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100P62备案号:J433-2005U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 / T 5221一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Technical rule for design of urban power cables2005-02-14发布2005-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DL / T 5221一20055目前言.······。··········,价··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二次··……术语和定义···························································................... 3总则.·.······.一···········,···················································……电缆路径·‘··‘····一6电缆敷设方式····价…… n︸ 17电缆结构选择··……︐0电缆附件选择····一,,价.。…,.…12‘····价··……9自容式充油电缆供油系统设计·U2O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接地方式··‘·····…价··…0lO电缆支架和夹具的选择.........……电缆隧道工艺设计,·,···价···.........…电缆防火设计.·····……内Jn︐标准的用词说明……40牵引力和侧压力计算··……1排管工井长度计算···一41 ̄蛇形弧横向滑移量、热伸缩量和轴向力·····价··,价 ̄一·一·一二84附录E(资料性附录)塑料护套的化学稳定性···一5附录F(规范性附录)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一,,,...57附录G(资料性附录)全国各地区代表性城市八月份平均地温········ ········。·59一5一,……飞1 ̄飞2,..…︐,.J6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附录C(资料性附录)附录D(资料性附录)附录H(规范性附录)充油电缆需油量和暂态压力计算,价·26条文说明····价···价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65DL / T 5221一2005IT]舌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的要求安排制定的。为满足城市电缆线路建设发展和电力电缆线路设计的需要, 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用于规定我国交流220kV及以下城市电力电缆线路的主要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 B,F,H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 D, E, G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尊、朱爱钧、李国征、史传卿、周德. 新。BL t T 5221一2005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城市新建、扩建l OkV ^220kV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新建、扩建的电压为l OkV^220kV的城市电力电缆线路工程设计,其他电缆工程可参考本标准执行。DL /T 5221一2005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JB/T 10181.1一10181.5电缆载流量计算DL /T 5221一2005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0.1直埋敷设di rect burying把电缆放入开挖好的壕沟内,沿线在电缆上下铺设一定厚度 的砂土或细土后盖上预制钢筋混凝土保护板,最后回填土,夯实与地面齐平的敷设方式。3.0.2 排管cable duct按规划电缆根数开挖壕沟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构筑物。 3.0.3电缆沟c able trough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盖板与地坪相齐 或稍有上下。3.0.4 c电缆隧道able tunnel容纳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全封闭型的电 缆构筑物。3.0.5工作井(简称工井)man hole供作业人员安装接头或牵引电缆用的构筑物。 3.0.6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电压限制器s hield voltage limiter接在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或交叉互联的金属屏蔽层,用以限制 在系统暂态过程中金属屏护套式蔽层电压的装置。3.0.7DL / T 5221一2005压力箱pr essure tank用于适应充油电缆中油体积变化的贮油箱。 3.0.8需油量o il demand当电缆线路温度发生变化时,能确保电缆内的油压值在规定 范围内持续运行所需的油量。3.0.9工作油压no rmal oil pressure能持续安全运行的油压值。 3.0.10暂态油压t ransient oil pressure当电缆温度突然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暂时性油压值。 3.0.11蛇形敷设s nake laying把电缆敷设成蛇形状,以吸收电缆线路热胀冷缩量。 3.0.12 。t伸缩弧fset在电缆线路局部地段,把电缆敷设成圆弧形。如设在排管管 道两端的工井处,则用以吸收来自排管中的电缆热伸缩量;如设在大跨距的桥梁上,则用以吸收由于桥梁主体热伸缩引起的电缆伸缩量。3.0.13交叉互联c orss-bonding 相邻单元段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层交叉连接,使每个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的连续回路依次包围三相导体的一种特殊互联方式。3.0.14包络径c icumsrcribed cicrle diameter品字形排列3根电缆的外接圆直径。 DL /T 5221一20054总则4.0.1为适应城市电网电缆线路建设发展和高压电缆线路设计的需要,使城市电力电缆线路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特编制本标准。4.0.2电缆线路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4.0.3城市电缆线路工程的设计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DL /T 5221一20055电缆路径5.0.1电缆线路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且应征得城市规划部门认可。5.0.2电缆敷设路径应综合考虑路径长度、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等因素,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5.0.3供敷设电缆用的土建设施宜按电网远景规划并预留适当裕度一次建成。5.0.4供敷设电缆用的地下设施或直埋敷设的电缆不应平行设于其他管线的正上方或正下方。5.0.5电力电缆相互之间允许最小间距以及电力电缆与其他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允许间距应符合表5.0.5的规定,如局部地段不符合规定者,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表5众5电力电统相互之间以及电力电缆与借道、构筑物等的允许最小间距 允许最小间距直埋电统周围状况平行电力电线相互之间中心距与不同部门使用的电力电缆之间净距与热力管及热力设各之间挣距与煤气、翰油管道及地下储油姚、储气限之间挣距与自来水以及其他管道之间净距与铁路路基之间净距与建筑物基础之间净距0.200.50'2.001.000.503.000.60交叉0.50'。.5o'0.50'氏50'0.50'1.00DL IT 5221一2005表5力.5(续)允许最小间距直埋电缆周围状况平行与配电线杆、路灯杆、电车拉线杆、架空通信杆之间中心距1.00交叉与树木的主千中心距与排水沟边之间净距与公路边之间净距与弱电通信或信号电统之间净距0.701.001.500.501.叨.欣25按计算决定‘a用隔饭分隔或电缆穿管时净距可减小至一半。b电力电统与弱电通信或信号电缆的允许最小净距需按电力系统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和平行长度计算决定. 电缆跨越河流宜优先考虑利用城市交通桥梁或交通隧道利用城市交通桥梁或交通隧道敷设电缆,应在不影响桥梁结构或隧道结构前提下,征得桥梁或隧道设计和管理部门认可。5.0.8在电缆敷设路径附近如无交通桥梁或交通隧道可利用者,则宜考虑采用非开挖技术敷设或建设电缆专用桥、专用隧道等。DLIT5221一20056电缆敷设方式般规定61,1任何方式敷设的电缆,无论在垂直、水平转向部位和电缆热伸缩部位以及蛇形弧部位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表61.1所规定的弯曲半径。表6」. ,电缆敷设允许最小弯曲半径电线类型交联聚乙燎绝缘电缆)砧kV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单芯20D},芯115D、35。铝包!一1一12D0油浸纸绝缘电缆注1:D表示电缆外径碧有恺装无恺装2!1日DD3D0一巧D}2叻注2非本表范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宜按厂家建议值.6,1.2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应满足电缆能万便地敷设和值定,在多根电缆同层支架敷设时,有更换或增设任意电缆的可能,电缆支架之间最小净距不宜小于表6,1.2规定。表丘1.2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净距电缆类型及效设特征控制电统电力电缆注电力电缆每层多于一根电力电缆每层一根电力电缆三根品字型布置支架层间最小净距}}}}‘20么迢朽0电缆敷设于槽盒内应表示槽盒外亮高度,d表示电缆最大外径+d052d5。++h.0DL / T 5221一20056.1.3在电缆沟、隧道或电缆夹层内安装的电缆支架离底板和顶板的净距不宜小于表6.1.3规定。 表61.3电缆支架离底板和顶板最小净距敷设方式 电缆沟 隧道或电统夹层最下层垂直净距50^10050-100mm最上层垂直净距150-200100-1506.1.4电缆沟或隧道内通道净宽,不宜小于表6.1.4规定。表6.1.4电线沟隧道内通道净宽允许最小值I甩现文SA配宜及通退mm电纹隧道生减X109以J__.___、_。一电缆沟深特征 两侧支架单列支架与壁间通道、,3o0一600-1。一},100050o700300}一450}一”6.1.5电缆线路的设计分段长度,除应满足电缆护层感应电压的允许值外,还要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机具等因素,使电缆敷设牵引力、侧压力不超过附录B的允许值。6.1.6不同敷设方式的电缆根数宜按表6,1石选择。表6.1.6傲设方式和规划电缆根数敷设方式直埋排管或电绷沟规划敷设电缆根数6根及以下21根及以下隧道6.2直}一埋敷设,6根及以上6.2.1电缆的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 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DL /T 5221一2005l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建筑物时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2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下,当条件受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 受到损坏的措施。6.2.2直埋于地下的电缆应在其上下铺设一定厚度的细土或黄砂,然后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后填满砂或细土,然后盖上槽盒盖。为识别电缆走向,宜沿电缆敷设路径设置电缆标识。6.2.3直埋敷设电缆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6.2.4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腐蚀、杂散电流腐蚀、白蚁、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相应的外护套或适当的保护措施。