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预应力T型梁预制后张法施工方案论述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 【摘要】 介绍预应力T型梁预制后张法施工方案,具 体讲述底模制作、模板工程、钢筋骨架的质量控制和制 作、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和施工,并指出该 方案的优缺点,提出建议。 【关键词】预应力T型梁预制 后张法施工方案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交通公路建设 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批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美观大方 的桥梁构筑物如绚丽多姿的彩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我单 位在山东境内国道206线第一标段施工的8+109大桥就是 其中的一抹彩虹,该桥所采用的C50、25m预应力后张法T型 梁是施工工艺比较先进且简单易行的一种施工方案。下面就 此方案进行简要的论述。 8+109大桥上部为T型梁,共96架,均在预制厂集中预 制。预制厂设在本桥东边,占地约13亩。预应力T型梁每梁 做一台座,底模为水磨石面,侧模板采用钢制定型模板。钢筋 采用机械加工,人工现场绑扎,混凝土浇筑采用机械运输、附 着式和插入式振捣器配合进行振捣。预制厂配备JS500混凝 土拌和站,混凝土生料采用ZL一30装载机上料,通过自动计 量配料机配料,混凝土熟料采用自动翻斗车运输。 1 底模制作 该工程T梁共96架。其中,中梁为64架,每架自重为 46.0t;边梁为32架,每架自重为46.5t。按边梁计算底模受 力。当浇注时,边梁混凝土重量和模板重量全部以均布荷载 水利建设与管理・2002年第5期 的形式压在台座上,根据公式 P=G/S 式中 P_底模承受的压强值; G——底模承受重量; s——T型梁底模受力面积。 台座的压强值为 465000N(梁体自重)+120000N(模板重量)+100000N(活动荷载) 45cm(宽)×2500cm(长)×10 =0.061MPa 待张拉完成后,荷载只有梁体自重,着力点可以看作距梁头 1m范围以内,取1.25保险系数计算,台座承受的压强值应 力 465000N(梁体自重)×1.25(保险系数) ——=0.58lMPa 2×50×100×10 根据以上计算,台座底模基础用TY160型推土机推平压 实。上面用MU10三层烧结普通砖(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 fm t>7.5MPa)砌垒,砖台上面浇5~8cm厚、C30混凝土并抹 平压光,并用水磨石机磨光。距梁头1.5m以内,挖槽深 0.5m,宽度为1.00m,做50cm厚灰土,用打夯机夯实,上面砌 筑红砖,在红砖顶面浇5~8cm厚混凝土,以防张拉时承力台 下沉。根据力的传递,取30。的扩散角,则在灰土以下,根据公 式P=G/S,地基的承载力应为:465000×1.25/(2× 107.7×157.7×10)=0.17MPa。张拉完成后,应注意保持梁 端部位的地基干燥,如此则地基承载力没有问题。浇筑底模 面层时,利用6×6角钢作为底模侧模板,以保证底模的顺直 度,当底模不顺直时,利用混凝土切割机对底模侧面混凝土 进行切割,保证底模的顺直度。底膜表面水磨石应磨光平 滑。底模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2.5cm的反拱。主梁横隔 板的底模采用定型钢底模。底模的尺寸及位置严格按设计图 纸及规范进行施工。详见图1和图2。 2 模板工程 a.模板采用3号钢定型组合钢模板。钢模板加工严格按 照设计图纸和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214) 的规定进行,成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b.因该工程的桥面坡度在T梁上直接体现,立模板时, 注意T梁模板的坡度控制及高程控制,利用水准仪对模板进 行检查,发现有不合格的点次及时改正,保证模板工程的准 确性。 c.模板的安装与钢筋安装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 模板待钢筋安装完成后安设。底模及侧模与混凝土接触的部 位均涂刷脱模剂。安装侧模时,防止模板移位和凹出,模板相 邻两板表面高差控制在2mm以内,模板表面平整度控制在 5mm以内,在模板外设立撑加固,两侧钢模板底部用通过底 模预留孔的 20螺栓对拉加固。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平面位 置、顶部标高、接缝和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认真检查,并特别注 意对堵头模板安装的位置、角度和稳定性的检查,保证锚垫 板垂直于钢绞线。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检验合 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 钢筋骨架的质量控制和制作 a.