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秋季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来源:九壹网


2021 年秋季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021 年秋季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v>

2021 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学校 2021 年秋季开学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责任落实,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精准防控,强化保障,落实“四 早”要求,巩固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市教体局指示要求,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变异病毒株不断出现,特别是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发病更急、潜伏期更长。近期,江苏南京疫情传播链不断延长,湖南、河南、四川、北京等多省市均报告新冠病毒南京关联感染者,这些再次警醒我们疫情随时可能反弹,风险可能就在你我身边,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战疫”远未结束。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牢固的树立防疫意识,慎终如始做好防疫工作。

全体教职工要保持清醒认识,提高站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不能放松!疫情防控,从我做起! 二、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党支部书记、校长☆☆☆是校疫情常态化防控第一责任 人,各班主任为所在班级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责任人和工作联络人。

(一)人员组成 组 长:校 长 **** 副组长:副校长 **** 教务主任 *** 后勤负责人 *** 成 员:各年级组组长、各班班主任 (二)主要职责 1.细化领导小组下设机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制定各班级详细预案,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2. 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有关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开学工作要求,做好 2021 年秋季

开学准备工作,保障开学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 认真做好开学前全校师生疫情情况统计和开学后师生的疫情监控和日常检查,

务必梳理出暑假期间有出游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

4. 提前储备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所需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或手持式测温 仪、

医用防护服装、洗涤用品、口罩等物资,做好开学前校园清洁卫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5. 收集汇总学生报到时和开学后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信息, 根

据安全预案做好紧急应对策略、措施;

6. 开展校园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7. 把握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信息发布、新闻宣传,做好相关舆情宣传引导工

作,掌握师生中的舆情动态;

8. 在开学前与属地社区、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组织全校

教职员工对各项方案和预案进行培训,并开展防控应急演练。

三、明确开学时间 2021 年 9 月 1 日(周三),全校所有年级及班级同步开学;

教职工 8 月 30 日(周一)返校,进行开学前各项准备。原则上不提前开学,如开学时间有调整将正式通知到每一位教职工及学生(家长)。

如果学生暑期实际居住地或我校所在地疫情风险等级转为中高风险的,可待其调整为低风险后再返校;

有南京、成都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暂不返校,待隔离观察期满并核酸检测正常后再返校。

四、细化工作安排 (一)开学前工作 1.加强师生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班级家长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防疫知识,引导师生家长增强敏感性和辨别力,不信谣不传谣;

建议暑期旅游以我市周边地区和中短途旅游为宜,以室外活动为主,在人员较少的空旷地带、郊野公园等处游玩,以家庭游为主,不建议较多人群聚会,不要前往疫情仍严重的境

外国家或国内有聚集性疫情地区。

2. 做好假期疫情信息统计。全面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准确梳理全体师生教

职工具有南京市本土聚集性疫情波及省市重点地区旅居史,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及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湖南省天门山森林公园、高桥大峡谷、凤凰古城、魅力湘西剧场旅居史人员,要积极配合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措施。开学前 15 日,教务处组织班主任每日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生活轨迹,是否赴中高风险地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 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坚持日报告制度,没有异常的可以不报,如有异常必须及时报告;

各班要严格按要求建立管理台账。

3. 做好校园消杀和隐患排查。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并开

展预防性消毒。提前做好对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 风。开学前一周严密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后勤部门联系有资质机构对饮用水、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安全,为师生返校做好准备。

4. 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准备好疫情防控所需物资与场所,教务处根据需 要,

提前储备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所需喷雾器、手持喷壶、消毒液、口罩等物品备用,负责在医务室附近安排设立一间发热隔离观察室。教务处做好教师教学任务下达,制定好班级课表和教师课表,检查教材及教师用书准备情况,检查与准备好教室桌椅与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正常开学。

(二)入校时管理 5.实行封闭管理。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健康码和七日内核酸检测记录,并检测体温。

6. 登记排查入校。提前掌握教职员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保洁、保安和宿管

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学生开学前 14 天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工作。

7. 做好报到工作。开学第一天,教务处在校门口设置警戒线,大门口设置五至八

组检测点对入校师生进行体温检测,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劝返;

家长及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入校,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入校者,必须做好详细登记并进行体温检测,无任何异常方可进入。