6. 3排管敷设6.3.1排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有适当 备用孔供更新电缆用。2供敷设单芯电缆用的排管管材,应选用非磁性并符合环保 要求的管材。供敷设3芯电缆用的排管管材,还可使用内壁光滑的钢筋混凝土管或镀锌钢管。3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 5m,且与电缆、管道(沟)及其他构筑物的交叉距离不宜小于表5. 0.5的规定。4排管管径按下列规定选择: 1孔敷设1根电缆用的管径宜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d一一一电缆外径,r口川:刀一一一管子内径,D> -1.5dDL /T 5221一20055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如需避让障碍物时,可做成圆弧状 排管,但圆弧半径不得小于12m;如使用硬质管,则在两管镶接处的折角不得大于2.5'6排管通过地基稳定地段,如管子能承受土压和地面动负载 者,可在管子镶接处用钢筋混凝土或支座做局部加固。通过地基不稳定地段的排管必须在两工井之间用钢筋混凝土做全线加固。6.3.2排管中的工井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排管中设置工井的间距必须按敷设在同一道排管中重 量最重,允许牵引力和允许侧压力最小的一根电缆计算决定。2工井长度应根据敷设在同一工井内最长的电缆接头以及 能吸收来自排管内电缆的热伸缩量所需的伸缩弧尺寸决定,且伸缩弧的尺寸应满足电缆在寿命周期内电缆金属护套不出现疲劳现象。排管工井长度计算方法可参见附录Co3工井净宽应根据安装在同一工井内直径最大的电缆接头 和接头数量以及施工机具安置所需空间设计。工井净高应根据接头数量和接头之间净距离不小于l00mm设计,且净高不宜小于1.9m.4每座封闭式工井的顶板应设置直径不小于70 0mm人孔两个。5每座工井的底板应设有集水坑,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应小 于0.3%.6每座工井内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 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 7安装在工井内的金属构件皆应用镀锌扁钢与接地装置连接。每座工井应设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6.3.3在工井内的接头和单芯电缆必须使用非磁性材料或经隔磁处理的夹具固定。6.3.4工井两端的排管孔口应封堵。Ii DL /T 5221一20056.3.5在10%以上的斜坡排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井内设置防止电缆因热伸缩而滑落的构件。6. 4隧道敷设6.4.1电缆隧道净高不宜小于1900mm,与其他沟道交叉的局部段净高,不得小于1400mm或改为排管连接。6.4.2除控制电缆外,每档支架敷设的电缆不宜超过3根。6.4.3在隧道内110kV及以上的电缆,应按电缆的热伸缩量作蛇形敷设设计。其他电压等级的电缆可参照本标准。蛇形弧的横向滑移量、热伸缩量和轴向力参见附录Da6.4.4以蛇形敷设的电缆应在下列部位用金属夹具或绳索固定于支架上: 1采用垂直蛇形应在每隔5-6个蛇形弧的顶部和靠近接头部位用金属夹具把电缆固定于支架上,其余部位应用具有足够强度的绳索绑扎于支架上。2采用水平蛇形敷设的电缆, 应在每个蛇形弧弯曲部位用夹具把电缆固定于防火槽盒内或桥架上。 3绑扎绳索强度应按受绑扎的单芯电缆当通过最大短路电流时所产生的电动力验算。 4在坡度大于10%的斜坡隧道内,把电缆直接放在支架上(如采用垂直蛇形敷设)时,应在每个弧顶部位和靠近接头部位 用夹具把电缆固定于支架上,以防电缆热伸缩时位移。6.5电缆沟敷设 6.5.1电缆沟深度应按远景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决定,但沟深不宜大于1.5m.6.5.2净深小于。.6m的电缆沟,可把电缆敷设在沟底板上,不设支架和施工通道。6.5.3敷设在电缆沟内的电缆,电缆固定和热伸缩对策方法,应12 DL /T 5221一2I2005符合6.4.3和6.4.4的规定。6.5.4电缆沟应能实现排水畅通,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沟的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2沿排水方向在标高最低部位宜设集水坑。6.6桥梁敷设应取得当地桥梁管理部门认可且6.6.1利用交通桥梁敷设电缆,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等重量应在桥梁设计允许承 载值之内。2电缆和附件的安装,不得有损于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3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不得低于桥底距水面高度。 4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不得有损于桥梁的外观。 6.6.2在短跨距的桥梁人行道下敷设的电缆,除应符合6.6.1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把电缆穿入内壁光滑、耐燃性良好的管子内或放入耐燃性 能良好的槽盒内,以防外界火源危及电缆。在外来人员不可能接触到之处可裸露敷设,但应采取避免太阳直接照射的措施。2在桥墩两端或在桥梁伸缩间隙处,应设电缆伸缩弧,用以 吸收来自桥梁或电缆本身热伸缩量。6.6.3在长跨距的桥析内或桥梁人行道下敷设电缆,除应符合6.6.1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电缆上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防外界火源危及电缆。 2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应考虑桥梁因受风力和车辆行驶时 的震动而导致电缆金属护套出现疲劳的保护措施。3在桥梁上敷设的110kV及以上的大截面电缆,宜作蛇形 敷设,用以吸收电缆本身的热伸缩量。4在桥梁的伸缩间隙部位的一端, 应按桥朽最大伸缩长度设置电缆伸缩弧,用以吸收桥析的热伸缩。DL /T 5221一2005在桥梁伸缩间隙处,宜把电缆放入能垂直、水平方向转动的万向铰链架内,用以吸收桥梁的挠角。6.7水下敷设6.7.1水下电缆敷设路径的选择,应满足电缆不易受机械性损伤、能实施可靠防护、敷设作业方便、经济合理等要求,且符合下列规定: 1流速较缓,水深较浅,河床平坦起伏角应不大于200,水底无岩礁和沉船等障碍物,无拖网渔船和投锚设网捕鱼作业的水域,且电缆登陆的岸边稳定性好2水下电缆不得敷设在码头、渡口、疏浚挖泥、规划筑港地 带和水工建筑物、工厂排污口、取水口近旁。6.7.2水下电缆应敷设于河床下,船舶通航的深水段埋深不宜浅于2m,船舶不能通航的浅水段埋深不宜小于。.5m.6.7.3水下电缆相互间严禁交叉、重叠。相邻电缆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航道内电缆相互间距按施工机具、水流流速以及施工技术 决定,一般不宜小于最大水深的2倍。引至岸边可适当缩小。2在非航道的流速未超过I m/s的河流电,同回路单芯电缆相互间距不得小于0.5m,不同回路电缆间距不得小于5m.6.7.4水下电缆与工业管道之间水平距离不宜小于50m,受条件限制时,不宜小于15m.6.7.5水下电缆与水下通信电缆之间水平距离不宜小于50m.6.7.6水下电缆引至岸上的区段,宜采取迁回形式敷设以预留适当备用长度,并在岸边装设锚定装置。在浅水段宜把电缆放入保护盒内加以保护。6.7.7水下电缆穿越防汛堤穿越点的标高,不应小于当地的最大防汛水位的标高。6.7.8水下电缆的两岸,应按航标规范设置警告标志。14 DL IT 5221一200556.8垂直敷设6.8.1垂直敷设电缆,需按电缆重量以及由电缆的热伸缩而产生的轴向力来选择敷设方式和固定方式。6.8.2敷设方式和固定方式宜按下列情况选择:1高落差不大、电缆重量较轻时,宜采用直线敷设、顶部设 夹具固定方式。电缆的热伸缩由底部弯曲处吸收。2 电缆重量较大,由电缆的热伸缩所产生的轴向力不大的情况下,宜采用直线敷设、多点固定方式。固定间距需按电缆重量和由电缆热伸缩而产生的轴向力计算,夹具数量和安装位置计算可参见附录DA.3电缆重量大,由电缆的热伸缩所产生的轴向力较大的情况 下,宜采用蛇形敷设,并在蛇形弧顶部添设能横向滑动的夹具。6.9电缆登杆(塔)6.9.1电缆终端和架空线相连,可通过电缆登杆(塔)与架空线直接连接或经熔断器连接。6.9.2电缆登杆(塔)应设置电缆终端支架(或平台)、避雷器、接地箱及接地引下线。终端支架的定位尺寸必须确保电缆终端各相导体对接地部分和相间距离符合8.4.1的规定,并满足带电导体对地面的安全距离。6.9.3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于2.5m,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保护管。6. 10电缆终端站6.10.1 110kV及以上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可采用电缆终端站方式,终端站的站址应征得城建规划部门认可,终端站的防护围墙高度应不小于2.5m.15 DL / T 5221一200556.10.2电缆终端站内的电缆终端、避雷器、支持绝缘子等设施布置应符合8.4及表8.4.1的规定。6.10.3当架空避雷线保护角不能满足终端站保护要求时,宜增设避雷针。6.10.4终端站应设置接地装置,电缆终端及附属设施接地部分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DL /T 5221一20057电缆结构选择7.1一般规定7.1.1电缆的额定电压应按电缆导体与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o)、任何两相线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任何两相线之间的运行最高电压(m)以及每一导体与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基准绝缘水平BLL选择,且应符合表7.1.1的规定。表7.1.1电缆的额定电压值淤有效接地非有效接地系统额定电压 1020’’356611022010203566U刃6/10工么12021/3538/6664/110127/2208.7/1018/2026/3550/66U.11.52342.57612625211.52342.576751252(洲〕325550105095170520450外护套冲击耐压20202037.537.547.520202037.57.1.2电力电缆绝缘结构应按下列规定选择:1 220kV交流电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或自容式充油电缆。lOkV-110kV电缆应优先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2 110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应采用绝缘层与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三层共挤干式交联工艺。DL /T 5221一'20053用于HO W及以上的充油电缆应采用电缆绝缘油耐老化特性良好的烷基苯合成油结构。7. 2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恺装、外护套选择7.2.1绝缘屏蔽或金属护套、恺装、外护套宜按表7.2.1选择。表7. 2.1绝缘屏蔽或金属护套、恺装、外护套的选择吸设方式交联直埋充油或交联充油排管、隧道、电缆沟、竖井电组类型35kV及以下66kV ^220kV绝缘屏蔽或金属护套软铜线或铜带铅或铝护套铅或铝护套35kV及以下软铜线或铜带66kV--220kVUa3}}钢带((3芯)非磁性金属带(单芯)外护套66kV--220kV非磁性金属带 聚抓乙烯或聚乙烯交联lOkV^220kV铅或铝护套桥梁水底交联充油或交联lOkV^220kVlOkV-220kV铝护套铅护套塑料复合阻水层7.2.2在防火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含有阻燃剂的外护套。7.2.3有白蚁危害的场所应在非金属外护套外采用防白蚁护套。7.2.4有鼠害的场所宜在外护套外添加防鼠金属恺装,或采用硬质护套。7.2.5有化学溶液污染的场所应按其化学成分采用相应材质的外护套。塑料护套的化学稳定性见附录Eo7. 3电缆导体7.3.1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结合当地敷设环境,对66kV及以上电缆按JB/T 10181计算公式计算。35kV及以下常用电缆可根DL / T 5221一2I2005据制造厂提供的载流量结合当地敷设环境按附录F选用校正系数计算。7.3.2电缆导体最小截面的选择,应同时满足规划载流量和通过系统最大短路电流时热稳定的要求。7.3.3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和敷设环境温度按表7.3.3-1和表7.3.3-2选择。