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含解析

来源:九壹网


课时作业10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一、选择题

1.2020年5月“两会”在京召开,关于“两会”关系的判断属于对称判断的是( )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参会人数比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参会人数多 B.人大与政协都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 C.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是不是可以兼职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大和政协

2.如果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 )

A.传递关系 B.对称关系 C.反传递关系 D.偶传递关系

3.“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是山东人”,这个判断的主项是( ) A.高二年级的同学 B.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 C.同学 D.高二年级

4.“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特称判断 ④单称判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小红尊敬妈妈,妈妈尊敬姥姥,则小红尊敬姥姥。对这一逻辑判断的认识是________,因为这是一种________。( )

A.正确的,偶传递关系 B.正确的,传递关系 C.错误的,偶传递关系 D.错误的,传递关系

6.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之间相距三十八万公里,这是( ) A.一个性质判断 B.一个关系判断 C.两个性质判断 D.两个关系判断

7.关系判断从结构上来讲,一般由以下哪部分组成( ) ①主项 ②量项 ③关系者项 ④关系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甲和乙是同案犯”与“甲和乙是盗窃犯”这两个判断( ) A.都是关系判断

B.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不是关系判断 C.都不是关系判断

D.前者不是关系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 小华在作文中写道:“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们要珍惜这段美好时光。”

材料二 小明告诉爷爷:“公园里有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很特别。”

材料三 一位读者致函某报社批评该报:“有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请纠正上述材料中的不当之处。

课时作业10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解析:A项判断关系属于反对称关系;C项不属于判断;D项属于偶对称关系。

答案:B 2.答案:C

3.解析:这是一个性质判断,它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高二年级所有”是表示性质判断范围的量项,“同学”是主项,“是”是联项,“山东人”是谓项。

答案:C

4.解析:题干中的句子从质上看属肯定判断,从量上看“我国的”属特称判断,故选①③,选A项。

答案:A

5.解析:小红尊敬妈妈,妈妈尊敬姥姥,未必就能得出小红尊敬姥姥,小红可能尊敬姥姥,也可能不尊敬姥姥,故属偶传递关系,选C项。

答案:C

6.解析:月亮绕着地球转,是关系判断。月亮与地球之间相距三十八万公里,也是关系判断。

答案:D

7.解析:关系判断从结构上来讲,有三个要素,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

答案:C

8.解析: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叫作性质判断。由此可见,第一个判断是关系判断,第二个判断是性质判断。

答案:B

9.答案:(1)材料一的不当之处在于“中学生”与“重要阶段”是判断的主项与谓项关系搭配不当,应该说: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

(2)材料二的不当之处在于“仙人掌”“也不是植物”,这是把概念的种属关系误认为全异关系,可以改为“也不是树木”。

(3)材料三的不当之处在于量项“有些”的误用,应该改为“所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