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与平台竞争策略研究

来源:九壹网
第2卷第20期传媒论坛

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与平台竞争策略研究

崔洪权

(《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数字出版属于一种新兴的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平台化的特征也日益凸显,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优质的内容是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数字出版产业也要依托于那些能够影响用户的平台,才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以及平台之间的竞争策略。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特征;平台竞争策略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20-010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可以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出版业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数字化生产,数字出版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象征。数字出版已经渗透到了很多的行业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想要充分利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就必须要明确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和平台之间的竞争策略。

一、数字出版概述

数字出版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它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流动媒体技术、储存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为基础,同时融合了传统出版而发展起来的新的产业模式。虽说数字出版在我国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刊物、网络地图、网络游戏等数字出版产物已经普遍存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如今,数字技术仍在不断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传统出版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出版行业来说,也是一种机遇。数字出版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数字出版是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具有高效率、传播范围广、易保存等优势,深受大众喜爱。

二、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

(一)数字出版产业的周期性特性数字出版涉及很多的产业和产品,是一个复杂的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产业周期发展上。不同的数字出版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周期特征,所采用的发展战略也会有所不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不一样。数字出版产品最明显的特殊性就是他们具有附加价值,这个价值即可能产生于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于产品横向发展的过程中。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数字出版这个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新的周期,不仅仅是数字阅读数量的增长,也是数字出版产品质量的提升[1]。

(二)数字出版产业的成本特征相比于传统出版产业而言,数字出版产业的固定成本明显降低了很多,但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可变成本却是一个未知数,例如销售方式、销售渠道、宣传模式、合作单位等,数字出版产业对销售模式和销售规模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数字出版产业的营利也具有很大的可变性。

(三)数字出版产业的产权特征数字出版的产品具有传输方便、易检索、易复制的特点,对用户来说不用到书店里购买书籍,然后慢慢翻阅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节省了很大一笔花销,但是数字出版产物的产权保护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

行处理,就会导致市场上出现很多盗版,产生不良风气。在数字出版初期,电子图书的产权问题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现在在产权保护上已经有了一些措施,例如方正采用的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CEB(版式文件技术),很好地保护了作者、出版社和读者的利益。虽然说很多电子书都采用了格式保护和版权保护的技术,有效地规避的盗版的风险,但是也给图书格式转换、检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2]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四)数字出版产业的开放性特征数字出版产业与其他的制造业不同,数字出版产业具有开放性,所以数字出版产业如果只看到了企业的短期利益,那很难推动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数字出版产业的管理进行创新,首先,采用市场导向与政府合力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其次,转变单个企业自行发展的模式,采用集体自觉发展的模式;最后,注重资源整合,实现数字出版产

[3]

业的整体升级。

(五)数字出版产业的价值特征

传统的出版行业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其阅读需求不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而数字出版能够有效的为一些特殊人群服务,增加了出版产业的价值。例如有声读物一方面能够帮助读者保护眼睛,减少眼睛的使用频率,另一方面能够为视力有障碍的人提供便利。数字出版产业在各种多媒体技术中都有应用,增加了其价值,

[4]

同时还能够重构价值链。

三、数字出版的产业平台竞争策略(一)定价策略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进行转变,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向也是因为利益的趋势,所以数字出版的产物的定价也是决定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数字出版产物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它在各平台的应用中体现出来。数字出版平台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流量变现和付费产品。只有当平台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量的消费者的时候,平台广告商的选择和平台间的合作才具有意义。免费的产品能够有效地吸引消费者,也是维持平台用户数量的关键因素,但是也要考虑到平台的营利,就需要在保证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的转化,达到流量和收益共赢的目的。数字出版产物的质量标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定价上也没有限制,所以数字出版平台中提供的产品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对消费者的收费也有明显差异[5]。不同的数字出版平

作者简介:崔洪权,男,汉族,河南周口人,出版中级。研究方向:数字出版、媒体融合。

103 

传媒论坛

台也可能会提供相同的或者相类似产品,定价就是决定消费者在哪个平台购买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定价上要做好充足的市场分析,合理定价。