表7.3.3-1导体最高允许温度电缆类型油浸纸绝缘电缆lOkV20kV--35kV正常运行时最高允许温度通过短路电流最高允许温度℃ 250175160502℃ 60508090自容式充油交联聚乙烯绝缘表7.3.3-2敷设环境温度敷设方式地下排管距地面0.8m深当地的最热月的平均地温通风设计温度埋入地下平均深度的地温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最热月的平均水温直埋环境温度选取原则距地面0.5m深当地的最热月的平均地温隧道’(有通风)空气隧道(无通风)或电缆沟架空(有日照)水中水下敷设7.3.4全国各地区八月份的平均地温如缺乏当地气象部门实测记录资料者,可参考附录G选择。7.3.5水下敷设用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其导体除应符合7.3.1-7.3.4的规定外,还应选用在导体股线之间的空隙有纵向阻水功能的填充料的交联电缆。DL IT 5221一200558电缆附件选择8.1一般规定8.1.1电缆附件的额定电压以UO/U (U)表示,它不得低于电缆的额定电压。8.1.2绝缘特性1电缆附件是将各种组件、 部件和材料,按照一定设计工艺,在现场安装到电缆端部构成的,在绝缘结构上,它与电缆本体结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2电缆附件设计时采用的每一导体与屏蔽或金属护套之间 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之峰值,即基准绝缘水平BIL,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3户外电缆终端的外绝缘必须满足所设置环境条件(如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的要求,并有一个合适的泄漏比距。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外绝缘的泄漏比距不应小于25mm/kV,并不低于架空线绝缘子串的泄漏比距。4绝缘接头的绝缘隔离板,应能承受所连电缆护层绝缘水平 2倍的电压。8.1.3机械强度和机械保护1 HOW及以上高压电缆户外终端的机械强度应满足使用环境的风力和地震等级的要求,并能承受与它连接的导线上RN的水平拉力。2直埋于土壤的接头宜加设保护盒。 保护盒应作防腐处理并能承受路面荷载的压力。DL /T 5221一2I200582电缆终端和接头装1类型8.2.1外露于空气中的电缆终端装置类型应按下列条件选择:1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和雨淋的室内环境应选用户内终端, 受阳光直接照射和雨淋的室外环境应选用户外终端。 2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通过一段连接线相连时,应选用敞开式终端。110kV及以上敞开式终端宜有以下配套部件:1)防晕罩或屏蔽环; 2)终端与支架绝缘用的底座绝缘子。8.2.2不外露于空气中的电缆终端装置类型应按下列条件选择:1作电气设备高压出线接口时应选用设备终端,如与变压器 直接连接的油浸式终端和用于中压电缆的可分离式连接器。2用于S 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直接相连时应选用GIS终端。8.2.3电缆接头装置类型的选择电缆接头的装置类型有7种,在设计时应根据接头的用途按 表8.2.3选择。表8. 2.3电缆接头的装1类型名称用途应用举例同型号电缆连接实行单芯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 地的线路线路较长或落差较大的充油电缆线 路为分隔油段的中间连接将3-4根电缆相互连接油纸与交联电缆或分铅型和屏蔽型 电缆相互连接三芯电缆与3根单芯电缆相互连接水底电缆的厂制软接头和检修软接头直通接头绝缘接头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将电缆的金属护套、接地屏蔽 层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断开将充油电缆线路的油道分隔成 两段供油将支线电缆连接至干线电缆连接两种不同类型绝缘材料、 不同型式电缆连接不同芯数电缆接头制成后允许弯曲呈弧形状塞止接头分支接头过渡接头转换接头软接头DL /T 5221一20058. 3电缆终端和接头的结构型式8.3.1电缆终端结构型式的选择电缆终端结构型式的选择,应满足电缆电压等级、绝缘类型、 安装环境和设备可靠性要求,并符合经济合理原则。66kV及以上电缆终端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终端的结构型式与电缆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特点必须相适应,设备终端和GIS终端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接口装置,其连接金具必须相互配合。 2终端尾管必须有接地用接线端子。3充油电缆的GI S终端,应选用使电缆油和S凡气体完全密封隔离的全密封结构。4充油电缆或其他带压力的终端,应能承受电缆允许的最高 油压。8.3.2电缆接头结构型式的选择8.3.2.1电缆接头结构型式的选择 电缆接头结构应满足电缆电压等级、绝缘类型、安装环境和设备可靠性要求,并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和下列规定: 1电缆接头要把电缆的主要部分,如导体、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金属护套和外护层连接起来。电缆导体连接应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具有钢丝恺装的电缆,必须维持钢丝恺装的纵向连续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电缆接头应具有与电缆本身相同的绝缘强度和防潮密封性能,其密封套还应具有防腐蚀性能。3 电缆接头中的铜导体之间一般宜采用压接方法连接。8.3.2.2电缆接头结构型式的选择电缆接头的结构型式可按表&3. 2.2选择。DL / T 5221一205表8.3.2.2接头结构型式电组绝缘类型 油纸电压等级kv 10--35结构型式金属套管式成型纸卷绕包式结构特征以金属套管为盒体增绕绝缘采用成型纸卷两个环氧树脂套管连接处浇铸屏蔽电 极和插座式连接金具以自粘性像胶带为增绕绝缘以热缩管材现场套装,经加热收缩用弹性体材料经注射硫化扩张后,内衬 姐旋状支摊物,施工时抽取支撑物收缩成型以合成橡胶材料工厂预制现场装配以辐照聚乙烯带现场绕包,再以模具加 热成型以高压自粘性乙丙橡胶带绕包,铜套管 外壳.灌注绝缘复合物主要部件是橡胶预制件,预制件内径与 电缆外径要过盈配合,以确保界面间的足够压力以预制橡胶应力锥及预制环氧绝缘件 在现场组装并采用弹筑机械紧压嘿66--220三腔式塞止接头绕包式热缩式10-35冷缩式预制式ZfLtMw66^220模塑式绕包式整体预制式组合预制式8. 4电缆终端支架8.4.1终端支架的高度和间距电缆终端束架的高度和间距, 应使得电缆终端符合下述规定:1电缆终端的金属部件(含屏蔽罩)在不同相导体之间和各 相导体对地之间的距离,符合表8.4.1室内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2户外电缆终端底座垂直于地面的安装高度一般应不小于 2500mm e23DL /T 5221一20055.3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表8.4.1室内、外配电装盖的安全净距运行电压七V 里020356611090012518030055085010002咤洲)30040065091X】180018002000mm2202000室内带电部位一地相一相室外带电部位一地相一相8.4.2终端支架的机械强度终端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支承终端的全部荷重 和安装维修临时附加的负载(一般按2kN考虑),并符合8.1.3的规定。钢结构构件设计应符合GB 50017的规定。8.4.3终端支架的材料和结构1终端支架必须坚固耐用,符合工程防火和防腐蚀要求。以 型钢制成的户外终端支架应热浸镀锌。2单芯电缆的终端支架不得构成铁磁回路。 3终端支架必须与格她网可靠诈培 8.5过电压保护8.5.1电缆线路的过电压保护为防止电缆和附件的主绝缘遭受过电压损坏,应采取以下保 护措施:1露天变电站内的电缆终端,必须在站内的避雷针或避雷线 保护范围以内,以防止直击雷。2电缆线路与架空线相连的一端应装设避雷器。 3电缆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在两端分别装设避雷器: 1)电缆线路一端与架空线相连,而线路长度小于其冲击 DL /T 5221一2005 特性长度;2)电缆线路两端均与架空线相连。 4电缆金属护套、恺装和电缆终端支架必须可靠接地。 8.5.2避雷器的特性参数选择保护电缆线路的避雷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击放电电压应低于被保护的电缆线路的绝缘水平,并留 有一定裕度。2冲击电流通过避雷器时,两端子间的残压值应小于电缆线 路的绝缘水平。3当雷电过电压侵袭电缆时,电缆上承受的电压为冲击放电 电压和残压,两者之间数值较大者称为保护水平UP。电缆线路的BIIr (120^130)%UP.4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对于110kV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 系统,额定电压取系统最大工作线电压的80%:对于66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应分别取最大工作线电压的110%和100%.8.5.3电缆护层的过电压保护实行单端接地和交叉互联接地的单芯电缆线路,为防止护层 绝缘遭受过电压损坏,应按第10.0.2条规定安装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电压限制器。DL / T 5221一20059自容式充油电缆供油系统设计9.0.1供油装置的油吞吐量必须满足电缆在规定油压值范围内持续安全运行,且符合下列规定:1处于电缆线路中标高最高部位,在冬季最低温度、空载或 停役状态下不得小于电缆所允许的最低工作油压。2处于电缆线路中标高最低部位,在夏季最高温度满载时不 得大于电缆所允许的最高工作油压。3处于电缆线路中标高最低部位以及距供油装置最远部位, 在夏季最高温度环境下,从空载突增至满载时不得大于电缆所允许的暂态油压。4处于电缆线路中标高最高部位以及距供油装置最远部位, 在冬季最低温度环境下,突然切断满载负荷时不得小于电缆所允许的最低工作油压。5 自容式充油电缆工作油压和暂态油压值规定如表9.0.1所刁屯。表9.0.1自容式充油电缆的工作油压和暂态油压允许工作油压允许最高暂金属护套类型Me日 态油压 最低最高M八 有钢带径向加强0.020.400.60铅护套有铜带径向和纵向加强0.02}一,.0.90无铜带加强0.02一}0.30}}0.45铝合金护套I IOkV及以下}一0.02一}0.60}.110220kV一}。.05}}0.80}一1.409.0.2供油装置除应满足9.0.1所需油量外,还应给予20DL /T 5221一200540%裕度。9.0.3供油装置应从施工方便、维修难易度以及投资经济等方面作综合考虑,其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芯电缆宜按相分别配置。 2一端供油方式的供油装置,宜设于标高较高的一端。 3两端供油方式的供油装置,油容积较多的宜设于标高较高的一端,油容积较少的供油装置宜设于标高较低的一端。4供油装置应设有油压过高、过低的监视装置,且应使油压 超限信号可靠地传到运行值班处。5供油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9.0.4供油装置的油管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油管路不应有迁回,且零部件数量应紧凑。 2由多台油箱组成的供油装置,油管路应用T型三通管支 接。各支管路应设置压力阀。 3油管应采用外被有塑料护套的铅管、铜管或不锈钢波纹管,管子内径不得小于电缆油道直径。4油管应通过油管绝缘管与电缆终端或塞止接头连接。油管 绝缘管的耐冲击电压值规定为50kV,且长时间能承受1.7MPa油压力。DL / T 5221一2005510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接地方式10.0.1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必须按下列规定接地:1 3芯电缆应在线路两终端直接接地,如在线路中有中间接头者,应在中间接头处另加设接地。 2交流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层,在线路上至少有一点直接接地,且在金属护套或屏蔽层上任一点非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未采取能防止人员任意接触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的安全措施时,在正常满负载情况下,不得大于5 0V.2)采取能防止人员任意接触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的安全措 施时,在正常满负载情况下,不得大于l00Vo 3长距离单芯水底电缆线路应在两岸的接头处直接接地。 10.0.2交流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式,应按图10.0.2所示部位接地和设置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电压限制器。