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极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

来源:九壹网
搏击・武术科学 2013q:4月 第lO巷 第4期 【武术文化研究】 太极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 吕云龙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焦作454001) 摘 要:在高校弘扬太极拳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 成科学世界观、提升道德情操、提高意志品质、培养民族人文精神,而且可以有效矫正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衡的 现象。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 大学生 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85 前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37—03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我们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然 而在市场经济、西方学说等浪潮的冲击下,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当 代大学生心机荡漾,立场不定,扑朔迷离。太极拳提倡“天人合 ”一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思维方 式和理论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的兵孺玄道释、医术艺等各方面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它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融思 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汇聚一体,具有鲜明、独特、和谐理 念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理性的回归,通过 ,人体是小宇宙,自然界是大宇宙,人的言行要符合自然界的 规律,要从自然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尊重自然、道法自然、师法自 然。通过太极拳的系统练习,可以感悟大自然的伟大,敬畏大自 然的威严,学生逐渐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 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心灵的觉悟,实现自然的呈现与性命的皈依,完成超越自我、人 生豁达,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从太极拳文化中折射出来的哲学 理念有利于矫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思想正 好对大学生在大众文化思潮蔓延下的种种思想滑坡现象给予补 益”。对太极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与思想体系的学习与领悟, 有利于对大学生在高校主流文化下思想道德的培养。 1 太极拳折射的哲学思想 2.2能够潜化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涵养 太极拳被称为“仁义”拳、“道义”拳,太极拳拳势处处体现 “舍己为人”,“随曲就伸”、“不偏不倚”等道德品性。太极拳门规 戒律之门尊十二严:“端”、“公”、“仁”、“浩”、“忠”、“诚”、“敬”、 “正”、“义”、“勇”、“信”、“德”要求练拳者要心胸坦荡、胸怀大 义、仁慈善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学习太极拳要求学生以礼始 以利终,练拳时虚怀若谷,具有天地间浩然正气。通过太极拳的 系统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谦虚冷静、豁达大度之胸怀,达到提高当 代大学生道德情操涵养的目的。 太极拳虽然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却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 几千年的精华。太极拳讲究“中庸”,每一招式都要求“守中”、“用 中”、“不偏不倚”、“中正安适”,这正是儒家学说所提倡的中庸之 道;太极拳讲究“天人合一”,要求练习者遵循自然、心静如水、心 无杂念、心静体松,这些与老庄哲学所提倡的“不争”、“贵柔”、 “无为”等思想一脉相承;太极拳讲究“阴、阳”,认为一招一式之 中均包含阴、阳,并且阴、阳互相转换,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与 易学倡导的“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无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如 出一辙。太极拳拳理深深的植根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通过太 极拳这个载体,我们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的洗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练拳、练 心,修身养性,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2 太极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作用 2.1能够促进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编号:2011FTY007。 作者简介:吕云龙(1979~),男,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2.3能够推动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提高 太极拳被称为“内家拳”,素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太极拳 要求习练者能够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头。太极拳不像体操,他 是全身上下,各个关节的立体化、螺旋式运动。初练太极拳往往 难以驾驭身躯,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决心、没有向困难挑战的 勇气和毅力,就难以学好太极拳。太极拳练到至高境界素有“一 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说,这种对外力的感应能力,不只是手 上的功夫,而是指全身,没有极高的功力和智慧难以达到。太极 拳拳被误认为“老人拳”,学生初学太极拳对其缓慢、柔和动作的 外在表现往往心有抵触,他们向往刺激,充满激情的体育项目, 37 对于太极拳大都抱着为了考试应付了事的心态。因此学生学好 太极拳的过程就是其意志品质提高的过程,我们要正确引导,让 学生真正体会到太极拳那种意随身动、气随意行、身为驱使之独 特魅力。 2.4太极拳文化能培养大学生民族人文精神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存在方式,而民族文化则是一个 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存在方式”。太极拳文化汲取了我国传统 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民族身体文化一个独特的代表符号。人文精 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该民族对生命存在和民族尊严、价值、 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对民族价值理想、终极关怀的追求,是 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文思想、精神 灵魂。民族的人文精神无形中指导着这个民族的价值趋向、为人 处事、行为选择、审美导向,指点着人的行止、喜怒、美丑、态度、 中和等。而太极拳文化正是民族人文精神的解读与载体,学生学 习太极拳的过程就是接受太极拳文化洗礼与熏陶的过程,可以 有效培养大学生民族人文精神。 3 太极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失衡的矫正 3.1“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汲取大众文化养分中张扬大学生的个 性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0后,大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 生活中面对网络、电视媒体、书报杂志,其接受的信息已经多元 化。现在国家提倡文化大发展、发繁荣,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如何在发展大学生个性、张扬大学生个性的同时,保持其思 想的先进性、纯洁性已经是我们高校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 要课题。太极拳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可以有效引导当代大学 生分清社会主流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繁纷复杂的大众文 化中立场分明彰显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3.2太极拳用道德理性矫正大学生价值观 “太极拳蕴含的道德伦理包含了对生命与自然的尊重,对人 伦与和平的主张,对正义和德行的扶立等诸多内容,这不仅是太 极拳历经百年锻造的结果,这更加是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 精神深刻熔铸的体现”。太极拳拳理中有“立身中正”、“以柔克 刚”、“以静修身”、“无为而为”、“虚实有度”等道德思想的理论基 础。当代大学生在西方文明、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出现集体主义 观念淡薄,注重个人奋斗和个人发展忽略了团队协作和服务 奉献;一些学生讲实惠注重眼前利益缺乏社会理性。长期从事 太极拳练习可以有效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矫正当代大学生价 值观念。 