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玉米机行业迎接中国制造2025

来源:九壹网
市场纵横编辑:马铮玉米机行业迎接中国制造2025阴刘得

国内农机行业,

还没有哪一为2.7%,这应该是个让人忐忑

业也一直在不断重复这个怪圈,个产品能像玉米收获机一样保

不安的数据。

现在玉米收获机正在走“先辈”持近二十年的热度,2000年,国回顾一下2014年销售,

同的老路,行业即将迎来一次前所内玉米收获机需求不到1000样的时间,2014年玉米收获机未有的去产能化过程。台,十五年后的2014年十几家行业骨干企业生产量增长2014年有专家写过一篇《警重点企业的销量超过了7000045%,销量增长50%,从全年看,惕玉米机行业的系统风险》的文台。可以说在国内只要是生产玉到12月底,2014年玉米收获机章(刊登在《农机市场》杂志米收获机的,没有一家是不赚钱

行业生产量增长也有23%,销2014年第3期),文中观点:当的,区别只是赚多赚少而已。这

量增长也接近23%。

前3行、4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产

一切都是缘于国内玉米种植面

玉米收获机行业已经进入

能已经超过了十万台,而2013积的持续增长、

玉米机收率水平了速度增长换挡期,

但减速并不年的需求量只有2.5万台,

有四低、劳动力短缺及政策的推波助

是始于当下,

其实早在2012年,分之三的产能被闲置,200多家澜。但月有阴晴圆缺,行业也会行业增长的拐点已经初显,当年企业2行机产能超过二十万台,有高峰与低谷,

回眸已经过去的虽然实现了100%的增长,但之而2013年需求量只有2万台,岁月,展望即将到来的巨变,我后就出现了一年一个台阶的增

产能利用率只有十分之一。

们会发现,决定着和影响着玉米

幅下跌:2013年同比增长40%,再看2014年,国内主要玉收获机需求方向、

发展速度的诸2014年则是23%。2015年一季

米产区对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多因素早已悄然发生变化,行业度是23%,那么展望全年,这个机的需求量是7万台,据专家判

的竞争格局也早非二十年前可

昔日曾风光无限的行业还能否

断,

这7万台应该是玉米收获机比。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呢?

发展历程上的峰值,

今后不可能可能需要重新审视玉米收获机再出现这种天量的需求。因为参行业,需要调整我们的航向。

即将面临去产能化

考小麦收获机和水稻收获机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一直在

业,这两个行业在销量最好的年

行业进入速度换挡期

一个怪圈里打转:

政策刺激—快份,也没有超过6万台,就按2015年5月中旬,国内农机速增长—企业大量投资—产能

2014年7万台的巨大需求量制造企业的盟主中国农机工业

过剩—政策退出—企业退出—

算,当前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也只协会,召集二十多家骨干企业召去产能化。国内汽车制造业、工有三分之一,而剩下的三分之二开上半年农机工业形势分析会。程机械行业都重复过这个过程,就是闲置产能。

在会上协会专家介绍了1-4月

作为相对年轻的农机行业也没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让人份玉米收获机制造行业情况,从能独善其身,轮式拖拉机、小麦不安的可能是仍有主流企业建数据看,1-4月,骨干企业生产收获机、半喂入水稻机、插秧设新的制造基地以及新企业的量增长23%,而销量增长却仅

机、微耕机、小型拖拉机等子行

进入。2015年4月,原藁城收割

农机市场2015·9.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编辑:马铮机,现在的中农博远位于石家庄

开发区的新基地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基地一期拥有万余台的玉

米收获机生产能力。粗略统计,国内主流企业雷沃、勇猛、新研股份、科乐收、中农博远、中收等每一家都有超过一万台的产能,加上仍在不断进入的中小企业,整个国内玉米收获机行业30万台的产能应该只会多不会少。

产能过剩在行业增长速度

下降时会体现得更加突出,通常情况下,产能过剩的直观表现就是企业之间此起彼伏的价格大战,最终的结果是大批企业退出市场,这是一种行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但企业的大量投资会打水漂,社会资源被浪费,外资企业在“隔岸观火”

中“以逸待劳”,期待占领本该属于民族

品牌的市场。

由于产能过大,

预计玉米收获机行业本轮的产能调整期将

会异常激烈,

可能会持续3至5年时间。这个过程结束之后,将会有90%的玉米收获机企业退出市场,届时国内主流玉米收获机行业的企业将不会超过10家,竞争格局就如当前的小麦收

获机行业一样。

大批企业关闭是真的吗

4月份,一则《玉米收获机

行业进入洗牌期,

河北一年倒闭70家玉米机生产企业》的消息在微信圈广为流传。

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形势分析会上,

协会相关专家还站出来辟谣。

从客观的角度看,无风不起浪,即使不是倒闭了70家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

肯定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退市,

其实大可不必紧张,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企业的

优胜劣汰是正常规律,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永葆青春的

企业,如果竞争实力弱,又不主动变革,被淘汰掉是很自然的事情。再说行业内本来就是产能过

剩,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行业内充斥着这么多没有竞争力的

企业未必是好事情,

只有大量不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退市才能迎来行业秩序的重构,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从企业的角度看,都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

的,如果行业内分食者太多,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

他们也会主动退出市场。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近两年的确有大量的玉米收获机企业退出市场,这个可以从每年国际

农机展上看出端倪,70家企业倒闭,放在一个河北可能感觉很多,但放在全国并不是什么大问

题,据笔者推断,随着政策的调整和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玉米收获机行业倒闭关厂大潮马上

就会来临。

马太效应魔咒再次响起

马太效应一词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用中国话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当前,国内玉米收获机行业马太效应越来明显。

