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建筑
Vol.43No.17Jun. 2017
• 91 •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17-0091-03
预应力LPM轻质填充体组合空心楼盖施工技术
贾敬峰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以晋中三馆大型公共建筑场馆大跨度空间结构为例,采用预应力LPM轻质填充体组合空心楼盖施工技术,对其施工工艺 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技术工艺特点、质量标准控制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其在今后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应力,LPM轻质填充体,空心楼盖,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5
文献标识码:A
之间,工序多,施工精度要求高。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将无粘
结后张技术与LPM轻质填充体空心楼盖结构有效组合,施工工序 相互穿插,对混凝土截面尺寸、预埋固定等施工精度要求更为严 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〇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是近几年国内发展起来的结构新技
术,它适用于大空间、大跨度大型公共建筑,LPM轻质填充体该技 术用填充体代替楼盖厚板中部的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 将无粘结后张技术与空心楼盖结构有效组合,施工工序相互穿插 进行施工,以达到减少混凝土用量效果,起到减轻结构自重,节能 效果比较显著,同时配合后张预应力钢筋的使用,降低了大型公 建层高。
34
施工准备
主要材料准备:无粘结预应力筋(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直径
15.2,y;,,t =1 460 MPa)、锚具、夹具、连接器、LPM轻质填充体。
施工工艺
1)支板底模板、板平面放线;2)绑扎板底钢筋、底筋分布钢
1工程应用简介
晋中市三馆项目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北临山西高校新园区, 筋;3)绑扎空心板肋梁箍筋及上铁—铺设预应力筋—安装水电管
南接榆次老城区,由三个单体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72 820 m2 线—拼装轻质填充体组合单元—在填充材料上开槽便于管线穿 (见图1),图书馆、科技馆建筑高度30. 2 m;博物馆建筑高度过—铺放轻质填充体材料—绑扎板面钢筋—采取抗浮措施—隐 34.2 m,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复杂,建设工期为720 d,质量目标为 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端部处理。“鲁班奖”,该工程博物馆二层报告厅、科技馆展示区、学术报告厅 均为大跨度空间结构,采用预应力LPM轻质填充体组合空心楼盖 板技术施工。
4.1
支板底模板
在具体施工中,支板底模板是施工工艺中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是强调预应力张拉后才可以有效拆除空心板的支撑体系,这样 可以有效降低模板用量,对楼板模板采用快拆体系,要求在无粘
结预应力筋的平面位置上钻孔,孔径控制在25 mm ~ 30 mm左右
4.2板底钢筋、底筋分布钢筋及肋梁钢筋的绑扎
需要注意的是,在板底筋绑扎时应该先放板底分布钢筋,然 后是绑扎梁中的上下钢筋,最后将轻质填充箱体部位的板底钢筋 板绑扎在一起(见图2),同时还要严格控制肋梁刚度和强度,避
图1晋中三馆效果图
免肋梁发生倾斜现象,可以通过预先以间隔1.5 m设置一道填充 体的板面分布钢筋。
即可。
2技术特点
晋中三馆项目大型场馆建筑内部设置了多处大型空间功能
4.3绑架立筋
结合具体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在绑扎架立筋时,应该在满足预应力筋矢高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编号顺序绑扎处理架立筋在预
区,其中博物馆二层报告厅、科技馆展示区均为大跨度空间结构。
采用预应力空心楼盖板施工技术,结构为跨度20. 35 m ~ 26. 6 m
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super-long
structural temperature prestressed reinforcing steel in controlling cracks
the post-cast strip and temperature prestressed technique in the super-long structure, exerts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techniques, realiz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estressed effect by stretching the prestressed steel before the enclosure of the post-cast strip, and indicates the overall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after the enclosure of the post-cast strip, so as to solve the cracks on the super-long structure.Key words : super-long structure, prestress, expansion joint, construction craft
收稿日期=2017-03-21
作者简介:贾敬峰(1984-),男,工程师
Abstract :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ies in controlling the super-long concrete structure in China, the paper adopts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f
Li Yongkui
(Shanxi Eighth Construction Group Co. , Ltd, Taiyuan 030027, China)• 92 •
第43卷第17期
2 0 1 7年6月
山西建筑
设位置上。同时,为了保证预应力钢筋的矢高准确,满足曲线顺滑要求。
•V,.