3.3太极拳修心养性的价值论抑制大众文化的颠覆性 伴随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大众文化,踏着中国社会改 革开放的脚步,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在中国不到2O年的时间里, 迅速成长壮大形成为一种主文化形态,通过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过程,它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象牙塔里渗透到学 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道德的发育。太极拳深 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是一种适欲性文化,一招一式之间强调守 中、过犹不及,讲究呼吸的节律。演练太极拳的过程更是一种人 与自然的交融、和谐,心无杂念,万事无忧,寻求的是尘世间人生 的豁达。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够获得太极的真谛,就能 38 守住内心深处那片净土。 3.4“无极而太极”有利于大学生从大众文化的世俗、功利性回 归到灵性 王夫之说:“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有一极,则有不 极矣;无极而太极,无有不极,乃谓太极,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阴阳互为其根。 佛家有语:有既是无,无既是有也是这个道理。大众文化是随着 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如快餐一样迎合人们的口味随时改变,具 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涉世未深的当代大学生在光怪陆离、 世俗的大众文化面前,往往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成为大众文化 的主体,慢慢导致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下滑。无极而太极是 人生大喜大悲后的感悟,其文化内涵可以有效矫正大学生在大 众文化思潮蔓延下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灵魂回归NJL时的天 真漫烂,充满灵性。 3.5“天人合一”整体观矫正了大学生的“个人主义“观 天人合一在道家眼中,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和人本是合一的。但是在 人治的社会中,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慢慢变得势 利起来,丧失了原有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相协调,最终导 致“绝圣弃智”,出现个人主义现象。太极拳集道家文化之大成, 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唇齿相依,不可分 离,练习太极拳可以教会我们处事的哲学,可以让我们真心体 悟,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4 结论 太极拳文化包容了古代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自然无 为”、儒家学说的“中庸”等深刻的伦理思想和哲理观念,从太极 拳文化中折射出来的伦理道德思想可以有效抵制当今社会大众 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但是我们还要清 醒的意识到目前太极拳在高校的传播还是遇到很到障碍。诚然, 从太极拳文化中折射的思想与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有很好 的补益作用,但是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太极拳,探讨太极拳文化 对于人生的有益影响,加强大学生对太极拳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有计划的促进太极拳在大学校园的推广,像马云那样陶醉其中, 我们体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余功保.随曲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2002. 【2]郑琛.太极拳道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王洪杰.论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社会[D].开封:河南大学, 2007. [4]吕云龙.太极拳道德观的当代价值【J】.搏击・武术科学,2008 (5):25—26. [5】田桂菊.析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观【J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5):44. 【6]邓金,钟为民. 论太极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 『J】.河西学院学报,2003(4):75. (下转第119页) 也会注意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除了技能体能的准备外,心理的 准备和调节十分重视,主要是加强队员自信心,多使用肯定的指 导语,多表扬她们做得好的技战术动作等,帮助运动员建立自信 心,树立必胜的信念。 4 结论 外,还利用一定的训练安排和指导方法进行心理的准备和调节。 参考文献: [1】张培田.关于击剑运动部分训练环节的思考【JJ_南京体育 学院学报,2003(3):85—86. (1)“快、狠、准、变”贯彻于江苏女花队的训练指导思想中。 (2)在技战术训练中,采用连环式的结构训练方式,准备期、 [2付浩等.加强击剑运动员的专项技、战术训练[2]J].辽宁体 育科技,2000(2):28—29. 【311王雁.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备战大赛训练安排研究—— 王海滨个案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刘悦萍.浅论击剑运动“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 搏 发展期、实施期、比赛期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训练方法与手段有 很强的目的性,注重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3)技能训练是江苏女子花剑队训练的中心,以个别课、加 难实战、训练性比赛为主要手段。训练方法与手段的转换与难 度、强度增加贯穿于训练过程始终。 击・体育论坛,2011(8):70—71. [5】张永春.对击剑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思考fJ】.解放军体育 学院学报,2000(4):84—86. (4)体能训练围绕专项进行,使得体能训练所获得的能力更 易于向专项转化。 [6】佟伟.特长技术的放射性发展lJJ.辽宁体育科技,1999: (3):2l,4l (5)心理训练作为击剑比赛获胜的关键性非技术因素,将心 理训练结合技战术训练是训练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6)比赛期训练安排以技战术训练为主。技能、体能的准备 【7】过鹰.击剑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探索【JJ.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2002(1):92—93. On Jiangsu Women。S Foil Team Tactics Style Formation from mira ■ ■ ●■■ l ra-nlng VIeW Cheng Yan 【Postgraduate Department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Nanjing Jiangsu 21 001 4,China) Abstract:The paper,using the methods of hterature,interview,questionnaire and video statistics,taking training factors ofJiangsu women’S foil team technical style forming as the object,from the angle of athletic trianing,discusses how the tactics sylte of Jiangsu women’S foil team is formed.The study sums up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su women’S foil team in the training process,Digs OUt the reason of their long—term dominates position from the athletic training view. Key words:women’S oifl atlethic triniang technique and tactics training arrangement (上接第38页)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Taijiquan Culture 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Ideology and Morality Lv Yunloncl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Henan 454001,China) Abstract:Developing the Taijiquan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et students feel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which not only can benefit university students tO form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promote the moral sentiment,improve the quality of will,cultivate the national spiit,but arlso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the moral imbalance phenomena existed i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Taijiquan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and moraliy t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