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范仲淹《渔家傲》中考试题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范仲淹《渔家傲》中考试题及答案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景色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⑵.〝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词的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塞下秋来景色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笼统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冰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辛。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的上片直接点明时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限2个字)。(1分)

(6)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笼统鲜明、生动,言语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中心局部,提醒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思:思乡而不能回,由于尚

未到达树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战士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迈、壮阔,笼统鲜明、生动。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怎样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首词的上、下阕区分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芜热闹风景的句子是 。(2分) (16)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阅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经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春季的风景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上去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提醒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思:思乡而不能回,由于尚未到达树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答案】

«渔家傲»⑴、边塞春色、思乡之情⑵、群山连绵,炊烟袅袅,旭日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D (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5)雁去(1分)(6)C(2分)(7)、B(8)、此句笼统描画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旭日西下时,便紧紧地封锁城门的情形,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警戒威严的特殊背景。(1分)(9)睡觉(2分)(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1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

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正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辛。(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12)此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13)此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假定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14)此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特(壮阔)风景;反映宋朝守军力气单薄,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15)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16)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