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八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日战争为大背景,以淞沪会战为小背景,讲了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多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最终以少胜多的历史壮举的故事,准确来说,这不叫故事,应该叫做历史事件,该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剧中没有特定的主角,但每个小人物又都是主角,他们每个人的壮举都催人泪下。
电影开篇,是一位老奶奶的旁白。四行仓库保卫战开始的时候,她还年幼,对战争的记忆,只是好奇欢吃那一年的酒酿圆子。在电影里,我们听到一个小女孩,喊着吃酒酿圆子的声音。而隔着苏州河的另一岸,战火连天,一片狼藉,这个细节动人真实,也有些残酷。不过,当时对岸的营长谢晋元说过一句话:“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总要有人在地狱做抗争。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守军实际只有四百多人,为了迷惑敌军,谢晋元团长对外宣称八百人。八百不仅是一组数字,更是一种民族精神。
整部影片在两岸鲜明的对比下呈现完成,更加突出了战争的壮烈。一岸是战区,一岸是租界;一侧是地狱,一侧是天堂;中间隔着苏州河。天堂的那边一开始不允许中国士兵进入,即便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因为一旦进去了便会给他们带来战争。一些洋人把这场残酷的战争当做一场赌局,输赢与他们无关,金钱才是他们在乎的。天上还有开着飞机,用望远镜观察战况的各国战争观察家。一个个中国军人惨烈的死去,与他们无关。而地狱的那边是正同敌人生死搏斗着的英雄们。四行仓库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也是他们的坟墓。在战争面前,他们从来都没有选择生死的权利,他们本该有自己的生活,却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生命。
贯穿这一战争故事的是一匹白马,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它洁白得有些不可思议。它逃脱出马厩了,在百无聊生的废墟中驰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开始我以为它象征着向往,和对岸租界二楼的歌女一样。到后面小湖北对他哥哥端午的幻想场景,我知道了白马象征着勇敢。他哥哥穿着戏服,骑着白马,眼前便是千军万马,一声怒吼,便一人向前冲锋杀敌。歌女象征着向往,端午看着她的眼神掩饰不了爱慕,可望而不可得,所谓向往。白马终究是身负鲜血,但它始终没有离开过壮士们,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战友。故事的结尾,白马在四行仓库前面出现,昂首雄视,仿佛在告诉世人永远不能遗忘历史。是的,我们不会遗忘,和平得来不易。相对的,影片中的乌鸦和老鼠时刻在渲染着悲惨的气氛。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晦气的寓意,如果乌鸦来了多半是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老鼠吃腐物,老鼠越多证明牺牲的人越多。就是有这么鲜明的对比,才让人们深刻得感受到八佰孤军的英勇和战争所带来的悲烈惨状。
影片的家国情怀虽然没有很直接的展示,但是却能令观众感受极深。从来没有见过一部影片能这么和谐地融入文化元素。影片中租界戏曲表演者唱的《走麦城》《长坂坡》等无时无刻不在颂扬着对岸抗战英雄的壮举,有时候还会渲染一些紧张的气氛。戏台就正对着四行仓库,壮士们打开窗户就能看到,真好。这是国;非常时期,许多的军人都是背井离乡参军,虽然经过磨练会变得铁血,但是在爹娘面前心依旧是柔软的,孝字当头。令人潸然泪下的是临前的书信,书信很洁净,无沾染血液,也许想让爹娘,孩儿,妻子知道他们一切安好,切勿担心。末尾冲桥有个小镜头很令我印象深刻,一直拿着照相机的记者在充过桥的时候被打伤了,壮士们托付给他的信物掉落,他犹豫了一下,蹒跚着去捡了起来,护着冲过了桥。这是家。
影片中,这场抗战中有三个很震撼的场景。第一个是那场跳楼的戏。在及时洞察到日军爆破楼体的企图后,机枪连的士兵们在身上绑着炸弹轮流从楼上往下跳,穿透日军铁桶阵实现自爆,以打乱敌人的计划。当这些士兵在空中大喊自己的名字和籍贯,爆炸时被炸
得血肉横飞,实在令人泪目。他们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临危不惧的勇气让我佩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唤醒了民族的斗志。正如电影中何香凝先生所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倘若所有中国人都抱着这种必死的信念去御敌,何愁有外敌。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传承的泱泱大国,如果所有中国人拧成一条绳,何愁别国来欺负我们。第二个是升国旗,小姑娘杨慧敏冒着危险把青天白日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这边来,壮士们决定第二天升起国旗,这必定会遭到敌人的立刻猛攻,但是他们依然选择这么做。敌人开战斗机飞下子弹扫射,壮士们依旧坚守,让国旗屹立不倒,因为国旗代表的就是四万万国民。第三个是壮士们向租界撤退,这是接近故事的尾声了,为了完成上级任务,需要先撤退,保守军力,每一个壮士都蓄势待发,冲过苏州河上的那座桥,最后一幕是被扫射的场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想象,我们该去了解这段历史的去向了。
电影快结束时,时间切换到了当代中国。白马跳出来了站在四行仓库遗址前面,凝望着这个劫后重生的世界,仿佛是在审视。四行仓库的旧址仍保留着残垣断壁,墙上密集的弹孔触目惊心,随着镜头转向不远处,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大厦等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刺破云霄,外滩上车水马龙,黄浦江上汽笛阵阵,一切都那么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一个民族需要英雄,一个时代需要榜样。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好的爱国教育篇,它让每个中国人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当河对岸的同胞们看到仓库里的战士们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情景时,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用弹弓为他们送去了补给品。一位商人还为他们送去了国旗,这面旗如果升起来,对日军将是极大地侮辱,日军会不惜一切代价摧毁他们;如果不升起来,或许他们还能多抵抗两天,但为了民族荣誉,他们最终选择了把旗升起来。他们很清楚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但为了无数国人们的希望,他们选择升旗,选择牺牲。是的,有战争就会有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战争,无论输赢,都意味着失去,没有真正的赢家,有的只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抗日战争历史中涌现出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是全体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八佰》会成为一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让更多人明白战争是残酷的,历史是沉重的,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