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开题报告

来源:九壹网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 一、研究课题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逐渐由地区性的、全国性的过渡到全球性的,但作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经济,至今还谈不上典型意义上的资本化企业主体生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多元化与专业化都只能是过渡性的,都只能是根本机制生成中的发展战略形式。 我国的企业作为“后发机制”生成发育中的企业,至今境况不容乐观,则已或多或少在机制上步国企后尘的乡企、集企乃至部分私人企业,其真正市场要求的保值增值为主导内涵的资本化体制、规则并未真正形成。除体制方面的原因外,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实力太弱,核心竞争力机制未能真正形成。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经济理论和实业界的一个迫切课题。中国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培养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1、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单就从单一方面,就有颇多论述:徐建中、孙德忠、荆玲玲在《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的一文中,简述了知识管理能力与竞争能力关系研究现状,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方法与模型,得出了知识管理能力越强,竞争力越强的结论。邹艳 张雪花 韦铁在《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匹配性分析》一文,提出知识管理的三个阶段:知识识别、知识配置、知识创造,构建了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动态匹配关系图、战略定位与知识配置动态匹配示意图用于分析知识管理与竞争战略的匹配性。徐建中,荆玲玲,陆军在《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源泉.而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流程又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能使企业产生独特性的是企业不断创造和运用各种新知识的能力.是运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机制模型。楼迎军,荣先恒在《基于ISM一Fuzy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一文中,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7个核心竟争力要素,并以苏州、杭州中小企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运用ISM一FuzyAHP模型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企业已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育,但对企业丈化的1

塑造仍不够重视。陈宏明,孙文川在《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一文中,按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来确定财务指标选取和分析原则,利用因子分(FactorAnalysis)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重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应用,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可以从财务角度对自身核心竞争力客观地分析与识别,把握内部条件和外部竞争环境,明确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伊辉勇 ,刘 伟在《基于产品种群竞争模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一文中,借助组织生态学理论提出产品种群的概念,利用生态种群理论研究产品种群并提出产品种群这一概念,得出了产品创新能力是在线定制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源于产品种群获取顾客资源的能力、目标细分市场动态识别以及快速响应能力这一结论。王金圣在《基于创新的企业核心竟争力解释》一文中指出:解释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从一个动态的角度着手,企业的创新和创新过程就提供了比较好的动态解释视角,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获取和维持核心竞争力。许月恒, 朱振中 董传金在《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写道:现代企业为了提升核心竟争力,纷纷转向对标准特别是技术标准制定权的争夺,提出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策略为:加强网络效应,夯实企业竞争优势,组建企业技术联盟,控制标准的开放与保护程度,合适的市场策略,范莉莉、马军在《基于无形资产组合系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一文中,指出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组合系统包含了充分反映其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因而可以探讨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组合系统的形状与分布,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体计量,以此来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出了评价核心竞争力的模型。吴瑞勤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研究》一文中得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较长时间内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一种途径。与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的投入产出关系图,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各种能力的提升。李春俐,李福纯,禹建敏在《企业知识化与核心竟争力》一文中指出:企业的知识化是一个完整的质变过程,其基础是知识,核心是转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也只有实现企业的知识化,才能给企业带来独特性、整体性及价值性三大特征的核心竞争力,得出企业的知识化是与核心竞争力成正相关的关系这一结论。滕璐璐、王传磊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积累途径》中指出:技术积术积累、内生式技术积累、共生式技术积累,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企业对独特技术的积累及延展利用上。田颖男 朝克 陈旭娟在《对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思考》这一论文中,指出产权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法定垄断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并构建了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途径, 在竞争力的分析与构建方面,国内学者也有一定的论述,余晓钟,解淑娟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原因及其防范途径》一文中,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无竞争力---- 一般竞争力—---初级竞争力一-成熟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周期性、刚性化。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原因及防范途径,认为对现在企业来说,合理有效利用已有资源,专注于构建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毛伟芳在《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这一文中,分析民营企业的 “短命”原因:缺乏核心竞争力。指出了判断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并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途径与步骤。范明2