该工程使用的钢筋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规定的要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孟庆元等/预应力T型梁预制后张法施工方案论述 39 图1 T型梁底模放样图 图2 底模砌筑剖面示意图 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 实验,经检验合格后进行钢筋加工。 b,钢筋的表面保持洁净、平直。成盘钢筋采用冷拉的方 砂、石、水泥的质量及各项技术指标无误后,确定集料的用量 及水泥初、终凝结时间。并认真检查模板尺寸与形状的准确 性及清洁、光滑和紧密程度,以及侧模支撑是否稳固,其结构 与设计是否相符,钢筋数量、尺寸、位置和形状是否符合设计 要求,位置固定是否准确。检查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及浇筑系 表1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值 检查项目 受力钢筋间距 允许偏差(mm) ±1O 法进行调直,冷拉伸长率不超过2%。 c.对使用的样板、样架,认真进行校核,钢筋的加工、绑 扎或焊接按图纸设计和规范规定进行,焊接后的钢筋表面无 裂纹和明显的烧伤。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模板就位 前绑扎高标号砂浆垫块。预埋钢筋的位置正确,并对其进行 焊接来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波纹管的埋设严格按设计图纸 所给的坐标及规范要求控制,并焊接管道箍筋、架立筋,以保 证波纹管位置准确无误。波纹管的接头对接要严密,采取相 应措施保证不漏浆。还应特别注意锚垫板位置的安装正确。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值见表1。 箍筋、横向水平间距、螺旋筋间距 长 0.一2O ±1O 钢筋骨架尺寸 宽、高或直径 弯起钢筋位置 梁 ±5 ±2O ±5 4 混凝土浇筑 a,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工作。根据项目部 试验室提供的C50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经监理工程师核查 保护层厚度 板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统所需的机械机具是否齐全完好,并进行试运转。检查劳力 分配是否合理。参加浇筑人员对各道工序施工方法、质量要 求、安全注意事项要提前进行交底,做到心中有数。 b.根据项目部试验室提供的C50混凝土配合比通知 单,采用JS500拌和站拌和混凝土。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 严格控制各用料的计量,保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配料数量 的允许偏差见表2。因该工程混凝土运距较近,混凝土的运输 采用自动翻斗车和装载机进行。混凝土在浇筑时,严格按照 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作业,分层浇筑。浇筑T型梁下层 时,因波纹管和钢筋的间距较小,插入式振捣器不能插入,采 用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振动,在浇筑前确定振动点,并把振动 器用螺栓固定在钢模板上,根据浇筑混凝土的位置和速度, 进行相应部位的振动。当浇筑上层混凝土时,用插入式振捣 器振捣,确保不漏振、过振,严禁碰触波纹管。在浇筑时,采用 连续浇筑的施工方法,一次完成。为避免混凝土产生蜂窝等 不密实现象,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再浇筑上层,确保混 凝土良好的密实度。混凝土浇筑时,下料要均匀、连续,不能 不集中猛投,以免发生挤塞。随时检查预埋件和波纹管的位 置,避免在强烈震动下发生位移。在浇筑时,为保护波纹管, 防止因波纹管的破裂产生管道堵塞的现象,波纹管中插入 5.2cm壁厚的聚乙烯塑料管,浇筑完成后拔出。在浇筑过程 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 土的质量。浇筑完毕后,及时整平、收浆。 表2 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值 材料类别 允许偏差(%) 水泥、混合材料 土1 粗、细骨料 土2 水、外加剂 土1 c.每片板梁留有标准试件3组,养护28天龄期进行抗 压试验,作为混凝土质量检验的依据,要认真填写混凝土浇 筑记录和其他原始资料的记录。对浇筑完成的T型梁,根据 气温高低,随即采取草帘覆盖并不断喷洒洁净水进行养生, 养生期在一般情况下控制在14天(因为T型梁施工期在7~ 9月)。 5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 T型梁混凝土在养生期达到100%的强度后进行穿束张 拉,预应力张拉采取伸长与应力双控制。张拉程序为 O一初应力一103%仃一 梁体张拉严格遵守设计图中张拉顺序,同时注意防止边梁张 拉时梁体侧弯。张拉过程随时注意上拱度的变化。为防止预 制T型梁上拱过大,密切注意T型梁的累计上拱度,若超过 设计值lcm,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存梁期按6O天控制。 