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一日,我前往舟山的浙江海洋大学看望同学。次日,我问我的那位同学,这附近是否有红色旅游景点。他想了会儿,答道,在定海有个海山公园,他前几日刚去过,在那有个抗日英雄的纪念碑。那里景致清幽,依山傍海,倒是个很好的长眠之地。我初到舟山,对此不甚了解,于是便同意他的意见,与他一同前往海山公园。
海山公园离我同学所在的浙江海洋学院不远,乘坐计程车,约十分钟的车程。 我们到达海山公园的时候,公园门口没有多少人,据载我们来的出租车司机说,来这个公园的游人不多,因为这个公园名气不比舟山鸦片遗址公园,而舟山鸦片遗址公园就在海山公园不远处,大部分游客会选择去舟山鸦片遗址公园。
舟山鸦片遗址公园是为了纪念鸦片战争而建的,那里还保留了鸦片战争时期的炮台,那里很热闹,仿佛到现在那里的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味。相比舟山鸦片遗址公园,海山公园显得更秀气些,更柔和些。
海山公园在定海城区北隅,龙峰岗山麓南侧,占地28.4公顷,是目前市区最大的休憩场所。多数人来者都会很享受这里的恬静。我的同学说,如果再早点来,或许能看到一群老头老太在这里打太极。
刚进公园不久,就见一块牌坊上书着“海山增辉”四个字,这是当年文坛巨匠郭沫若题的字。郭沫若的文字我少有拜读,于其生平也知之不详,但他题的字倒是秀美。
穿过这片牌坊区,便是海山增辉广场,广场上极为空旷,果然没有多少游人在这里游玩,在这里的大多数是本地的老年人,他们在这里做着各种休闲活动。他们的脸上纯真的笑容和初生的婴儿一样,让人忘记忧伤,大概这里长眠的烈士们也是带着这种安详的笑容躺在地底的。
公园依山势坡度建有海山增辉广场、喷泉广场、观景台、姚公纪念广场、舟山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我们一路沿着这条轴线走着。东侧是烈士事迹资料陈列馆,馆内大厅正中是渡海作战巨幅油画,两旁分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手书:“为人而死,虽死犹荣”,“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后代”。展厅内陈列了各个革命时期的1393名革命烈士英名录、生平事迹、史物、图片、遗物、重大战役情况和著名英烈士事迹介绍等。与陈列馆隔池相望的是造型庄重大器的忠魂堂,室内安放着为革命而献身的9位烈士的骨灰。 在定海城区北隅,龙峰岗山麓南侧,占地28.4公顷,是目前市区最大的休憩场所。公园依山势坡度建有海山增辉广场、喷泉广场、观景台、姚公纪念广场、舟山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另有海山增辉辟坊、梵宫池等省市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于1959年始建,1964年建成,又于2001年在舟山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全市军民踊跃捐款,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扩建和修缮。几次三番花费不少钱财,才有了今天的海山公园。如此的奢华怕是烈士们生前不敢想象的。死后能有此殊荣,大约他们是满意了。
接着我们走过忠烈桥,拾级而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宽阔而又整洁的凭吊广场,广场同时可容纳5000人,地面和墙柱均采用花岗石铺贴而成,并配备有陵园音响和照明设施,正前方悼念台的照壁上镌刻着“向烈士致敬”五个大字,庄严和神圣之感油然而生。两侧为花岗石雕刻而成的纪念浮雕,充分表现出了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大无畏气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
紧接着,我们来到烈士墓区。烈士墓区分布于二处,共139穴,在这里长
眠着150位牺牲于不同时期的革命烈士。墓区正中是华东战斗英雄林茂成烈士墓,墓前建有6.8米高的纪念碑,东侧海拔68米高的平台上是海军1385部队殉难烈士墓,正前方建有7.6米高的纪念碑,碑上镌刻38位烈士的生平事迹。西侧是东海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烈士雕塑像。
杨静娟女士被誉为“海岛刘胡兰”。我们可以从这响亮的称号明了她的事迹。她是一个传奇。她14岁起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6月定海沦陷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担任妇女识字夜校校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定海城区支部宣传委员。1940年春,受中共定海县工委派遣去敌后参加抗日政工队,在白泉、紫微等乡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开展敌后抗日斗争。每到一地,深入群众,积极工作。翌年春某晚,和另外两位同志在马岙乡十六房时,突遭日军包围。发现敌情后,静娟打开后门催促两位同志从后山转移,自己转身向冲上来的日军扑去。被捕后,驻定海日军副司令中津审问,诱降不成,又使用老虎凳、电刑、火烫、拔手指甲等酷刑逼供,静娟坚守党的秘密,始终未吐一字。日军于3月8日将静娟与12名抗日战士和革命群众秘密押至洋岙虎山集体杀害。她死时年仅十七岁。
在那段日子里,即使是铮铮铁汉也会感到无力。没人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天真少女能做些什么。但她以娇弱的双肩担起重任确是难能可贵。时至今日她已化身为一个符号,标志着那段难忘的时光。
进入陵园中心纪念区后,东侧是烈士事迹资料陈列馆,馆内大厅正中是渡海作战巨幅油画,两旁分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手书:“为人而死,虽死犹荣”,“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展厅内陈列了各个革命时期的1393名革命烈士英名录、生平事迹、史物、图片、遗物、重大战役情况和著名英烈士事迹介绍等。与陈列馆隔池相望的是造型庄重大器的忠魂堂,室内安放着为革命而献身的9位烈士的骨灰。
走出纪念馆,我们沿盘山石阶登上龙峰山岗,一座高26米,以白色大理石砌成的烈士纪念塔屹立于最高峰,其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的亲笔题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塔洁白无瑕、雄伟壮观,在其顶端还与一颗五角星。那仿佛是只眼睛,俯视着被他们环抱的大地。只有这样他们的热血才得以平静,他们的青春才不至于只是一抔黄土。
日过中天时,我们才下了龙峰山,离开海山公园。直到我踏出“海山增辉”牌坊那一刻我依然会隐隐感到那只“眼睛”在盯着我看,使我不敢懈怠!
11信息1班 郑重 1101041001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