在《江苏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一文中研究了江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提出江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途径:战略联盟,宋尚龙在《世界500强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及启示》中总结世界500强企业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启示。李正图在《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识和培育》中,从有关概念、力的空间分布、分布的层次和力的整合四个角度来辨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方法: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现状的调查研究——构建和完善企业集团竞争力体系——明确增强企业集团竞争力的方法路径。范新华在《企业核心能力生成机理的研究》指出:企业本质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以隐性知识为主,由能力元和能力所构成。企业学习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和根本途径,并构建了企业能力结构图与核心能力生成的多层回路模型。 在其他方面的论述中,亦有颇丰论述,江海潮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竞争追随与均衡》一文中,指出企业核心和非核心竞争力追随会导致其竞争力升级和竞争力趋同,并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追随模型及模型均衡分析,认为企业应明智地权衡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而不能盲目追随明星企业、特色企业发展竞争力,浪费资源。张广德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模型选择研究》一文中,基于对价值链理,约束理论价、工程理论三种理论的综合分析,从创造用户需求的角度对企业产生价值的过程进行分解;寻求提升价值链最有效的切入点;平衡切入点选择的优先顺序。三种理论分别应用了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以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模型。肖泽磊、李帮义、项喜章、刘虹在《中国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构建及其实证研究》中指出:风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风险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形成并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收益的能力。并构建了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自我判别模型。 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一个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促进作用,但有些论述太过绝对,应视不同情况而定,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要素,不同企业的自身情况不同,对自身核心竞争力影响的主要要素也不同。且学者大部分集中在对企业内部的分析上,对外部环境的论述较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动态性,在分析核心竞争力时,应注意外部环境的变更。 2、国外研究状况 1980年,迈克尔·波特出版的《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书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并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Irina Sergeevna Neganova在《Managing core competences to create value for customers》这一论文中指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模型包括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步骤确认,发展核心能力,使公司的产品给其客户更多有价值3

的,从而提供其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核心能力应使公司的产品给其客户更多有价值的使用。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允许更好地了解满足客户需要更好,才能成为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建中等 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情报杂志[J]. 2008(10) [2]楼迎军,荣先恒 基于ISM一Fuzy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科研管理[J]. 2007-1 [3] 陈宏明等 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财经理论与实践[J].2009-3 [4] 邹艳等 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匹配性分析 情报杂志[J]. 2008(7) [5] 伊辉勇,刘伟 基于产品种群竞争模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 管理科学[J].2007-6 [6] 王金圣 基于创新的企业核心竟争力解释 经济问题[J]. 2007(9) [7] 许月恒等 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J]. 2008-5 [8] 田颖男等 对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思考 科学管理研究[J]. 2010-2 [9] 范莉莉、马军 基于无形资产组合系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 管理科学[J]. [10] 李正图 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识和培育 上海经济研究[J]. 2009(6) [11] 范新华 企业核心能力生成机理的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J]. 2009-6 [12] 江海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竞争追随与均衡 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9-5- [13] 吴瑞勤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研究 理论导报[J]. 2009-3 [14] 余晓钟,解淑娟 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原因及其防范途径 科技进步与对策[J]. 2010-3 [15] 张广德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模型选择研究 改革与战略[J]. 2008(9) [16] 范明 江苏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江海学刊[J]. 2006-5 [17] 李春俐等 企业知识化与核心竟争力 经济问题探索[J]. 2007(4) [18] 宋尚龙 世界500强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及启示 经济纵横[J]. 2010(2) [19] 毛伟芳、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经济问题探索[J]. 2008 (5) [20] 滕璐璐、王传磊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积累途径 科技进步与对策[J] 2009-10 [21] 徐建中等 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机制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J]. 2008-11 [22] Volker Karow Lightweight design is an Audi core competence Aluminium 200985(10) [23] Irina Sergeevna Neganova Managing core competences to create value for customers World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0 - Vol. 6, No.4 pp. 304 - 317 [24] 肖泽磊等 中国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J]. 4

2008(4) [25] 迈克尔 波特 战略管理[M], 1980 [26] W.钱·金 蓝海战略[M] ,2005-2 [27] C.K. Prahalad Gary Ham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年5月 毕业论文任务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一、论文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XX企业的外部及内部分析 2、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寻求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发展 二、采用的方法:采用实践(经验性)方法来分析企业的环境及对竞争力的构建。 实践(经验性)方法:到校图书馆、资料室查阅相关的书籍、经济类杂志以及到省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报刊,到学校清华同方网和万方网上查阅相关的网络论文等方式广泛收集有关该课题的资料,并进入企业,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业务流程以及价值链,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构建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论文提纲 一、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简述 (一)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 二、 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外部分析 1、行业分析 2、运用SWOT模型分析企业处于该行业环境中外部优势与劣势 (二)内部分析 1、企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2、业务流程分析 三、 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 (一) 构成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知识管理 (二) 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管理 1、知识的概念 2、企业内部知识的获得与存储 3、知识管理的应用机制:沟通与系统学习 (三)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建议 5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毕业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6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年 月 日 系意见: 主 任___________ 年 月 日 说明: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经导师签署意见及系审查后生效。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