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现象基础填空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传声。
2.人靠喉咙里的 发声,蝉(又名:知了)靠腹部的 和共鸣腔发声。
3.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 、 和气体,声音在150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读着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气体中的 。 4.外界传播的声音引起 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其及它组织传给 ,再把信号传给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5.声音通过 、 也能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6.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 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 。这是人们判断声源 的基础。
7.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 。人的听觉频率的范围是 Hz—20000Hz,把低于 Hz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声波。
8.声音的音调跟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响度不仅与 有关,还与听者离声源的 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 也就不同。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 和 。
9.乐音是物体 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声源作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 。 一切妨碍人们正常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0.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 的声音会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11.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是: 、 、 。 12.工厂里的噪声主要来源于 ,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
13.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冰山、鱼群;医生利用超声波诊断病人的病情等,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用超声波洗牙;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用超声波清精密仪器等,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
第 1 页 共 5 页
2.光现象基础填空
1. 的物体叫做光源。月球 光源。
2.光在 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
3.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 。这就是光的反向射定律。
4.太阳光(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被平面镜平行射出,当射到眼睛里会觉得特别剌眼,这种反射叫做 ,当太阳光射到白纸上或桌面上时,凹凸不平的表面会将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 。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凸面镜使平行光线 ,凹面镜使平行光线 ,光在传播中,光路是 的。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种介质,传播方向 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 偏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偏折,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偏折。 7.太阳光经过棱镜时,被分角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橙、 、 、 、 、 。这种将太阳光(白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 。同时说明白光 单纯的光。
8.色光的三原色是 、 、 三种颜色,颜料的三原色是 、 、 三种颜色。各种色光等比例混合是 色,各种颜料等比例混合是 色。
9.将各种色光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图就是 ,位于红光以外的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的光 叫做 线,位于紫光以外的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的光叫 线。
10.我们看到桌面是红色的,是因为桌面只反射红光,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的色光决定的。太阳光通过玻璃,我们看到玻璃是绿色的,是因为玻璃只透过绿光,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的色光决定的。11.如果一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这个物体的颜色是 。当一个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这个物体的颜色是 ;当一物体透过所有的色光,这个物体的颜色是 。 12.紫外线对人体有益,也有害。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 ,它能促进身体对 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有好处。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 ,重则引起 。
13.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可能生存。事实上,太阳辐射到地上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 吸收,不能到达地面,空调、冰箱中逸出的 等物质对它有破坏作用。
第 2 页 共 5 页
3.透镜及其应用基础填空
1.中间__边缘__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有___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点叫做___,这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
2.投影响仪所成的像是一个__立、___ 的__像,(计分时只算一个空,以下相同。)投影仪上有一个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使像成在屏幕上。放大镜所成的是一个__立、___ 的__像。
3.照相机的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___,照相机在胶片上成的是一个__立、___ 的__像,曝光后经化学变化,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__影和__影后成为底片,洗印后就可得到相片。
4.凡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叫___,必须用___呈接,才能看得到。实际光线不能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感觉它们的交点处有像,这个像叫___,不能用___呈接。 5.眼睛相当于一架____。____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它把来自于物体的光会聚在___上,形成物体的像,____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6.正常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近视眼能看清__处的物体,看不清__处的物体,当他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__,需要用__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折光能力太__,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__。可以用__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
7.用一个焦距为0.5m的凸透镜做眼睛的镜片,它的度数是___。一个-200度的眼镜的镜片,它的焦度是___m,它的焦距是__m。
8.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靠近眼睛的是__镜,靠近物体的是__镜,前者所成的是一个__立、___ 的__像,后者所成的是一个__立、___ 的__像。望远镜力求将__镜的口径做得较大,目的是为了_______,使物体的像更加明亮。
9.显微镜的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来自远方的光经物镜成一个__立、___ 的__像,经目镜成一个__立、___ 的__像,如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5倍,则总的放大倍数为___倍。
10.我们看同个物体,近处看比远处看要清楚得多,同样,在相同的距离情况下,看较大的物体比看较小的物体清楚得多。说明物体对眼睛的___越大,在视网膜上成的像越大。 11.用凸透镜成像时,用u表示物距,ƒ表示焦距,当u>ƒ时,成实像;当____时,成虚像。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由于虚像是正立的,实像是倒立的,成正立的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是_____。
12.用凸透镜成像时,用u表示物距,ƒ表示焦距,当____时,成放大的像;当___时,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是_____ 。
-1
第 3 页 共 5 页
4.物态变化基础填空
1.物体的_____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____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制成的。
2.温度计上的℃的意思是____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的温度规定为0℃, 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把0℃和100℃之间分成___等份,每等份为1℃。 3.课本中讲了三种常用的温度计,它分别是:(1)实验室温度计,量程是-20℃——110℃,分度值是___;(2)______,量程是_____,分度值是___;(3)____量程是______,分度值是___。
4.使用温度计前要做到三看:(1)看清它的零刻度,为了便于读数;(2)看清_____,为了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看清_____,便于确定读数的精确度。
5.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三点:(1)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或___;(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___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___。 6.体温计的直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间有一______,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温度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___,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中的水银___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温度计把水银____。
7.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物质从___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物质从__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___态变成___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其中放热的是___、___、___;
8.晶体和非晶体是对固体而言,固体__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叫晶体,固体__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叫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晶体形成时的温度叫____。非晶体既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确定的___点。
9.蒸发是在任何___下都能发生的气化现象,它只发生在液体的___。液体在蒸发的过程中要__热。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和____。
10.所有的气体在___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可以使体积缩小,便于贮存和运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第 4 页 共 5 页
5.电流和电路基础填空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 现象。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分别是 电荷和 电荷。
2.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丝绸上带的是 电荷。
3.电荷间的互相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4电荷的多少叫做 ,它的单位是 ,符号是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
5在各种带电微粒中, 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的电荷叫做 。常用符号 表示。它的值是1.6×10C。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是它的整数倍。 6.有的物体 ,叫导体。有的物体 ,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绝对的界线,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变为 。
7.导体中有大量的 ,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是杂乱无章,一旦接上电源,就出现定向移动,于是就形成了 。
8人们把 电荷移动的方向叫做电流方向,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 。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 极到 极。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从 极到 极。 9.电路是用 把 、 、 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其中, 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是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只有电路 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10.两个小灯泡 ,然后接在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两个灯泡两端 ,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的。用作室内装饰的圣旦树上的小灯泡常常是 联的,家庭中的用电器常常是 联的。
11.电流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大写字母I表示,它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12.测量电流的仪器叫做 ,它应 联在电路中,电流从 流进, 流出, 被测电流 它的量程。
13.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 。
-19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