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乡村作文之乡村民俗的作文

来源:九壹网


乡村民俗的作文

【篇一:乡村民俗】

乡村民俗

乡村民俗

中华民族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流传下来了很多诗、词、节日、习俗与技巧。今天我单讲一个——节日。说到节日,我们熟悉的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

说到春节,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每年都有一次。春节前天,家家户户都贴起了对联。有的在大门左右上方挂两个大灯笼,以示吉祥。那天早上,拜年的客人纷纷从家里赶来,主人把糖果、瓜子准备好,热情地招待客人。

元宵节是孩子们喜欢的节日,因为那天可以吃汤圆。那些喜欢吃汤圆的孩子们,个个欣喜若狂,高兴的不得了。白天一个个小朋友都开心的在家玩,到了晚上,孩子们都开心极了。看着那一个个圆溜溜的小汤圆,孩子们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吃饱了,就到街上走走,慌着看烟花呢!

中秋节是一家团聚的日子。晚上一家人在月下赏月,吃月饼、喝菊花酒。据说,八月十五是嫦娥奔月的日子。我们还学过一首《嫦娥》诗。内容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首诗描绘了嫦娥在月宫上孤独的情景。

说到清明节,这是给死去的长辈扫墓的日子。其实这样的节日还有很多,如:十月初一、

七月十五......这是悼念死去的长辈日子。

【篇二:农 村 作 文 题 材】

农 村 作 文 题 材 来 源

鄢家小学 李玉山

农村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按理说,都会像少年闰土那样“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可现实却十分遗憾,许多农村学生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实感,写不出家乡的美丽风光,写不出善良勤劳的农民形象,写不出纯朴浓郁的民情风俗,语言干巴无味,情思不见踪影。 究其原因,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作文任务,常常找《作文选》下手,笔下的人物张冠李戴,写老师,老师的颜面,千人一面,写同学常常是“梳着羊角瓣、红朴朴的笑脸象一只大苹果”,老农是作文选上抄来的??作文质量每况愈下,如果不制止这一现状,无疑将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其实,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比比皆是,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去捕捉、积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只有实实在在地深入农村实际,开发利用农村作文题材资源,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环境中,捕捉作文题材,陶冶情操,为表达“真情实感”打下基础。

一、看农村新貌,激发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乡民淳朴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去寻找美,发现美,写家乡山水之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现美。是每一位农村语文教师必须探究的一个课题。

1、采田园风光之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的题材资源库。水稻、油菜、小麦、桑田、杭白菊??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

的画卷:万紫千红闹春图、绿浪滚滚青苗图、车水马龙丰收图、白雪皑皑菊海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避免猎奇心理。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采家乡景观之美。“鱼米乡,水果香,两岸青青万枝桑“。对于家乡人来说,以山水为背景,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江南水乡素有“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景观。黄金水道大运河,汽笛声声;恬静小池、有水波不兴;水渠通阡陌,也有流水潺潺之声;岸边的古树,水上的渔舟,小桥流水,石堤埠头,临水之户,守簖人家??这些都是小作者笔下的好材料。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画面。如我们桐乡千年古镇——乌镇、石门,这里的每一座小桥,每一座河埠,每一条小弄,都有着神奇的故事或美丽的传说。学生经过仔细寻访和实地的考察,从而从水乡的景观之美,到表达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发现美到寻找美是学生内心质的飞跃,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

3.采农家新居之美。改革开放好政策,给我们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各种式样别致农家新居,似雨后春笋,农家的庭院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使人流连忘返,然后,反映家乡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喊口号,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用一家一户的典型事例,以小见大,去反映家乡富了、变了,农家新居正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民家园,描绘农家之美,激起热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为了激活学生的写作潜能,我们可以在班上开辟了一个“家乡风采”的学习园地,把描写

农村风采的优秀作文刊登出来,鼓励学生大家参与,同时有助于相互学习。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作“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将一周的回家见闻讲出来,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评价,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告诉学

生以后作文时需要那方面的材料,可以从中选择。通过这些做法,学生作文的胆子大了,作文吹进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农村改革开放的步伐相合拍的作文内容出现了,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有捕鱼捉鸟的乐趣,有新翻泥土的芬芳,有秋收冬种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二、问村史、家史,丰富情感

“知之愈深,爱之愈切。”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村史、家史、个人成长史,了解家乡以及家人的过去,收集这些值得记叙的故事,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问农家苦难史,更能珍惜今天。在农村,几乎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过辛酸的往日:地主恶霸敲诈勒索,自然灾害,逃难要饭,日本人烧杀抢掠,大运河畔留下强盗的血案张张??一幕幕苦难历史,一个个凄惨故事,催人泪下。富裕了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后代怎不为此感慨。记住过去,珍惜今天,笔端自然会流露出深厚的情思来。如通过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写出了像《运河、篱笆我的爷爷》、《旧照片上的我家》、《奶奶的嫁妆》《死在日寇刀下的太公》、《盼望你,台湾爷爷》等选材都比较成功,写得很感人的作文。

2.问农家创业史,更加敬重祖辈。农家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刻下了祖祖辈辈农家人的辛劳印记。他们开河、修路、平地、造桥,一个个埠头、一幢幢农舍,都留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听听创业史,激发小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对创业者的敬仰之情。通过走村串户,收集整理资料,不正是一部《乡村创业史》吗?