图
2肋梁等钢筋成效果图
板中间隔小于2.5 m处设置一道架立筋。对于预先制作的架
立筋,施工人员通过焊接或是绑扎促使架立筋与肋梁的箍筋连接 在一起。同时,对于轻质填充体架立筋的布置则严格按照设计标 准,如果位置存在冲突现象,应该首先保证应力筋的性能,不被 损坏。
4.4预应力筋铺设
对于预应力筋的铺设作业,应该严格遵循施工图纸设计要 求,将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根据施工技术标准来选择预应力 筋材料,控制材料可以满足曲线长度和张拉设备不同形式的多样 化要求。
在具体铺设预应力筋之前,施工人员尤其是要关注非预应力 筋的铺设走向是否按照设计要求,保持走向一致,要求普通钢筋 的铺放顺序与位置协调和预应力筋的铺放顺序与位置保持一致。 与此同时,为了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预应力筋性能,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适当的降低跨中预应力筋高度,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 有针对性开展后续的预应力筋应铺放作业活动,并且在铺放过程 由专门人员监管,保证铺设位置准确度。
4.5
铺放LPM轻质填充体
在上一个预应力筋铺设环节结束后,需要按照施工要求及时
铺放轻质填充体(见图3),确保轻质填充体铺设尺寸和位置符合 设计要求,同时精准控制肋梁中的空隙位置,尽可能避免对LPM 轻质填充体产生破坏。
4.6轻质填充体的抗浮处理
在轻质填充体抗浮处理中,首要一点是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来 设置抗浮控制点,在肋梁位置采用梅花形进行设置,以一个肋为 间隔交错设置,这样可以有效保证两点每平米;抗浮控制点的设
置,可以选择在肋梁中上层钢筋和分布筋相交点沙漠化。同时, 使用直径4 mm的铁丝对轻质箱体的抗浮靠直固定处理,确保抗 浮控制点牢固;使用铁丝从一端穿过模板的孔洞中自上而下穿出, 将模板和支撑结构牢固连接在一起后穿回来;在上述安置和绑扎活 动结束后,拧紧铁丝两端头,和抗浮控制点紧紧连接在一起。
4.7轻质填充体的定位措施
轻质填充体通过架立钢筋、肋梁箍筋以及轻质填充体限位钢 筋实现对轻质填充体的定位处理。通过这三种方法的上下错动 和左右错动,利用摩擦力实现对轻质填充体的定位控制。
4.8 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报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 工序施工,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填充箱体进行观察和维护,要检查 填充箱体抗浮铁丝、绑扎铁丝是否松动、空心管是否有破损或移 位等情况,如发现,必须及时处理。
5质量验收标准1)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用钢筋、填充体、预应力筋等原
材料的进场检验应符合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2) 填充箱体安装检验批的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见表1。
表
1
填充箱体安装检验批的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及 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方法
填充箱体规格数量
及安装位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观察,辅以钢尺量测
内置填充体抗浮防 应合理正确
全数检查目测检查
主控
漂移技术措施项目
外露填充体钢筋外 在同一检验批内抽 伸锚固
应方向正确查总行、列数的 目测检查5%且不少于5行
破损填充体的处理设计规范规定全数检查
目测检查
同行(列)填充体中 心线
矣 15 mm在同一检验批
拉线用钢尺量测内抽查总行、列数 一般相邻行(列)填充体矣 15
mm的5%且不少于5
拉线用钢尺量测项目
平行度
相邻填充体顶面 高差
mm
同一检验批抽查区 矣 13
裣板总数的5%, 靠尺配以塞尺量测且不少于3处
6
质量控制措施
LPM1) 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操作人员进行预应力
轻质填充体组合空心楼盖施工技术交底,并由项目工程师进 行审核后下发。
2) 填充体在运输和堆放时应轻装轻卸,运输中应捆紧绑牢。
3) 填充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保证其安装位置
准确。
4) 对于板面钢筋安装前损坏的填充体,需要及时更换处理, 尽可能避免混凝土漏人。
5)
当预留、预埋设施无法避开填充体时,可对填充体采取开
孔或断开等措施,并应对孔洞和缺口进行封堵修复,对管线集中 的部位应采用局部调整填充体尺寸等措施避让。
6)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施工,并一次连续浇筑成型,振动混
凝土时,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填充体,应保证板底肋、板面 混凝土浇筑饱满、无积存气泡。
7) 当楼板厚度大于500 mm时,楼板混凝土浇筑和振动宜分
层进行,首次浇筑宜为板厚的3/5,待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再进行 第二次浇筑捣实,第二次振捣时振动器插人第一层中不宜大于
50 mm,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应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8) 填充体应有可靠的抗浮和防水平漂移措施。7
成品保护1) 填充箱体要防止坚硬金属碰撞,若不慎碰撞要及时用胶带 重新包裹严密。
2)
电气焊作业不得紧贴填充箱体,避免烧出孔洞,若出现破
8
损应及时修补,当破损面积超过总面积30%,应重新更换。
应用效果及环保经济效益
通过对预应力LPM轻质填充体组合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进行 研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策划和控制,消解了混凝土在凝固过
第43卷第17期 2 0 1 7 年 6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建筑
Vol.43No.17Jun. 2017
• 93 •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17-0093-02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曲晓龙
(山东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阐述了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基本特点,从地基施工、地下室区域防水、建筑物防漏三方面,深入探讨了高层建筑中土建施 工技术,并分析了其现存问题和对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的技术水平。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防水层
