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四要素与文学本体论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及了文学四要素,即作家,作品,读者,世界。 首先文学理论批判必须要有作品,文学评论家对作家的作品进行研究,例如现实主义评论家认为作品能否给读者带来教义,愉悦是进行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第二个要素就是文学创作者,即作家。但就是否是作家不同的批评家也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作者认为艺术就是形象思维,画家、工匠的创造仅仅是在进行一般思维,并非形象的思维。《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证实作者的观点,小女孩用小西瓜比喻圆球,作者认为这是思维并不是诗人。但是柏拉图认为诗人是第三层次的,不是真正的模仿者,而画家、工匠才是真正的模仿者,真正意义上的诗人。现实主义评论家认为文学的目的是给读者带来教义和愉悦,因此第三个要素是读者,第四个就是人,动作,情感等,用一个更广的中性词即“世界”。文学批评家们在进行文学批评的时候,虽然每个要素都考虑到了但是每个理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为在进行文学批评时他们把四个要素放在了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文学品论家即使把同一要素放在同一位置,但是由于流派,作者不同,他们所要表现的批判也是不同的。,例如《镜与灯》中表现的文学四要素间的关系,艾布拉姆斯用了一个模式来展现着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布拉姆斯的这个图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一味的依赖诗人来解释诗的本质和标准。 但是刘若愚用另外的一个图示来展现文学四要素间的关系,
因此可见不同的色文学评论家,虽然在文学批评时都要运用文学四要素,但是因为把要素放在不同的位置,使得出现不同的文学评批评,正是由于各个派别在文学批评上的差异,文学评论家之间不免会有争论,正是由于文学理论家们的相互争论也就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由于文学批评的不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学说。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被认为最原始的文学理论是模仿说,但即使是同一学说不同的文学理论评论家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镜与灯》提到一般认为模仿说被归入“模仿物”和“被模仿物”两个范畴。但柏拉图模仿说归入三个范畴,第一个是理式。第二个认为是感觉世界。第三个范畴则认为是第二个范畴的反映,诸如水中和镜中的影像,例如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型论:洞穴中被束缚的人,他们看到的真实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影子,感觉到的現实事物都只是火光映照在壁上搖晃的影子,即自己在火光下的影像。但是后来位有一个人挣脱,知道真实的世界,并且回来解救仍被束缚的火伴,最后由于洞穴中的人不相信他的话而被杀死 所以人的感官是受蒙蔽的。柏拉图想说的是: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型”世界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洞穴”,洞穴中被束缚的人,他们以假像为事实的真相,因为他们的脑海里只有那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像,而没有见过真真实实的世界,即使后来他们被告知真相,可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思维使他们相信世界只有影像。例如;印度的狼孩,由于他长期与狼生活在一起,已经丧失了人的基本生活能力,而模仿狼的生活方式。后来他被发现人们试图改变他,但是还是没有是他具有人类的生活本能。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摹仿是把艺术和技艺制作区别开来的基础,也是学术分类和界定个别艺术的本质的基础。他还深信,摹仿是人的本能,人在摹仿中既可满足其求知欲,又可获得审美的愉悦,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摹仿的天性。什克洛夫斯基强调艺术作为一种手法艺术并不是为世界创造一种新的形象而只是提供新的表现形象的手法而已。 《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虽然过着原始生活,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状态,但是后来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仍然具有了正常人的生活状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不是毫无依据星期五是一个原始野人的形象,有着现实生活的摹本。亚里士多德摹仿理论表示艺术或诗的摹仿对象有三种: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认为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把事物表现得比它的本来的样子更好或更坏,表现为它应有的样子,表现理想。
《镜与灯》中提到另一种学说即:现实说认为诗歌的目的是给人以教义和愉悦给人以善的教导,对人起启迪作用,作家的好坏应该根据他的作品给人带来的影像评定。我认为现实说更注重文学四要素中的作者与读者。表现说则强调诗人的主观感情,认为诗是诗人的情感和愿望所表现的冲动。后期的客观说,探讨诗歌的全貌,“客观说”的文学观重视形式、技巧、语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这种观念指导20世纪初才在西方形成一种思潮并且蔓延开来,其代表的是形式主义的文学观。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额文。我认为不同的文学批评说的出现,是因为把文学放在了不同的位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