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坪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1、编制目的
进一步加强佛道坪隧道工程的质量管理, 落实建设单位关于开挖工法变更后 编制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的通知, 项方案。
2、编制依据
杜绝质量隐患, 确保隧道顺利贯穿。 特制订本专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 JT G F60-2021
〔2〕、?公路隧道设计标准?〔JTG D70-2004〕
〔3〕、?公路隧道设计细那么?〔JTG/T D70-2021〕
〔4〕、现场查勘调查的有关资料,开挖工法变更会议纪要
〔5〕、黄延总监发〔 2021〕 434 号文 二、工程概况:
佛道 坪隧 道项 目为 别离 式隧 道, 隧道左洞 全长 1470m,进口里 程为ZK126+236,出口里程为 ZK127+706;右洞全长 1461m,进口里程为 YK126+238,出口里程为 YK127+699;设置两个工区分别负责该隧道进出口施工,佛道坪隧道
左线 ZK126+290-ZK126+346经过现场勘查掌子面围岩稳定、 自稳能力强、含水量 % 左右,将 ZK126+290-ZK126+346段土质浅埋段优化为预留核心土上下台阶法施
工,支护参数 I25 钢拱架间距由 60cm变为 75cm,超前小导管每 5 榀拱架间距〔〕
施工一环。隧道右线 YK126+294- YK126+414经过现场勘查掌子面围岩稳定、自
稳能力强、含水量 %左右,将 YK126+294- YK126+414段土质浅埋段优化为预留核
心土上下台阶法施工,支护参数
I25 钢拱架间距由 60cm变为 75cm,超前小导管
每 5 榀拱架间距〔〕施工一环。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导线控制点、水平基点已布设,轴线放样和标高测量满足施工要求。
2〕围岩周边收敛仪、精密水准仪等监控量测仪器齐全,洞口监控量测点已 布设,量测数据反应信息满足开挖正常作业要求。
上下台阶法开挖专项施工规划方案
3〕钻孔台车、出渣运输车辆等各项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可靠,可满足施工需 要。
4〕供电、供水、供风及排水等辅助作业能满足施工需要。
2、测量放样
隧道开挖前, 测量人员定出开挖断面中线、 水平线,根据设计图将开挖轮廓
线标示在掌子面上。
3、隧道开挖
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机械利用率高, 工序少,进度相对较快, 适宜于Ⅴ级石质围岩深埋段、Ⅴ级土质围岩〔含水量小于 22%〕深埋地段。
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施工顺序
上部留核心土支挡开挖工作面, 利于及时施做拱部初期支护以增强开挖工作面的稳定,上台阶的宽度宜控制在 3 米左右,上台阶距拱顶的高度宜控制在米左右,上台阶的长度宜控制在 5 米左右,上台阶宜采用人工开挖。 核心土及下部开挖在拱部初期支护保护下进行, 施工平安性好, 核心土宜采用小型机械开挖; 一般环形开挖进尺为:米〔一榀拱架〕 ,不宜过长,下台阶长度宜控制在 9 米左右。下半断面落底时, 采用拉中槽跳间挖马口, 马口长度宜控制在两榀拱架。 仰拱底部宜采用大型机械开挖, 且仰拱的开挖、 支护及仰拱衬砌必须一次施做完成, 不得采用半幅施工,为了方便掌子面的出渣,仰拱段施工必须采用栈桥。
具体施工工序见下列图:
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施工工艺
第一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
在拱部超前支护完成后, 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 预留核心土的几何尺寸按照下列图中所示开挖, 长度宜控制在 5 米左右,上台阶宜用人工开挖, 开挖循环进
上下台阶法开挖专项施工规划方案
尺应根据初期支护的钢架间距决定,最大不得超过
1 米,开挖后立即初喷 3-5cm
50cm处,紧贴钢
混凝土,及时铺设第一层钢筋网、架设钢架,在钢架拱脚以上
架两侧按斜向下倾角 20-40 度打设锁脚锚杆〔锚管〕 ,锁脚锚杆〔锚管〕与钢架
采用 U 型钢筋牢固焊接,复喷至拱架内侧, 铺设第二层钢筋网, 再喷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上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
开挖上台阶分别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一致。
第三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
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 最大不得超过, 左、右侧下台阶采
用拉中槽、跳马口开挖,左右两侧错开跳马口,开挖后立即初喷
3-5cm 混凝土,
及时铺设第一层钢筋网、接长钢架,底部垫槽钢,在钢架拱脚以上 50cm处,紧贴钢架两侧按斜向下倾角 20-40 度打设锁脚锚杆〔锚管〕 ,锁脚锚杆〔锚管〕与钢架采用 U 型钢筋牢固焊接, 复喷至拱架内侧, 铺设第二层钢筋网, 再喷至设计厚度。具体尺寸见下列图:
第四步:隧底开挖
每循环开挖进尺长度不宜过长〔分段长度宜为 4-6m〕,开挖后及时施做仰拱和仰拱回填,及早成环。
4、出碴
隧道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 ,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弃渣场距离,本分项工程配
斗容 3m 装载机四台装碴 , 挖机清底, 10 吨自卸汽车 12 台运输。
3
5、黄土隧道施工考前须知及控制要点
〔1〕严格控制施工平安步距,确保施工平安
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
35m,二衬距掌子面距离
不大于 50m;
施工过程中严禁采用水钻打孔。
上下台阶法开挖专项施工规划方案
控制好锁脚锚管角度及长度,锚管必须注浆饱满,并与钢架连接牢固。
超前支护角度、长度、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
完善洞内临时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脚根底。