“诸侯八百,小国三千”

是当前玉米收获机行业形象的写照。在国内,山东、河南、河北、天津曾经是玉米收获机的产业集群,但近几年在补贴政策操作过程中,各地明里暗里支持本地产品发展,所以许多地方都发展本地

的玉米收获机制造产业,

各地出市场纵横现了小的产业集群,比如山西、

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等,行业集中度极为分散,

但近两年这种局面开始有了变化,

主要原因是大企业大集团的进入开始整合

市场资源了。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雷沃和

中联这两家企业。

福田雷沃重工连续十几年雄踞小麦收获机霸主地位,最高年份其小麦收获机占有率超过80%,其全喂入水稻收获机一直处于行业第一阵营,另外雷沃拖拉机已经与东方红拖拉机不分伯仲,

凭借在小麦机、水稻机、拖拉机行业强大的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雷沃玉米收获机后来居上,在2013年销量超越勇猛、中农博远、佳联等先驱”而一跃成为行业新霸主。

在福田雷沃重工身上,马太效应体现得最为明显,

雷沃强势的拖拉机、小麦机、

水稻机等产品,带动了玉米收获机的销售,同时玉米收获机的强势又带动了其它产品更好的发展。

如果说雷沃是靠拖拉机、小麦收获机渠道优势和提供多品

类产品制胜的话,

新疆牧神和天津勇猛则是凭借专业精神赢得

用户青睐,马太效应在这两家企

业身上也有体现。2014年勇猛4

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销售3500台,成为新疆、黑龙江、

辽宁、吉林市场最大的受益者,

而其它生产4行机的企业市场份额萎缩,

还有山东、河南、

河北许多生产2行、小3行的玉米收获机小企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差,服务跟不上,用户开始用脚投票,玉米收获机制造行业两极分化开始加

2015·9农机市场“.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市场纵横剧,大量中小企业将快速退出市场。

外企会在食物链顶端吗

在玉米收获机行业,

外资企业高端化布局是主流趋势。截至目前国内6行以上玉米收获机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国外进口,凯斯纽荷兰、科乐收、约翰迪尔、爱科这几家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分食了中国玉米收获机的高端市场。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中国进口农机中收获机产品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进口了几批欧美

国家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国产化方面,

跨国公司也在进行高端产品的布局,只是结果并不尽人意罢了。

如在东北市场,约翰迪尔曾长期把持大4行

机的竞争优势,但在勇猛、

雷沃、新研股份等国产品牌一轮又

一轮的进攻下,

约翰迪尔在4行机战场已经全面失守,2014年约翰迪尔玉米收获机基本停产,为了消化库存,

迪尔还不得不将自己的价格拉低到与国产品牌

同样档次。

而另一家企业日本久保田则走了与约翰迪尔完全不同的高端化路线。与欧美企业相比,同处东亚国家的久保田可能更加熟悉中国市场需求的“潜规则”,唯大唯上唯贵者在中国可能没有市场,所以久保田先介入

中国三行玉米收获机,并且还是不带剥皮的摘穗机,

这种产品需求量大,技术成熟,作为入门级产品,更容易被用户接受。而久保田与国内厂家不同得是它将

产品结构调整的更合理,体积做得更小巧,动力配置更经济,

收农机市场2015·9获效率更高,然后在这些基础上价格提高30%左右,这样整体

性价比就占有优势,当然顺理成章地脱颖而出了。

所以外资企业在国内玉米收获机行业的高端化会是两个方向,一是进口国内企业没有能力提供的产品并加快在用户中的普及,二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做高端产品。

当前看,国内雷沃、中联重机、中收等强势企业向玉米收获机6行以上高端机发展的意图很明显,但这一领域当前看还没有成熟的机型,

要从跨国公司口中夺食需要一个持续而艰苦的过程,所以短期内跨国公司仍处

于玉米机产业链的高端,并且他们将利用自己的优势,

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实力,而国内企业在长时期内是奋起追赶者。

革命性产品将横空出世

千篇一律、互相抄袭是国内玉米收获机产品竞争的典型特

征,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之间最终的竞争点将围绕着产品展开,行业变革期往往是革命性产品的横空出世期。

从农机工业的发展历程看,往往一个革命会创造一个全新

的时代,

如新疆2创造了一个百亿级的跨区作业时代,小四轮成全了近三十年的联产承包责任时代,免耕播种机创造了欧美近

百亿市场的保护性耕作时代。相信在玉米收获机的变革

期,颠覆性的、革命性的、跨时代的产品即将诞生,

一个新的时期可能也将到来。

总有一些人具有超前意识,

也总有一些人会打破常规,

创新编辑:马铮虽然不多,但也并非没有。2012年国内某企业推出了含秸秆打

捆功能的玉米收获机,2013年四驱和带全液压输出的玉米机增多,2014年有企业在试制带烘干功能的玉米籽粒收获机,另外一个企业还在研究轮履互换的山地玉米收获机。

可能还有一些天才正在研

究更多让人脑洞大开的产品,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是革命性的产

品,笔者无法臆断,但敢肯定的是玉米收获机产品变革的临界点即将到来,那些拥有革命性产品,能为用户创造更高收益的企

业将引领玉米收获机的未来。

中国制造2025将助力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可以与德国工业4.0相提并论的国家对装备制

造产业宏伟的顶层设计,中国成为全球装备制造的强国梦将由这里开始加速。

响应国家的号召,农业部也推出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在这两个国家级的战略规划里,

都有对农机装备制造业明确而具体的规

划与要求。受益于国家的战略,农机行业包括玉米收获机制造领域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通道。姻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