中图分类号:TU745
文献标识码:A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具体特点包括,第一是高空作业,高层 建筑物在较高层施工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设备等都需要通 过高空运输,因此在高空作业过程中的工人安全、材料安全、运输 工具安全等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第二是施工规模大。高等建 筑施工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具体的施工过程涉及到设计质 量、合同管理质量、进度控制质量、材料和人力质量、辅助设备及 施工质量等,这些具体建设的过程和现场施工因素都对建筑土建 施工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要设计好 施工方案,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第三是对地基的要求 较高。高层建筑物一般需要较深的地基,因此,土建施工中地基 的深度和技术直接影响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〇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 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质 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 关,因此建筑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行业。高层建筑具有楼层 高、占地面积小、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多等特点,与我国土地资源 有限、人口众多等特点相吻合,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大力推进 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一方面受到投资 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土建施工质量的影响。高层建筑由于层高 非常高,对地基深度的要求和土建施工技术的要求就更高,因此 提高土建施工技术水平对于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至关重要。本 文重点阐述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的主要技术和施工重点,目的为 提升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2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主要技术
高层建筑物土建施工中地基的施工是最重要的环节,一般
2.1 地基施工技术
主要有两种施工方式。第一类是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 具有施工技术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高 层建筑的地基施工中。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主要使用的是土 钉墙支护方式。土钉支护施工技术受限范围比较大,在地下水 位较低、深基坑所在区域外部降水量较大、深基坑不能放坡等的 区域中应用的较多。但在应用土钉支护时,如果周围有其他建 筑或已经铺设好的管道的话,土钉支护施工会对其产生较大的 压力。
心楼盖还具有节约能源、降低建造和使用成本,是绿色环保建筑 的优先选择。
1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基本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楼层高度很高的建筑物,包括居民住宅楼、办
公写字楼以及其他公用或民用建筑。近年来,高层建筑已经深人 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了承载我国目前大部分人口居住和 工作需要的重要建筑形式。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新 技术、新材料,因此土建施工的技术难度大。高层建筑的土建施 工要重视设计和实施的有机结合,在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勘查地形 和周边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图纸,只有高质量的图 纸和高质量的施工相结合才能完成高质量的高层建筑施工。程中体积收缩和水化热,减少噪声的传递及热量的传递,同时配 合后张预应力钢筋的使用,降低了大型公建层高,缩短了检查验 收时间,确保了晋中三馆项目的节点工期目标,该工程博物馆二 层报告厅、科技馆展示区、学术报告厅大跨度空间结构,均采用了
预应力LPM轻质填充体组合空心楼盖板技术施工共节约工期
参考文献:
[1] 狄
9 d,共取得的经济效益4.21万元。同时LPM轻质填充体组合空
.LPM填充体混凝土空心楼盖施
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2,43(6):518-520.
[2] JGJ T268—20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S].
超,刘博洋,刘梦孟,等
Jia Jingfeng
(Shanxi Fourth Construction Group Limited Company,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 : Taking the large span space structure of Jinzhong Third Hall large public building venues as an example, using pre-stressed LPM lightweight filling hollow flo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zed i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d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standards control, discussed its application in future engineering.Key words: pre-stressed, LPM lightweight filling, hollow flo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7-03-17
作者简介:曲晓龙(1988-),男,助理工程师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re-stressed LPM lightweight filling composite hollow floo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