1线路不长,能满足本标准10. 0.1的规定者,可采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方式。如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对临近弱电线路有干扰时,还需沿电缆线路平行敷设一根回流线,回流线的选择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回流线的截面选择应按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和持续时间来验算其稳定性: 2)回流线的排列布置方式,应使电缆正常工作时在回流 线上产生的损耗最小。 2线路稍长,一端接地不能满足本标准1 0.0.1的规定且无法分成三段组成交叉互联时,可采用线路中间一点接地方式,并按10.0.2中1的规定加设回流线。DL /T 5221一2005一1望吵毛坠迪a卜端接地方式b)线路中间一点接地方式c)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5 4毛 丝当1d)两端直搜搜地方式 I一电绳终端头:2-金属屏蔽层电压限制器:」一直接接地礴一中间接头5一绝缘接头 图10.0.2金属屏蔽层电压限制器设置方式 3线路较长,中间一点接地方式不能满足本标准10.0.1的规定时,宜使用绝缘接头将电缆的金属护套和绝缘屏蔽均匀分割成三段或三的倍数段,按图10.0.2所示采用交叉互联接地方式。10.0.3电缆金属屏蔽层电压限制器的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系统可能的大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不得大于电缆护 层冲击耐受电压的1/拒。2可能最大工频过电压5s作用下,电缆金属屏蔽层电压限 制器能够耐受。3可能最大冲击电流累计作用20次,电缆金属屏蔽层电压 29 DL /T 5221一20055限制器不被损坏。4电缆金属屏蔽层电压限制器的残工比一般选择在2.0-0.4电压限制器与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线应尽可能短,3m之内可采用单芯塑料绝缘线,3m 以上宜采用同轴电缆。连接线的绝缘水平不得小于电缆外护套的绝缘水平。连接线截面应满足系统单相接地电流通过时的热稳定要求DL / T 5221一200511电缆支架和夹具的选择11.0.1电缆支架及其立柱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械强度应能满足电缆及其附件荷重以及施工作业时附 加荷重(一般按IkN考虑)的要求,并留有足够的裕度 2金属制的电缆支架应采取防腐措施。3表面光滑,无尖角和毛刺。 4禁止采用易燃材料制作。11.0.2单芯电缆用的夹具,不得形成磁闭合回路,与电缆接触面应无毛刺,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紧邻终端、接头或转弯处部位的电缆上,应有不少于一 处的刚性固定。2在垂直或斜坡上的高位侧,宜有不少于2处的刚性固定 3电缆蛇形敷设的每一节距部位,宜采用挠性固定。 11.0.3电缆各支持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宜大于表11.0.3规定。表11.0.3电缆支架间的距离电缆种类中低压电缆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敷设方式水平8001500垂直15002000DLIT5221一200512电缆隧道工艺设计12.1一般要求12.1.1电缆隧道路径和埋深必须符合电网规划和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地下管线或构筑物等取得协调。12.1.2电缆隧道设计使用寿命和安全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12.1.3电缆隧道应设置集水坑,为使积水能流向集水坑,在隧道底板设置的泄水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5%。12.1.4隧道安全口间距采用明挖法施工时一般宜取200m左右,采用暗挖法施工时宜根据施工条件、电缆敷设及通风、消防等综合考虑决定。露出地面部分的建筑设计应与当地市容景观协调。12.1.5作业人员进出口净尺寸一般应满足作业人员进出和敷设电缆作业所需空间。根据需要还应考虑下列附属设施安装空间:1电缆接头安装数量和接头施工机具或器材的搬入所需空 间。 2低压电源配电箱、通信温控设各安装所需空间。3进排风机安装所需空间。 12.1.6电缆隧道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表6.1.1所规定的弯曲半径。12.1.7电缆隧道纵向斜坡如超过l00,在人员通道部位应设防滑地坪或台阶。12.1.8电缆隧道与相邻地下构筑物最小间距应根据地质条件2.1.8规定的数和相邻构筑物管理单位协商确定,且不得小于表1值。DL /T 5221一2005表12.1.8电缆隧道与相邻地下构筑物最小间距赢隧道与地下构筑物平行间距隧道与地下管线平行间距隧道与地下管线交叉穿越间距明挖不小于1.0.不小于i.om不小于。5m暗挖不小于隧道外径不小于隧道外径不小于1.0m12.2电缆隧道接口12.2.1电缆隧道与发电厂、变电站及电缆排管的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电缆敷设作业所需空间。2隧道接口处的预留孔应做好防水封堵。 3隧道侧应按排管尺寸预留矩形孔。 4与排管接口在隧道外侧部位应做好防止隧道与排管出现 不均匀沉降的措施。12.2.2电缆隧道与直埋电缆的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隧道内侧应做好防水措施。2在隧道外侧应做好防止隧道出现沉降的措施。 12. 3电缆隧道内附属设施电缆隧道内附属设施应根据各地环境条件及运行需求来确 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12.3.1在隧道内的低压电源可采用三相四线式380/220V的电源,且应符合如下规定:1每个电源进线容量应满足该供电范围内全部设备同时投 入时用电的需要。2电源进线箱可兼作隧道低压用电配电箱,在箱内除需安装 计量电表、照明电源总开关和动力用电总开关外,还应设置单相DL /T 5221一2005三眼插座和三相四线的四眼插座。3电源进线箱应安装在人员进出口处。 12.3.2电缆隧道内的照明系统宜符合如下规定:1照明灯具应为防潮型,在隧道内人行通道上的平均照度不 应小于10 Ix、最小照度不应小于21x o2照明灯具的电源应由二路电源交叉供电。照明灯开关应采 用双控开关。3照明灯线宜采用管子穿线方式,导线截面不应小于 1.5mm2硬铜导线。12.3.3电缆隧道内的永久性排水系统应符合如下规定:1在集水坑处设置的自动水位排水泵,其容量应按渗入隧道 内的水量和排出扬程决定。2在集水坑内的积水应向邻近的城市下水道排放,且应在排 水管的上端设置逆止阀。12.3.4电缆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形式,机械通风形式宜符合下列规定:1按隧道所需通风量选择进、排风机,但风速不宜超过 5m/s。进、排风机和进、排风孔应能在隧道内发出火警信号时自动关闭。2进、排风发出的噪声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 3在进、排风孔处应加设能防止小动物进入隧道内的金属网 格。12.3.5电缆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应符合13.3的规定。12.3.6电缆隧道内的通信系统应符合如下规定:1电缆隧道内的通信系统应为固定式通信系统,电话应与值 班室接通、信号应与通信网络接通。2隧道人员进出口或每一防火分隔区内应设置一个通信点。 12.3.7电缆隧道内的接地系统应符合如下规定:1隧道内的接地系统应形成环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允许最大 DL / T 5221一2005值不宜大于100.2隧道内的金属构件和固定式电器用具均应与接地网连通。 接地网宜使用截面不小于40 X 5MI"Z、经防腐处理的扁钢,在现场电焊搭接,不得使用螺栓搭接方法。DL /T 5221一200513电缆防火设计13.1阻燃电缆选用 敷设在电缆防火重要部位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阻燃电缆。敷 设在变、配电站及发电厂电缆通道或电缆夹层内,自终端起到站外第一只接头的一段电缆,宜选用阻燃电缆。13. 2变电站电缆通道和电缆夹层的防火设计13.2.1电缆总体布1的规定1变电站二路及以上的进线电缆,宜分别布置在相互独立或 有防火分隔的通道内。2变电站的出线电缆宜分流。出线电缆的通道数宜与主变台 数相对应。3在电缆夹层中的电缆应理顺并逐根固定在电缆支架上,所 有电缆走向按出线仓位顺序排列,电缆相互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不得重叠,尽可能少交叉,如需交叉者,则应在交叉处用防火隔板隔开。4在电缆通道和电缆夹层内的电力电缆应有线路名称标识、 13.2.2防火封堵1为了有效防止电缆因短路或外界火源造成电缆引燃或沿 电缆延燃,应对电缆及其构筑物采取防火封堵分隔措施。2电缆穿越楼板、墙壁或盘柜孔洞以及管道两端时,应用防 火堵料封堵。防火封堵材料应密实无气孔,封堵材料厚度不应小于100mm o13.2.3电缆接头的表面阻燃处理在电缆夹层中的电缆接头,应采用防火涂覆材料进行表面阻 36 DL /T 5221一20055燃处理,即在接头及其两侧2m-3m和相邻电缆上绕包氯丁橡胶为基的阻燃带或涂刷防火涂料,涂料总厚度应为0.9mm-1.0mm,13.3电缆隧道、电缆沟和竖井的防火设计 对电缆可能着火导致严重事故的回路、易受外部影响波及火灾的电缆密集场所,应有适当的阻火分隔,并按工程的重要性、火灾概率及其特点和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3.3.1阻火分隔封堵1电缆隧道、电缆沟和竖井内除应符合13. 2.2的规定外,在电缆竖井穿越楼板处、竖井和隧道或电缆沟(桥架)接口处,应采用防火包等材料封堵。2阻火分隔包括设置防火门、防火墙、耐火隔板与封闭式耐 火槽盒。防火门、防火墙用于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架以及上述通道分支处及出入口。耐火隔板用于电缆竖井和电缆层中电缆分隔。防火墙和耐火隔板的间隔距离应符合表13.3.1的规定。封闭式耐火槽盒的接缝处和两端,应用阻火包带或防火堵料 密封。表13.3.1阻火分隔的间距类别地点臀电厂、变电站内100电缆隧道电厂、变电站外200防火墙电厂、变电站内100电缆沟、电缆桥架厂区内l00厂区外200防火隔板竖井上、下层间距7DL / T 5221一200513.3.2在电缆隧道的进出口处和接头区内,宜设置消防器具、黄沙箱等一般消防设备。13.3.3火灾监控报带和固定灭火装1在电缆进出线集中的隧道、电缆夹层和竖井中,如未全部采 用阻燃电缆,为了把火灾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尽量减小事故损失,可加设监控报警和固定自动灭火装置。 I电缆隧道在每一阻火分隔区内宜设置温度过高和火情监测器,在隧道内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能及时把信息发至值班室。由温度过高监测器发出的信号应自动启动进、排风机,由火情监测器发出的信号应自动关闭进、排风机和进、排风孔。2在电缆进出线特别集中的隧道、电缆夹层和竖井中,可加 设湿式自动喷水灭火、水喷雾灭火或气体灭火等固定灭火装置。DL / T 5221一200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标准的用词说明A.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DL /T 5221一2005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牵引力和侧压力计算牵引力和侧压力的计算公式见表B.1 ̄表B.7.表B.1牵引力计算公式裂纂31侧二黑豪示意图牵引力计算卫.T=YWL (B.1-1)‘r全二T=WL (pros A+sin B,) (B.1-2)T2=WL (pcos A}in A) (B.1-3)布勒算式藻IFHT+} Il气声T2巨:二WRsinA(p。十,,*一兵)戈 W,R)(B. 14)李芬堡算式T一T, cosh(p8)讨砰不WT sin h(pO)简易算式T2=T,尹(B.1-6)(B注巧) 垂:一1 WR2 ((,一“2)si.B'(B.10-)+2p( e"e-cosO)]+不俨直弯曲牵引凸曲面当。=夸时,T=W.R f (1-p2)+2pe"21+T,e"2+p- L J(B.1-8) 40DL /T 5221一2005表B.1(续)暮羹凸示惫图牵引力计算:=器[2u,sin“ 一“一“”(B.1-9)ME曲川·兀一WR{ 2一 。一)e"' I+Te"'当,二晋时,x( e"e -no. B)1+不e.(B.1 -10)垂直弯曲牵引凹:=:“一器〔“一,')sing十2 召(尹-WS仍〕9 T VT,T =T,e"= 1W+R/t一。x 1(1·、·’“」当。二晋”,A曲T一Te""一器[2EtsinB-( 1-N=xe"'-wsO)1倾斜面上垂凸a曲直牵引z, j \TB Tx =Tie"' - W 1/t一x }2#(1-p')e"= I (B.1-14):二:el'十W1R+s,iun'“a[一“”。