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每个学生都做一只“啄木鸟”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每个学生都做一只“啄木鸟”

作者:陈彤彤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年第03期

【摘 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作文批改方式,其结果可说是“劳苦少功”。该文提出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之下,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教授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改进学生评改作文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进而最终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作文批改;学生评改;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39-01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而作文批改作为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说也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所在,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措施。所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作文批改不仅能给老师提供丰富实际的例证,帮助教师积累批改作文的经验;而且能给学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导,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关于作文批改,叶圣陶先生有过很多论述。他说:“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回味叶圣陶先生的话,作文批改一直以来的真实情况的确如此。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依然依循“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老师有没有“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成了学校和家长衡量语文老师工作能力和态度好坏的重要标准。大家认为只有“精批细改,全批全改”,老师才算认真、负责,学生才学得多、学的好。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作文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的批改形式也在强烈地要求改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无独有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改与作文者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他还指出:“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改的地步,自己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

可见,批改作文从来都不是老师独有的职责和权力,评改作文的能力已然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改作文能力的高低也可以看作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才是真正高效和智慧的作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习惯,锻炼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认识评改的意义、培养修改的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首当其冲是要让他们认识到“好文不厌百回改”的道理,明确评改的意义所在,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兴趣。

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古今中外关于修改文章的名言警句。比如鲁迅的话:“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还比如我国古人名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通过这些名人名言,让学生意识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有时我还会给学生讲述几个关于文章修改方面的小故事,或是展示文学作品或文学杂志上某个作家作品修改前后的文稿,让学生感受这些作家是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自改作文的。 二、明确评改的标准、掌握修改的方法

叶圣陶说:“批改实为作文教授之要着,自须认定标的。批改固非教者自己作文,乃修正学生所作之意义及字句也。”作文的“批”和“改”,其实是两个方面的内容:“改”要求把作文中出现的大到选材结构,小到字词标点等方面的错误改正过来;“批”则要求批改者对整篇作文作出高屋建瓴的评价。“改”属于基础曾侧,而“批”则属于高一层次。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限制,我本着应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先让他们学会“改”作文,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批”或“评”作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修改文章的标准和方法。 标准如: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切题;结构是否清晰;详略是否得当;形式是否新颖;语句是否流畅;字词是否恰当;标准是否正确。

方法如:读,通过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来发现文章的毛病;增,增加突出中心的素材;删,删去与中心无关的内容; 调,调整不合理的结构,段落的安排要有层次感。改,修改不当的字词、错误的标点、不当的表述和句子的语病。 三、改变批改的形式、培养修改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就需要老师把批改的权利交给学生,老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开展多种形式的批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自评自改

作文完成以后,老师给出批改要求和标准,可以先要求学生进行自评自改,并写出自评评语。如在写作《咸淡皆有味》之前,我让学生明确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自批前,我与学生一起审题,认为这篇文章最好写成议论性散文。文章应该具备鲜明的论点,清晰的论据和有逻辑的论证等特点。在学生了解了这些要求和标准后,自批就变得轻松多了。 (二)互评互改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比起写作文,学生更有兴趣给同学的作文“指点江山”,而且修改自己的文章并非易事,而评价他人文章却似乎容易许多。而且在修改别人文章的同时,自己也能明白自己疏忽掉的错误,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互改还可以多种形式,可以采取一对一批改,或者选择相应对象批改,形式灵活自由,学生乐在其中。 (三)小组评改

以前后桌4人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个作文水平相对高的组长。要求小组成员自读作文, 交叉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并写出评语。最终推选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阐述本组批改意见,再各组间相互交流讨论。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通常会要求学生对一篇作文进行反复地评改,做到精益求精,评改好后,还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评后记,最后,选择优秀的例文和评后记进行印发。这种展示优秀例文和评后记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