(三)入校后管控 8.实施师生体温晨午检制度。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晨午检,对住宿及参加晚自习的学生增加晚检,检查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有无发热、干咳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密切追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及时对患传染病学生复课的病愈证明进行查验。

9. 持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每日开展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

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每天按照消毒操作规范,对教室、图书馆、食堂、运动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集中清洁消毒,不留死角。加强生活垃圾管理,设立废弃口罩专门回收 点。教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和定期洗涤、消 毒。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10. 做好学生健康宣传教育。各班主任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做好健康宣传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建立工作台账并及时上报。在教

室、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 常。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做好手卫生,在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1. 加强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加强对食堂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在开餐

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加强对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制定专门的卫生管理台账,重复使用的餐(饮) 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加强对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口罩。

12. 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

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通过微信、校园网、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将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13. 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心理支持疏导。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开

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等方式给予适当心理援助。对未能及时开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建立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

14. 做好师生缺课缺勤登记。实施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因病或隔离缺课

学生每日由家长向班主任报告病情和行踪;

因病或隔离缺勤教师每日向本年级组长报告病情和行踪,并安排好调课。

15. 科学合理安排人员活动。在保证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组织一定规模

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16. 加强家校联动。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

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在学校正式通知返校前,不得提前返校,安心居家,做好线上教学或学

习、返校前物资准备。

五、重点区域防控 1.校园门口。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通过实行错时上下学、划定 1 米等候线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校园封闭管理要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

2. 临时等候区。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入校排查时若出现发热等可疑症

状,应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复测体温,及时联系家长,做好基础防护 后,按规定流程送发热门诊。定期常规消毒,若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 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3. 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应保证学生一人一桌,每名学生前后左右间距保持 1 米,

对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可分班教学或错时上学,调整教学时间和学生行进路线,避免人员聚集,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清楚。

4. 食堂。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

并通风换气,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 1 米距离,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餐前餐后必须洗手。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做好食品留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理台账。

5. 饮用水设备与洗手设施。饮水设施应每天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每天对出水龙

头至少消毒一次。要确保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或附近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原则上中小学校每 40-45 人设一个洗手盆或 0.6m 长盥洗槽,并备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6. 学生及教职工宿舍。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个宿

舍居住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6 人,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 3 平方米;

学生宿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置通风设施。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一般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寄宿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宿舍专人负责制,严格学生宿舍楼门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

7. 厕所。学校厕所由专人管理,设置符合标准的便器。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

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包括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厕所的洗手设施应完备,宜配洗手液,有条件的使用感应式水龙头、擦手纸或干手机。

六、应急处置措施 1.教职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观察或就医排查等措施。

2. 教职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处

置机制,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采取相应疫情防控处置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3. 在校期间,教职工或学生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

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采取隔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 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并全程佩戴口罩。

4. 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工或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健

康状况。教职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复课证明。

七、几点工作要求 一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任务,要全面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绿色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完成疫苗接种后,也不可放松警惕,仍要坚持做到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等良好卫生行为,杜绝感染风险和隐患。

二要服从组织安排,绝不推诿退缩,扎实工作,各项任务不打折扣,情况摸排、数据上报要及时、准确;

全校教职工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配合,确保完成好各项工作;

党员同志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领导班子和防控领导小组成员要保持值班在位,确保通讯畅通,随时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动态,及时响应学校在群内发布的各类事项,特殊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

三是全体教职工带头弘扬正气,坚决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

全校教职工于开学前一周内自行前往就近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开学备查。

表 1:2021 年秋季开学当日健康情况登记表 班 级: 登记人:

日 期:2021 年 月 日 序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家庭住址 体温 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七日内核酸检测证明 开学前十五日内 健康登记表 是否到过 中高风险地区 备注 1 2

4

3

5 6 7

8 9 10 11 12 表 2:返校学生健康状况核查表 班级:

填表时间:2021 年 月 日 序号 姓名 性别 家庭住址 监护人及联系方式 当前身体状况 暑假期间健康情况 8 月 16 日—8 月 31 日 核实人 备注 健康 发烧乏力 咳嗽 出行 情况 是否到过中高风险 是否接触中高风险地区 人员 有否有近 7 天内的核酸检测证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由各班级班主任对所属学生放假期间健康状况和出行情况进行核查,务必核查到村(社区)干