,(B.1-15)TINeR r,:一:二‘十WlR +slinr',a [( 一,”厂当‘二登时,+2 u,(e -ws即( cosh-e"0)一2/t sin8141DL / T 5221一2005表B.1(续)WA9A倾斜面上垂直示意图牵引力计算凹曲面牵引TQI}RTiVT,/ I 排列三角形:一:二‘W+ +FIRsinIz‘a一“-(l0)sino+2尸( cos夕一洲,)]:二:尹一WI R +Fint'aIo+a,,)、。,一;,。x( coso一尹)+切sin B)表B.2管道内弯曲侧压力计算公式敷设方式侧压力计算式P=矍2R P=些鱼卫塑3R P=工R (B.2-1)(B.2-2)(B.2-3)1孔3根摇篮形1孔I根表B‘3孟最增加系数K凡的计算公式排列形式@一Q三角形摇篮形重量增加系数(d)'军K, = I3(B.3-1)K,(B3一)lD一dj42DL /T 5221一2005表B.1一表B.3式中:T—牵引力,N;T,—弯曲前的牵引力,N;T2弯曲后的牵引力,N;/I—摩擦系数(见表B.7);W—电缆单位重量,N/m;L—电缆长度,m;R—电缆的弯曲半径,m;日—电缆作直线倾斜牵引时的倾斜角,rad;B—弯曲部分的圆心角,rad;“—电缆弯曲部分的倾斜角,rad;P—侧压力,N或N/m;D—管道内径,MM;d—电缆外径,MM.表B.4弯曲部位用滚轮或圆弧滑板嫩设时的侧压力计算式弯曲部位侧压力计算式敷设图示滚轮:一2Tsin号式中,尸表示用滚轮时的侧压力,NP 。_T R尸—几1K}w月滚轮或圆弧板时的 R0P }r 圆弧滑板式中,Pz表示用圆弧板时的侧压力, 侧压力:T一一谭引力,NIR6弯曲角.rad:人—弯曲半径,口.43DL /T 5221一2005表B.5不同电缆敷设方法的最大牵引力牵弓{方式受力部位允许牵引强度 铜芯牵引头铝芯40钢丝网套铅套10铝套20塑料护套770表B.6电缆护层最大允许侧压力电缆护层分类滑动 滚动 (涂抹润滑油圆弧滑板或排管)(每只滚轮)kN1 .出 0.52.01乃铅护层皱纹铝护层无金属护层3.03.03.0表B.7不同管材的旅擦系数敷设管材无水混凝土管有水涂润滑油钢管塑料管、玻璃钥管滚轮普通轴承0.2摩擦系数0.40.30.30.20.30.1弹子式轴承44DL /T 5221一2005附录C (资料性附录)排管工井长度计算C.1排管工井长度计算排管工井长度S计算示意图见图C.1.计算公式如下:---2-C1(C. 1-1)p ︑二 入- =L一︒︐一2︐-‘(C.1-2)(C.1-3 )二R1阳兮-产“口叭︒八=-冲一︐L--一2十民)B七(C.1-4 )只二十-32飒2-(C.1-5)以上式中:Ro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C见表6.1.1),m;R,—热伸长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m,参考值R, }0.8Ro;Bo-施工时伸缩弧弧幅,m;B,-温升后伸缩弧弧幅。m;用式(D.2-2)。热伸缩量,m,当计算R,时,tC052-计算,L为相邻工井间电缆距离。 以上式中未作说明符号全文见图C.I.电缆伸缩畸变量计算:(C.1-6 )2dmS B= (S2+C2)CDL /T 5221一2005式中:t卜一一电缆伸缩畸变量,%:电缆金属护层外径,mo计算金属护套热应变时,取日夜温差变化。t =25 C,计算m值用式(D.2-1)或式(D.2-2)计算。d注I:式(C.1-6)£为日本电气技术规程介绍的Bauer简化公式.当C值较小时,可采用以下非简化公式: 2d(,I C' + 2Lm一m,一C(%)S'+C'+2d拒' +2Lm-m'(C1-7)注,:简化公式中”c值逐步缩小时,“逐渐增力口。从实验确认C-<4S 时,调节效能减小。因此在工并中对位移C较小的电缆采用一个伸缩弧方式吸收排管中热伸缩量。伸缩弧弧幅B一般可取0.1s,伸缩弧半径R二S' B8B 2注3:计算时,先从已知凡求得S, R,,再计算&州自参考资料允许值为铅0. 1%,铅合金。.15%,铝0.3%。如果R,或f值超过允许值时,可适当放大S,再进行计算。 DL /T 5221一2005幻工井断面图b】工井顶视田2 d, 二. TIc.d,场丫7、、黑/三图c.\、杯c,旅工时电跳布里田d) 退度上升电纽仲长后示魂图工井长度计算示意图47DL /T 5221一20051I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蛇形弧横向滑移圣、热伸缩量和轴向力D. 1蛇形弧横向滑移It的计算蛇形弧横向滑移量的计算公式为:(D.1-1) n=了B2 +1.6Lm一B式中:二电缆热伸缩量,mm;B—蛇形弧幅,MM;L—半个蛇形长度,mm;n—电缆横向滑移量,mm.式(D.1-1)中各符号说明见图D.lo1n`z图D.1符号说明D.2热伸缩量的计算公式当,、牛(UWL十2f)时,热伸缩量m的计算公式为:二=(AEar-2f)z4, uWEA( D.2-1)DL /T 5221一2005当‘>一三AEa (uwL十2f)时,m的计算公式为: L f 1 (UWL__1lm=一{a:一—2L AE又2I—十2t}I一2」(D.2-2)上两式中:t—导体的温升,℃;。一一电缆的线膨胀系数,1/'C ;L—电缆长度,mm;P一一摩擦系数;w—电缆单位长度的重量,N加m;f—电缆的反作用力,N;A—导体截面,mm2;E—电缆的杨氏模量,N/mm2 0蛇形弧轴向力计算用常数见表D.lo表D.1蛇形弧轴向力计算用常数电缆类型电缆的线膨胀电缆的反作用力导体的沮升电缆的杨氏模量系数VI CN ℃ N/ mm'单芯55500[旧充油16.5 X 1护10卫3芯503001洲)单芯65301100交联20.0X lr10003芯扭绞605000D. 3蛇形弧轴向力的计算公式蛇形弧轴向力计算式见表D.2oDL /T 5221一20055表D.2蛇形弧轴向力计算式金属护套有尤&jliEtftYfi, xst蒸温度下降时温度上升时8EI ar 8EI rn十卫竺二x O.8 (D.3-1)2B B' 2 (B+n)z 2_』竺立x 0.8 (D.3-2)2(B +n) 有0.8 (D.3-3)C)AftT+丝x2B B' 2 (B+n)' 2+ 2(wBe + xn)0.8 (D,一‘,8EI ca 十SEI里+#WL x0.8朴些共.w一 'uWG x0.8 (B+n)- 2 2(B+n)7MFK,T7 (D. 3-5)无T Bz万(D. 3-6)髯+擎里+丝x O.8一李丝,at+ we x0.8t百+n)一2 2(方+ n)(D. 3-7)(D. 3-8)注1:+符号是拉伸力,一符号是压缩力.注2:式中W一电缆单位重量,N :-/El --电缆抗弯刚性,N·_2. 。—电缆幅向滑移量,咖。 电缆线膨胀系数,1/0C刀—蛇形幅宽,m mL-蛇形弧半个节距长度,m nl汀温升,℃ D. 4垂直敷设所需夹具数量和安装位盖的计算垂直敷设示意图见图D. 4,D.4.1垂盲盲纬勒汾师部一点固宁所需奏且计登:N}->三WS,F (D.4.1-1)50DL /T 5221一2005灼l凡!图DA垂直敷设示意式中: N-.所需夹具数量,只:尸一. 一.夹具对电缆的紧握力,N:乙一一卜 垂直部分电缆长度,m;W-一一电缆单位长度重量,N/ mc S---安全系数,取}--40A4.2垂直直线敷设多点固定夹具安装间距计算:_FS L!气—W (D_4.2-1)DL / T 5221一20I2005式中: L,—夹具安装间距,m;F— 夹具对电缆的紧握力,N;w一 电缆单位长度重量,N/m;S一 安全系数,取)40D.4.3垂直蛇行敷设所需夹具计算I上顶部位所需夹具 1)温度上升电缆伸长时: N,= ( F1-WU2-W,) SdF2)温度下降电缆收缩时: N2= (Fa2+WU2+W,) SdFN I, N2两者取大的数值。2下底部位所需夹具 1)温度上升电缆伸长时: N3 = (Fe,+WU2十W2) SWF2)温度下降电缆收缩时: N4= (F,2-WU2-W2) SJFN, N4两者取大的数值。式(DAM)一式(D. 4.3-4)中:N;-凡—所需夹具数量,只:Fa1- 温度上升时蛇行弧的轴向力,N;F. 2温度下降时蛇行弧的轴向力,N;W,— 上顶末端夹具分担的电缆重量,N;W2— 下底末端夹具分担的电缆重量,N;W— 电缆单位长度重量,N/m; L—一个蛇行弧两端的夹具间距,m;F—夹具对电缆的紧握力,N;Sf—安全系数,取)40(D.4.3-1)(D.4.3-2)(D.4.3-3)(D.4.3-4)DL /T 5221一2005D.4.4温度变化时电力电缆的轴向力和蛇行弧幅向的滑移量计温度上升电缆伸长时的轴向力Fai为:F,‘二+RElat 算1) z 2一(B+月)8EI atB` 2(D4.4-1)2)温度下降电缆收缩时的轴向力Fat为:,户,=一一竺弋产—(D.4.4-2)3)滑移量: n=JB2 +1.6atl;一B (D.4.4-3)以上式中: n—向蛇行弧幅向的滑移量,MM; B-- 一蛇行弧幅宽,rtun; a--一电缆的线膨胀系数,1/0C,对充油电缆,取16.5 X 1护,对交联电缆,取20. 0 X 1护;十一 ̄-温升,℃: El 一一电缆弯曲刚性. N . nun2,D.4.5电缆抗弯刚性计算1)充油铅护套电缆: EI =251dm" (D4.5-1)2)充油铝皱纹护套电缆: 3)交联电缆: El=三人十瓦扮氏几 (D4.5-3 )以上式中: EI =14.4dr } (D4.5-2)E,—导体的杨氏模量,N/ tnrn2,一般取>500; 三—绝缘层的杨氏模量,N/ n=2,一般取400;氏一一金属护套的杨氏模量,N/ tnm2,铝护套取1000(}一53 DL / T 5221一200551 3000;11—导体断面次力矩,11=64It—绝缘断面次力矩,IJ64(da一d}),‘一蝙摊腼知矩,Im =晋《dc导体外径,tnm:试绝缘层外径,m们n:心金属护套外径,rnm;d,—金属护套平均外径,mm;t—金属护套厚度,mm.(D4.5-4)(D4.5-5)(D4.5-6)DL / T 5221一2005附录E (资料性附录)塑料护套的化学稳定性表E」药剂名称丙酮苯四氯化碳抓仿三氯乙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环己烷二硫化碳乙烯甘油脂乙醚甲醛甘油己烷石油醚轻质汽油汽油煤油燃料油石油润滑油翼督*RXT药剂名称硅油 wxLm督藻0000△00△O0OOOOOOO00 一氟利昂12 杂酚油 甲酚 OOO△△OOOOO一 苯酚 苯胺 苯二甲酸二辛脂 △OOOOO△O△OOOO△OOO}醋酸乙烯 沥青 盐酸(l0%) 0O乙O一 盐酸(38%) O硫酸(10%) 浓硫酸(发烟) O△O△Ho酸(10%) △一O△0△OOOOOO浓硝酸(发烟) 醋酸(50%) OOOOO0000△一亚硫酸气一 氨气 稀氨气 OO△O!浓氨气一氧气 过氧化氢 O△△△OO△OO△一一硫化氢△55DL / T 52212005表E.1(续)药剂名称润滑脂动物油植物油变压器油魏繁*VA( T药剂名称△△OO△0OO△△O△0*臀磊*1OOOOOOO0OOOO稀过氧化钠食盐水海水土坡注:0表示完全或几乎不受侵蚀,实际上耐受;O表示受到若干作用,在实用上问题不大: △表示受到较大作用,不如避免使用 x表示严重侵蚀,不可使用。 56DL / T 5221一2005附录F (规范性附录) 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表F.1 35kV及以下电缆在不同环坡温度时的载流最校正系数x环境温度缆芯最高工作沮度℃ 306065708090℃ 空气中351.101.091.081061.05401刀1.01乃1.0土壤中300.930940.940.950.96350.85住870.880.900.92}1.22L181.150.860.吕90.910.931.011.061.01.0I刀1.01.0I-,一1.041.04}Lll1.091。一}0.94往:其他环境温度下载流量的校正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式中:氏-缆芯最高工作温度,℃;挤—对应于额定载流量的基准环境温度,℃,在空气中取400C,在土壤中取25'C9,-一实际环境温度,℃.x K一= -BBz、一)表F.2不同土城热阻系数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土圾热阻系数K叫nH 分类特征 (士壤特征和雨量)士峨很潮湿,经常下雨。如湿度大于9%的沙土;湿度大于10%的沙一泥土等土坡潮湿r规律性下雨。如湿度大于7%但小于9%的沙土;湿度为12%一14%的沙一泥土等校正系数0.81.051.21.057DL /T 5221一2005表F.2(续)土坡热阻系数分类特征 (土壤特征和雨量)土坡较干燥,雨量不大。如湿度为8%- 12%的沙一泥土等土壤干燥,少雨。如湿度大于4%但小于7%的沙土;湿度为4%-8%的沙一泥土等多石地层,非常干燥。如湿度小于4%的沙土等校正系数1.50.932.00.873.00.75注:本表适用于缺乏实侧土壤热阻系数时的粗略分类,对110kV及以上电压电缆线路工程,宜以实测方式确定土壤热阻系数。 表F.3土中直埋多根井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根数电缆之间1o20030011120.90.920.9330.850.870.904O.SO0.E礴0.876住750.810.850.780.820.86净距注:本表不适用于二相交流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力电缆表FA空气中单层多根井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58DL /T 5221一2005附录G (资料性附录)全国各地区代表性城市八月份平均地温表G.1全国各地区代表性城市八月份平均地温地面下的深度地区0.40.8℃{地面下的深度L63.2}呼和浩特新疆6.6一9.1{伊宁3.80.420注0.818.71石14.23.29.5黑龙江哈尔滨鸡西海伦嫩江吉林长春延吉21刀20.018.917.014.514.219.919.818.715.817.312.214名t0乃3.923421.833.325.721.019.630.323.817.5【6125.120.916.610.6乌鲁木齐吐鲁番!11.919.216.4一9.7和田甘肃8.6}}兰州乎凉22.619.323.521.117.820.717.915.413.8辽宁抚顺沈阳鞍山丹东曹口内蒙海拉尔通辽15名21510422.622.823.023.223.720.820.721.221.22I-了吐6817.217.818.217名张掖13.912.4宁夏银川22.422.420.919.317315.712.613.5石咀山J青海西宁6.413.71.518.517.114.811刀陕西24.023.122.222.519214.315.39.。