5.1 锚具、钢绞线等的检验 该工程所用的钢绞线完全符合设计图纸及《预应力混凝 土钢绞线》(GB/T5224)的要求,预应力锚具、夹具等具有可 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充分发 挥钢绞线的强度,安全地实现预应力张拉作业,符合设计图 纸和现行的《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07)的 孟庆元等/预应力T型梁预制后张法施工方案论述 要求。并首先对进场的锚具进行检验,锚具必须具有质量检 验合格证书,并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锚具用钢 符合GB/T699--1998中45号钢的要求,锚具垫钢板用钢符 合GB/T700--1988的A3级钢的要求。所进场的钢绞线应分 批进行验收,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查, 并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从端部正常位置截取一段试样 进行力学性能实验,经检验合格后使用。 5.2施加预应力 a.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下料,逐根 理顺,绑扎牢固,进行编束,防止互相缠绕。利用空压机对孔 道进行清孔,将编成束的钢绞线穿人孔道内。安装锚环和夹 片,进行张拉。 b.认真检查锚具安装是否正确,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 计和规范要求的强度。确保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 筋的轴线重合一致。现场必须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 操作的人员,并有确保全体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预防措 施。 c.张拉采用两台200t千斤顶张拉机具对T型梁两端同 时施加张拉力,张拉力的施加顺序为 O一初应力o"o---*103% …(锚固) 预应力钢绞线控制张拉应力 …=0.75 R by=1395MPa, o= 0.15 。 =209.25MPa。采取张拉应力与伸长值双控的施工 质量保证措施,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按公式△L= £/A 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ASTM416—87标准270级,西q5.24 钢绞线,标准抗拉强度 by=1860MPa,松弛率为3.5%,预应 力钢绞线控制张拉应力 ★:0.75×1860=1395MPa,公称面 积A :140.00mm ,钢绞线共4束,每束5根,弹性模量 = 1.95×10 MPa。 孔道采用预埋波纹管成型,通过查表可知: =0.25, = 0.0015。 预应力张拉应力按下式计算: D(1一e一(kt ) Z+u0 式中P ——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应力; 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张拉力;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卜一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t一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一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 之和。 如图纸设计所示:将钢绞线编号为①②③④号。 ①②号钢绞线平面位置、尺寸、角度相同。伸长值的计算方法 完全相同。 因钢绞线左右对称,取其一半对其进行计算,将半个曲 线预应力钢绞线分为三段,从梁端头分别为AB、BC、CD段。 各段数据见表3。 将表中数据分别代人公式: 一 A,. 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盂庆元等/预应力T型梁预制后张法施工方案论述 表3 ①②号钢绞线各段数据 线段 Z(m) 0(rad) + e-(k/+ ) 终点应力(MPa: AB 1.O O O.ool5 0.9985 l393 BC 1.7335 O.1396 0.0375 0.963194 l34l CD 9.5828 O O.0143742 0.985729 l322 式中 △z——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 P。——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 卜一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 A。——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 £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得 Al 1=1393×A p×1.O/(A p×1.95×10 )=7.1mm △l 2=1341×A p×1.7335/(A p×1.95×10 )=11.9ram Al 3=1322×A。