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乘船》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整理

来源:九壹网
让知识带有温度。

《乘船》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整理

《乘船》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别、行文简练。是不是有许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我整理的《乘船》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品简介《乘船》即坐船,选自《世说新语·德行》。《乘船》告知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恳求就要负责究竟,不能失信于人。

作品原文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行?”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作品解释

1、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

2、俱:一同、一起。

3、辄:当即。

第 1 页/共 3 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幸:幸而,恰巧。

5、尚:还。

6、可:肯,情愿。

7、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8、舍:丢弃。

9、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迟疑不决,正是由于考虑了这种状况。

10、疑,迟疑。

11、纳:接纳,接受。

12、托:请托,恳求。

13、宁:莫非。

14、邪:(yé)通假字。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15、拯:救助。

16、纳其自托:接受了他把自己托付(给我们)的恳求,即同意他搭船。

作品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

第 2 页 /共 3 页

让知识带有温度。

感到很犯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从前之所以迟疑不决,正由于考虑到这种状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了,莫非可以由于状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华歆还像当时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作品启示

《乘船》告知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恳求就要负责究竟,不能失信于人。

人物解析

华歆:字:子鱼。生卒:157年-232年1月30日终属:魏朝。三国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西南)人。

王朗:字:景兴。三国魏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状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肯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问题非常周到。我们应当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当被人们所鄙弃的。

【《乘船》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 3 页/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