}延安6.8{铜川〔鬓翠)17.115.311.920.059DLIT5221一2005表G.1(续)地面下的深度地区西安地面下的深度地区0.404一},:16一}3.2。:一}16一}3.225.1刀耳28227.025之23.0,7.7{.份汀宝鸡}一52.524.‘一}2,,,69}}、南}一河北}}’一}郑州26.7一}25.3226一},。36滋2北京25.023.921刀163洛阳27.426023.4182天津}}}02.6一},52信阳25.4一}239一保定25.6一}24.,2,,一}‘6.3,或匕石家庄汉口26.91}25623.518126.1邯郸42.7}}2,.6,7.0}}黄石山西224182大同}02.9一91太原2,.7一}2,.4112石14418.5一}255}27.。一}23.“一一一28.525万23.01吕520注0432}一28.727.}129.4279251湖南长沙江西20.9}一31029.226021及山东南昌26.42304了223.920122)175194济南}一27.5青岛4石226.5一28.927725.5一}226} 广西一赣州桂林29.0刀.825.7(匙)江苏上海南京徐州安徽宿县浙江}27628027」25夕26.725.4229237222}一18.2}},。州广东293}2一8.526623.7‘8.8}}广州,7.2}!韶关1汕头30829.69.2729.128.429.027826.327.625石}2:,25.1一27.228.428占256}224}一24.2,51{}海南}}海口195四川}一692川}29.3一}28627.2632238一5.5一912名},5.,13.17通1651屯92129.7IJ6杭州温州270成都衡州一}29226.7一}42.420.6}}阿坝福建建欧O628.727325注}27.1一“.,一}02.5甘孜220{西昌2452,.4一23.2一}2:.,DL /T 5221一2005表G.1(续)61DL /T 5221一2005附录H (规范性附录)充油电缆需油量和暂态压力计算H. 1充油电缆需油量的计算充油电缆需油量的计算见表H.1-10表H. 1-1充油电缆需油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内容需油量cm' 1.每相电缆因负载温升引起的需油量:一{4B (eo 0二、·二,+e}V(l A B,D , ,-- ADB,D2}+ OB二o' I -oe,V I L从) i、 )2侮相电缆因 季节性温差引起的需油量3.每只压力箱 因季节性温差引起的需油量4.两只终端 头,因季节性温差引起的需油量5每相线路的 连接盒,因季节性温差引起的需油量G,=e66 (eoVo+e,V+e}V+e,V},V,) L (H.1-2)G-=ABae.Vvr (H.1-3)6r24BaeoV} (H.1-4)"-G巧△岛(H.1-5)6每相线路因 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总的需油量nprG=G+G,+n,G,什‘叶肠(H.1-6)62DL / T 5221一2005表H.1-1(续)式(H.1-1)一式(H.1-6)中之—每相电缆长度,cm:o.‘,扬,eej.亡一分别为绝缘油、导体、油道蛾旋支择管、纸绝缘体以及金属护套的体积膨胀系数(1/' C).详见表H.1-2:Va. V .心,V, V一一分别为每厘米电缆的导体内油的、导体的、螺旋管的,绝缘的以及金属护套的体积,cm' /cmA61, s—电统导体和金属护套的稳态温升。℃A-S6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量,℃,注惫此量对地下土坟和大气是不同的T,V" vV-每只压力箱、终端盒或连接盒内的油的体积,cm':。1-每相线路内的连接盒致^n}每相电缆所需压力箱数‘一一旅只压力箱供油量,cm'.表H.1-2电缆常用材料的体积膨胀系数材料名称铜铝膨胀系致IM 材料名称油膨服系数1 /0c5x10-'75x)护lox I护 !}纸铅钢}一8.5 X 10'}油浸纸绝缘}3.6X 10'}}不锈。H.2暂态油压计算42.5 x 10'3.0 X 1rH.2.1单端供油1)线路任意点的暂态油压: OP. =1abXf:一:、 x0.0 98\ 2J2) X=L时:(H.2.1-1)AP=士生abL2 x 0.0982 H.2.2两端供油1)线路任意点的暂态油压: (H.2.1-2)AP一t 1 abX (L一X) x 0.0982 (H.2.2-1)63DL /T 5221一2005_、__乙_,Z3入=丁盯:Z AP,=士1abLZ x 0.098一“ 8式中: (H.2.2-2)4P,—暂态油压,MPa; a—需油率,cm'/(cm·S);b—油道阻力,9·s /cm6; X—供油装置至任意点长度,CM;L—供油长度,cm. H.2.3需油率a=a ow=ao(n/z:+ w,) (H.2.3)式中: a—需油率,cm'/ (cm·s);a s一一单位长度电缆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热量而引起的绝缘A热胀冷缩量,c ma/ (cm·s·W);w—单位长度电缆的发热量,W/ cm;n—电缆芯数; 1—负荷电流,A; r,—切断负荷电流或投入负荷时导体的交流电阻,Sycm;wd —介质损耗,W,H.2.4油道阻力L_no,。冲.,n-7,一v.oij-二wLe了入iu(H.2.4)式中:b-一油道阻力,9·S/Cmb;r一绝缘油粘度,Pa·5;I。一油道数;油道内半径,CM.DL /T 5221一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 条文说明定DL /T 5221一2005目次5电缆路径.·············,··价·······,·............. 676电缆敷设方式··‘················…....... 687电缆结构选择···········,·········…......... 748电缆附件选择·········价·,·····,···‘··‘二779自容式充油电缆供油系统设计··,····,·‘·‘......... 7910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接地方式·········.............. 8111电缆支架和夹具的选择·价价·······.............. 8512电缆隧道工艺设计··。,,,··,·····.............. 8613电缆防火设计············,···,·,·······,·.................. 88DL /T 5221一20055电缆路径5.0.1-5.0.2如果城市缺乏对地下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的统一安排与总体规划,势必导致地下管线紊乱,给管线增设、更新、事故抢修带来困难。重复开挖路面,除了要支付高额的路面修复费外,还严重影响地面交通和市民生活等。为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必须按电网规划向城市管理部门提出确保电缆敷设路径的要求。5.0.3为日后抢修、更新作业考虑。5.0.5直埋电缆相互间距最小中心距。.2m,主要是按北京、天津、广州、武汉、上海等地实际敷设的最小间距而选定(北京0.2m,上海0.2m-0.22m)。因减小间距对电缆载流量影响较小(必要时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间距),而对城市走廊影响较大。电缆间距取中心距而不取净距是方便设计计算载流量和走廊宽度。直埋敷设电缆埋深规定为0. 7m-1.2m,一般都比建筑物基础浅,而且自开挖壕沟至回填土时间短。实践证明,直埋敷设电缆挖沟边对永久性的建筑物基础最小距离保持在0.6m以上,可以不做防止泥土塌方措施。5.0.6利用城市交通桥梁敷设电缆是最经济的一种敷设方式,如电缆需要从此岸敷设至对岸,在国外不分电压等级、电缆类型,首先考虑利用城市交通桥梁敷设。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利用城市交通桥梁敷设电缆至今已有90多年经验,我国上海在1914年就利用跨越苏州河的外白渡桥敷设电缆至今也有90多年历史,迄今运行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过不良状况。但利用城市交通桥梁敷设电缆除应考虑桥梁承载力外,还应有适当的防火措施,例如选用阻燃外护套的电缆或把电缆敷设在防火槽盒内。DL /T 5221一2005s电缆敷设方式6.1一般规定6.1.,从电缆制造到出厂盘绕、现场施工以及运行等,电缆都会承受弯曲机械力,如多次过分弯曲必将给电缆绝缘和金属护套带来不良影响,例如绝缘纸和导体屏蔽或绝缘屏蔽起皱、撕裂、金属护套疲劳甚至出现裂纹。但关于电力电缆特别是交联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各国或国内各制造厂之间不一致,对电缆线路设计尤其是对排管工井设计带来困难。为此在本条文中根据国标和借鉴日本《电气技术基准调查委员会》于1990年在IEC-60169的基础上选用77kV, 150mm2-2000mm“的交联电缆再次做过5D^-IOD, 180。重复5次更苛刻的弯曲试验,证实弯曲试验后与弯曲前的工频耐压击穿值几乎无变化(参见日本《电气协同研究》1991年第47卷第3号)。6.1.4与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手册》一致。鉴于暗挖施工工艺日益增多,为充分提高圆形断面利用率,借鉴日本经验,在满足施工及运行情况下,对暗挖法圆形断面通道净宽可适当减小至800mm。在上海地区己有应用实例。6.2直埋敷设6.2.2抗御外力损坏措施国内一般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方法,而国外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方法,后者抗御外力损坏较前者好,但工程费用比前者高昂。可根据当地地下管线情况和路面开挖频度选择。6.2.3为减少开挖壕沟而影响铁路或道路交通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DL /T 5221一20056.3排管敷设6.3.,排管敷设2早期排管工程一般都采用价格低廉的石棉纤维水泥管作 衬管,但由于石棉纤维水泥管耐机械冲击性差,运输过程以及现场施工都有一定数量受损作废弃物处理而影响环境。为保护环境,凡用有害于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材料制成的管子(包括石棉纤维水泥管在内),规定禁止使用。4传统采用1. 5d与GB 50217一致。上海地区35kV及lOkV电缆排管孔径与穿管电缆根数存在以下敷设方式也可在工程中应用:1) 1孔敷设1根电缆Dad+30mm2) 1孔敷设同一回路3根单芯电缆D3 ->2.16d+30mmD- <2.85d式中: 2. 16d-3根电缆包络径。6在整条排管中用混凝土局部加固,能加快工程进度节省投 资,但在衬管镶接处是整道排管中最薄弱之处,仍应做好加固措施。6.3.2 1000mm2以下的纸绝缘或充油电缆以往仅考虑在常温状态下按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稍加一定裕度来设计工井长度,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工程都采用导体允许温度高达90℃的交联电缆,由于电缆的伸缩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供敷设交联电缆用的排管两端的工井长度,不但要考虑能吸收来自排管中的电缆伸缩量,还应考虑电缆在寿命期间内由于热循环导致电缆金属护套疲劳问题。4接头施工人员长时间在工井内作业时空气流通所需。 7根据征求意见会上讨论明确,接地电阻取值统一为100. DL /T 5221一20056.3.3断开单芯电缆磁闭合回路,消除磁滞损耗。6.3.4防止水从排管流入工井。6.3.5使电缆热循环后能恢复至原位。6. 4隧道敷设6.4.1考虑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在隧道内作业或巡视工作所需高度,但在旧城市建设隧道往往受阻于己有的其他管线或地下设施,在此情况下可在受阻局部地段缩小净高尺寸或改为排管方式。6.4.2为日后巡视及更换电缆提供方便。6.4.3电缆运行温度与停役温差大,特别是大截面的交联电缆可达80`C ^-950C,因此伸缩量和轴向力大。采取蛇形敷设能把电缆线路的热伸缩量分散到蛇形弧内,这样才能降低电缆夹具对电缆的紧握力和电缆线路向两端的伸缩量。6.4.4在坡度小于10%的隧道按水平隧道蛇行敷设规定设置夹具。但在不设置夹具的部位应用具有足够强度的绳索绑扎于支架上,以防短路电缆电动力作用使电缆滑落。在坡度大于10%的斜坡隧道内,如采用垂直蛇行敷设时,还应在每个蛇行弧顶添设夹具,以防电缆在热胀冷缩时滑动而位移。6. 5电缆沟敷设6.5.2在净深小于0.6m以下的电缆沟敷设作业和接头施工都能在地面上进行,无需设置通道。6. 