3.问农家荣誉史,让人感到自豪。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通过电脑、电视、外出旅游,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少,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听听自家的光荣史,写写农民的感人之事,激起自

豪感。像老一辈与水灾等自然灾害抗争的故事,农民团结起来与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等等,如,《自来水流进我的家》、《丰子凯,我的同乡》《在古吴越疆界处所想到的??》、《小轿车开进我的家》等写得都很成功。学生通过取材、思考、表达,把对家乡的爱洋溢在习作的字里行间。

三、学农艺农技,交流思想

农艺农技是农家的传家宝。在开发作文题材时,我们通过让学生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这样,可以避免虚构故事,泛泛而谈,假情假义的作文现象。

2.学农民智慧,写家乡特产。作文要善于选材,取有特色的材料,写有特色的作文。桐乡农民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农家

文明,创造了特艺特产,创出了自己独特的劳动方式、致富门路。像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桐乡醉李、杭白菊、晒红烟??等都有着一套宝贵经验和独有的栽培工艺,凝聚着农民的智慧,让孩子们走村串户,仔细观察农民的劳作过程,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丰收季节,亲口品评或亲手摸摸桐乡的特产,从亲身感受中,表达赞赏之意。

四、寻农家之乐,陶冶个性

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情浓、趣浓的题材,很多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俗寿礼,建房上梁、过年过节等等。小作者通过采集、整理而得到的材料,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样也可避免照搬照样,千篇一律的作文弊病,为孩子写出具有农家“特性”的习作打下基础。

1.乡情之浓。农家人纯朴,他们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农忙季节、互帮互助、夏夜乘凉晚会,乡邻间的茶会、建房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

2.乡俗之趣。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过年时,节俭了一时的农民杀鸡宰鸭,自酿米酒,打年糕,走亲访友,喝上两盅,常常乐得开怀大笑。民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在不同的时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如立夏日吃野餐,整个夏天身体好;六月六,家家吃馄饨,做麻球,据说吃了身体好,下田不被蚊虫叮咬。让学生在乡风民俗中寻找写作题材,写出具有水乡特色的作文。

【篇三:民俗节日作文】

民俗节日作文

民俗节日作文(一)

一月一日星期二,这天是元旦节。我家办了一桌酒席,主要与一年未见面的亲友们聚一聚。

这天,妈妈早早的起来准备,到市场上买了很多好吃的,兴致勃勃的准备着一切,因为这天也是外公的生日。我帮着妈妈和阿姨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准备好了。表弟,外公,外婆和阿姨等人都到齐了。

我们在桌上边吃边聊,阿姨说道:“大家看这碗啊!这碗是鲍鱼呢!这么小的几颗就要好几百块呢!别浪费啊,一起吃。”一向节俭的外公瞪大了眼睛:“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买这么多呢?俺们以前还吃不起这种东西呢,还是你们吃吧,这么好的东西俺可吃不惯。”突然,表弟不小心把衣服给弄脏了,外婆嘀咕了起来:“哎呀,俺的孙子,这衣服要好几百块钱呢,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俺们小的时候才没这么好的衣服穿呢!”我们吃的正香,外公突然又叫了起来:“呀,俺要去打牌了,他们三个还在等俺呢!”外婆又转过头来和外公说道:“你看看你,以前也不赌钱,现在有钱了,就赌了起来,还没完没了的赌。哎,没办法,现在的人们抵挡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我和表弟表姐们赶紧几个拉着外公,几个去点蜡烛,把外公拉到蛋糕旁边:“外公,你不吹蜡烛的话我们就没蛋糕吃了啦!”外公正准备吹,我们便喊住了他:“外公,要到生日歌唱完才可以吹呢,你过没过过生日啊?”于是我们便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外公在我们刚唱完就急着吹灭了蜡烛,吹完还“抱怨”道:“哎,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俺们那时候过生日,一碗长寿面就够了,哪还整这些呢?”我们都笑了起来。

我看着蛋糕,是啊!现在的社会一天比一天好了,相信将来会更好!

民俗节日作文(二)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

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民俗节日作文(三)

天空灰蒙蒙的,整个城市仿佛都罩着一层灰纱。空气湿漉漉的,没有雨的世界,却也是潮湿的环境。在罩着水雾的湖边,伫立着一座石碑,在灰色调的衬托下,它显得更加肃穆。石碑上有很多的文字,但是,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全面描述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和那些无法忘却的人。

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在中华民族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的时候,有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垒砌新时期的长城,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擎起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牺牲重新树起中华的丰碑。从雪山到草地,他们的魄力显示自己的乐观;从大渡河到泸定桥,他们的勇敢显示自己的坚强;终于,在陕北的那片高原上,他们用自己的胜利,向世人预言了未来的最终胜利。一次次的“围剿”,一次次的反攻,大别山上凯歌高奏,三大战役锣鼓喧天,万里河山再次闪烁光辉!终于,在那个神圣的日子,一位伟人升起了一面旗,从此在世界东方的天空上多了一抹引人注目的红色,那是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胜利,那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

一条巨龙正在崛起!东方的睡狮终于觉醒,它的存在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十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混淆是非的文化大革命之后,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春天。一位慈祥的老人在那个美丽的春天,指给中华民族一条崭新的道路。虽然路途曲折,但景色却很优美,道路的延伸带来更美的未来。

啊,那些可爱的人儿,那些为这片圣土奉献一切的人们,我们敬仰你们,中国人敬仰你们,整个中华民族永远敬仰你们!

在烈士墓前,我用一束菊花寄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哀思。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