控制拱脚超挖现象, 托梁支垫底部密实不得悬空, 同时注意拱脚内侧工作平台开挖时,高程应高于拱脚 50cm以上。
下台阶施工注意前后间距,杜绝下导坑两侧同时对称落底。
在施工过程各分部注意平行开挖, 平行施做初期支护, 各分部初期支护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对于掌子面开挖后有明水渗出或围岩含水量大于 22%的隧道,开挖后掌子面必须打设 3-4 个泄水孔,孔眼直径不小于 10cm,孔深不小于 20m,泄水孔内穿入打孔的 PVC管引排渗水至洞内临时集水坑, 初期支护严格按照优化设计要求打设泄水孔,孔内必须穿入 PVC管引排渗水,防止初支背后土质围岩遇水软化导致塌孔,堵塞孔眼,影响排水效果。
加强监控量测, 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 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平安。
黄土隧道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同时还应对掌子面含水量进行检测, 防止出现地质灾害,确保施工平安。
四、质量、平安、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成立以工程经理和总工程师为核心的 TQC领导小组, 建立严格的质量承包责任制, 同经济挂钩, 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的指导。 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 严格执行自检、 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测的试验工作制度。质量工程师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工程经理、总工程师对质量工作全权负。
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
实行工程经理、总工、各级技术人员及工班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相应责任,
上下台阶法开挖专项施工规划方案
层层签订质量终身责任书, 做到责任落实到位、 责任落实到人, 从而提高全员的
质量意识。坚决做到奖优罚劣,标准化施工,实行持证上岗。使各级参建人员在
实施组织指挥施工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
1〕实行施工质量责任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谁施工谁负责。
2〕严格材料采购,检验制度,无检验材料严禁进入全体工程。
3〕坚持施工过程的三检制度,做到“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未班工序,效劳 下道工序〞。
4〕工序间实行质量否决制,确保每道工序
100%合格。
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
1) 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技术交底。
2) 严格测量放线工作,测量要求准确,放线及时,做到正确指导施工。
3) 严格按设计边线布置周边线,控制一次起爆药量,控制开挖深度,减小超挖量和炸药对围岩的挠动破坏。
2、平安保证措施 建立平安保证体系
工程设立平安管理机构,建立现场平安监督、检查小组,针对工序特点,进
行平安交底,严格执行工程经理部平安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
经理部与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平安生产责任书。
平安教育和培训
1) 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平安生产的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
入操作岗位。
2) 对爆破等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专门的平安操作培训。持证上岗。
3) 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或调换工作岗位时,对工人进行新操作
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平安教育。
4) 设立每周一次的平安活动日, 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平安生产的活动情况,
并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平安教育和平安宣传活动。
落实平安责任制,制定平安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上下台阶法开挖专项施工规划方案
建立健全各项平安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表达“全员管理、平安第一〞的
根本思想,明确平安生产责任,做到职责清楚,各负其责。施工中除操作人员本
身加强各种平安措施外, 经理部也将加大检查力度, 搞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坚
决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施工平安操作规程。
各项平安技术措施
1) 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佩戴平安帽, 电工、电焊工必须穿绝缘鞋。电源接线连接必须标准。
2) 现场施工配置专职平安员,负责现场的平安管理工作,并建立平安保证 体系。
3) 对各种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使用的平安,所有施工机械由专人负责,其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4) 在设备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规程牌上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平安考前须知及特殊要求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