6桥梁敷设6.6.3汽车或轨道列车在桥梁行驶时以及桥梁受风压都会发生震动。但一般认为震动频率达到数赫以上,且通过无数次重复震动后才会给电缆带来不良影响。由风力、地震所产生的震动频率远小于电缆固有震动频率,可以忽略。1990年“日本电气协同研究学会”在大鸣门跨海吊索桥上实测震动频率数据是:70 DL /T 5221一2005汽车:(1 0^30) Hz新干线列车:(5-8) Hz风力或地震:1Hz以下 同时也提出敷设在桥梁的电缆防震措施认为在固定夹具与电缆之间垫设防震橡胶,既简便又有效,但各只夹具安装间距应在2m以下,这一措施己在大鸣门跨海吊索桥采纳。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标准,桥梁单( 孔)跨距大于100m,即称大跨距。又日本同行认为在桥梁伸缩缝大于70mm(跨距在100m左右)时,需采取防伸缩对策。故本规定采用单跨距大于loom,即称长跨距。6.7水下敷设6.7.1.6.7.2规定了使水下电缆能在寿命期间内安全运行所需的水域条件。水底或河床有无岩礁、沉船以及河床平整度等,则要求设计前实地勘察,施工前进行处理,否则敷设在水下的电缆会出现悬空,受潮流冲击、震动与岩石等障碍物摩擦而损坏。船舶不可能靠近投锚的水域称为浅水区,主航道或船舶能投锚的水域称为深水区。锚的重量与入土深度如图1所示,该图摘自日本运输省港湾技术研究所的No.215《投锚与入土深度试验》现场实测报告,可供参考6.7.3 1是考虑作业投锚宽度和锚后船移走锚时,避免伤及相邻电缆以限制事故扩大的措施,同时也有利于事故抢修作业。2埋设于无大吨位船舶通航、 流速小的河床下的电缆不会受潮流冲刷位移而出现相互交叉或重叠情况。6.7.4考虑水下电缆或工业管道事故抢修作业所需间距。6.7.5减少电力电缆对通信电缆电磁干扰影响。6.7.6浅滩受潮流冲刷标高不稳定时,可根据当地情况按表1所示留出适当长度,供日后运行中出现电缆外露时挖沟深埋时用。7] DL /T 5221一2005浅滩往往是石子多的区域,需按当地条件加以保护。0:淤土(实侧).二砂土〔实侧)—:R.J.Brown/1软淤土︵日︸侧堵引尺/// 产) 洲币oc。洲尸尸淤土I O.YtS爪袱户黔汽.:O /才代少了一一硬砂土。IZ目口 :拼锚重a( t)i:矛’布图1锚重量与入土深度 表1敷设长度水下敷设电缆预留长度1‘以下Ikm-3k.31an以上}}一}一预留长nr/tf设长度‘)%3--56.7.7为保护防汛堤所规定的标高。6.7.8在水下电缆两端岸上按航标规范每岸设4块(两岸共8块)警告牌,以引起驾驶船舶人员注意,尽最大限度减少因船舶投锚损坏电缆。6. 8垂直敷设6.8.1-6.8.2按表2所示条件选择垂直敷设方式,计算电缆重量和伸缩量来决定固定夹具所需数量和安装位置,计算方法参照附录DaDL /T 5221一2005表2垂直教设方式敷设方式直践敷设顶部一点固定方式 直线敷设多点固定方式蛇行数设多点固定方式 级夹具鸯w拟Ati,二\(很祖玉A里甲敷设图示适用场所高差不大,电缆重t 较轻,可采用顶部一点支持方式。电缆热伸缩由底部弯曲处吸收电缆重里较重,但热 伸缩轴向力不大每隔数米设一夹具能紧握电缆重里和热伸缩轴向力卜-压行咬 _一’“‘少“热伸缩轴向力 很大,用蛇行敷设来降低热伸缩轴向力6. 9电缆登杆(塔)不受高落差制约的交联电缆线路或附属设备较少的充油电缆 线路,应优先考虑直接登杆(塔)方式.6. 10电缆终端站6.10.1设置电缆终端站,一般应考虑如下事项:1>条件:110kV及以上的充油电缆线路,在附属设备(避雷 器、供油设备如压力油箱)较多的情况下,难以在杆塔上 或设平台安装时。 2)选址:终端站四周要设2.5m高的围墙,且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与架空线连接的引下线与道路边线的水平距离应 保持一定距离。 DL /T 5221一20057电缆结构选择7.1一般规定7.1.1我国lOkV-35kV系统一般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属非有效接地。当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按规定还能在8h内不切断电源继续运行,但当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健全两相对地电压即升高到线电压。过去有些工程仅按相对地选择电缆绝缘水平,因此在运行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屡有发展至两相接地短路事故的情况。7.1.21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属干式绝缘类电缆, 不存在绝缘油淌流干枯问题,因此不受高落差制约。绝缘性能稳定,且绝缘允许温度高,介质损耗小,国外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我国也积累了30年左右运行经验,证实交联电缆可以取代传统的勃性油浸渍纸绝缘或自容式充油电缆。但随着使用电压等级的提高和敷设路径越来越长,所使用的220kV交联电缆特别是接头的造价要比充油电缆昂贵,且现场接头作业环境要求相当严格,为合理使用投资以及适应国内目前条件的需要,因此在条文中规定需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2初期交联电缆制造工艺是采用1 2-'mc/N06高温蒸汽交联工艺制造,经过了2-3年在电力系统通电运行后就频频发生绝缘击穿事故,究其原因就是在高温蒸汽交联过程绝缘层内混入了水分,投运后长期处于高电场作用,逐渐发展成树枝状老化而击穿。为此在国外已于1970年代中期就开始改用干式高温、高压交联工艺。现在是采用干式或辐射等高温、高压交联工艺制造高电压电力电缆,从而解决了水分混入绝缘层内的问题。DL /T 5221一20055初期制造的交联电缆除有上述蒸汽交联问题外,绝缘层的内、 外屏蔽是采用半导电带绕包的,因此在绝缘层界面就会形成空隙,长期在高电场作用下同样也会发展成树枝状而击穿。为消除界面空隙,国内、外电缆制造厂家曾经采用过半导电层与绝缘层共挤即两层共挤的制造工艺,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在绝缘屏蔽与绝缘层仍有界面空隙,最终发展成树枝状而击穿。为最大限度减少电缆击穿而导致停电事故,因此在本标准规定,凡属高压交联绝缘电缆都应选用干式交联、三层共挤制造工艺的电缆。3矿物油和烷基苯合成油其绝缘性能都是良好的, 但矿物油长期在高电场和高温状态下与金属接触,特别是长期与铜接触会加速老化,而烷基苯合成油就没有这一缺点,因此国外凡电压220kV及以上的充油电缆都选用烷基苯绝缘油。7 .2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恺装、外护套选择7.2.1为减小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输送容量大、导体截面大于1600m2的电缆对金属护套的损耗,鉴于国内的电缆制造厂家尚未开始生产不锈钢护套电缆,因之不作硬性规定。7.2.2敷设在隧道内、桥梁上以及对防火有特定要求场所的电缆,过去有的是在电缆外护套上绕包防火带或涂刷一层防火涂料作防火处理,这样做除了增加施工和日后运行维修工作量外,特别是防火涂料还会污染环境。7.2.3有白蚁危害的场所过去有的是沿电缆敷设路径撒布药剂,这些药剂含有毒性,随地下水流失而失效,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防白蚁危害的方法有:①在外护套上再热挤塑一层约im厚的尼龙层;②在外护套热塑时掺入少量的狄氏剂、艾氏剂或氯母等。7.2.5为使电缆在寿命期间内安全运行免遭化学溶液或污染空气腐蚀而缩短寿命,在不同的污染环境下应选用不同的电缆外护套。DL /T 5221一20057. 3电缆导体7.3.2导体最小截面的选择取决于电缆绝缘材料的长期连续工作最高允许温度,以及在不大幅度缩短使用寿命的前提下通过短路电流最高允许温度和短时间过载时最高允许温度。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各国的规定有差异,在已取得的经验和结合绝缘材料和电缆制造技术提高的基础上,并借鉴日本JCS-168标准,设定了lOkV以上的电力电缆导体最高允许温度。7.3.3充油电缆最高允许温度与GB 50217-1994规定一致。使用低损耗或塑纸复合绝缘制造110kV^220kV电缆导体最高允许温度,我国尚无明确指标,为此暂不列入本规定。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最高允许温度过去是按电压等级分成二种 不同的最高允许温度。低于lOkV(含lOkV)为90 *C,高于lOkV为800C。事实上,制造交联聚乙烯原料和分子结构都相同,为此规定凡属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缆不论电压高低,统一规定最高允许温度为900C ,7.3.5当水下电缆由于某种原因损坏时,若在导体各股线之间的空隙没有阻水填充料时,水分将沿股线之间的空隙快速浸入电缆,甚至使整根电缆报废。DL /T 5221一20058电缆附件选择8.1一般规定8.1.1按DL/I'-401-2002 K高压电缆选用导则》和我国机械行业标准IBIT89-1996定义,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额定电压以UOIU{U,)表示。其中,Uo为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采用的导体对接地屏蔽或金属套间的工频电压,其值与系统相对地电压有关,但非相电压。在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Uo相当于系统相电压;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Uo则应高于系统相电压。在允许单相接地较长时间运行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Uo应取系统的线电压。电力电缆标准规定,对电缆绝缘施加工频试验电压均以Uo 的倍数表示。Uo应按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以及系统接地故障排除的时间合理选择。8.3电缆终端和接头的结构型式8.3.1 GIS<SF6)电缆终端是GIS组合电器进出电源的一种接口。按所接电缆型式不同,有充油电缆SF6终端和交联聚乙烯电缆SF6终端,其技术要求有所不同。高压充油电缆SF6终端要求有严格防渗漏措施。在充油电缆线路设计中,应选择“全密封”结构的S F6终端,即应用浇铸在环氧树脂内的金属连接件(梅花式插座)与G正5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把电缆油压与GIS CSF6)气压有效地隔绝,无需用油压高于气压的中油压充油电缆,可以用低油压的充油电缆与GIS连接,且其结构和现场安装工艺简便运行可靠,这是“全密封”的优点。DL /T 5221一200558.4电缆终端支架8.4.1电缆终端支架是电缆终端的支承装置。电缆终端端部的金属部件(含屏蔽罩),在不同相导体之间和各相导体对地之间的距离,要依赖于电缆终端支架。因此,必须对终端支架的高度、间距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终端支架必须具有对电缆终端及其临时荷重的承载能力,并有一定裕度。表8. 4.1室内、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的数值,系引用GBJ149-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8‘5过电压保护8.5.1当电缆线路A端接架空线时,根据脉冲波在电缆中的传播理论,脉冲波沿电缆长度方向各点电压是变化的。在电缆线路的B端要受到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作用。_、.、、_,,t,_,。,,一‘,,、、,、, ̄,_,。,、,2L豚押波冶甩缆长发传输、反射任迩YTJl'.l用fiff71IFJ7J戈二一。式中,L为电缆长度,v为脉冲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 当进入波Uo与B端的最大脉冲电压U< s)二相等时,其相应的电缆长度Lo称为脉冲波特性长度,或称为临界长度。当电缆线路长度L< 14时,B点的电压为入射波和多次反射波的叠加,可能高于进入波。为了安全起见,应当在B端加装避雷器保护。而当乙>乙〕时,由于入射波、反射波波峰和波尾相叠加的原因,在电缆线路上可能受到的脉冲电压不会超过架空线上的最大脉冲电压,因此,只在A端装设避雷器即可。DL /T 5221一200559自容式充油电缆供油系统设计9.0.1自容式充油电缆是靠带压力的绝缘油来填充或压缩绝缘纸间的空隙的。当油压低于允许值时,绝缘纸间的空隙增大,在此状态下如果把电缆投入运行,极容易发生局部放电甚至击穿。与此相反,如油压大于工作油压时,金属护套就要因长时间承受过大压力而疲劳甚至产生破裂。因此,供油装置的容量必须满足如下要求:电缆温度升高时能吸收来自线路的油量,电缆温度下降时能有足够的容量向线路补充油量,从而使电缆能保持在允许工作油压范围之内运行。1充油电缆线路允许最低油压值应取下列两种情况计算: 1)电缆线路中的相对标高最高部位是整个供油系统中工作油压最低部位。 2)供油系统的油压是随着电缆本体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 变化的。温度越低,整个供油系统的油压值越低。因此允许最低工作油压值应取线路相对标高最高部位 和冬季电缆处于停役状态时进行计算。 2充油电缆线路允许最高油压值应取下列两种情况计算: 1)电缆线路中的相对标高最低部位是整个供油系统中工 作油压最高部位。 