(二)稀缺性策略

根据相关统计可以发现,如果一个数字出版平台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消费者在这个平台继续消费的次数也会增加,同时,这个平台收取消费者额外费用的倾向也会增加。简言之,就是这个平台的产品具有稀缺性,服务具有差异性,那这个平台就具有既能够维持用户流量又能够对消费者进行收费的能力,所以平台应当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体现自身的独特性,增强用户黏性。同时,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具有多归属性,增加了数字平台之间的竞争性,那些新加入的平台运营商更希望能够增加提供商多属度,因为这样能够提高平台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高自身的收益。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个现象,应当采取相应的策略,阻止提供商多属,提高数字出版产物的稀缺性,例如签订相关合约,确保平台出版内容的独家性,保障自身利益[6]。

(三)兼容策略

所谓的兼容策略一方面是指数字出版内容和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的兼容性。从相关统计中可以发现,数字出版内容和数字出版平台从不兼容向兼容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平台的营利有所下降,而新兴的平台营利有所上升,所以在兼容性上就出现了分歧:原有平台不喜欢兼容,想要通过增加消费者的转化成本来达到垄断利益的目的,而新型平台喜欢兼容,他们既能够吸引到消费者,又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7]。另一方面是系统的兼容性,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过程中有很(上接第102页)过程中高校可通过雇佣舆情分析公司或者在高校内自建网络监控平台的方式,形成一支专业的网络舆情工作团队,来提供更为坚固的高校网络舆情日常监控工作。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研发属于高校自身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高校内最新的舆情资料,通过舆情展示、舆情分析、信息处理、信息采集等方式,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控,为高校决策者提供出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

(三)充分与利用主流媒体将信息全面适时公开透明公开的信息是控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也是澄清乱象的前提。因此,在高校出现网络舆情问题之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的信息及具体的调查进度全面公布,充分借助权威的主流媒体发声,将事实公开,有效稳定与引导舆论导向,确保言论朝着正向的方向积极扭转。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可构建新闻发言人制度,这对于高校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时代、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有效地将信息全面公开,营造出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与网络环境较为关键。构建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高校培养优秀的新闻发言人,这就需要高校加大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投入力度,通过招聘人才和内部挖潜两种方式,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高校的新闻发言人,为高校更为有力地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升网络舆情工作水平打下基础。

(四)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对于更好更为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降低网络舆情出现的概率和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重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当前自身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高校先前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网

第2卷第20期

多种格式,所以数字出版平台系统要具有兼容性,支持多屏、

多终端、多入口,增强平台的体验性,提高用户满意度。还有一方面是指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各平台应该持着一种开放共赢的态度,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的阅读体验,提高消费者

[8]

对数字出版的满意度。

四、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从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了很多其他行业的投资者的目光。数字出版产物价值的体现依赖于各种平台,各平台之间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做好定价策略、稀缺策略和兼容策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陈美华,黄轩,陈东有.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江

西社会科学,2017(12):88-94.

[2]高尚.新时期数字出版产业开放型平台构建与思考[J].职

业,2017(15).

[3]音坤.全媒体时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机遇[J].哈尔滨师范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4):166-168.

[4]张晓辉.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7(14):164-165.

[5]沈岩.由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浅谈出版业的转型升级[J].新疆新

闻出版广电,2017:35.

[6]李科,朱旭光.数字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行动

路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06):128-132.

[7]张立伟.大数据时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境遇与进路[J].山

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78-82.

[8]徐锐.数字出版共享平台构建与运营模式[J].中国出版,2018.

络舆情事件,结合政府部门网络舆情工作经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从而更为规范地实现自身网络舆情工作的引导与处置,打好网络舆情工作主动战。

(五)启动善后修复机制部分情况下,虽然高校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网络舆情,但是网络舆情危机仍旧出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在第一时间处置之后,构建危机修复机制非常关键,因为这种网络舆情事件对于师生思想生活及教学等方面均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高校社会形象,有着更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网络舆情危机结束之后,高校应在重塑、修复高效舆论形象方面加大投入,除了传统的对师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之外,还需要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上,加入投入力度,进行高密度的舆论引导,使用大版面的报道来冲淡先前负面舆情给高校带来的负面影响[3]。

五、结束语

做好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非常重要,在全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表现出新的特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全面认识到当前校园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切实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提升高校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易耀森.效应分析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以福

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7(11):248-250.

[2]卢文刚,魏思琦.全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

以“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为例[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06): 309-313.

[3]周许.虚拟社区管理的“三三举措”——恩施市新闻中心推进网络

舆情管理探析[J].新闻前哨,2015(01):86-87.

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