×9.5828/(A。×1.95×10 )=65.Omm Al=2×(Al 1+Al 2+Al 3)=168.Omm 同理:③号钢绞线左右对称,取其一半对其进行计算,将 半个曲线预应力钢绞线分为三段,从梁端头分别为AB、BC、 CD段。各段数据见表4。 表4 ③号钢绞线各段数据 线段 Z(m) 0(rad) Z+££ e-(H+ ) 终点应力(MPa: AB 1.O O O.OOl5 0.9985 l393 BC 6.4702 O.192 0.0577 0.943933 l314 CD 4.9l88 O 0.0073782 O.992649 l304 将表中数据分别代入公式: 得 △Z 1=1393×A p×1.O/(A p×1.95×10 )=7.1mm △Z 2=1314×A p×6.4702/(A p×1.95×10 )=43.6ram △Z 3=1304×A p×4.9188/(A p×1.95×10 )=32.9ram △Z=2×(A Z 1+△Z 2+△Z 3)=167.2mm 同理:④号钢绞线左右对称,取其一半对其进行计算,将 半个曲线预应力钢绞线分为三段,从梁端头分别为AB、BC、 CD段。各段数据见表5。 表5 ④号钢绞线各段数据 线段 Z(m) 0(rad) + e-(H+ ) 终点应力(MPa AB 1.O O O.OOl5 0.9985 l393 BC 9.9l85 O.192 0.0629 0.939 l307 CD 1.4047 O 0.002l 0.9979 l3o4 4l 得 Al 1=1393×A p×1.O/(A p×1.95×10 )=7.1mm Al 2=1307×A p×9.9185/(A p×1.95×10 )=66.5mm Al 3=1304×A p×1.4047/(A p×1.95×10 )=9.4ram Al=2×(Al 1+Al 2+Al 3)=166mm 根据以上计算得出各项数据见表6。 表6 钢绞线的各项数据 钢绞 l5%初应力伸 l00% lO3% 允许偏差(mm) 线束 长值(mm) 伸长值(him) 伸长值(mm) 一6% +6% ①② 25.3 l68.4 l73.5 l58.3 l78.5 ③ 25.1 l67.2 l72.2 l57.2 l77.2 ④ 24.9 l66 l7l l56 l76 d.预应力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Al(him)=Al +Al z 式中 △z ——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的实测伸长值,arm; Al ——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控制在±6%以内,如 果偏差过大,则应立即停止张拉,对伸长值计算和张拉过程 重新进行检查,找出问题并解决以后再开始张拉。 e.张拉完毕后,检查钢绞线的成品质量,每束钢绞线断、 滑丝不得超过1丝,同一构件每一端面内,断、滑丝数量不得 超过钢丝数量的1%。 5.3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在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应尽早进行,最 迟在72h以内完成。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水泥浆配合比通 知单拌制水泥浆,有关参数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规定的要求 进行控制。压浆前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水泥浆自拌制至压 入孔道的延续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 注过程中连续搅拌。压浆顺序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缓慢均匀 的进行,不得中断。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压浆的最大 压力控制在0.5~0.7MPa,待孔道另一端有饱满的原水泥浆 流出,堵塞出浆孔,保持压力的时间控制为2rain。采用二次压 浆的方式进行压浆,待一次压浆完成30—45rain内,进行二 次压浆。压浆时注意如实填写压浆施工记录,并留取3组水 泥浆试件。 5.4 清理梁端 T型梁孔道压浆完成后,清理梁端,梁端头必须进行混凝 土凿毛,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进行封端。到此整个T型梁的 预制工作全部完成。 6 结语 该施工方案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T型梁的施工,其优点 为施工方便、形式灵活,成本低,能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的边边 角角,少占用耕地,施工周期短,其缺点是底模为一次性水磨 石底模,底模制作较为复杂,为此我们认为在投资允许的情 况下,将水磨石底模改为钢制底模。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