父 厥:其,泛指列国的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C.始速祸焉 速:招致 D.胜负之数 数:次数

1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洎牧以谗诛 二败而三胜 ..秦以攻取之外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而”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而”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而”也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而”相同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3分) A.其实亦百倍 B.可谓智力孤危 ....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以有尺寸之地 ....

1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C.第四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子孙视之不 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3分)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7--18题.(8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词的上片描写“醉里挑灯看剑”,其动作神态与词中哪一句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8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试结合具体词句,说说“壮”表现在哪里。(4分)

(三).默写.(10分,每空1分)

19.(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2)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4)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谈笑间 、 。

(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 。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 (8)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 四.写作(30分)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龙翔高中高一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答案

1.A. 熨贴(yù) 2.B.坐落 3.C

4.C(A句意混乱,删去“副总经理”;B不合事理,“桃花、杏花、菊花”不能并列;D“带领”与“各种慰问品”搭配不当。)

5.C(一句话中,不能出现两个冒号。应把“提示”后的冒号改成破折号,因为下面的话都是对“提示”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6、C(“暗示着琼珊一定能战胜病魔”分析牵强。)

7.D (错在“颈联、颔联”上,应为“颔联、颈联”。)

8.参考答案:

一朵轻云就是一条柔软毛毯,一棵大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 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泽,一片落叶就是一只轻盈的小船。 9.C

10.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生”已成事实,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11. 类比,具体表达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的变化(轻松而坦然)。 12.D(数:运数,指命运) 13.C

14.D(D尺寸:古今义均指客观的长度单位,形容距离短或数量少。) 15.C(杀了良将李牧的是赵国)

16.(1)(他们的)子孙看待国土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如同丢弃小草一般。

(2)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以侍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

17与“可怜白发生”相照应。表现了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志不能伸的悲愤。

18壮词的“壮”体现在——⑴军号雄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⑵场面壮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⑶抗金部队的阵容壮盛:“沙场秋点兵”;⑷词人的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⑸悲壮的现实:“可怜白发生”。(任意答两点)

19.(1)弊在赂秦 (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赢得仓皇北顾 (3是又在六国下矣 (8) 可一片神鸦社鼓 (4)惊涛拍案

(5)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

第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