部,了解真实情况;

2.发现核查情况与学生家长自报情况不相符时,要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办。 表 3:2021 年秋节开学疫苗注射情况统计表 时间:2021 年 月 日 检查人:

序号 姓名 班级 性别 疫苗注射情况 家庭成员注射情况 备 注 疫苗种类 第一针时间 第二针时间 1 月 日 月 日 2 月 日 月 日 3 月 日 月 日 4 月 日 月 日 5 月 日 月 日 6 月 日 月 日 7 月 日 月 日 8 月 日 月 日 9 月 日月 日 10 月 日 月 日 11 月 日 月 日 12 月 日 月 日 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按照梯次推进原则,我区安排于 8 月 1 至 31 日完成 15 至 17 岁学生第一剂次疫苗接种,期间学生需要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带领下到临近的疫苗接种点接种。9 月 1—30 日完成 15—17 岁学生第二剂次接种、12—14 岁学生第一剂次接种。10 月 8—31 日完成 12—14 岁学生第二剂次接种。9 月、10 月孩子已入学,医疗卫生机构将在学校设立的临时接种点为学生接种。

表 4:2021 年秋节开学每日晨检登记表 时间:2021 年 月 日 检查人:

序号 姓名 班级 性别 进校时间 体温测量 每日健康状况询问 处置措施 备 注接触对象 情况 是否有发烧、咳嗽、 腹泻、胸闷等症状 家庭成员 健康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接触对象情况是指:是否与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南京、郑州、张家界等地)人员有密切接触;

2. 未佩戴口罩的人员严禁进入校园,家长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校园;

3. 若体温高于 37.3℃,应将情况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办,学生应回家观察休息。必

要时,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下,到市指定发热门诊进行复查,按要求做好隔离。

表 5:2021 年秋节开学外来人员登记表 序号 日 期 来客姓名 到访事由 接待人 进校时间 体温 情况 健康码 是否带车 (车牌号) 出校时间 在校园活动轨迹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体温高于 37.3℃或未佩戴口罩的人员严禁进入校园;

2. 能在校门口接待室处理的事项,尽量不要让来客进入校园活动;

如确需进入校园,必须由接待部门指定专人接入、送出,并要记录来客在校园活动轨迹;

3. 对进入校园车辆,要对其进行消毒。

表 6:校园每日消毒防疫登记表 序号 日期 地点 消毒记录 通风记录 操作人员 备 注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每天定时对校园出入口、走廊、楼道、图书馆、操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进行消毒,每日通风 3 次,每次 20-30 分钟;

2.防疫消毒过程中,要选择符合自身生产要求的消毒物品,特别对有机器设备的场所消毒,严禁使用有腐蚀性含氯的消毒液(如 84 消毒液等);

3.75%酒精可有效消毒,但属易燃易爆物,极易引起火灾,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切断电源,在机器冷却后再进行消毒,只能擦拭不得喷洒;

4.84 消毒液与酒精、含有盐酸的洁厕液等不可混合使用,混合后可能生成有毒氯化物或剧毒氯气危害健康;

5.所有消毒用品务必安全保管,确保学生不易接触到,防止发生学生误饮的安全事件! 表 7:2021 年秋节开学班级学生缺勤补课登记表 班级:

序号 姓 名 缺勤日期 缺勤事由 是否与 疫情相关 当日课程 补课安排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表 8:开学前 15 天学生健康状况登记表 学生基本信息 姓 名 班 级 年 龄 性 别 期间家庭成员是否被隔离医学观察/是否确诊/ 是否疑似 家长姓名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所在小区(社区、街道、村) 是否有确诊病例 每日 健康 信息 日期 (8 月) 体温 情况 接触对象情况 外出情况

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有请填写采取的处理措施) 17 日 18 日 19 日

20 日 21 日 22 日 23 日 24 日 25 日 26 日 27 日 28 日 29 日 30 日 31 日 家长签字 监护人:

2021 年 月 日 说明:1.体温情况填写:家中有体温计的填写检测度数,无体温计的填写是否正常;

2. 接触对象情况是指:是否与被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以及中高风险地区(南京、郑州、张家界等地)人员有密切接触;

3. 家长务必对以上提供的健康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因信息不实引起疫情传播和

扩散,要担由此带来的全部法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