2)供油系统的油压是随着电缆本体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 变化的,温度越高,整个供油系统的油压值越高。因 此允许最高工作油压值应取线路相对标高最低部位和夏季电缆处于满载状态时进行计算。 3最大暂态油压升值出现于如下两个部位: 1)暂态油压是叠加于工作油压之上而出现的,因此电缆 线路中的相对标高最低部位是工作油压最高部位,也 DL/T5221一2005是暂态油压升的最高部位。 2)暂态油压升值与供油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距离越远,出现的油压升值越高。 因此最大暂态油压升值应取线路相对标高最低部位和距离最远部位计算。 4最大暂态油压降值出现于如下两个部位:1)电缆线路中的相对标高最高部位是工作油压最低部位。 由于暂态油压降是从工作油压值的基础上开始出现, 因此应按冬季电缆线路处于满载情况下突然被切断时 来计算最大暂态油压降值. 2)暂态油压降与供油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距离越远处出现的暂态油压降也就越大,因此设计供油系统时应取 线路相对标高最高和距供油系统最远的两个部位来计 算最大暂态油压降值。 9.0.2供油系统所需的裕油量取决于线路长度和当地道路交通等情况,但不宜少于20%.9.0.3当电缆线路发出“油压过低”或“油压过高”信号时便于判别。2-3利用高低差重力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供油系统所需油量。 5供油系统是电缆线路中的附属设备,其金属外壳应遵照国 家颁布的DU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实施接地。9.0.41简化管路、节省投资、便于维护。 2便于更换其中一只的供油箱。3油管外覆层是加强其抗腐蚀,油管内径不得小于电缆本体 油道内径,其目的在于减少油流的阻力。 4油管绝缘接头的绝缘水平要大于电缆外护套的绝缘水平,并能长期承受1.7MPa的油压力。DL /T 5221一200510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接地方式10.0.1 1正常运行时的3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几乎等于零,但在系统中发生短路时由于3相磁感应不平衡,就会在金属护套内出现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将外护套绝缘击穿,因此3芯电缆的线路至少应在其两端实施直接接地。 3在水底深处无法实施金属护套交叉互联。10.0.2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接地有如下要求:1)电缆在满载运行状态下。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应满足第 10. 0.1条要求。2)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在电缆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不得超 过电缆外护层对地的绝缘水平。 3)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能使故障电流流经电缆金属护套抵消或降低由电缆导体产生的磁场对临近弱电线路的干 扰。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式,如1 0.0.2条中图10.0.2所示分为4种类型:a)一端接地和中间一点接地方式:主要考虑电缆在满载 运行状态下,在不接地的一端或中间接地方式的两端 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不超过第1 0.0.1条规定值。由于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与电缆满载电流和线路长短成正 比,因此一般都仅在截面小、距离仅为3 00m-500m之间的短线路使用。为确保系统发生故障时电缆外护 层免遭击穿,因此要在一点接地方式和中间一点接地方式中的不接地部位设金属护套电压限制器。又由于 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因故障电流不能通过电缆金属护 DL /T 5221一2005 套来抵消或降低由电缆导体产生的磁场对临近弱电线路的干扰,为此在某些场合下还需沿电缆线路增加敷 设1根回流线。 b)交叉互联接地方式适用于较长的电缆线路,且能把线路全长均匀地分割成3段或3的倍数段。使用绝缘接 头(按10. 0.2中图10.0.2所示)把电}i}- w*IEFAa.并使用互联导线把金属护套连接成形后电缆线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流过3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 感应电流矢量和为零,即1 =7a +几十I} =0,就能免除电缆负载能力受由流过金属护套的循环电流而发热影 响。但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绝缘接头两端仍会出现很高的感应电压,为保护电缆外护层免遭击穿, 因此需在绝缘接头部位设金属护套电压限制器。又由 于在每个交叉互联段的两端是直接接地,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能通过电缆金属护套抵消 或降低由电缆产生的磁场对周边弱电线路的千扰。 。)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方式:因电缆线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金属护套由循环电流流通而发热,影响电缆 线路应有的负载能力,因此一般仅在200m以下的短 线路或电缆负载能力十分富裕情况下才采用。而水下电缆线路因难以在水下增设接头而选用金属护套接地 方式,所以水下电缆的金属护套一般都采用两端直接接地方式。 交叉互联在绝缘接头处设置金属护套电压限制器有如图2所 示3种联结方式。DL /T 5221一2005绝旅接头互联导践接地引线电压限制器电压限制器a)方式1电压限制摇Y形联结搜地b)方式2,电压阳钊器桥开俄结接灿冲击波c)方式3,电压限制署桥形联结不摘地 图2金属护套电压限制器的联结方式3种联结方式的优缺点如表3所示。表33种联结方式的优缺点联结方式 方式t电压限制器Y形联结接地 方式2 电压限制器桥形联结接地 优缺点冲击波侵入时在互联导线上产生的压降小于Y形联接方式。 各相的电压限制器分别设在绝缘接头近旁,但接地引线较长,而且每只绝缘接头需用z只电压限制器83DL 1T 5221一2005表3(续)联结方式方式3 电压限制器桥形联结不接地 优缺点冲击波便入时在互联导线上产生的压降小于Y形联结方式, 各相的电压限制器可分别设在绝缘接头近旁,没有接地线且电压限制器每相设1只,但在系统短路时电压限制器两端的感应电压是上述两联结方式的2倍注:国内外的电力电缆线路工程中多数是采用Y形联结经电压限制接地方式 1路径较短的单芯电缆线路将其分割成3段采用交叉互联,如在技术上、经济上都不合适者,可采用单端接地另一端经金属护套电压限制器接地方式。但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压必须符合本条文规定。10.0.3该类金属护层电压限制器是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材料制造、组装而成的,属无放电间隙的过电压保护器,按本条文规定制造、组装的金属护层电压限制器,历经加多年运行经验证实能作为110kV ^220kV单芯电缆金属护层电压限制器用。DL /T 5221一200511电缆支架和夹具的选择11.0.1概括了基本使用性和安全、耐久性的原则要求。11.0.2使用非磁性铝合金夹具隔断磁环路,减少因单芯电缆而引起的涡流和磁滞损耗而导致电缆局部发热。DL /T 5221一200512电缆隧道工艺设计12.1一般要求 12.1.1地下设施随着城市发展而增多,为避免日后电缆隧道与城市规划管线或地面建筑发生矛盾改道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因此电缆隧道建设路径在设计阶段就应向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信息,经城市规划部门认可后才能着手设计和施工建设。12.1.2容纳众多电缆的隧道是确保城市安全供电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隧道本体设计、电缆敷设设计以及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各环节,都不允许有任何疏忽。12.1.3使隧道内渗漏水能自行流至集水坑内,及时向城市下水道排出。12.1.412.1.5隧道的进出口基于下列事项考虑:1)换气自然通风主要考虑隧道内除臭,能经常保持与地面空 气流通,工作人员进入隧道时可临时开启进、排风机,确保隧道内空气含氧量,不作为降温用。 2)隧道内超过40℃的温度往往出现于夏季白天用电高峰时段,此时正是地面气温最高时刻,因此不能依靠送入地面 空气来达到降低隧道内温度目的。因此国外多数采用水管 冷却方式。 3)每隔20 0m左右设一进出口,既有利于在隧道用牵引机敷设电缆,又能因减少露出地面建筑面占用寸土如金的城市 土地。 12.1.7有利于作业人员通行。12.1.8平行最小间距的规定基于:明挖施工:为防止泥土塌方打钢板桩所需最小间距。 R6 DL /T 5221一2005暗挖施工:为防止泥土挤压而影响相邻的管线或构筑物安全 所需最小间距。交叉最小间距的规定基于: 明挖施工,为给其他管线交又跨越预留空间。 暗挖施工:为防止泥土挤压影响构筑物安全和防止路面隆起 或下沉。12.3电缆隧道内附属设施12.3.,考虑作业人员进入时同时开启照明、排风机和排水泵所需的用电量。12.3.2 1防范灯具受潮而短路,因之应采用防潮型灯具,并明确规定了在隧道内照度计算点的最小照度和平均照度。2为防范在隧道内的照明配线发生故障导致全隧道内失去 照明的安全对策。3从机械强度考虑, 照明配线用的塑料绝缘导线应为单股硬铜线,且截面不应小于L5mm2e 1.5mm2的塑料绝缘导线工作电流为14A,如不能满足照明负荷或降压要求者,则应选用大的导线截面。12.3.3 1渗入隧道内的水量取决于隧道接口施工质量,因此排水泵的容量在条文中未作规定,可待隧道建成或电缆敷设工程完工后选择排水泵容量。2隧道内含有泥沙的积水在集水坑经过沉淀后向城市下水 道排放,是防止下水道淤塞的有效措施。为防止雨水或污水通过下水管向隧道倒灌,需在排水管的上端安装逆止阀。DL /T 5221一200513电缆防火设计13.1阻燃电缆选用 在电缆防火的重点部位应选用防火(阻燃)电缆。电缆防火的重点部位是指,电缆比较密集、电缆周围媒质是空气,当一根电缆因自身故障或外界火源被点燃时,可能引燃相邻电缆的场所,例如变配电站的电缆层、电缆沟、电缆桥架、电缆隧道和竖井等。防火电缆是具有防火性能电缆的总称,它包括阻燃电缆和耐 火电缆两类。阻燃电缆的特性是能阻滞、延缓火焰沿着其表面蔓延使火灾不扩大,其型号用Z (Zuran)表示。耐火电缆的特性是在受到外部火焰以一定高温和时间作用的情况下,当施加额定电压时具有维持通电运行的功能,其型号以N (Naihuo)表示。国产防火电缆有无卤(代号W)、低卤(代号D)和低烟(代号D)等系列。其型号分别为:无卤低烟阻燃WDZ,低卤低烟阻燃DDZ.无卤低烟耐火WDN,低卤低烟耐火DDN等。13.2防火封堵材料和用作电缆及接头表面阻燃处理的涂料及包带等耐火材料,必须具有合格的耐火性能,符合一定的耐火极限指标。材料自受火作用起到失去隔火作用的时间称为材料的耐火极限,电缆线路的耐火材料的耐火极限为lho13.3.1耐火槽盒和耐火隔板是以玻璃纤维为骨架,并以阻燃树脂或无机耐火材料压制而成的。耐火槽盒有捆扎式槽盒和整体式槽盒两种,前者是以钢质托架、耐火底板和盖板经捆扎组成。为适应电缆安装路径转角或倾斜位置,应设计各种特殊形状的槽盒经工厂加工制造。电缆置于耐火槽盒中,有较可靠的窒息灭火和隔热效果。 13.3.3固定灭火装置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88 DL/T5221一2005统和气体灭火系统三种类型。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按适当间距和高度装置一定数量的喷头、自来水管道及报警控制装置的供水灭火系统。在非火灾情况下,管道内充满压力水,当发生火灾时,高温火焰或高温气流使定温的热敏元件动作开启喷头,使水流通过喷头实施自动灭火,同时,水流指示器在水的流动后送出电信号,启动水力警铃,发出火警信号。水喷雾灭火系统由水雾喷头、管道系统、电磁阀、火灾探测 器、报警控制装置、控制组件及供水设备组成。在非火灾情况下,水雾喷头与电磁阀之间的管道内是没有水的,当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感知到火灾信号,在发出报警的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启动电磁阀,使压力水经管道由水雾喷头形成雾状喷出,实施自动灭火。气体灭火系统由若干只灭火剂罐、喷头、管路及启动控制装 置组成,气体灭火系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灭火剂。选用的灭火剂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规定。以前应用的卤代烷(即1211, 1301灭火剂)根据环保要求将被禁止使用,应选用C02或其他新型灭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